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起源於唐朝時的栗家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是流傳在山西省汾陽市、孝義市一帶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是一種廣場性歌舞藝術,因相鄰的孝義市也有部分地區遺存,當地民間統稱為“汾孝地秧歌”或 “汾孝秧歌”,是當地社火、集會、迎送、慶祝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分為以舞蹈為主的“武場地秧歌”和以演唱為主的“文場地秧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汾陽地秧歌
  • 位於: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民族交融地帶
  • 稱為:秦晉旱碼頭
  • 榮譽稱號:全國文化先進市
  • 起源:唐朝時的栗家莊
簡介,起源,形式,分類,傳承,

簡介

汾陽,為山西千年古邑,乃三晉文化名鄉。汾陽位於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民族交融地帶,素有“秦晉旱碼頭”之稱,歷史悠久。人民尚武習文,文化包容兼匯,唐代五律詩鼻祖宋之問、宋代名將狄青均誕生在汾陽這塊土地上。汾陽市還榮膺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汾陽“武場地秧歌”,演員角色造型獨特,其舞蹈形式由武術動作和勢法演變而來,表演套路豐富,變化多端,主要有開場大陣、二龍出水、蛇褪皮、蒜辮子、單勾心、十字花、三十六連勾、兩條龍雙引等。
“汾陽地秧歌”歷史久遠,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研究黃河流域農耕文化,探究當地勞動敏銳娛神崇祀等民俗活動有著重要的價值。作為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汾陽地秧歌載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

起源

汾陽地秧歌起源於唐朝。那時,栗家莊、田村、石塔、堡城寺.馮家莊一帶,是汾陽王郭子儀的餉田,也就是皇上賞賜的食邑田。堡城寺村過去曾叫郭太尉莊,太尉即朝中高官的爵位。
由此,郭氏家族中的低能沒出息者,便在栗家莊起房蓋舍,作了這些餉田的經管人。這些人原在西京長安生活,來到汾陽後,就把宮廷中的一種鬧紅火的形式傳到了栗家莊。
唐太宗時,四海平定,天下歸心。皇上閒暇無事時,便常看太監、宮女、侍衛們在一起表演一種叫秧歌的打擊樂遊戲。
秧歌隊共有十二人參加,稱為十二角身。四個磕花棒的、四個打鼓的、四個篩鑼的。磕花棒的由侍衛們裝扮,打鼓的由太監們裝扮,篩鑼的由宮女們裝扮。因此,磕花棒的是武士形象,一招一式都屬武術套路,一身的英雄慨;打鼓的是丑角形象,時時處處表露出一種不安分的調情舉動;篩鑼的是少女形象,以掩飾不住的愛慕之心,總想去接近武士,而往往受到:丑角的挑逗與阻攔。
鼓樂敲打起來後,圈外再加—個馬鑼、一個大鑼、一副大鑔,煞是擊節有聲、節拍有致、熱鬧有趣。
地秧歌的隊形變幻也融進了兵家陣勢的演變,號稱十二套路。 誰知羅城鎮管接待的人卻是看人下菜哩,休息間,給唱秧歌的人喝的是沙糖水,給搗秧歌的人喝的是“圪枝”子紅茶水。這喝啥不喝啥倒是小事,分明是小看人哩嘛。
栗家莊鬧秧歌的人找班頭要他出面理論,班頭卻覺得秧歌隊是人家花錢雇來的,待遇上事先也沒講這個條件,反過來勸大夥遷就些客隨主便吧。
秧歌隊的人見班頭替他們出不了這口窩囊氣,便在班頭的家具行頭上出起氣來。又開場後,四個磕花棒的在“四見面”時,相互暗示了一下,結果在踢飛腳時,“吧”的一聲,將“頭閣子”同時踢成了兩塊。打鼓的在“四見面”時,各使眼色,用鼓鍵將生牛皮鼓的中心位置,生生地穿了個窟窿,洞子眼幾乎不差分毫。你想,這些人平素都是腰裡插上個鐵勺子,在不點大的地盤上苦練出來的把式,他們成心要毀一件家具,還不是信手拈來的事情
因此,栗家莊祖祖輩輩傳下了鬧地秧歌把式們的行話:“磕花棒的全憑腿腳哩,打鼓的全憑胳膊哩,篩鑼的全憑‘圪尺’哩。”
“圪尺”是表現女人們嬌態的一種步子,兩隻腳同時扭動腳掌與腳跟橫向移動,那模樣奴著哩。

