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

海外華文媒體

海外華文媒體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以外,以漢字為傳播方式的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報紙、雜誌、網路媒體、廣播、電視以及各種新興媒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外華文媒體
  • 傳播方式:漢字
  • 類型:大眾傳播媒介
  • 媒介:網路媒體以及各種新興媒體
簡介,起源,發展,主要媒體,聯合早報,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僑報,歐洲時報,基本特徵,研究,注釋,

簡介

傳統的研究者將海外華文媒體視為中國新聞史在海外的延伸,認為海外華文媒體是在海外定居(已經取得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創辦的報業。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海外華文網路媒體—跨文化語境》根據大眾傳播學基本原理,以媒介市場和客群劃分,將海外華文媒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具有跨文化傳播特徵的特殊大眾傳播媒介體系進行研究,為研究和分析海外華文媒體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規律開拓了新思路。

起源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創刊於1815年8月5日,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華人為對象的中文近代報刊[3],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中文報刊。新聞史上也普遍被視為以中文出版的第一種現代報刊 (月刊),內容主要是宗教,次為新聞、新知識。該刊每期五至七頁,約2000字,初印500冊,後增至1000冊,免費在南洋華僑中散發,於1821年停刊,共出80多期。
1854年4月22日由美國人威廉. 霍華德在舊金山創刊的《金山日新錄》是美國第一份華文報刊。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吸引了許多希望淘金致富的華工,加州的主要港口舊金山成為蜂擁而至的華人的聚居地。這份刊物主要便是以舊金山的華人為讀者對象的。其內容有國際新聞、中美新聞和當地新聞,還有貨物行情、船期及廣告。據現存資料記載,當時世界上已有三分中文報刊,但比較具備現代報紙特徵的只有《金山日新錄》,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金山日新錄》才能稱之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報刊。

發展

在網際網路誕生之前,全球華文媒體以報業為主,大體可以按照地域劃分為東南亞和美歐澳兩大版塊。

主要媒體

聯合早報

在華人華僑數量集中的東南亞地區,華文媒體最為興盛的當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這兩個國家,華文媒體已成為當地主流媒體的一部分。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出版的《聯合早報》不但是新加坡的主流華文報,藉助網際網路擴大國際影響力,成長為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華文大報之一。馬來西亞現有華文報共18家,華文期刊63種,是海外擁有華文日報最多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約占總人口28%,但18家華文報的日銷售量超過馬來文報和英文報。[2]

世界日報

最近30年,北美、歐洲和澳洲的華文報業在激烈競爭中經過不斷淘汰和重組,逐漸形成了以台港報係為主體的格局。台灣《聯合報》1951年在台北創刊,其海外報系《世界日報》總部設在紐約,1976年在紐約和舊金山同時創刊,1980年創建洛杉磯分社,1987年創建多倫多分社,1991年創建溫哥華分社。美國《編輯與出版人年度手冊》(Editor & Publisher International Year Book)2007年版公布的發行數量顯示,《世界日報》每日發行量為135,000份。《世界日報》的發行範圍基本覆蓋北美地區主要華人社區,是北美發行量最大的中文報紙;《聯合報》系在歐洲和東南亞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該報早於1955年就在泰國曼谷創辦了《世界日報》(2007年停刊),1982年在法國巴黎創辦了《歐洲日報》。經過半個多世紀在海外的發展,聯合報系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全球性的龐大報業體系,穩居海外華文傳統報業的霸主地位。

星島日報

星島新聞集團旗下《星島日報》,創刊於1938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全球發行網最大的中文國際報章之一。《星島日報》以香港為總部,同時在全球主要城市設有海外辦事處,包括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悉尼及墨爾本,出版16個海外版本,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發行。該報自稱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澳洲中文報紙日發行總量愈30萬份。
據業內人士估計,美國的中文日報實際總發行量中,《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共占去六至七成的份額,世界其它地區有的以《世界日報》為主,有的以《星島日報》為主,形成雙雄全球爭霸的局面。

