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有毒植物

含有毒素、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海洋植物。主要是一些海洋藻類,海洋種子植物尚未見致毒記載。海洋有毒藻類包括許多浮游藻類和少數底棲(即定生)藻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有毒植物
  • 主要:海洋藻類
  • 包括:浮游藻類和少數底棲藻類
  • 主要毒素:不同分子結構
正文,

正文

含有毒素、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海洋植物。主要是一些海洋藻類海洋種子植物尚未見致毒記載。海洋有毒藻類包括許多浮游藻類和少數底棲(即定生)藻類。
浮游有毒藻類  主要包含甲藻門(Pyrrophyta)和金藻門 (Chrysophyta)中的一些種類。其致毒物質統稱為微型藻類毒素。這些毒素通過海洋生物的富集、海洋食物鏈的傳遞,逐級積累,影響水鳥、家畜甚至人類的健康。
有毒藻類的研究,過去由於實驗生物學和分析化學技術的限制進展緩慢。直至20世紀60年代,培養單細胞藻類純種和提取分析貝類殘毒等技術解決後,才使研究工作深入到海藻致毒及其毒素提取、毒素特性等方面。現在,已了解一些海藻毒素的分子結構、理化特性和生物學活性等,同時對其致毒機理開始從分子生物學角度進行研究。
在實驗室中,從各種毒藻培養樣品及其培養殘液中和中毒的原生動物、貝類、甲殼類和魚類等的體內,提取出不同分子結構的毒素,說明這些藻類除細胞內含有毒素外,其細胞分泌物也有毒性反應。它們所含毒素的主要理化特性、生物活性和毒理都互不相同(見表)。 此外,卡特前溝藻 (Amphidinium carteri)、克氏前溝藻(Amphidinium klebsi)、單庫里亞藻(Cooliamonotis)、暹羅蠣甲藻 (Ostreopsis siamensis)、凹形原甲藻(Prorocentrum concavum)、 粘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和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等近底層生活的甲藻類都含有溶血性毒素,其中除暹羅蠣甲藻僅對小白鼠有毒而對魚類無毒外,其餘對魚、鼠均有毒性反應。
底棲有毒藻類  包括藍藻門 (Cyanophyta)、 綠藻門(Chlorophyta)、 褐藻門(Phaeophyta)和紅藻門(Rhodophyta)的一些種類。除微鞘藻(Micrcoleuslyngbyaceus)等種可引起人類的皮膚病變外,很多種在天然狀態下尚未見毒性反應。但在實驗室中,這些海藻的提取物卻有不同程度的毒力。(見海洋生物藥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