形式

清康熙《汾陽縣誌》載:“立春先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里人行戶裝漁樵耕讀,伶人為抵角諸戲劇,充十二行,各執事前導。結彩為樓,城關鄉鎮老幼男女皆聚觀焉。至立春日,官吏各執彩杖,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意,造小春牛送縉紳家,謂送春。”據老藝人講,初時的地秧歌,人們只是圍成圓圈敲打鑼鼓,當時叫“搗秧歌”。
汾陽地秧歌不僅在街頭、廣場和舞台演出,還走村串戶為住戶演出。主要形式有:告廟祭神、排街、掏場子、過街板。告廟祭神的主要內容是祈禱神靈保佑,在寺廟院中進行首場演出。排街主要是秧歌手走街串戶給村中德高望眾之戶、縉紳之家、對村裡有貢獻的人家拜年賀喜等。表演時不管走到誰家門口,都要停下來唱上幾段秧歌。各家各戶為討吉利,都要準備煙茶糖酒酬謝唱秧歌者,當地人稱“排街”。掏場子指秧歌隊在平整場地表演各種套路。
汾陽地秧歌表演套路非常豐富,有“一條龍單引”、“兩條龍雙引”等70多種套路。過街板有專門的唱手,在各種套路表演的間隙即興演唱。清末民初時,地秧歌中融進了說唱藝術,由歌手即興編唱喜慶吉利的“四六句子”,敲打與念唱交替進行。又有好事者為了逗樂助興,將主唱者扮成醜男醜女(男扮),扮相為頭上插朵花或反穿羊皮襖,稱他們為“蠢廝兒”。

分類

汾陽地秧歌分為以舞蹈為主的 “武場地秧歌”和以誦唱為主的“文場地秧歌”。一般在演出時,先出場的是武場地秧歌,在他們的套路走完以後,圍成一圈由專門的演員演唱,這屬於文場地秧歌。唱畢,再回歸原佇列形式,整個隊伍再向前行進,開始下一輪的演出。
武場地秧歌有許多翻身、踢腿、旋子、下叉的武術動作,需要有紮實的功底。除了場內打小鑼的女角之外,參加武場地秧歌表演者大多都會幾招拳腳功夫。過去,花棒和打鼓手都是從娃娃時開始學起,能在十里八村叫得響的秧歌藝人本身就是拳棒好手。由於民間武術教師的門派不同,所以武場地秧歌中不同隊伍、不同藝人的動作、風格各不相同。
文場地秧歌的歌手以表演唱為主,不參加舞蹈與伴奏。文場地秧歌就是現在的“汾陽磕板秧歌”,它不用絲竹管弦來伴奏,沒有曲牌,也沒有起板和過門,調的高低、節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只要同台演唱的人能統一到一個調上即可,演唱者純粹使用地方土語。行里人稱男演員叫“瓜殼”、女演員叫“腦塔兒”。

傳承

汾陽地秧歌的傳承為鬆散型,絕大多數人是因愛好在業餘時間參加活動,以自娛為目的,傳承的季節大多在冬季農閒季節,一般為三四個月,學藝之人可同時拜多人為師,也有無師自通的,因而地秧歌的師承關係也就少有純粹的“一脈相承”。汾陽地秧歌的代表性傳人馮丕基,13歲從師於當地著名地秧歌藝人王永彪,打腰鼓功底紮實,舞技嫻熟,以剛勁有力、熱情奔放、標準健美的舞姿引人注目。
而今,老藝人急劇減少,70歲以上的秧歌老藝人僅存三人,60歲以上的秧歌藝人也屈指可數。汾陽原來200多個村莊有秧歌隊,而現今能組織起秧歌隊的村莊不超過15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