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瑜

沈之瑜

沈之瑜(1916.5~1990.12),原名茹志成,曾用名茹茄、魯楷,浙江杭州人。民國24年(1935年)私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畢業,留校當助教。民國29年5月在浙江遂昌參加中共地下組織。建國前曾任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濱海報》編輯、蘇浙軍區司令部參謀處參謀、華中雪楓軍政大學文工團和華東軍政大學文工團團長。建國後歷任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美術室主任,上海市文化局社文處副處長、處長、上海美術工作者協會黨組副書記,上海市新成區文化局局長,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館長和名譽館長、研究員、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副校長;同時,被選為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協會副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之瑜
  • 別名:原名茹志成,曾用名茹茹、魯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杭州
  • 出生日期:1916年5月
  • 逝世日期:1990年12月
  • 職業:文物學家
  • 畢業院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中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
  • 代表作品:偉大的中國青銅藝術
個人生平,個人作品,

個人生平

沈之瑜從事文物博物館工作近40年。在他主管上海市社會文化期間,接管了亞洲文會博物館和震旦博物院,並在這兩院的標本基礎上,籌建了上海自然博物館;查實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並恢復原狀,成立紀念館;協助有關單位整理恢復了中山故居;接辦了華東文化部移交的文物倉庫,加強了從廢銅廢紙中搶救文物、文獻的工作;參與魯迅墓的移葬和籌建魯迅紀念館。
1958年後,沈之瑜主持上海博物館工作,先後建立了文物修復複製工場、文物保護技術科學實驗室和電腦室,為文物保護和科學管理打下了基礎;1960年9月起,上海博物館館長沈之瑜兼任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副校長,之後沈之瑜兼職過多,請上海市文化局卸去其副校長職務,1962年1月由他人接任;1972年之後,將上海博物館綜合陳列改為四個專題陳列,提高陳列的學術性、系統性、藝術性;改革開放之後,他籌劃、組織出國展覽,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提高了上海博物館在國際上的聲譽;在他領導下,編輯出版了文物圖錄、專著和《上海博物館集刊》,加強了博物館的學術研究。

個人作品

沈之瑜在學術研究上,帶頭刻苦鑽研、嚴謹治學。在“文化大革命”遭受嚴重迫害的惡劣處境下,仍潛心學習,鑽研甲骨文。經多年努力,他與郭若愚合著《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補正》,撰寫了《套卜大骨一版考釋》、《甲骨卜辭新獲》、《介紹一片伐人的卜辭》、《“百溝”、“正河”解》和《郭沫若同志在甲骨學方面的重大貢獻》等學術論文。論著 有《關於任伯年的新史料》、《偉大的中國青銅藝術》、《倪瓚“漁莊秋霽圖”解說》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