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灣

海門灣

海門灣在潮陽縣與惠來縣東部交界處,練江出海口。面積約65平方公里。因灣頂東北岸有海門鎮得名。有石斑、龍蝦、藻類等海洋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門灣
  • 位置潮陽市東南部
  • 水產:產石斑、龍蝦、小公魚等
  • 水域面積:65平方公里
  • 水深:5—14米
簡介,地理,交通,水產,歷史,作家與畫家的墨寶,

簡介

灣位於潮陽市東南部、潮陽縣與惠來縣東部交界處,練江出海口。因灣頂東北岸有海門鎮得名。灣口朝東南。北起海門角,南至貝告角。口寬12.1公里,縱深6.2公里,岸線長24.4公里,水域面積65平方公里。水深5—14米。

地理

泥沙底。兩端岬角為岩岸,余為沙岸。屬不正規半日潮,平均潮差0.7米。漲潮流向東北,最大流速0.7節;落潮流向西南,最大流速0.8節。常風最大風力11級。
東北、西南近岸島礁密布。有嶼仔礁、虎耳礁、龍舌礁等20多處暗礁,構成暗礁群體,最淺僅深0.2米。

交通

灣頂海門港為潮陽市主要港口,通航汕頭、廈門、廣州、香港等地。

水產

產石斑、龍蝦、小公魚、毛蝦、藻類等。

歷史

公元1278年,南宋丞相文天祥率兵抗元,屯兵海門,文天祥登峰觀海,美麗的海灣讓他觸景傷情,大好江山將落入敵手,他仰天長嘆,用腳一跺,據說這一嘆一跺,竟使山峰上的大石裂成五瓣,形似盛開的蓮花,蓮花峰因而得名;1941年3月2日,日寇入侵海門,封鎖海灣,不準漁民出海捕魚,民眾反抗,日寇大肆燒殺,燒毀民居1400多間,燒毀漁船466艘,被殺害和餓死民眾1.3萬多人,海門人民遭受了歷史上最大的劫難,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原來5萬多人的海門港,只剩下1.8萬多人。在蓮花峰下,有埋葬當年死難同胞的萬人墓。

作家與畫家的墨寶

1962年,著名作家老舍游海門蓮花峰,曾賦詩二首:其一:遙憐信園此峰頭,水黑雲寒望帝舟。今日紅旗明碧海,神州兒女競風流。其二:飲露餐明霞,青蓮十丈花,海門潮起落,萬古衛中華。
上世紀80年代初,畫家劉海粟以87歲高齡專程游海門灣和蓮花峰,畫了一幅《天風卷海圖》,並題詩曰:初畫蓮花意氣雄,裂壁擎天第一峰,八七年華猶未老,拿雲海門攬天風。作家、畫家的墨寶,給美麗的海門灣添上絢麗的一筆,改革開放的春風,又如給海門灣這個漂亮的姑娘穿上時髦的衣裳。海門灣,已建成了現代化的國家一級良港,海門漁港,是廣東省三大漁港之一,又是東南沿海的水產品集散中心之一,年水產交易量逾十萬噸。當年,老舍先生預言的“神州兒女競風流”,如今已初見端倪,帶魚腥味的海風,是暖人心弦的時代新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