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傳陳式太極拳

洪傳陳式太極拳

洪傳陳式太極拳的傳承人傳承人洪均生先生,河南禹縣人,1907 年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穎悟過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洪傳陳式太極拳
  • 發源地:河南禹縣
  • 類別:拳術
歷程,拳理分類,太極拳招式,

歷程

幼年時隨其父寓居京城,因體弱於1930年拜陳式太極拳第十七代宗師陳發科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言傳身教得之於師,潛揣默識求諸於己;十五年不輟所學,深得陳發科真傳。後困於家計,於1944年離京,輾轉赴濟南投親謀生。1956年再度赴京,拜晤其師陳發科,以求拳法之精與拳理之密,更得陳發科晚年之技擊精粹。徵得陳發科同意,遂將師授之技法融於套路之中(此套路後稱為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或洪傳陳氏太極拳), 為後來學者開闢了一條掌握陳式技擊奧妙的捷徑。

拳理分類

洪傳陳式太極拳拳理一
太極文化來源於社會生活實踐,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勞動與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了太極拳的形式,即陳鑫講的太極拳纏法也,後發展成運動的形式。太極拳經過歷代太極名家根據技擊的需要,兼容並蓄各種武術流派的精華進行有機的加工,形成當今的套路。據歷史記載,陳氏始祖陳卜於明洪武七年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 河南溫縣陳家溝,至今十九代。太極拳創自何人,陳鑫云:“太極理法全,相傳不計年”。《太極拳圖說.自序》云:“始祖卜耕讀之餘,而形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曰太極拳”,又云:陳王庭曾去山西,見有童叟練太極拳。顧留馨根據唐豪調查資料,肯定為陳氏九世陳王庭所創,批駁張三豐創拳之說,是較進步的,但說陳王庭創拳,與陳鑫所言有悖。如果道家創拳,絕不會用佛家“金剛”之語。但《太極拳論》是王宗岳所寫而非陳家。陳卜由山西遷至陳家溝,陳王庭在山西見過有人練太極拳,據說漢墓出土文物有太極圖案。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如此高深武術運動形式絕非創自一人之手,而是歷代太極武術家經驗的總結。任何事物總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太極拳也是一樣。按照規律法則而變化,是為進步;違背規律法則而變化,必然倒退。太極拳論說:“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理”即法則。太極拳在理的法則指導下的運動法,就是太極技擊法。技法因敵而變,但它的法則絕對不能變。洪式太極拳的法則就是纏法的螺旋運動。陳式太極拳原有套路七種和太極長拳(亦名太極通背),後來精簡為現在的一路、二路(亦名二路炮捶)。洪均生先生根據陳老的拳理拳法,在陳鑫纏法的基礎上用現代物理學螺旋原理闡明了太極拳的基本規律,並詳釋了順逆纏法是太極拳的自轉基本規律。手部自轉,凡大指向外 翻轉將掌心轉到向上,則為順纏;小指向外翻轉將掌心轉到向下,則為逆纏。腿部纏法的順逆,則應以身體放置的方向而變。凡身向左轉,則左順而右逆;凡身向右轉,則右順而左逆。順纏膝應向上提,逆纏膝應向下垂,但只許一提一垂,沒有雙順、雙逆的變化,而且絕對不能允許左右搖擺。
