涵水鎮

涵水鎮

涵水鎮地處川東北,為平昌縣下轄鎮。距平昌縣城35公里,距達州火車站60公里,廣開路(G542)橫穿而過,是進入平昌縣的門戶,俗稱“南大門”。涵水鎮所轄區域由三座山組成自然的輪廓,猶如金魚進銀池,西部的玉皇觀、禪林寺、老君山屬秦嶺支脈大巴山系,東部僧帽山牽著小寨子、大石盤、登馬駒坡、上黃鶴山,接罐子頂和龍翔寺。這兩座大山壤成“池沿”,從洛溪河阻斷的寒坡嶺,連著祈雨山躍進鎮境中部,起黃柳埡、連青家山,繞五廟山,出趙家梁,被大路河截斷。其山似洛溪河跳進的“金魚”欣欣然暢遊於“池”內。三山之間地勢低洼,丘陵起伏連綿,愈往南,山丘愈小愈少,平壩愈大愈寬,境內最高山峰五面山,海拔650餘米,最低洼地海拔306米。涵水河源於營山縣合興與六合,渠縣義和鄉,經胡蘆壩,抵永進鄉,進入涵水境南,環繞西部,匯入巴河(大河嘴),則自下而上逆流。腹部有兩條小溪;一起土門嘴,積兩岸數十壑,沿平達公路,流出新橋口與涵水河匯流;一起盤龍庵右側,經海峰村中部,穿過棗坪村流出大魚箭,與涵水河相匯;兩溪又皆是南水北流,所以,涵水溪有“倒流六十里”的民間史話。東臨達縣道讓、洛車鄉,南與達縣石橋鎮接壤,西與達縣永進鄉毗鄰,北與西興鎮、古城白衣鎮相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涵水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平昌縣
  • 地理位置四川平昌縣東南部
  • 面積:49.5K㎡
  • 人口:16194人
  • 方言:西南官話 成渝片 達州話
  • 火車站:達州火車站
歷史沿革,清朝,民國,新中國,人口,經濟,風景名勝,建設,城鎮建設,文化建設,公路建設,農業發展,

歷史沿革

涵水鎮

清朝

涵水自清康熙年初,以西面園灘子河岸直上的山頂設一關隘,名曰:“土地關”。視其卡址,怡與小溪同涵水河匯口處相對,故謂其曰:“涵江關”。因地勢在山坡頂端,數年後覺得不適,也不利於增修擴建,始遷於今達巴公路80.1千米處空礦的山地,定名曰:“瓦子場”。後因地勢傾斜,不利客商,復遷於小河壩,故謂之“花市街”。花市街地勢低洼,靠近溪邊,溪水泛洪則淹及街坊,復將場址上移,並定名曰:“涵水溪”,清乾隆39年,武廟修建成功以後,因廟址基地乃王姓業籍,在一度時期謂之“王家場”,同時又稱“涵水溪”,沿用於今。
涵水歷史以來屬達縣轄區。清康熙初編聯保甲,涵水編作第三保,下建三個甲。

民國

民國15年(1926年)改涵水為鎮,民國29年(1940年)改鎮稱謂鄉公所,直至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

1951年正式成立涵水鄉人民政府。
1954年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將原三十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7個管理區。
1960年管理區稱為耕作區,下分39個生產隊。
1962年,大隊、生產隊改組,慶豐、幸福區域太寬,將兩個大隊接址處各劃出一部分組建成興隆大隊,則全公社為8個大隊,61個生產隊。
1981年將人民公社改稱為鄉人民政府,沿用於今。
1985年至2005年,涵水鄉人民政府仍保持著原來的區域和建制。
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巴中地區,從原屬達縣地區管轄的巴中平昌通江南江四縣分出,歸巴中地區,轄通、南、巴、平四縣,涵水鄉隨平昌縣歸屬巴中地區管轄。
2001年11月,涵水鄉撤鄉建鎮,鎮人民政府駐涵水溪,轄涵水鄉所屬行政區域。
2003年2月,涵水鎮將原來的街道居委會,擴建為社區居民委員會,將原慶豐村所轄5、6、9、10社、農科站劃歸社區居委會,轄五個居民小組。

人口

全鎮轄8個村1個社區居委員會,74個村(居)民小組,有村(居)民戶3942戶,16194人,其中農村居民戶3518戶,13666人;城鎮居民戶424戶。有耕地面積10157畝,其中水田4870畝;有農村勞動力5479個。12個鎮屬單位,有黨支部11個,其中農村黨支部9個,黨員376名。有7條村道路,61條社道路,形成縱橫交錯的公路網路。

經濟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630萬元,比上年增長14.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萬元,比上年增長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00元,比上年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1830元,比上年增長8.9%;人口自然增長率3.6‰;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960萬元,比上年增長12.3%。

