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貞甫墓志銘

《沈貞甫墓志銘》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沈貞甫墓志銘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歸有光
  • 作品出處:《震川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文言常識,古今異義,一詞多義,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沈貞甫墓志銘
自予初識貞甫,時貞甫年甚少,讀書馬鞍山浮屠之偏(1)。及予娶王氏(2),與貞甫之妻為兄弟(3),時時過內家相從也(4)。予嘗入鄧尉山中(5),貞甫來共居,日游虎山、西崦(6),上下諸山,觀太湖七十二峰之勝。嘉靖二十年(7),予卜居安亭(8)。安亭在吳淞江上(9),界崑山、嘉定之壤(10),沈氏世居於此。貞甫是以益親善,以文字往來無虛日。以予之窮於世,貞甫獨相信,雖一字之疑,必過予考訂,而卒以予之言為然。予嘗入鄧尉山中(5),貞甫來共居,日游虎山、西崦(6),上下諸山,觀太湖七十二峰之勝。嘉靖二十年(7),予卜居安亭(8)。安亭在吳淞江上(9),界崑山、嘉定之壤(10),沈氏世居於此。貞甫是以益親善,以文字往來無虛日。以予之窮於世,貞甫獨相信,雖一字之疑,必過予考訂,而卒以予之言為然。
蓋予屏居江海之濱(11),二十年間,死喪憂患,顛倒狼狽,世人之所嗤笑。貞甫了不以人之說而有動於心,以與之上下。至於一時富貴翕嚇(12),眾所觀駭,而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當不遇時,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於心,予何以得此於貞甫耶?此貞甫之沒,不能不為之慟也!
貞甫為人伉厲?喜自修飾。介介自持(14),非其人,未嘗假以詞色。遇事,激昂僵仆無所避。尤好觀古書,必之名山及浮圖、老子之宮(15)。所至掃地焚香,圖書充幾。聞人有書,多方求之,手自抄寫,至數百卷,今世有科舉速化之學(16),皆以通經學古為迂。貞甫獨於書知好之如此,蓋方進於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數年,而為書益勤。予甚畏其志(17),而憂其力之不繼,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無事每過其精廬(18),啜茗論文(19),或至竟日。及貞甫沒,而予復往,又經兵燹之後,獨徘徊無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嘆矣。
貞甫諱果,字貞甫。娶王氏,無子,養女一人。有弟曰善繼、善述。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20),年四十有二。即以是年某月日,葬於某原之先塋(21)。可悲也已!銘曰:
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於斯!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馬鞍山:在江蘇崑山市西北,形似馬鞍,故名,又名崑山。浮屠:佛塔。
(2)王氏:歸有光的繼室。前妻魏氏早故。
(3)兄弟:這裡指姊妹。古代女子也可用兄弟相稱。
(4)內家:妻子家。
(5)鄧尉山: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因漢代鄧尉曾隱居於此,故名。山以梅花著稱。
(6)虎山、西崦:山名。
(7)嘉靖二十年:1541年。嘉靖為明世宗年號(1522—1566)。
(8)安亭:鎮名。在今上海市嘉定縣西南。
(9)吳淞江:古稱松江,也稱蘇州河。源出太湖瓜涇口,東流到上海市區外白渡橋黃浦江
(10)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與上海市的嘉定縣接壤。
(11)江海之濱:指安亭。
(12)翕(xī)嚇:顯赫。
(13)伉厲:正直嚴厲。
(14)介介:耿介。
(15)浮屠、老子之宮:指佛寺、道觀。
(16)科舉速化之學:指應會科舉考試能迅速登科的學習辦法。
(17)畏:敬服。
(18)精廬:書齋。
(19)啜(chuò)茗:品茶。
(20)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21)原:高地。先塋(yíng):祖先的墳地。

