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9世紀20年代,正在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為他們的理想四處奔走時,工人階級已經在醞釀著自己的實際鬥爭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 地點:法國里昂
  • 時間:19世紀20年代
  • 意義:第一次工人武裝起義
  • 參與人群:工人
起義背景,起義介紹,評價,意義,

起義背景

19世紀20年代,正在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為他們的理想四處奔走時,工人階級已經在醞釀著自己的實際鬥爭了。法國里昂的工人站在這種鬥爭的最前列。一提到里昂,人們就會想到這是法國的絲綢之城。從16世紀起,它出產的絲綢暢銷歐洲,特別受到各國王公貴族的喜愛。在里昂城的中心,可以看到整潔的大街、林立的店鋪和穿戴講究的行人。可是在工業區,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裡街道狹窄,遍地垃圾,街道兩旁密布著低矮破舊的作坊。在作坊里幹活的都是面色蒼白、骨瘦如柴的紡織工人,其中有許多是婦女和兒童。他們一天要乾15到16個小時的活,掙到的錢只能買1磅麵包,勉強維持生活;下工以後,還要拖著疲倦的身體走到郊區的住地。那裡的房子破舊不堪,難避風雨。還有不少工人連這樣的房子也沒有,只好露宿街頭,或者睡在機器下面。這樣的生活把工人們逼得走投無路,他們開始了反抗。他們最迫切的要求是增加工資。1831年10月,工人代表提出了工資標準草案,要和資本家一起開會討論。
可是,資本家們根本不打算接受工人的要求。開會的這一天,他們想方設法地討價還價,而工人代表則是理直氣壯,毫不讓步。正在雙方激烈爭論的時候,從外面傳來了震耳的吼聲和歌聲。原來6000名紡織工人停止了工作,列隊來到省政府門前示威。他們高唱著戰歌,雄赳赳地來到了會議廳外。資本家們趕忙閉上嘴,仔細一聽,聽出工人們在唱《馬賽曲》。他們頓時著了慌,亂成一團,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有幾個大商人湊到一起交頭接耳商量對策,決定先來個退兵之計,然後再想辦法。這一天深夜,工資標準協定終於被通過了。勝利的訊息一傳出,整個里昂的工人區立刻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工人們為鬥爭的初步勝利而歡呼。
然而,資本家們並不甘心認輸。他們派人向內閣總理告狀,反對工資標準協定。政府立即根據製造商的要求否決了這項協定,還準備用武力鎮壓工人。將軍羅蓋公開叫嚷:“如果工人敢於起來,那就叫他們的肚皮開花。”製造商們有羅蓋撐腰,馬上背信棄義地撕毀了協定。3個星期過去了,工資還是照舊。這種強硬的態度使工人們預感到一場惡戰就要開始,他們立即行動起來。

起義介紹

11月21日早晨,工人們罷工了。一支2000人的遊行隊伍從工人區出發,直奔市中心。他們4個人一排,踏著堅定的步伐,高歌行進。
歌詞為:
前進,前進,
沖向敵人的槍口,
衝過槍林彈雨,
奔赴勝利!
這時候,里昂通向工人區的城門已經有重兵把守。士兵們一個個手持馬刀,荷槍實彈,滿面殺氣地站在城門口。顯然他們已經接到命令,要向衝進城的遊行者開槍。
遊行隊伍走到城門前,被軍隊擋住,一支支烏黑的槍口對準了工人們的胸膛。
工人們毫不示弱,齊聲憤怒地高喊:“放我們過去!”反動軍官也大聲回答說:“回去!都給我回去!”雙方怒目而視,氣氛十分緊張。這時候,一位年輕的工人衝出隊伍向城門跑去,口裡高喊;“弟兄們,衝過去!”
“砰!砰!砰!”軍隊開槍了。幾顆子彈射進了他的胸膛,鮮血浸透了上衣,他倒在了血泊中。工人們憤怒極了。他們呼喊著沖向敵人,沒有槍枝,便揮起木棍、腰刀;有的人拿起了石頭,有的人掄起了拳頭……不一會兒,他們在城門外的空地上,築起了街壘,用奪來的武器向敵人射擊,政府軍隊頓時亂了手腳。
槍聲傳到了工人區,這裡的人們立即沸騰了。他們擁進軍械鋪,把裡面的槍枝、彈藥和刀劍搶在手裡,又一齊趕到城門前。
工人的力量加強了。他們向政府軍發動猛攻,終於破門而入,衝進了城裡。
城裡每個主要街口差不多都有政府軍防守。工人們把路上的石頭和燈柱刨起來,把貨車推翻,又運來木板和桌櫃,築起了一處處街壘。就這樣,他們同政府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缺少子彈,他們把機器上的鉛質零件拆下,熔製成小塊頂替。英勇的少年兒童也投入戰鬥:送子彈,送食物,偵察敵情,有的直接拿起了槍。婦女們做飯,護理傷員。工人們越戰越勇,攻占了一條又一條街道,一座又一座房屋,從四面八方向市政廳推進。
下午,在市政廳周圍也出現了起義者的街壘。在一處堅固的街壘上升起了一面大旗,迎風招展,上面寫著兩行醒目的大字:“工人不能生活,毋寧戰鬥而死!”
晚上,工人們連夜派人和其它行業的工人聯繫,起義隊伍不斷擴大。里昂城整夜槍聲不斷,火光沖天。各路反動軍隊招架不住,紛紛向軍營和市政廳退卻。
第二天早晨,羅蓋妄圖重整隊伍進行反撲,但是官兵已經潰不成軍,他手下只剩一小隊騎兵可以作戰。兇狠狡猾的羅蓋搖頭嘆氣,無計可施。他焦躁不安地踱來踱去,盤算著脫身之計。偏偏士兵們一個接一個地來向他報告:兵器庫被搗毀,軍營失陷,200多官兵被俘,運糧隊中了埋伏……羅蓋又急又怕,好容易挨到深夜,他就偷偷地帶領著殘兵出城逃跑了。
23日清晨,起義隊伍占領了整個裡昂城。武裝起義司令部立即派出哨兵和巡邏隊,社會秩序很快恢復了。起義工人成立了工人委員會,宣布廢除捐稅,實行工資標準協定。委員會還發表告市民書,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張,要求實行民主選舉,把自己的代表選進政府。這是因為,當時的工人還沒有徹底摧毀資產階級政府的思想。省長和官吏們照舊在發號施令,管理市政。工人領袖甚至邀請警察局長也參加他們的辯論會。他們對政府的官員完全沒有戒心。
資產階級政府利用了里昂工人的麻痹大意,在國王的支持下調來了大軍。12月1日,6萬名政府軍包圍了里昂城。第三天,處於被動局面的起義隊伍被血腥鎮壓下去了(1834年,里昂工人再次起義,也失敗了)。

評價

馬克思在評價里昂工人起義的意義時說,“里昂的工人們以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為自己只是共和國的戰士。可是事實上他們卻是社會主義的戰士。

意義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是19世紀30—40年代歐洲著名三大工人運動之一,法國歷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裝起義。該起義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先進的政黨和正確的革命理論的指導,但他們的起義具有重大意義。他們獨立地提出本階級的要求,並為之進行殊死的武裝鬥爭,標誌著無產階級開始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