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洪澤湖濕地

泗洪洪澤湖濕地

泗洪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2006年2月11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原楊毛嘴濕地為中心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湖濱珍禽鳥類保護區、生態森林公園(休閒度假區)、生物多樣化科普區、萬畝水產養殖生態示範區和萬畝無公害稻蟹立體養殖示範區六大功能區組合而成,核心區面積近15萬畝。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浮遊動物35科63屬91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泗洪洪澤湖濕地
  • 外文名:Hongze Lake wetland, Sihong
  • 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東南部
  • 長達:196公里 
  • 核心區面積:15萬畝
  • 批准時間:2006年2月11日
  • 口號:大湖濕地,水韻泗洪
  • 主要景觀:十里荷花、野生動物欣賞
地理環境,生態條件,歷史沿革,主要作用,未來規劃,主要景區,生態旅遊,生態博物館,水族館,千荷園,具體地址,

地理環境

近年來,泗洪縣切實加強了洪澤湖濕地的環境保護,建設了防火隔離帶和鳥類救護站,吸引了大量珍稀鳥類繁衍生息;實施了緩衝區移民安置和圍網拆除工程,野生荷花、蘆葦等植被得到有效恢復;建設了濕地博物館、水族館、千荷園等一批生態景點景區,洪澤湖濕地保護區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正在發展成為宿遷地區熱門的旅遊景區。

生態條件

在中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古稱破釜塘。唐代開始名洪澤湖。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一個“懸湖”。洪澤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庫,從衛星雲圖上俯視,其水域宛若一隻振翅翱翔的天鵝,鑲嵌於江淮大地,故又被人們稱為“天鵝湖”。在其周圍被兩個地級市的六個縣區所分割擁有,即泗洪縣泗陽縣、和淮安的盱眙縣洪澤縣、淮陰區。而在泗洪境內,其湖岸線長達196公里,面積為732平方公里,分別占洪澤湖的55%和35%,泗洪獨享其大。
環洪澤湖地區有傳承久遠的產業,比如養殖業、捕撈業、編制業、種植業等,這些傳統產業既要發展,但同時也面臨承載人口過多、對水資源損毀作用加大等問題;環湖經濟活動的加快,使湖泊的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環洪澤湖所有縣市都提出把旅遊作為湖泊經濟發展的方向,但如何實現旅遊與保護的協調、實現旅遊與其它產業的協調、實現旅遊與農民增收、漁民轉產之間的協調,是環洪澤湖面臨的一個具有共性的問題。
據測算,洪澤湖濕地生態資源總價值超過15億元,每年僅產生的氧氣就可供600萬人呼吸,是名副其實的華東“大氧倉”。《科學規劃國家級洪澤湖濕地三色旅遊新藍圖》中對洪澤湖濕地的未來展望如下:洪澤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完成後,能淨化50萬畝以上的養殖水面,從根本上改寫洪澤湖的歷史,使其真正成為華東的“一盆清水”。未來的洪澤湖濕地公園內,不再使用傳統的農藥和化肥,從而土壤的高氮、高磷等污染問題將成為歷史,人們追求多年的“生態淨土”在這裡變成現實。
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在規劃中的330省道(環湖公路)以南,寧宿徐高速公路雙溝出口和江蘇下草灣遺址以東,古汴河風光帶以西,洪澤湖老子山和明祖陵風景區以北。水陸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規劃的五大功能區分別是濕地核心區、生態遊覽區、生態養殖區、生態農業區、生態林業區等。這裡,是一塊“生態特區”,泗洪將力爭用5-10年時間建成一個覆蓋100平方公里範圍的以生態效益為中心,匯生產、生活、生態於一身,集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融研究、科普、文化於一區的三個國家級“湖濱生態特區”,建成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級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區、國家級示範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特區”謀求的生態效益指標之細,堪稱中國領先。記者注意到,包括大氣、水體、土壤、噪聲、光線等指標的要求,都被要求套用於濕地的修復和保護。“生態特區”的最終目標是修復濕地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分布結構,實現濕地原生資源的可持續保護和合理利用。
2008年7月21日,由中國水產科學院、國家環保部、國家海洋局中科院等部門組成的濕地保護區專家組對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評估。專家組聽取了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評估報告,通過座談了解,查閱檔案資料,深入濕地保護區進行現場考察,對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評價結果表明保護區得分80.2,生態質量尚屬較好,但是保護區仍受到淮河過境客水和圍網養殖的影響,建議加強保護區內各條河流關鍵斷面的水質監測工作,逐步實施退耕還湖、還濕工程,為候鳥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歷史沿革

