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薇玉

汪薇玉,上海市十大旗袍文化大使之一、上海旗袍沙龍創始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薇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講師
  • 主要成就:上海旗袍沙龍創始人
個人榮譽,主要履歷,旗袍沙龍,創建,走向世界,社會評價,

個人榮譽

畢業後任日語資料室翻譯、中國經濟建設委員會海外部理事、被市婦聯聘為《上海市百萬家庭學禮儀》講師、東方講壇講師。

主要履歷

朋友,你心中的美麗女人是什麼樣的?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答案。但是在所有的答案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要數“優雅”兩字,可見“優雅”是描繪美麗女人最貼切的辭彙。
優雅是一種感覺,它是文化素養和內心智慧的反映,你見到的她是溫柔的、善解人意的;她有品味,懂得穿衣打扮色彩搭配;她善於學習,有自己的愛好特長;她把生活安排得精緻有序,她讀書、聽音樂、逛街、旅遊、健身;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她有足夠多的親和力,她的臉上永遠保持著微笑;她在舉手投足間,一頻一笑時流露出的氣質韻味讓人難忘;她是聰慧明理的女人,她是獨立自信的女人。汪薇玉就是具備這種優雅氣質的女人。
說到汪薇玉的優雅氣質形成還得從她的母親說起。母親是蘇州東山人,當年在東山有兩個大戶人家,而母親就是其中一家的千金小姐。從小到大母親一直是汪薇玉的偶像,因為母親的舉手投足總是那么優雅,讓人賞心悅目。平時母親愛穿旗袍,每次和母親出去總會引來路人讚賞的目光。母親在教育女孩方面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規定,她最反對女孩子咋咋呼呼,坐沒坐相,立沒立相。家裡請客吃飯時一定要長輩先入座;沒有傭人時小輩就要給長輩添飯,這樣的規矩是不能亂的。從國小一直到高中,母親從沒有讓汪薇玉單獨去逛淮海路,她認為女孩子是一定要陪的。在母親的薰陶下,汪薇玉成長為一個愛美愛看書的女孩,可是那時的環境已經不允許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母親的許多旗袍也隨著“掃四舊”而剪掉了。記得有次一件襯衣破了,愛美的汪薇玉就在破損處繡了朵花,但卻被批評說是“資產階級思想”。但是愛美之心擋不住,她會經常翻看母親的相冊,把母親僅剩的一件旗袍披掛在身對鏡比試。
隨著政治形勢的寬鬆,人們的衣著也逐漸鮮艷起來。有次汪薇玉意外的在南京路發現有旗袍買了,她毫不猶豫化了198元買下旗袍,但是還是沒敢穿到街上去,只在家裡穿了幾次又放入箱底了。
日子似流水,汪薇玉退休了,熱心腸的她積極投身到社區的各項工作中去。她成了居委會的編外幹部,每次為災區捐款,她捐的數額在小區總是名列前茅;她擔任小區合唱隊隊長,比賽後總能捧回第一名;她是小區老年學校的日語任課老師;她成為僑聯工作的聯絡小組負責人,動員國外親友創辦註冊漕河涇開發科研項目公司,為國家填補空缺項目;她被古美社區聘為婦聯委員,又被市婦聯聘為“文明禮儀”講師團成員,為各小區講授文明禮儀知識。
汪薇玉愛美的天性仍然保持著,每次外出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看她:身材玲瓏姣小,著一件剪裁合身的旗袍,微微上翻的捲髮,一雙深邃的眼睛蘊含笑意。人們總是在猜:她是模特?是演員?她讓人一見就感到特別親切。每次去演講,汪薇玉優雅的氣質會吸引所有的聽眾。她講課的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女性,如《心態和語言》、《放下,才能快樂》、《善良與寬容》、《女人味的魅力》、《追求優雅》、《享受並快樂每一天》等。她的講課循循善誘言辭優美,深受中老年女性朋友的歡迎,往往每堂課都欲罷不能。

