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反腐倡廉

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反腐倡廉

《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反腐倡廉》是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銀鋒。

基本介紹

  • 書名:《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反腐倡廉》
  • 作者:萬銀鋒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頁數:309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大16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10292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腐敗是現代化過程中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留下的體制性漏洞,給腐敗留下了可乘之機。面對腐敗的滋生蔓延,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退到傳統社會裡去。只有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把反腐敗寓於治理體系改革之中,才能不斷克服腐敗產生的制度性、體制性根源,走出一條既能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又能奪取反腐敗鬥爭勝利的有效路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

作者簡介

萬銀鋒,河南省淅川縣人,河南省社科院黨建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執政黨建設和反腐倡廉的理論和實踐工作。近些年來,先後獨立和合作出版黨的建設和反腐理論著作11部,其中《長纓在手反腐敗》《貪權之殤》等在學界和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反響;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2篇,其中有5篇被摘編或全文轉載;學術成果獲得省級二等獎以上7項,其中有2項獲得河南省發展研究一等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千年封建專制的歷史“周期律”/1
第一節 中國千年封建專制主義與王朝興衰/2
第二節 封建私有制生產關係下的腐敗與反腐敗/10
第三節 關於中國千年政權興亡“周期律”的思索/19
第二章 蘇東社會主義陣營改旗易幟的教訓/31
第一節 蘇東共產黨管黨治黨出現重大偏差/31
第二節 國家治理嚴重背離了人民民眾的意願和要求/40
第三節 腐敗現象盛行成為蘇東國家改革的最大阻力/47
第四節 蘇東教訓給我國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歷史鏡鑒/50
第三章 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59
第一節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共產黨人的執政使命/59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首先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71
第三節 懲治和預防腐敗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題中之義/78
第四章 寓反腐倡廉於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之中/93
第一節 腐敗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93
第二節 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腐敗現象產生及其治理/102
第三節 以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推進反腐倡廉建設/110
第五章 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124
第一節 經濟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反腐倡廉建設/125
第二節 權力與市場糾結是腐敗產生的主要因素/135
第三節 剷除市場經濟條件下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141
第六章 在現代化民主治理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153
第一節 現代化民主是治理腐敗的利器/154
第二節 公共權力制約不力是腐敗產生的重要根源/161
第三節 建立健全以制約權力為中心的反腐體系/172
第七章 在全面依法治國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179
第一節 全面依法治國與反腐倡廉建設/179
第二節 現代法治不張是權力腐敗的重要根源/190
第三節 構建以約權為核心的反腐敗法治體系/198
第八章 在思想文化創新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209
第一節 思想文化建設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209
第二節 腐敗滋生蔓延的思想文化根源分析/218
第三節 牢牢堅守反腐倡廉的思想文化陣地/227
第九章 在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238
第一節 社會治理現代化與反腐倡廉建設/238
第二節 當前腐敗滋生蔓延的社會機理分析/248
第三節 構建全社會參與反腐倡廉的體制機制/255
第十章 在現代政黨治理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269
第一節 政黨治理現代化與反腐倡廉建設/269
第二節 現代政黨治理視角下腐敗的根源分析/283
第三節 以全面從嚴治黨引領反腐倡廉建設/289
參考文獻/303
後 記/308

前言

引  言
腐敗,即腐爛敗壞。《史記》(卷三十)載有“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後引申過來比喻社會政治現象中的敗壞和墮落。現代社會所說的腐敗,主要是指政黨或國家機構的一級組織、黨員或國家機構的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構任命的其他人員,為滿足私慾,謀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實施的嚴重違背黨紀政紀,違犯國家法律,侵犯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並造成嚴重社會後果或惡劣政治影響的蛻化變質行為。其本質特徵是權力濫用和以權謀私。
可見,腐敗與權力與生俱來、相伴而生,成為階級社會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但是,腐敗的產生根源和發生機理,在不同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下各不相同。封建傳統社會的腐敗是專制主義制度和私有制生產關係相結合的產物,我國封建社會體制性敗壞使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能跳過歷史的“周期律”,並最終在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孕育發展中,被資本主義政治文明所“革命”。雖然現代化資本主義社會在體制上比傳統封建社會要完善得多,但資產階級的剝削本性,使整個社會處於政黨分肥和利益爭奪之中,腐敗滋生蔓延的制度性根源很深,國家治理體系始終處於腐敗的糾葛之中。
無產階級政黨其自身的先進性、階級性和人民性,決定了它與腐敗現象的根本對立,並始終把清除腐敗作為一項根本的執政使命。但是,20世紀末蘇東共產黨的垮台、柏林圍牆的倒塌卻給我們提出了警示。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雖有其先天的優越性,但並沒有後天的免疫力。正如馬克思所說,其“在各個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2016,第304頁。要消除“那箇舊社會的痕跡”,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然而,世界現代化歷史充分表明,現代化的過程是一個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不僅要進行觀念上的徹底革命,而且還要實施體制上的深刻變革。在這場革命和改革中,必然要經過新舊觀念、新舊體制的摩擦和銜接,並不可避免地要產生一些缺陷和漏洞,給腐敗的滋生留下可乘之機。
目前,我國正處於這樣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腐敗,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退到傳統社會裡去。只有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反腐敗寓於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改革之中,才能不斷克服腐敗產生的制度性、體制性根源,走出一條既能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能奪取反腐敗鬥爭勝利的有效路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
一是建立健全現代化民主治理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
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和權力的主體。只有不斷深化民主治理體系改革,全面維護和實現人民民眾民主權利,不斷完善民主授權、用權和監督權機制,讓人民民眾真正當家做主,才能使權力不會或不敢任性,腐敗產生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二是建立健全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
“市場是天然的平等派”。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不僅物質“短缺型”腐敗會自生自滅,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市場經濟自身的法治性、平等性、競爭性將得到有效發揮,社會主義市場自我配置、調節資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就會自覺克服權力干預市場的“尋租”現象以及一些不正當市場競爭現象。
三是建立健全現代化教育引領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著重從思想上進行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經驗,注重文化引領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建設以思想道德文化為核心的教育引領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將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牢固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內心形成廉潔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線;必然促進廣大黨員幹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公僕意識,從思想上解決“不想腐”腐敗問題。
四是建立健全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
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社會治理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與腐敗等醜惡現象做鬥爭的過程。深化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必然降低全社會對於腐敗現象的容忍度,必然更好地發揮各種社會監督力量的作用,必然讓人民民眾積極參與反腐敗鬥爭,實現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構建全方位反腐的社會治理體系。
五是建立健全現代化法治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
法治是現代社會民主、平等、公開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依法治國做出了重要部署。社會主義法治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不僅使黨的領導實現法治化、政府走上“法本位”,而且公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和發揮,確保一切權力行為在秩序的框架內運行,確保一切權力腐敗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法律懲處。
六是建立健全從嚴治黨的治理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
政黨治理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與執政黨治理現代化有機統一。中國共產黨的特殊地位決定,只有先在政黨治理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將黨自身治理的經驗和成效拓展到國家治理領域,並為國家治理提供思想理論、精神動力的支持;只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才能解決好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政黨治理中破解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所面臨的時代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