明報

香港《明報》1959年在香港創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明報》積極拓展海外市場,1991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創刊《明報》加東版,1993年在溫哥華創刊加西版。《明報》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獲得相當成功後開始進軍美國,1997年美東版在紐約創刊,2009年1月底停刊。美西版2004年在舊金山創刊。《明報》在美國自創刊以來,一直處於苦鬥中,其影響力遠居《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之下。2008年《明報》集團與星洲媒體及南洋報業合併,成立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據該公司的自我介紹稱,合併後的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屬下報刊包括北美、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發行的五份報章共15個版本。日發行量超過100萬份,集團雜誌數目超過30萬份。

僑報

美國《僑報》1990年由當地華人創刊於紐約,在美國東西部主要城市發行,是海外中國概念媒體的“旗艦”。《僑報》雖然在輿論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一直以來不斷取得發展進步,但是由於諸多原因,至今市場份額有限,尚不足與《世界日報》等港台背景報紙相抗衡。美國的中國概念日報還有以西部為基地的《國際日報》等。

歐洲時報

總部設在巴黎的中國概念媒體《歐洲時報》多年來在市場居於領先地位,並產生全球性的影響。
最近30年,為數眾多的區域性日報周報周刊蓬勃發展,有些國家和地區的日報歷史悠久,有穩定的讀者群,多數在華人集中的世界各大城市發行,為豐富海外華人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僅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個地區就有十餘份周報,這些區域性報刊是海外華文媒體最活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也有些報紙由於經費問題,經常出現創刊不久又倒閉的狀況。[3]
最近20年,[[海外華文網路媒體]]蓬勃發展,其網友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報業,與廣播電視、傳統報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並行發展。

基本特徵

海外華文媒體,因華人居住國統治者的需要而誕生,因應海外華人的精神需求和信息需求而發展,它服從於當地法律法規和主導文化,同時又滿足海外華人的懷舊思鄉情緒,服務于海外華人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為海外華人提供祖國和居住國的各種信息。對於居住國的統治者而言,它是政府對華裔族群的統治工具,是政府與華裔族群溝通與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對於海外華人而言,它既是信息來源和精神寄託,又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表達自我,展現自我,實現與社會溝通與交流的平台;對於祖國而言,它與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是最關注中國的海外大眾傳播媒介,是中國與海外華人建立聯繫與交流的最重要渠道。[4]

研究

有關海外華文媒體研究,起始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二戰後期新加坡出現了一批研究學者,出版了一些學術研究專著。20世紀80年代,中國國內出現了一些研究海外華文媒體的學者和專著,方積根、胡文英:《海外華文報刊的歷史與現狀》(新華出版社,1989年)、楊力:《海外華文報業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王士谷:《海外華文新聞史研究》(新華出版社,1998年)、王士谷:《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程曼麗:《海外華文傳媒研究》(新華出版社,2001年)、彭偉步:《海外華文傳媒概論》(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等專著,還有數量可觀的發表在各種學術刊物的專題研究論文,都對海外華文媒體研究做出了積極貢獻。本世紀以來,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新聞社分別主辦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特別是中國新聞社,自2001年始,每兩年一屆,已經主辦了四屆論壇,海內外華文媒體同業聚集一堂,加強聯誼與合作,共同探討經濟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兩大趨勢下海外華文傳媒如何應對和變化,海外華人媒體的歷史與現狀、跨文化傳播等諸多論題。中國新聞社編輯出版了華文傳媒論壇論文集和世界華文傳媒年鑑,為深入研究海外華文媒體奠定了基礎。
《海外華文網路媒體——跨文化語境》是海內外第一部研究最近30年海外華文媒體發展變化和現狀的專著。

注釋

[1][3][4]海外華文網路媒體——跨文化語境》
[2]吳妮:《東南亞華文報刊面對的挑戰與機遇》,《傳媒》,2005.(5),64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