旗袍沙龍

創建

一個偶然的事件觸動了汪薇玉的心緒,那是上海王開照相館地下倉庫水管爆裂,意外發掘出了一批塵封近50年的老照片,當年的影星阮玲玉周璇胡蝶等全都穿著旗袍,她們是那樣地楚楚動人、風姿綽約。她又去翻看母親的相冊,母親穿著旗袍也是那么光彩亮麗。正巧電影《花樣年華》正在播放,她陪著母親連看三遍,在電影中演員張曼玉換了27套旗袍,她把成熟女人那種端莊、賢淑、寧靜及散發出女人的一種嫵媚、內斂,和含蓄演繹的美輪美奐。汪薇玉被深深吸引住了,一個念頭逐漸在她腦海里清晰起來:“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大多上過山下過鄉,年輕時從來沒有穿過漂亮衣服,也沒有漂亮衣服可以買,更沒有這樣開放包容的環境,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與美麗無緣,這對女人來說真是非常遺憾。”於是,她大膽提出,要在社區里成立一個旗袍沙龍,讓女性朋友都能穿上旗袍來展示自己。
2007年4月,已經60歲的汪薇玉在社區里登出告示,準備成立一個旗袍沙龍,當時她還忐忑不安怕報名的人少,沒想到第一天就來了45個人。旗袍沙龍成立了,汪薇玉開始教旗袍禮儀,諸如穿旗袍如何走?如何坐?如何乘公車、上計程車?該如何與人交際?包括拿什麼包穿什麼鞋等等一切與旗袍禮儀相關的內容,因為穿著旗袍是一種文明禮儀的展示。汪薇玉的旗袍沙龍開始在茶餐廳聚會,她稱之為“女人間的美麗約會”。
愛美的旗袍沙龍姐妹們激發了汪薇玉的構思,她決定走出古美社區,走向最具上海風情的南京路。可是這個決定卻遭到了丈夫蔡佩培的質疑。他說,“你們穿著旗袍到南京路去,會不會被別人笑話?”,但是汪薇玉決定試一試。
那天南京路上出現了幾十個穿著旗袍的女人,它一下子引起了轟動,幾乎所有的人都停住了腳步,用相機拍攝她們,老外也蹺起大拇指,有個外地遊客說“上海女人就是這樣的,那么優雅,美麗動人”。的確,改革開放後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欣賞美、讚嘆美,而姐妹們那種掩飾不住的興奮,喜悅和自信可以從每個人的臉上讀到。從此以後丈夫信服了,身為退休的新華社攝影記者的他現在成了旗袍沙龍的專職攝影師。
自從在南京路上穿旗袍秀了一回後,汪薇玉的手機快打爆了,上海各區愛美女性紛紛要求加入旗袍沙龍,目前這支隊伍已經發展到300多人,平均年齡53歲,最大的有68歲。沙龍根據區域劃分7個片,下設合唱隊、茶藝隊、服飾隊、走秀隊等,沙龍有了自己的“上海旗袍沙龍網站”汪薇玉會定期舉辦旗袍禮儀講座,她要讓穿著旗袍的姐妹有一種傲氣,這不是驕傲的‘傲’而是一種自信,她要讓姐妹們生髮出一種內外兼修的美麗氣質。

走向世界

有了第一次的旗袍亮相後,旗袍沙龍走得更遠了,她們的足跡走過淮海路、外灘,走過周莊的小橋流水及杭州西湖、她們來到香港的紫荊廣場和維多利亞港以及澳門的媽祖廟,為了宣傳世博、宣傳文明禮儀,2009年4月18日,100位年過半百的旗袍沙龍姐妹又來到祖國的寶島-台灣。她們與台北旗袍協會舉行了一個兩岸歷史上同樣史無前例的美麗聚會,會上汪薇玉朗誦了台灣詩人余光中寫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的笑容在那頭…”接著汪薇玉又深情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今天,鄉愁是一張機票,我飛來海峽這頭,你飛去大陸那頭,美麗的中華旗袍穿越時空,連線兩岸的這頭和那頭。”此時此刻全場姐妹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種血脈相連的親情,她們個個淚流滿面。她們相約於明年的上海世博會,屆時將一起穿著旗袍走進世博。今年國慶60周年慶典前夕,近百位旗袍姐妹又來到北京,她們去了天安門,長城,向世人宣傳世博理念。旗袍沙龍就如一陣美麗的旋風,所到之處成為一道最獨特的風景線。
2009年10月22日下午,在盧灣區白玉蘭劇場,上海旗袍沙龍團隊向觀眾呈現了一台精采的匯報演出。姐妹們身著各色旗袍展現出大家閨秀的高雅和小家碧玉的清秀,禮儀的修練使之步態輕盈,舉止端莊,她們的表演激起了陣陣掌聲,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評。姐妹們雖然年屆中年,但對美的追求煥發了心靈的年輕,她們說“愛美與年齡無關,每個女人不可能不老,但與其被動地等老,不如努力一點,讓自己一天一天優雅地變老”。多好啊,“優雅地變老”,在旗袍沙龍的教室里時時可以看到這條醒目的標語。

社會評價

汪薇玉的思維開擴與時俱進,她的組織能力、社交能力遊刃有餘,她的言談舉止,一頻一笑是那么地得體,她的優雅氣質感染著沙龍的每個人。旗袍沙龍團隊就像一堵沒有圍牆的學校,凝聚了眾多愛好旗袍的姐妹,她們熱愛自己的團隊,為自己是其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而汪薇玉不僅是這個團隊的領隊、指導,她更是一個文化使者,一個美的傳播者。她把這個稱之為美麗事業的事作為她晚年最開心的事。她真是一個優雅的美麗女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