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族

洪雅族

洪雅族(Hoanya)為台灣原住民,原分布於台灣中西部接近山麓之平地,主要在台中霧峰以南台南新營以北一帶,涵蓋現今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 南等區部份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雅族
  • 外文名:Hoanya
  • 類型:民族
  • 分布:台灣中西部接近山麓之平地
簡介,時期,居台源起,遷徙,分支,宗教儀式,聚落,融合與沒落,天災,族群維繫力降低,

簡介

洪雅族(Hoanya)為台灣原住民,洪雅族分布於台灣中西部接近山麓之平地,主要在台中霧峰以南、台南新營以北一帶,涵蓋現今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部分的區域。此族含阿里坤、魯羅阿兩支,漢化情況甚早。洪雅族語所留地名甚少,唯一可考者為霧峰,洪雅族人原稱霧峰為阿罩霧,漢人到本地開墾,見當地有一山峰,於是取阿罩霧最後一字,合併山峰之峰字,遂有霧峰地名的出現。本族包括羅亞(Lloa)、阿立昆(Arikun)二支族。

時期

根據歷史,目前所知最早在今天南投市居住的是平埔族的洪雅族,南投市的地名便是因為在此居住的洪雅族部落--“南投社”(Tausa Mato)而來的,十七世紀荷蘭時代的聯合東印度公司曾做過戶口調查,其中的南投社人口約兩百多人(注一)。
早期平埔族的生活是以漁獵為主,生活所需皆是取材自於大自然,康熙六十一年(1722)黃叔璥的著作《台海始槎錄》中曾對於南投社人的生活做了以下的紀錄:“番屋以木或竹為柱,楫茅為屋頂,蒸米、煎煮魚、蝦、鹿肉為食”,因此可以知道南投社的洪雅族人大約是以漁獵為主、農耕為輔的生活型態,這種生活型態對於自然環境的改變相當有限,而且從信仰的角度而言,當時的人們是相當敬畏大自然的,即便是生活所需的木材或是動物有都是有節制的獲取。另外,從黃叔璥的紀錄中又曾提到:“台山無虎,故鹿最繁,昔年近山皆為土番鹿場。”這說明著舊時台灣近山地區有許多鹿的生態狀況,這當然也包括洪雅族居住的南投社地區,因此人們才有補鹿、吃鹿肉的情形,我們可以從清朝時期繪製的“番社採風圖”中約略的看出當時平埔族生活情形。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在生活環境中卻再也看不到鹿的影子,可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人們逐漸改變了環境的樣貌,然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洪雅族洪雅族

居台源起

唐太宗之際,由於南島語族分部的馬來西亞發生洪水,馬來地區難民遂向北遷移至台灣,即為現今的平埔族。又至台灣後,系因散居不同區域,而漸,分流為現今各異之平埔族。而洪雅族則為嘉義,南投,彰化〈濁水溪流域,嘉義平原〉地區的分布民族。因散居歷時已久,所發展出的風俗文化,農業系統自然會有差別。 以稻米為例,居住在水上以及雲林的洪雅族,即使只隔了一條朴子溪,但其所栽種的水稻品種,插秧時間和勞力過程卻大大不同,風俗民情的差異更是可見一斑。

遷徙

平埔族於十七世紀初期主要分布於西部平地,自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起,平埔各族遷徙尤其頻繁,其大規模遷徙計有四次。其中一次,約有三十餘社由西部平地遷入山中盆地,埔里盆地-包括道卡斯,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捒,洪雅五族,起因為原住於埔里盆地的布農族之“埔番”及泰雅族之“眉番”因抵禦不過漢人的侵襲而招募平埔族共同對抗,造成平埔族大舉遷徙,勢力更漸漸大於高山族,埔里因此成為大多平埔族匯集之地。而洪雅族中的萬斗六社,貓羅社,大武郡社,大突社,南投社,北投社,斗六門社,貓兒乾社皆於此時遷徙至此。
現今的南投縣埔里鎮枇杷里為洪雅族重要的遷徙地,包括萬斗六社〈原居台中縣〉,斗六門社〈原居雲林縣〉,貓羅社〈原居彰化縣〉。此外,南投縣埔里鎮的珠格里〈即為白葉坑〉也留下洪雅族中斗六門社,北投社遷徙的足跡,例如:白葉坑鎮南宮。另外,洪雅族哆羅嘓社也於白河水庫上游遺留史跡。 在洪雅族不斷遷移的期間,逐漸被其他平埔族同化或遭受漢人的漢化,都使其原有的獨特性逐漸淡化,原始性不再被強調。而其珍貴文化資產的流失難以計,被融合已成一種不可逆的趨勢。於此潮流中,洪雅族逐漸在歷史的記憶中被忽視。

分支

洪雅族(Hoanya)為台灣原住民,分布於彰化、雲林、嘉義、南投到台南一帶附近。本族包括羅亞(Lloa)、阿立昆(Arikun)二支族。
阿里坤(Arikun)
在較北的現今彰化、南投、和台中一帶;包括南投社、北投社、貓羅社、萬斗六社、大武郡社等。此一支系各社後來也多遷至埔里。
魯羅阿(Lloa)
在較南的今雲林、嘉義、台南境內;包括哆囉嘓、他里霧、貓兒乾 、柴里斗六等社。由於地處和西拉雅緊鄰的早期開發教化中心區, 因此很早即被漢化。