作品譯文

我初次認識沈貞甫時,他還很年輕,在馬鞍山一座寺廟旁讀書。等我娶了王氏,(王氏)和貞甫的妻子是姊妹,經常在岳丈家相見。我曾經到鄧尉山中小住,貞甫也來同住,天天到虎山、西崦周圍的山上遊玩,觀賞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定居安亭。安亭在吳淞江邊,界於崑山、嘉定之間,沈家世代在此居住。貞甫因此更加親近善待我,憑藉著文字往來,沒有一天不這樣(每天都和我有書信往來)。因為我仁途坎坷,但唯獨沈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個字的疑惑,也一定來拜訪我,加以考訂,並且最終認為我的話正確。
我隱居在江海邊,二十年中,(經歷了)許多喪老病死、坎坷磨難,被世人所嗤笑,而貞甫全然不因別人的說法改變自己,而與我共進退。即使我偶爾得到重用,眾人看到後都很驚訝,而貞甫不會瞧不起我。唉!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時,聽到別人一句好話,也不能忘懷,我憑什麼從貞甫那裡得到這樣的(恩遇)呢?這正是貞甫去世,我不能不為他極度悲傷的(原因)啊。
貞甫為人剛直,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耿介自重,不是同道中人就不曾對他和顏悅色。遇到事情慷慨激昂,即使跌倒(受到挫折)也不迴避。特別喜歡讀古書,一定要到名山大川、寺廟道觀中,每到一處就掃淨地面,燃上香,圖書放滿了書幾。聽說別人有好書,就想盡辦法借來,親自抄書,多達幾百卷。現在有為科舉速成為學之道,都認為研習經書、學習古籍是迂腐的,沈貞甫卻單單這樣喜歡並精研經典古籍,在古籍研究方面大有長進,從未停止。後來不幸得病,一病數年,可是讀書著述更加勤奮。我十分敬仰他的志向,同時也擔心他的氣力難以繼續(如此繁重的勞作),他最終因此病逝,真悲傷啊!
當初我在安亭時,閒來無事,每次到他的學捨去拜訪他,邊喝茶邊討論文章,有時達一整天。等到貞甫病逝了我再到那裡去,又經過戰亂,獨自徘徊無處可去,更使人產生荒涼寂寞的感慨。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病逝,時年四十二歲。真令人悲傷啊!
銘文:天意命運不可預料,他的勤謹忠懇在這裡停止了(英年早逝)!

文言常識

古今異義

以予之窮於世。(“窮”:困厄,仕途不通達。)
貞甫了不以人之說而有動於心。(了:全然。)
而貞甫不予易也。(“易”:輕視,看不起。)
予甚畏其志。(“畏”:敬重。)
及予娶王氏,與貞甫之妻為兄弟。(“兄弟”:古代男女通用,文中指“姊妹”,作者與沈貞甫是連襟關係。)
以予之窮於世,貞甫獨相信。(“相信”:文中是“信任我”的意思。)
為人伉厲,喜自修飾。(“修飾”:文中指儀表修飾和品德修養。)

一詞多義

於:
其志之勤而止於斯。(於:在。)
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於:向,對。)
之:
此貞甫之沒(之:取消主謂短語獨立性用法),不能不為之慟也。
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之:的。一般結構助詞。)
以: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以:在。)
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以:因為。)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九。沈貞甫是作者好友,又是連襟,兩人過從甚密。沈貞甫不幸早死,作者為他寫了這篇墓志銘。沈貞甫沒有仕宦經歷,故文章著重在寫他們相識的經過,相知之深,及作者失友之痛,也著重介紹了沈貞甫的性格特點等。其中所寫沈貞甫的求知精神,更為動人。全文記敘和抒情緊密結合,語言平實質樸,娓娓道來,如敘家常,揭示了沈貞甫為人耿直、交友誠篤、鄙棄趨炎附勢、抵制浮躁學風的性格特點,也讚揚了他勤學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品質。作者的失友之痛、貶時之弊,也自然地流露了出來。

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明文學家。字熙甫,崑山(今屬江蘇)人。嘉靖十九年(1540)舉人,屢應會試不第,徙居嘉定講學,人稱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成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寺丞。為唐宋派代表作家,散文在當時較有影響。詩無意求工,純樸自然。著作有《震川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