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定律

波德定律Bode law)是關於太陽系行星軌道半徑的一個簡單的幾何學規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德定律
  • 外文名:Bode law
  • 定義:簡單的幾何學規則
  • 提出者:波德
  • 提出時間:1772年
簡介,表述,發展過程,意義,

簡介

波得定則Bode law)是關於太陽系行星軌道半徑的一個簡單的幾何學規則。
它是在1766年時,由德國的一位大學教授約翰·達尼拉·提丟斯所提出,後來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長約翰·波得(Johann Elert Bode)歸納成了一個經驗公式來表示。

表述

公式可以表述為:
其中,n = 0, 3, 6, 12, 24, 48...(n≥3時,後一個數字為前一個數字的2倍)
現代的公式把a作為行星太陽的平均距離(天文單位):
天體
n
定律解
實際距離(AU)
誤差%
-∞
0.4
0.3871
3.3325
0
0.7
0.7233
3.2213
1
1
1.0000
0.0000
2
1.6
1.5237
5.0075
3
2.8
(2.77)
(1.083)
4
5.2
5.2026
0.4998
5
10
9.5549
4.6583
6
19.6
19.2184
1.9856
7
38.8
30.1104
28.8591
(39.5~48)
(1.772~19.167)
  • n代入3時,得解為2.8,但並無對應的行星,所以當時推測火星與木星中有所謂的“消失的第五行星”,之後發現穀神星,因為符合2.8AU的距離,所以一時間穀神星被列為第五行星,之後陸續發現小行星,證明並無此第五行星,於是此解便改為適用於小行星帶的平均距離2.77AU。
  • n代入7時,得解38.8,較符合柯伊伯帶的距離,柯伊伯帶的矮行星冥王星(29.658~49.305AU,平均39.482AU)、鳥神星(38.509~53.074AU,平均45.791AU)、妊神星(35.164~51.526AU,平均43.335AU)大致在這個距離(上述距離為平均距離)。
  • n代入8時,得解77.2,許多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都將此值與黃道離散天體的矮行星鬩神星(37.808~97.610AU,平均67.7091AU)作比較。
現在的天文學界,多認為波得定則只是一個巧合。

發展過程

18 世紀,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David Gregeory (1659 - 1708) 首先注意到已發現的行星 (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半徑比例,分別可簡略以 4、7、10、15、52、92 來表示。 1766 年,法國自然學家 Charles Bonnet 稍調整以上數字且以 4、4+3、4+6、4+12、4+48、4+96 等關係數列來表示。 但為何在火星木星之間獨缺個 4+24 的行星呢 ? 難道是造物者所留空隙的玩笑嗎 ? 不 ! 年青的德國天文學家 Johann Elert Bode (1747 - 1826), 於1772年在其出版的書中強調深信是尚未找到的原始行星存在此間隙中,如此數列關係稱之為 「波德定律(Bode's law)」。 之後,在此間隙中至今已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小行星體構成的「小行星帶」。 1781 年 3 月,Willan Herschel (1738 -1822) 依據波德定律的延伸數字 (4+192) 發現了天王星

意義

提丟斯–波德定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陽系演化過程中行星軌道平均距離之間的規律。但其形成原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很可能與太陽系形成早期,大行星形成的演化過程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