宗教儀式

洪雅族一年中有兩大宗教儀式,一為祭祖;一為過年。祭祖日期多在農曆七月二十日到七月二十二日間開始舉行(任選一日開始),全部祭儀共需四天的時間,包含五個項目:
祭儀與祭品的準備
祭祖儀式稱為Mapohan Vakkie(招請祖先的意思),祭祀者由族中未婚少年擔任,人數約八人,並選出正附主祭者,祭品是用糯米飯糕、酒、豬、檳榔等。
賽跑(Movai)
由全部參加祭祖的少年參加,比賽是從頭目家出發,並由頭目發令起步,跑到祖靈地再折返村中起跑點,贏的人得到一面大紅旗(只準備兩面,亦即取前兩名)。
洪雅族人洪雅族人
祭禮(Tei-Vakkie)
祭點在村外的祖靈地舉行,祭禮由兩位主祭主持,排置物品,並共同拿祭槍向靈地的靈樹作劈刺的動作,其餘參加祭禮的少年高唱祭祖歌。
出獵(Mura)
所有參加祭禮的少年及全村的壯丁都參加狩獵活動。
飲宴(Mamitan)
全村男女都參加,大家圍成一圈飲酒唱歌。

聚落

萬斗六社(台中縣霧峰鄉)
大武郡社(彰化縣社頭鄉)
貓羅社(彰化縣芬園鄉)
大突社(彰化縣溪湖鎮)
北投社(南投縣草屯鎮)
南投社(南投縣南投市)
斗六門社(雲林縣斗六市)
他里霧社(雲林縣斗南鎮)
貓兒乾社(雲林縣侖背鄉)
(貓兒乾)南社(雲林縣侖背鄉)
打貓社(嘉義縣民雄鄉)
諸羅山社(嘉義市)
哆囉嘓社(台南縣東山鄉)

融合與沒落

洪雅族的同化與沒落,概因為漢人由大陸移墾,大量遷入台灣所致。另有一說是因為天災導致洪雅族遷徙,間接促使族人數量漸減。以下為深入探究。
(一)漢人的移墾:
元代僅將現今澎湖納入政治區劃,可見尚未有大規模的漢人遷徙。而明代以降,荷人占領台灣長達38年,為族群同化之始。
1,荷據時期(1624 ~ 1662):
荷人來台,官方與教士鼓勵通婚,以利方便統治。包括荷蘭來台傳教之單身男性和平埔女性,以及平埔族酋長和荷蘭女子,以進親密交情。除此之外,荷人曾招募漢人至台開墾,種植新作,亦為平埔族同化之威脅。
2,明鄭時期(1662 ~ 1683):
鄭成功因滿清入關而退居台灣,期間帶領明朝降兵至台,數目不可計量。以為漢人文化的首度著根。平埔族漢化程度不容小覷。而清廷此時以海禁政策抵制,防止了大部分的漢人遷台,然漢人偷渡仍層出不窮,原因大致為原鄉山多平原少,求生困難。遷台後,漢人由沿海進占,勢力範圍遂威脅平埔族原居地。融合已成無可避免之憾事。
3,清廷治台時期(1683 ~ 1895): 因鄭氏反清復明失利,元氣大傷,清廷大臣施琅一舉攻台,台灣納入清朝版圖。而後渡台禁令漸松,條件日益放寬,更引發另一波更大的漢人遷台,此時大陸和台灣均屬同一政權,遷移更成常態。荷人與明鄭治台時間尚短,台灣大部分仍屬未開發地區,在原鄉推力的促使下,至台拓墾的行為更盛。在廢除渡台禁令之後,漢人遷台數量更增,可謂排山倒海而來,平埔族的同化趨勢可見一斑。清廷時期,平埔族曾嘗試遷移以保血統,仍不敵漢人壓倒性的族群優勢。

天災

因洪雅族分布地帶處於嘉義地區,地震頻繁,有一說推論洪雅族的人口數量銳減,可能因為大地震而使族群遷移或大規模死傷。但此說余國信先生並不同意,並大膽否決。訪談過程中,他提出另一疑問,指出地震不可能只危及洪雅族,應該將影響全台的平埔族,在此遂保留對此說的可信度。此外,天災方面,余國信先生則提到,旱災可能把族群逼向沒落之路。洪雅族於嘉義平原生存,應以稻作為主,捕獵為輔,若食糧短缺,則危機顯而易見。

族群維繫力降低

語言文化是種族存亡重要指標之一,十七世紀後,大量漢人遷台,西部平地的平埔族受漢化影響極大。日治時期伊能嘉矩,小川尚義等人調查平埔族的語言時,也只能找到少數耆老還依稀記得一些單字,卻已無法流暢完整的說出句子。對於這些資料,余國信先生提供另一種面向來分析,語言的流失會使族群漸漸的沒落,但,宗教信仰的強大力量仍支持著整個組織架構,不於迅速崩解。在平埔族社會中,宗教信仰的力量與統治者的權力密不可分,間接影響整個社會組織。 但,在移墾風潮下,社會主導中心已漸漸轉移,主事者也由女性轉為男性,由此轉變可推論支撐族群組織的宗教信仰逐漸式微,這或許才是壓垮洪雅族的主要原因。但是,余國信先生又強調宗教信仰習慣不可能完全消失,也許先人早已將部份的風俗儀式融入一般的名間信仰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