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族博物館

海南民族博物館

海南民族博物館是海南目前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截止至18年2月,該館按國內主流博物館標準在原址復建改造完成,正式對外開放。

該館全稱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前身為自治州民族博物館。該館定位鮮明,依託少數民族聚居之區位優勢,為海南一省少有的博古類文化景點

改建後該館文博條件大幅提升,加之定位鮮明,推薦初訪海南且欲了解海南民俗的遊客遊覽。

這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式建築,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壯觀。館內辟有6個主展廳和2個機動展廳以及民族工藝商場和工作室,互配成套。各展廳分別展出各種文物、民族民俗物品、歷史圖片和資料,反映了從新石器時期起的各個歷史階段黎、苗族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他們同漢、回族人民共同發展、建設海南的歷史。在博物館迎賓大廳有一座由19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高4.41米、總重量達40噸的大型石雕--海南第一龍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南民族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
  • 地點:海南
  • 竣工時間:2018年2月復建完成
  • 開放時間:1986年10月1日
建築布局,發展歷史,博物館規格,相鄰景點,參觀信息,位置,住宿指南,

建築布局

該館設有展廳8個,分歷史展廳、革命展廳、黎族展廳、苗族展廳、回族展廳、還設有民族風情錄像播放廳、民族服飾出租照像室和商場。館內有50多各黎、苗、各族工作人員。這裡展示了海南民族博物館悠久的海南歷史、海南各族人民的革命鬥爭史和富有黎、苗、回族傳統文化的各類文物和資料。其中館藏文物7000餘種。 進入大廳向左拐是歷史展廳。這個廳陳列大批出土黎族先民新石器時代各類石器工具;父氏社會圖騰“石且”;早期貝幣和陶器;同大陸文化特徵有密切關係的青銅器、彩陶器、瓷器、五銖錢石幣;漢代轄屬海南島的“朱廬執卦”璽印;回族早期遷居本島的穆斯林珊瑚石古墓碑;各朝代的海南歷史文物及歷史人物如伏波、馬授、李德裕、鑒真、蘇東坡、黃道婆、海瑞、馮子材等在海南活動的實物和資料。革命史展廳陳列中國近代史海南各族人民光榮革命鬥爭的歷史文物,特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實物和資料,展示瓊崖軍民在馮白駒將軍的領導下,堅持孤島奮戰,艱苦卓絕,23年紅旗不倒的光榮業績。黎族展廳告訴遊人黎族是海南島最早的民族,人口約有110萬。黎族勞動人民開發海南島有悠久歷史和文化,該廳展出了刀耕火種的農耕工具,狩獵、捕撈的竹木工具,露天燒陶、鑽木取火、結繩計數、漂渡的獨木舟和蔭蔗瓜、藤竹草類的各種織器物,具有該民族特色的骨簪雕刻、黎錦、服飾、織繡和扎染工藝品,豐富多彩的口頭文學,多姿多彩的舞蹈,獨特的樂器和宗教道具等大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民族展品。 苗族展廳告訴人們海南苗族人口有5萬多,苗族遷居海南島已有400多年歷史。該展廳出苗族農業、狩獵、捕撈和家庭生活各種竹木器工具、苗族醫學草藥婚俗服飾織繡蠟染工藝銀器繪畫雕刻等。 回族展廳使人了解到海南的回族有5000餘人,進入海南島始起於7世紀,朝“絲綢之路”疏通了歐、亞各國的關係,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從海航舟來華經商,留居該島,而後大陸各地“回回”和越南占城的穆斯林,陸續進入,其後裔編入瓊籍。該廳展示回族在海南的文物,擅長經商和漁業的實物,宗教文化習俗等各類展品。還有民俗錄像播放廳,播放黎苗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舞;民族服飾照相室,出租黎、苗、回族特色的男女服裝供照相留念;商場向遊客出售各種紀念品。
第二展廳第二展廳

