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閒情記趣(《浮生六記》第二卷)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浮生六記》第二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是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第二卷。作者以樸實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與愁苦兩相照應,真切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浮生六記·閒情記趣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浮生六記
  • 文學體裁自傳體散文
  • 作者沈復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作品原文,注釋譯文,

作者簡介

沈復(1763年——1825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 閒情記趣》。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於“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後習幕經商,後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

內容簡介

書中描述了他和妻子志趣相投,伉儷情深,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韜曾為書作跋,稱讚此書“筆墨之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
釋: 肖:相似,相像 蘭影:蘭花的影子(其中或可包含神韻的意思) 圖:求,做,為 寶:意動用法,以……為寶,表示珍惜 影:影子 就:靠近 甚 :非常 確:準確 確肖:很確切,相像,相似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沈復(字三白,號梅逸)著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小說。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版本 聞尊閣板《浮生六記》是最早的鉛印板,有楊引傳序和“尊聞閣王”王韜跋。楊引傳序言中說“六記已缺其二”。王韜曾說少時(1847年前)曾讀過這本書,可惜沒有抄寫副本,流亡香港時,常常懷念它。王韜在1877年為尊聞閣版所寫的的跋中沒有說少時曾見過全本。 1936年林語堂將《浮生六記》四篇翻譯成英文,分期連載於《天下》月刊。後來又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長序言。林語堂在序言中寫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還猜想“在蘇州家藏或舊書鋪一定還有一本全本”。 過後不久蘇州冷攤上便來出現“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實為後人偽作。 俞平伯曾根據《浮生六記》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記年表》。 《浮生六記》目錄: 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閒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

作品原文

餘閒居,案頭瓶花不絕。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備風晴雨露,可謂精妙入神。而畫中有草蟲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蟲躑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過耳⑤。”余曰:“試言之。”曰:“蟲死色不變,覓螳螂蟬蝶之屬⑦,以針刺死,用細絲扣蟲項系花草間,整其足,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不亦善⑨乎?”余喜,如其法行⑧之,見者無不稱絕⑥。求之閨,今恐未必有此會心者矣。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陳芸
②盍:何故,為何。
③躑躅:徘徊,文中指蟲子不停地跳動。
作俑:比喻倡導做不好的事。
⑤耳:相當於“罷了”。
⑥絕:極,非常。
⑦屬:類。
⑧行::做。
⑨善:好。
⑩或:有的。
(11)礤:脖子。
(12)法:方法。
白話譯文
我閒居在家,桌上的瓶花總是不斷地更換新鮮的。妻子陳芸對我說:“你的插花中能夠體現大自然的氣息與特徵,可算是十分精妙傳神。在畫畫的技巧中有畫草蟲的方法,你為什麼不仿效呢?”我說:“蟲在插花上是會跑來跑去不聽話的,怎么能仿照呢?”芸說:“我有個辦法,就是怕那樣的做法有罪過。”我說:“你不妨說說看。”她說:“蟲子死後顏色不變,你可以捉來螳螂和知了、蝴蝶之類的昆蟲,用針把它們刺死,用細絲系住蟲的頸部綁在花草當中,整理它們腿的姿態,要么抱梗,要么站在葉子上,就像活的一樣,不也很好嗎?”我很高興,按照她的辦法去做,看到的人無不稱絕。如今在閨中尋找,恐怕未必有能夠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