洪均生練功洪均生練功
手與臂部配合著向左右、前後、上下旋轉,則為公轉,公轉的 方向有左右、前後、上下的區別。左右及上下公轉中的自轉,只有一順一逆。即:凡右(左)手向右(左)轉,逆纏上開而順纏下收的為正旋。開時逆纏以手領肘,以肘領肩,從心口向下頦旁斜向右(左)上轉,轉到手高齊眼為滿,這是上半圈。接著松肩、沉肘、塌腕、手指上揚,將肘收到肋旁,肘貼肋部,只用小臂帶轉經臍 上轉到心口前為滿。陳鑫說:一隻手上管半個身軀(在技擊方向、手同崗哨,以防衛軀幹為主),但他原說:“以鼻為中”,洪老恐學者誤會為“必須將手收到鼻前”,所以改為心口前。王宗岳“無過不及”,當然應該有個界限作為過與不及的標準,洪式手與軀幹的配合便是:高不過眼,低不過臍,中不過心口(要求掌心斜對心口)。過則勁丟,不及則勁頂。一般說來,從心口到眼的旋轉約為90度為限,以上是正旋的規律。
公轉左右反旋的手是:順纏從左或右外上斜角向里收轉,而手指的方向仍向左右外上斜角,肘應收到乳房下,然後變逆纏,先將肘轉貼到肋部,再以手領肘經心口與胯齊,再轉到高與眼齊為度。
手部的上下反旋,只有金雞獨立是兩手同走反旋而一上一下,從心口變逆纏分開的。上手先走順纏經過心口上轉,即變為逆纏,經口鼻前轉到頭頂百會穴,如托物狀向上托起。下手也從心口向下變為逆纏,經過胯前向胯外下按。它的自轉纏法只是順逆兩轉,但要注意上正下斜的方向。
前後公轉手配合都是走反旋,但後手從順纏經過心口前變逆纏,經胯前斜向外後轉出,轉到90度(從心口向前計算),即變順纏沉肘收轉到肋旁,然後從腕變逆纏,經耳下向胸前轉出。
至於眼法是否也有順逆的區別呢?當然有。眼是心靈的視窗,是傳達意志,指揮全身因敵變化的器官,又是負責觀察敵情和地形,以便進攻退守的器官。陳鑫曾說“練拳時,無人若有人,交手時,有人若無人”。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練拳時無人若有人,是指眼觀對手肢體的動靜而適當套用各種著法應敵,是知彼的方法,知彼的方法首先是看對方站的步法,從而判斷對手將採用 何種方向、方法。這都是由眼觀察所得,加以合理的判斷,才能機智靈活的防守反擊。所以每個招式都有一定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向是當未動步前,以出步的方向為主,出步方向定後則以手的最後攻擊目標為準。因此眼的方向和步法身法方向一致都為順,眼的方向與身部旋轉和手法變化過程中的方向相反者為逆。
洪傳陳式太極拳-洪式太極拳拳理二
洪式太極拳的全身配合規律為眼、身、步、手四個主要部分。軀幹分上、中、下三盤。軀幹的基本規律,從頭至項部為上盤,胸、脊、腰為中盤,小腹、尾骨、襠腿、足部為下盤。上盤的頭部要中正。術語說“虛領頂勁”,陳鑫解釋為“如同用繩子從頭頂中區向上懸起似的”,只要下頦略內收,則頭頂自然中正向上,而項自然豎起。中盤脊骨要隨著頂部的上領而同時豎直,胸部既不外擺,也不內收。術語謂之含胸拔背。含的意義是要求松園而不壓迫肺部。以便呼吸暢利,腰部亦以中正為主,要求左右旋轉的角度不超過45度。在步法進退時,可達90度,或大至360度以上。腰是隨著對方的變化,左右旋轉以帶動步法進退的,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又要靈活旋轉,一側忽隱,一側忽現,但不許前傾後仰。襠要求開圓,最 忌人字襠,即尖襠。只要長強穴向後翻一點,只是一點,絕非突臀,它的姿勢恰如我們端坐的樣子,這樣才能氣沉於丹田。二來大腿根的兩條大筋放鬆,可加大軀幹旋轉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與隨遇平衡。襠部只要能開的圓,也自然能塌得下,使重心降低,加強軀幹的穩度。膝部不能過腳尖,要朝腳尖的方向。洪式要求膝 部隨身體旋轉方向一提一落,也是和襠部因長強穴後翻開圓有直接關係的。襠部的圓否與靈活變化有關;膝部的提、落則與運動中的穩定有關。它的運動方法:凡身向左轉,則左膝順纏而上提,右膝同時逆纏而下垂;如身向右轉,則右膝順纏上提,而左膝逆纏下垂。