發展歷史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海南省五指山市。管理單位是海南省民族宗教廳。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占地56畝,建築面積3772平方米,呈四合院式建築,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壯觀。迎賓大廳矗立著由19塊花崗岩加工而成的高4.41米、總重量達40噸的大型石雕——海南第一龍門。正堂有6幅大型黎族織錦壁掛,兩側展出具有黎、苗族特色的男女服裝。
內景內景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始建於1981年秋,1986年10月1日開館。這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館是以徵集、收藏、陳列海南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海南黎、苗、回族文物為主,研究海南歷史和海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綜合性民族博物館,同時也是目前海南規模最大、館藏文物最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館。該館展示出海南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海南對外文化交流,弘揚民族文化,了解海南歷史和海南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的重要視窗。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藏有各類文物3萬多件,尤以黎族文物最具特色。館內辟有海南歷史文物展、海南革命文物展、黎族文物展、苗族文物展、回族文物展等6個主展廳和2個專題副展廳。展覽通過實物、文字、圖片、錄像介紹從新石器時期到海南解放的各個歷史階段海南黎、苗族社會生活、文化習俗以及他們同漢、回族人民共同發展、奮鬥,建設海南的歷史。館內設有“黎族旅遊村”,村裡有各種沿襲古老建築技術的房屋,有豐富多彩的黎族民間歌舞表演,再現了19世紀以前黎族原始村貌。整個博物館集知識、娛樂、觀賞為一體。
該館開館以來先後接待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萬里、李鐵映、司馬義·艾買提、張震、華國鋒、錢其琛、陳慕華、費孝通、趙朴初、楊成武、程思遠、廖漢生、孫起孟、胡繩等,以及駐京的48個國家大使、聯合國副秘書長、秘魯共產黨總書記、莫三比克共和國總理、韓國副總理、前蘇聯中央書記、立陶宛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等要人。
該館1994年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優秀地縣級博物館”稱號。

博物館規格

是海南目前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這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式建築,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壯觀。館內辟有6個主展廳和2個機動展廳以及民族工藝商 場和工作室,互配成套。各展廳分別展出各種文物、民族民俗物品、歷史圖片和資料,反映了從新石器時期起的各個歷史階段黎、苗族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他們同漢、回族人民共同發展、建設海南的歷史。在博物館迎賓大廳有一座由19塊花崗石加工而成的高4.41米、總重量達40噸的大型石雕--海南第一龍門。
第三展廳第三展廳

相鄰景點

五指山旅遊度假村太平山瀑布、中華民族文化村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位於海南省五指山市北面牙蓄嶺上。其前身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海南建省後,改稱為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是一座以貯藏、陳列海南省歷史和黎、苗、回族文物,以及研究海南各族傳統文化為主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占地面積56畝,始建於1981年秋,1986 年10月1日正式開館。該館具有民族特色,建築面積3772平方米。中庭石階上聳立著兩根巨龍石柱。
第二展廳第二展廳
館內設有大廳、展廳(6個主展廳和2個機動展廳)、接待廳、工作室和民族工藝商場相互配套。各展廳分別展出各種文物、民族民俗物品、歷史圖片和資料,反映了從新石器時期到海南解放的各個歷史階段黎、苗族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他們同漢、回族人民共同發展、建設海南的歷史。
其中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收藏的各種黎族紡織品中,有黎錦、被服和男女服飾。藏品中包括上衣、下服、花筒(裙)、花巾、花帶、花掛等。著重收藏在織繡工藝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紡織花紋的紡織品。圖案多為幾何形,以點引線,點線立圖,圖色並茂,圖像逼真,極富東方神秘文化的色彩。這些紡織圖案,織工精巧,配圖自然,襯托鮮明,具有典型的黎族文化風格。1994年初,由19塊花崗岩加工而成的高4.41米、總重量達40噸的大型石雕——海南第一龍門在博物館迎賓大廳落成並向遊客開放。
 海南民族博物館是海南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海南建館最早、規模最大、館藏最豐富的省級博物館,建築巧妙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和黎族民居的特點,展品豐富,內容獨特。館內側建有黎族文化村,生動再現了黎族同胞的生活和勞動情景。是了解海南民族文化歷史,領略黎族風情民俗,觀賞黎族歌舞,觀賞熱帶奇花異草,購買民族工藝品、品嘗黎族飲食的好去處。李鵬委員長到五指山視察工作時說:“海南有個很漂亮的博物館。”
海南民族博物館海南民族博物館

參觀信息

位置

坐落於五指山市瓊州學院(今熱帶海洋學院北校區)附近,距五指山汽車站約500米。
大門大門
交通指南: 乘海口至五指山市的省直汽車,在五指山汽車站下。

住宿指南

五指山旅遊度假村、五指山賓館、旅遊山莊、民族賓館、金山大酒店、望河賓館、阿里山旅遊度假村、金源酒店
娛樂指南: 山城市景、太平山瀑布
特色餐飲: 山蘭酒、竹筒飯、甜糟、酸菜、紅茶、野菜、山牛肉、苗族五色飯
當地特產: 苗族五色飯、山蘭酒、竹筒飯
交通提示
乘海口至通什的省直快車到五指山,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就在五指山市汽車總站不遠處,從汽車站出發,徒步走大約10分鐘就能到達,也可乘當地的中巴車至目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