1999年5月縣人大常委會決定設立泗洪縣楊毛嘴生態濕地自然保護區。
2001年11月1 3日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宿遷市政府成立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設立管理處。
2004年3月縣政府出台了《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明確了管理範圍。
2006年2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繼保護區生物種類、種群、種數有了明顯的增加,各種鳥類棲息保護區,最多時近30萬隻,魚種資源豐富,區域內的水質達到III類。目前,已完成了申報國家級保護區所需軟體材料,省政府已向國務院正式提出建設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請。

主要作用

濕地有“地球之腎’’的美譽,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作用有五點:一是淨化水體。二是調節氣候。三是蓄洪抗旱。四是維護生物多樣性。五是保護區域生態平衡。此外,洪澤湖濕地位於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樞紐地段,為此項工程提供優良水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未來規劃

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規腰橋向下7 000畝處建成蘆葦迷宮、荷花島、蟹島、烏島、釣魚島、觀鳥台、森林公園、物種多樣性科技園和濕地博物館,發展觀賞漁業,通過“漁家樂”等形式,開發徐國餐飲文化。交通形式主要有三種:陸上電瓶車,水上電瓶船,島與島之間通過棧道串聯。

主要景區

江蘇省 人民政府於2001年11月13日以蘇政復[2001]191號檔案同意建立“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是以原楊毛嘴濕地生態自然保護區為核心並擴建而成,除楊毛嘴保護區外,該保護區還包括原城頭林柴場鳥類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洪澤農場鳥類保護區全部以及原規劃建立的下草灣地層剖面等所在區域。目前,是全省最大的淡水濕地型自然生態保護區。
楊毛嘴濕地生態自然保護區
楊毛嘴濕地自然保護區,地處洪澤湖西畔,縣境南部。由洪澤湖區楊毛嘴濕地為中心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以及湖濱鳥類棲息地等組合而成。區內水域、灘涂廣闊,濕地生態系統保存比較完好,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並為大鴇、黑鸛、東方白鸛、丹頂鶴、灰鶴、天鵝等多種珍禽的棲息越冬地。主要保護對象為天然濕地生態系統和大鴇等珍稀瀕危鳥類。
泗洪洪澤湖濕地
保護區由泗洪縣人民政府於1999年6月批准建立,總面積12萬畝。核心區5萬畝,以楊毛嘴為中心,西至溧河航道,東至2公里處,北至城頭防洪大堤,南至1.5公里。核心區內天然蘆葦盪成片分布,為洪澤湖唯一一片天然濕地分布區,其中有未受到干擾的純天然濕地面積約2萬畝,輕度干擾的灘涂面積有3萬畝。目前暫列入緩衝區5萬畝,實驗區2萬畝。核心區基本無居民,實驗區及緩衝區內無污染型工業企業,主要農業生產方式為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
該保護區,受季風環流影響明顯,呈現典型中緯度暖溫帶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4.3℃,降水量893.3毫米,濕地常年水深60厘米,水體清澈透明。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越冬地和棲息地。據調查有鳥類15目44科194種,有30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分布。其中屬國家Ⅰ類重點保護的有大鴇、白鸛、黑鸛和丹頂鶴等4種;Ⅱ類重點保護的有:白額雁、鴛鴦、灰鶴、疣鼻天鵝、嘯聲天鵝、白尾鷂、赤腹鷹、長耳 、鳶、猛禽等26種。
泗洪縣洪澤湖楊毛嘴濕地自然保護區已經被江蘇省環保廳正式命名為“江蘇省首批環境教育基地”。並先後接待了國家環保總局、省環保廳、中科院南京湖泊與地理研究所,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中央電視台等領導、專家、記者的科考專訪活動。中央電視台七套“人與自然”節目曾經作過專題報導。
洪澤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地理位置獨特,功能多樣,是中國極為重要並具有代表性的內陸濕地。而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是整個洪澤湖地區中濕地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較為複雜,生物多樣性豐富。1994年中國政府制定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將“江蘇泗洪及洪澤湖濕地”列入了"在生物多樣性迫切需要保護的地區建立新的自然保護區"的優先重點名錄中。在《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中列出的在2000年前擬建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中,也包括要在江蘇洪澤湖濕地建立國家級濕地型自然保護區的規劃。
城頭林柴場鳥類自然保護區
城頭林柴場鳥類自然保護區由泗洪縣人民政府於1985年批准建立,總面積10000公頃。
保護區位於泗洪縣東南部,洪澤湖西岸,是林鳥、水禽和越冬候鳥的理想棲息地。據調查,這裡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0類以上,包括大鴇、天鵝、灰鶴、鷺等。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數量在300~500隻,是中國大鴇最大的越冬棲息地,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1988年保護區建立了一個18米的圓型觀鳥台,作為觀鳥和考察之用。
洪澤農場鳥類自然保護區
洪澤農場白鷺自然保護區位於洪澤農場東北岸的徐洪河和濉河交匯處,東臨徐洪河與龍集、太平兩鎮相鄰,南瀕洪澤湖與半城鎮接壤,西與孫元鎮毗連,北連朱湖鎮,隔河與界集鎮相望。經過幾年精心保護,嚴格管理,保護區由2.25平方公里擴大到21平方公里,使保護區內的鳥類種群數量巨增,大大提高了保護區的知名度,2000年10月經泗洪縣人民政府申請由宿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將洪澤湖農場白鷺自然保護區升格為洪澤湖市級鳥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2.25平方公里,緩衝區6.24平方公里,實驗區12. 51平方公里。
泗洪洪澤湖濕地
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面
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面位於保護區西部,西起淮河故道,以下草灣切嶺,東至洪澤湖。長4.585公里,寬1~2公里,核心區面積25公頃。下草灣地質剖面屬第四紀地層下中更新統,岩性為灰綠色,淺綠色亞粘土,粘土質地均勻,富含鈣質結核及不遠規則的灰白色泥灰質體以及鐵錳結核。所含化石相當豐富,有中國大河狸、虎、象、犀、鹿及龜類化石,尤以中國大河狸化石最為完整。保護下劃灣地質剖面為劃分第四紀地層,研究土壤的成土母質成因、類型、岩性、結構、成份和理化性質提供了科學依據,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生態旅遊