《太極拳論》說“立如平準”, 陳鑫講“拳者,權也”。平準就是說天平,權就是秤砣。洪式認為太極拳同時有兩套秤。手等於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是拔轉對方加在我方某個肢體方向的力量,能夠引進而落空。膝則等於天平上的砝碼,對方來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引化來力,同時右膝下沉加強身體的穩定。這種動作等同於槓桿原理,頂頸上領就是支 點,對方來力就是重點,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點。不過它和我們日常用秤稱物的目的不同,稱物時要求力點和重點平衡。在拳法上則是對方力大則減小力點使它落空,對方力小則加強力點使之反轉回去,但都必須配合自轉的順逆纏法,適當的滾動磨擦,才能發揮借勁與截勁的作用。
腿和足要服從眼的指揮而因敵變化,以轉換進退的。按正規 講:大腿根的高度,應當隨襠勁的松塌而和膝部略平。在步法進退時,只能以腰的旋轉帶著小腿變化。但這種功夫如今習練者多練不到了。所以不一定這樣要求。動步時,實腿要塌好襠勁,然後空腿向前或向後方傾斜。前進則足尖斜向內勾,以足踵貼地前進。進到所需方位,然後踏落足踵。不論進退都要提膝,而足部隨著架式 的需要或前或後走里弧或外弧。足與膝的配合,弓膝的形式,膝部要和足踵上下對照,略向里合,成三角形(膝鶴頂穴與地面的垂直線在地面上的交點位於足趾、足踵之間的的內側)。凡伸展的膝部要和胯根、足部配合,也是略向里合,成三角形。
洪式上盤稱為頂勁,中盤稱為腰勁,下盤稱為襠勁,頂勁要向上虛領,腰勁要中正的旋轉,不許前後搖擺,襠勁則要向下松塌。
步型大略有馬步弓步、盤步、虛步、獨立步五種。馬步有小 正馬步,兩足距離一肩寬;左右側馬步,前膝弓的少些(陳發科在推手發勁時總是用這種步型,以避免前手與足的雙重);內八字馬步,前足尖內勾,只用於式子轉換之處,一轉而過。弓蹬步分左右及反弓(亦名撲步)它的姿式是前膝弓住,後膝展開,放鬆,足尖向左或右方,這樣做不但步型轉換靈活,而且可以避免雙重。反 弓步要求後膝弓塌,後足尖斜向後外斜角擺45度,前足向內斜勾,以足踵貼地前進,膝部斜向里方展開,式子走足時,則腿肚可以貼地。盤步分左右、大小及半盤等。它們是從左右側馬步及弓蹬步變化而成的。從側馬步起則後膝略向下垂,前腳尖外擺90度;從弓步起則後膝向里下松垂,同時前腳仍以足踵為軸將腳尖外擺90度,而後腳尖為軸,向外擰轉足踵45度;側盤步從馬步開始的,只擺前腳尖,後膝則原式不動。虛步分左右、前後兩種,實足斜而虛步正,在承受重量上只有輕重之分而無純虛、純實之別。
臂部分三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稍節,要求松肩、沉 肘、下塌外碾。陳鑫說“臂如掛在肩上”。肘的松沉不論是順、逆纏法,肘尖都要保持處下的狀態。但應注意,逆纏法向上斜開時,手從心口前旋轉而出,肘尖不 動,當以手領開肘部時,可以手帶動小臂旋轉,肘正常低於肩約五寸許。即使手的中指上與眼齊,肘尖仍然斜向外下方,不許轉為平著向外;逆纏從心口前斜向左,右下方向後轉開時,手必須經過胯部里側再向後外轉,不可從心口前就以逆轉手向後外轉,因為那樣很容易使肘部向後突出而出現頂勁。逆纏的手如從左、右前上方 斜向里收,也是以手領肘,先將肘貼於肋旁,然後手收轉到襠前(如二路窩底炮的右手),不可使肘離肋內收,那樣做必然使手部離開中線,以致丟勁。