風景名勝

一祠堂
王氏宗祠,五廟村境內,民國時期及建國後至70年代均作校舍,78年拆除修建五廟國小。
郭氏宗祠,海峰村境內,沿作校舍,於1964年折建新校舍,並設民辦國中班。
譚氏宗祠,幸福村6社,至今仍作國小校舍,現稱白合國小。
潘氏宗祠,花橋村5社,1964年新修花橋村國小拆除。
李氏宗祠,幸福村12社,歷為土門國小校舍,現稱台屬明德國小。
二廟宇
僧帽山,五廟村轄區,遙觀山勢,峻峭參天,故原有其名曰:“雲峰山”,因山勢如帽,亦名“僧帽山”,民國時期常住尼僧,歷年興辦集會,以廟產支銷燒香拔火。
黃鶴山(廟兒梁),五廟村所轄,規模小,設定簡易,舊時常住乞頭。
玲瓏山,五廟轄區,觀及山形,自頂峰下伸六嶺,其間五面,秀麗多姿,故後改稱“五面山”。
蟠龍庵、海鳳庵,海峰村轄區內。“蟠龍”對“海鳳”,兩寺於兩崗並肩屹立。海鳳先行拆毀,蟠龍寺一部份留作學校校舍,一部份改用集體保管室。現尚存有石碑三張,鉗作房屋牆壁之用而留於今。
鎖口廟,位於海峰村小溪側,故言“鎖口”。土地改革中分配作民房,1956年拆遷作集體保管室。
禪林寺,禪林村轄區內,今為禪林國小校舍。
老君廟,西南8里許,位於禪林村西南老君山頂,廟毀惟遺舊址。
玉皇觀,位於鎮西10餘里,舊址猶存。
清堂寺,集鎮內,民國22年,議學館遷至為中心國民學校。此後,歷作校舍,建國後,屢經改建、擴修,現為涵水初級中學校。
五廟,集鎮老街區中街正西,據傳,首門左有丈余鐵塔,頂塑一銅人像。早毀,其廟規模雄偉,四合院。有戲台,民國時期需演“人大戲”。建國後亦多在此上演《白毛女》、《收祖院》、《三世仇》及其它戲曲文藝節目,曾為涵水鄉人民政府、衛協會、糧管所、辦公或營業,1967年,由糧管所拆除建糧站。
上列各廟,多系雄輝建築,富麗堂皇,泥塑木雕的佛像、觀音、藥王、文昌、土地、雷公、電母、駿馬、雄獅以及雕龍壁畫之類,千姿百態,無奇不有。“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首當其衝,破“四舊”、立“四新”,群起而毀之,直至蕩然無存。
三岩、池、石、洞
蓮花石,五廟村轄內2社,石如蓮花。
龍洞坡,五廟村轄內2社,高8尺,寬7尺,入口大,漸其狹。據傳,洞通石腦渭,當河水泛漲,洞下數泉噴涌,少則兩日,多則近月不得斷流,此地亦有盛名,曰“崩龍池”。
犀牛沱,大魚澗墩子下游小州左側。名沱實厚,形如鍋狀,邊沿淺,正中深。地質隊曾勘探過。當時,人們稱為“喇嘛”,是“盜寶”的,並傳戽乾潭水,盜走了犀牛。
落箭坡,過大魚澗磴子直上之陡坡。據傳張飛夜過巴州,途經此地,失落箭一枝,故而得名。
五貓石,土地關嶺南脊中一巨石,頭大尾小,形如貓,尾部則轉半環抱四塊小石頭,亦如貓,雄居于山崖頂,故名“五貓石”。五貓石頭面朝下,斜向烏龜梁。其梁如龜,欲上爬狀。相傳,半山不可人居,恐被龜食,幸有五貓制服,半山之家始免於患。
觀音岩,海峰村二社,幸福村十社。民國時期有小廟,內塑普陀岩,蓮台觀世音。四方供奉頂敬。廟下有泉,常流不息。
樊梨洞,安坪村5社,具傳當年樊梨花於此洞修行務道。
知縣嘴,幸福村2社。河中小島由泥沙於積而成。積年增大,兩側河道逐慚狹小。據傳,一遠道賣豬人返家至此,突然發病死於沙丘。立即雷雨大作。待其家人訪至,已被泥沙掩埋。掘其屍,將出時而雨至。而後續掘,則狀復原形。其家人含淚而歸。後裔中出一知縣,故名“知縣嘴”。1970年起,當地民眾在島上造林,而今茂密蔥鬱,兩岸不易近林,無曾攀枝摘葉,神態多姿,風景優美。
岩門灘,集鎮北,灘長20餘米,且灘位較高,內河蓄水不常溢於外。1964年欄河修水輪泵,河面岩腰一閣子,內塑觀音大士石像。岩底有天然的岩嵌,嵌內寬敞,住一張神婆,自號觀音老母腳子,神通廣大,常有人來此燒香禱告。
字型檔梁,集鎮南,慶豐村轄區內,平達公路77公里500米左側。
巨石,幸福村12社,於祈雨山半山腰處,獨立一巨石,高丈許,圓型,上大下小,附近有小孩八字大,找十三太保保佑,均拜巨石為首。奇哉,凡寄拜之小孩,均能爬上巨石玩耍,他人莫想攀登。

建設

城鎮建設

優美小城鎮建設,投資80多萬元硬化了農貿街、供銷街和農貿市場,同時補鋪烏龜石灣人行道彩磚1.5公里,補植行道樹120餘株,完善涵水集鎮河堤,修建休閒廣場。
在幸福村達巴交界處修建川東北特色民居。

文化建設

吸引台資,建成明德國小,該校占地20餘畝,總投資150餘萬元,可容納22個教學班,極大改善了幸福村乃至涵水鎮的教學環境,為留守兒童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求學環境。
投資30萬元的場鎮飲水工程成功擴容,可以滿足場鎮20年發展的需要。紅層找水全鎮共打井600多口,解決2500餘人的飲水難問題。

公路建設

村道公路建設,新建村道公路21.5公里,改造村道公路34公里,其中幸福村村道公路2公里完成砼凝土硬化,投資近80萬元。
廣開路改為國道G542,新建達巴鐵路南北貫穿全境,在涵水設有涵水站。

農業發展

啟動多項農業發展項目,2005年全鎮種優質水稻5000畝,雜糯間栽2000畝,水稻三維立體栽植1000畝,規模化發展紅糧生產3000畝,玉米蓋膜栽植1800畝,栽桑31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