洪澤湖濕地生態水景苑是集生態遊覽、科普教育、會議休閒為一體的旅遊度假景區。景區分為濕地生態植物園、濕地迷宮體驗區、濕地生態休閒區、濕地文化體驗區、濕地水上運動區、荷苑等六大板塊,現已建成魚類繁育中心、濕地生態博物館、垂釣中心、水上運動區、濕地水族館、千荷園、濕地蘆苑區、精品荷花區、水上網球場、沙灘排球場等旅遊景點和一個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金水山莊度假村。景區水面寬廣,原野廣袤,景區內荷苑飄香,曲橋蜿蜒,蘆盪深深,百鳥齊鳴。走進景區,宛如走進一幅原始、自然、生態的旖旎畫卷。在洪澤湖濕地生態水景苑,沒有喧囂,沒有污染,有的只是清水綠波、游魚戲逐、荷葦相伴、鳥語花香,早隨鳥鳴起,夜枕蛙聲眠,真可謂是“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人間仙境”。

生態博物館

濕地生態博物館具有收藏、科普、科研、觀賞等多種功能,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主體二層,局部三層。博物館一層設有門廳、序廳、展示一廳、展示二廳、標本廳、文化長廊以及館衛中心監控廳等,通過燈箱、沙盤以及動植物標本等各種仿真手段,全面翔實地展示了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風貌和特點;二層為科研辦公區;三層為觀望台;負一層為水下監測館。博物館建設採用仿生技術,將生態美學與現代建築風格有機結合,將自然生態色彩和諧地融入博物館整體建築,彰顯濕地自然特色,成為江蘇省濕地第一個生態博物館。

水族館

洪澤湖水族館是濕地生態水景苑的又一大亮點,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有98個魚類展示池,共展出魚、蝦、蟹、貝等各種水產品110多種。它與水上長廊、垂釣中心、美食漁村、魚類保種培育池、水生植物觀賞池等建築連為一體,是市第一、蘇北一流的魚類綜合休閒科普中心。濕地博物館、水族館的建成,將極大地促進濕地保護、科研和生態旅遊工作的開展,並全面發揮自然保護區在科學普及和生態教育方面的社會輻射功能。

千荷園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花,源於中國,種植歷史逾3000年,為中國民眾最喜愛的十大名花之一。
20世紀80年代以前,洪澤湖以“遍地野鴨和菱藕”、“荷花滿湖十里香”驕於世人。但近些年的無度開發使昔日美景不再。為保護地方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遊事業。2003年,縣委、縣政府責成保護區管理處廣集全國各地荷蓮珍品建起荷花物種培育科技示範園。
園內共有1008個荷花品種,其中,以“王蓮”為代表的粵系品種,以“艷陽”為代表的皖系品種,以“紅玉”為代表的冀系品種等均為國內珍稀品種。示範園占地88畝,共有荷花10萬株,其中盆栽1.5萬株,另有8條荷花觀光帶計8.8公里。

具體地址

地址:江蘇 泗洪縣東南部(洪澤湖邊上),城東客站乘坐濕地自然保護區專線客運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