洪式的手型有三種,即掌、拳、鉤。掌的指部要自然伸開,大指根節靠攏掌部,稍節自然伸開。掌部螺旋五指自然隨著順、逆變化而轉動,一般說是轉45度至90度, 在特殊情況下還需要加大角度,但絕無正面向著上、下的形狀。拳要旋轉著握實,據拳的方法從小指依次至食指旋轉著緊貼掌心而握,大指則斜扣於食指、中指的中節,成螺旋形。鉤手則食指與無名指合於中指下旁,再以大指合於這三個指尖的下邊,小指亦合在大指與無名指的夾縫間,如雞頭、雞嘴狀,但腕部不能彎而向下。洪式的手腕是隨著順、逆纏法的變化而活動的。不論是掌或拳凡走順纏,則腕應向里轉,外開則拳的中指、拳的食指中節都向外上斜轉;向里收轉,則掌、拳側向前下斜角轉回。走逆纏則腕部略向外轉,開時走向同側前上角,收時走向同側後下斜角,都要作螺旋運動。
洪傳陳式太極拳-洪式太極拳拳理三
太 極拳的全身配合處處體現對立統一規律,勁的虛實、剛柔、開合、進退、收放,以及這些方向和方面的對立統一。以手的順逆纏法為例。順纏為開,逆纏為合。但順纏時,手的小指向內旋,大指向外旋,豈不同時就有合法?開勁屬剛,合勁屬柔。開合、剛柔在同時的同一動作中表達出來,豈不便是剛柔相濟、收即是放的對立統 一法則?無過不及,是從拳的著法練得既正確又純熟而自然獲得的效果。陳鑫所說“得勢爭來脈,出奪在轉關”。來脈,是指對方著法的勁路;轉關,指的是順、逆自轉和正反旋法在變化轉折那個時間方向、角度的配合。《太極拳論》說“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又說“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對拳理拳法的認識,必須先從著法開始。懂勁是指懂得勁在什麼時間走什麼方向以及它的變化,而且應當了解它在技法上為什麼“要這樣”。懂勁應當在學式子的同時,先懂得每個式子中的動作是乾什麼的,這一著和另一著在什麼時候變化方向角度,再進一步了解它在技法上為什麼要這樣。有人說:學拳套路不學推手,不能得拳奧妙。其實,推手只是學式子後的一種科學實驗,學者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驗來檢驗所學所練的動作是否正確的方法。如發現錯誤,便 及時按照規矩加以糾正。這樣,才能由著熟而達到懂勁。如果空談懂勁,卻不明白著法,勁是不可能懂的。
太極拳譬如一座建築物,十三勢則是它的建築原料。在手法上為掤、捋、擠、按、采、挒、 肘、靠八法。在步法上為前進、後退二法;在眼法上為左顧、右盼二法;在身法上為中正一法。眼法:是觀察敵情、地勢,以指揮肢體因敵變化的器官。左顧的同時應有右盼。反之,則右盼的同時也必須左盼。顧處是視力的集中點,是眼法的實處。盼處是除集中點外所及範圍,是眼的虛處。身法:負責帶動步手因敵變化。它的 規律是動中的中正安舒,而非呆板的中正,而是全身的立體螺旋運動。一般不超過45度,胸以下可以隨襠勁的下塌轉的略多於45度。當然在步法進退時,身法可以隨勢加大角度。身體旋轉時,肩部可一邊略高,一邊略低的傾斜,才能形成螺旋立體。但不可走得太過,使勁折斷。步法:在太極拳的配合中是比較重要的。陳鑫說“手到腿不到,發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發人如薅草”。所謂的到與不到就是指的步法。腳的八法為:踢、蹬、踹、捭、掃、跺、套、襯。踢勁在腳尖,蹬勁在腳踵,踹勁在腳掌,捭勁在腳面外側,跺勁在全腳(但分前後,前把勁在足踵里側,後把勁在足尖里側),套是將腳進在對方的腿部外側,襯是將腳進對方的里側。八法中的前六法,都先用手法制住對方的雙手,而後區別使 用踢、蹬等,這樣做較為保險,不致被對方以手接腳而掀倒。但使用腳的方法都應先收提膝部,再發足勁,而且膝部總是略留有餘地,不完全展開。踢可以高齊下頦,而蹬則僅齊膝胯。而且凡發腿腳的動作,實腳必然踏穩,襠必須松塌,身體略向前斜,作出向心狀態,以免足部發勁後被對方反作用力頂回。套、襯二法是與每 個步法進退經常連用的,推手所說“牽動四兩拔千斤”的牽動法,不是用手,而是用套或襯法從對方的下盤旋轉牽動他的重心,重心一被破壞,便能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當然還得上下相隨的十分協調才行。
