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Digit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Zhejiang University)成立於2007年9月。由浙江大學吳朝暉校長創辦,藉助浙江大學多學科交叉和產學研聯合優勢,針對農業與物聯網戰略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問題,發展數字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型產學研推一體化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
  • 外文名:Digit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research center of Zhejiang University
  • 成立時間:2007年9月
  • 機構地址:杭州市西湖區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 現任領導:何勇 教授
機構職責,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成果轉化,

機構職責

浙江大學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藉助浙江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優勢,由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聯合組成,聚集了農業與生物技術、生物系統工程、農業信息與遙感技術、計算機與網路技術、感測技術等多個學科方向的骨幹學者,形成了產學研推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
數字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以中心主任為核心,凝聚國家863計畫領域主題專家、863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教學名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求是特聘教授等高層次專家學者,組建了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驅動的一流團隊。通過承擔國家極大項目,形成了一支有多學科名教授為主體的適合承擔大型交叉研究項目的學術團隊,同時通過承擔大項目也培養和鍛鍊了教授間的科研協作精神,營造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撐的良好氛圍。
研究中心成立以來,面向數字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產業發展需求,通過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和服務地方經濟的科研項目,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在數字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研究、套用研究、推廣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研究中心積極開展與國際高水平院校的國際合作、學術交流與人才聯合培養,比如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I.A)無線網路感測中心、華盛頓州立大學精細農業中心、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日本京都大學、北海道大學、東京農工大學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合作交流關係和研發平台,為中心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研究方向

植物-土壤-環境感測技術與儀器;農業物聯網技術裝備研發與套用;智慧型農機裝備管理;智慧農業與農村信息化管理;能源微藻的品質監測與控制技術;農作物光學特性研究;植物表型技術;農田作物生長信息快速獲取技術與裝備;土壤及有害信息智慧型感知技術與裝備;作物病蟲草害智慧型感知與綜合防治;大面積農情信息衛星遙感獲取技術;農用航空(無人機)監控技術;畜禽水產養殖關鍵技術與裝備;設施農業(果園)物聯網技術與系統;農產品(食品)安全與品質快速檢測技術;農村信息化建設與綜合服務平台;農業智慧型決策技術與系統;農業空間數據云計算技術與套用。

研究成果

近年來,研究中心圍繞數字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承擔了多尺度(星-空-地)農田信息獲取、作物營養生理生態及病蟲草害檢測、農產品加工、設施農業(果園、水產養殖等)、農村信息化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50餘項,其中包括十三·五國家重大專項、國家863重大主題項目、863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行業公益性專項等一批重要課題。
研究中心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浙江省科學技術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10多項,發表SCI/EI等高水平論文40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70餘項,軟體著作權30餘項。項目成果在國內多個省市進行了推廣套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成果轉化

研究中心非常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推廣套用,數字農業與精準作業技術、設施農業(果園)物聯網系統、農村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成果在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農技推廣與培訓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推廣套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研發的數字農業和精細農業作業技術、作物養分生理信息檢測儀器、作物三維形態信息檢測儀器、土壤信息監測設備、環境信息監測系統、病蟲害遠程診斷監測系統、農產品品質分級檢測線等技術和設備促進了農業信息化和精準化,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相關技術和成果在浙江、山西、黑龍江、山東、廣東、福建等多個省市進行了廣泛套用。
研發的設施農業物聯網智慧型控制系統、集成信息採集、無線傳輸、路由控制、智慧型處理與智慧型化噴滴灌、施肥、噴藥、品質安全等監控作業,提高了農業生產作業和管理的智慧型化。相關產品和系統在浙江(杭州、寧波、嘉興、金華、舟山等)、山東濱州、江蘇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地進行系統化示範和推廣套用,顯著降低了人工、水、肥、農藥等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研發的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集成了農村多源信息獲取、基層政務管理、農產品安全生產與溯源系統、數字媒體服務系統、企業產業鏈信息系統、企業生產經營信息化系統、農機人員培訓服務系統等,提高了農村信息化綜合水平。相關技術和系統在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物流業、花卉業、農產品加工業、電子商務等方面得到了廣泛套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