洪式太極拳手部八法的作用:掤 有二義。一是指“勁”,即通過螺旋運動的順、逆纏法互變,持久鍛鍊自然產生的一種勁,就是“纏絲勁”,也就是一般說的內勁。運用這種勁貫穿於各種手法便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二是指手法的八法。掤法是用以迎接對方手的著法。由於對方進攻的手可以來自四面八方,所以洪式的法有正、反。主要以引化為主。捋、采、挒都是自身左右引進對方來力使之落空的著法。但手部自轉與公轉的配合,力的配合,圈子的大小各有不同,捋、采、挒接手的規律。洪式要求“右手來右手迎,左手來,左手迎”,洪老根據陳老的示範和個人經驗提出,加上“靠外側迎” 四字,因為這樣做可以用一隻手制住對方的雙手。采以 順纏接,接住對方右腕部後立變逆纏,向左或右後上斜角引進,肘仍松沉,手高不許過眼,前手用腕掌之間的部位順纏搭在對方肘關節上邊,下塌外碾地先和後手走同一方向的合力,當引到肘尖齊乳房前,便變分力,迫使對方向我方身旁傾斜。捋也用順纏接對方腕部,然後用收的手法向左或右下斜角引進,手到心口指尖向里下 轉,而大指外碾,肘則貼緊肋部(左肘貼左肋,右肘貼右肋)隨身向左或右旋轉,前手也用順纏搭在對方肘關節上側,下塌外碾,走到肘經胸前,再從合力變分力。挒法與采、捋的手部配合不同。采是右手以順纏接手立變逆纏,向後上方走高圈,前手順纏,指高與下頦齊。捋用雙順纏,前手高齊胸前。挒則雖亦雙順纏,前手高齊胸下,而且初接手時雖是合力,立即變為分力,找對方反關節的。也有單手采、捋、挒來 配合另一手其它種著法的動作。擠是手背向外,按則是手心向外,亦有雙單、左右之分。須知順逆纏法互變,擠按互變只在一反掌之間。全因敵而變化。洪式的肘法有數種,如順攔、拗攔、連環等法。發肘的方向和步的方向一致的為順攔,手和步的方向相反的為拗攔肘。二路手肘式,兩手互發而兩肘向後互發,故稱為連環肘。洪式發肘都是步法進到一定步位,雙方身體已經接近才因敵而發。所以順攔肘用逆纏發勁。拗攔肘用順纏下塌外碾的勁,肘雖離胸數寸,手仍不超過胸前。洪式靠法亦分數種:有肩、胯、臀、膝靠。肩胯靠均於步法進到對方腿部內或外方,軀幹十分接近時,足尖一踏,即行發勁。方向是偏於左右兩側的,身體在發勁時,只作左 右旋轉,不許以身找人。臀靠向下塌襠勁以壓對方腿部。膝靠是正面進膝攻對方襠部的著法。了解了十三勢的基本規律,在推手時還應了解怎樣做到“上下相隨”。首先,眼要不高不低地專注對方的動作。因為,太極拳主張“彼不動,己不動”,符合軍事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按照金剛搗碓的七組動作反覆進退練習,自然能由熟生巧,雙方都守規矩而不泥於規矩,因敵變化,以適應對方的動作,一方保持自己重心的平衡,同時破壞對方的平衡,以決勝負。
適應對方動作的方法說來倒很平常,只不過是善於“加”“減”而 已。加減是從順逆旋轉的角度,正反公轉的方向上略加變化,似乎不是難事,但在時間的快慢、角度的大小、方向加減的分秒毫釐不差,卻是不易。只要功夫練到高度正確而精熟,則用時不必有意便能隨機應變。一般太極刊物只強調用意氣不用力,未免把意氣說得神乎其神。人的動作是由意志支配的。在習拳中,應當把“意”理解為合乎拳理拳法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一種思想,而非空洞的“理想”。洪式認為學拳的確要用“意”而不用技力,但並不是用力不好,而是要力巧相結合。應當承認力是第一個應當具備的條件,巧的是練出來的善於用力的科學方法。所以力與巧不能偏廢。總而言之,學拳應明拳理、拳握拳法對立而又統一的法則,持之以恆,練得正確細緻達到精熟才能得益。

太極拳招式

洪傳陳式太極拳一路八十一式各式名稱
洪均生練功
第一式 金剛搗碓  第二式 攔擦衣
第三式 六封四閉  第四式 單鞭
第五式 左轉身搗碓  第六式 白鶴亮翅
第七式 摟膝拗步  第八式 初收
第九式 斜行拗步  第十式 再收
第十一式 前趟拗步  第十二式 掩手肱捶
第十三式 右轉身搗碓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庀身捶  第十六式 背折靠
第十七式 下掩手肱捶  第十八式 雙推手
第十九式 三換掌  第二十式 肘底捶
第二十一式 倒卷肱 第二十二式 白鶴亮翅
第二十三式 摟膝拗步 第二十四式 閃通背
第二十五式 進步掩手肱捶 第二十六式 退進步攔擦衣
第二十七式 六封四閉 第二十八式 單 鞭
第二十九式上雲手  第三十式 高探馬
第三十一式 右插腳 第三十二式 左插腳
第三十三式 左轉身蹬腳 第三十四式 前蹚拗步
第三十五式 擊地捶 第三十六式 二起腳
第三十七式 護心拳 第三十八式 旋風腳
第三十九式 右蹬腳  第四十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一式 小擒打 第四十二式 抱頭推山
第四十三式 三換掌 第四十四式 單 鞭
第四十五式 前 招 第四十六式 後 招
第四十七式 野馬分鬃 第四十八式 左轉身六封四閉
第四十九式 單鞭  第五十式 退步雙震腳
第五十一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二式 攔擦衣
第五十三式 六封四閉 第五十四式 單 鞭
第五十五式 中雲手 第五十六式 雙擺蓮腳
第五十七式 跌 岔 第五十八式 左金雞獨立
第五十九式 右金雞獨立 第六十式 倒卷肱
第六十一式 左進步擠 第六十二式 順攔肘
第六十三式 白鶴亮翅 第六十四式 摟膝拗步
第六十五式 閃通背 第六十六式 進步掩手捶
第六十七式 進退步攔擦衣捶第六十八式 單 鞭
第六十九式 下雲手  第七十式 高探馬
第七十一式 十字擺蓮腳 第七十二式 指襠捶
第七十三式 猿猴獻果 第七十四式 六封四閉
第七十五式 單 鞭 第七十六式 穿地龍
第七十七式 上步騎鯨 第七十八式 退步跨虎
第七十九式 轉身雙擺蓮腳 第八十式 當門炮
第八十一式 左轉身搗碓
洪傳陳式太極拳二路六十四式各式名稱
(一)金剛搗碓 (二)攔擦衣
(三)六封四閉 (四) 單鞭
(五) 搬攔捶 (六) 猿猴獻果
(七) 護心拳 (八) 連環炮
(九) 摟膝拗步 (十) 右轉身靠
(十一) 徑攔直入 (十二) 風掃梅花
(十三) 金剛搗碓 (十四) 十字手
(十五) 庇身捶 (十六) 撇身捶
(十七) 斬手 (十八) 翻花舞袖
(十九) 掩手肱捶 (二十) 飛步拗攔肘
(二十一) 大紅拳 (二十二) 右轉身高探馬
(二十三)小紅拳 (二十四) 高探馬
(二十五) 穿梭 (二十六) 倒騎驢
(二十七) 閃通背 (二十八) 進步掩手捶
(二十九) 裹身鞭 (三十)右轉身裹身鞭
(三十一) 手肘勢 (三十二) 劈架子
(三十三)翻花舞袖 (三十四) 掩手肱捶
(三十五) 伏虎 (三十六)抹眉肱
(三十七) 右單雲手 (三十八) 拗步斬手
(三十九) 左單雲手 (四十)左沖
(四十一) 下雙撞捶 (四十二) 右沖
(四十三) 海底翻花 (四十四)掩手肱捶
(四十五 )掃蹚腿 (四十六) 掩手肱捶
(四十七) 右拳炮捶 (四十八) 左拳炮捶
(四十九) 進步側靠 (五十) 掩手肱捶
(五十一) 倒插花 (五十二) 左二肱
(五十三) 左變式打樁 (五十四)左回頭當門炮
(五十五) 右二肱 (五十六) 右變式打樁
(五十七) 右回頭當門炮 (五十八) 撇身捶
(五十九) 拗攔肘 (六十) 順攔肘
(六十一) 窩底炮 (六十二) 徑攔直入
(六十三) 風掃梅花 (六十四) 金剛搗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