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槱生

汪槱生

汪槱生,電力電子及控制設備專家,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電力電子套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

1950年汪槱生畢業於浙江大學電機系後,一直在浙江大學電機系任教;1994年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槱生(槱字音yǒu)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 出生日期:1928年8月27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浙江大學
  • 主要成就: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科技興國,課題研究,主要貢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28年8月27日,汪槱生出生於浙江杭州
195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電機系後,一直在浙江大學電機系任教。
1994年,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8年作為主要成員之一參加了雙水內冷電機的研究,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70年初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大功率晶閘管並聯逆變式中頻感應加熱電源,為中國中頻感應加熱電源及其套用做出了巨大貢獻。1972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電力電子專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獲得中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教委優秀科技成果等多項獎項。
1958年參加了國際上首創的電機雙水內冷技術。1970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1KHZ100KW晶閘管中頻感應加熱電源。1975年研製成功改良型中頻電源。1987年研製成功當時我國自製的容量最的(1500KW)中頻電源。
1987年研製成功當時我國自製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頻電源。1988年研製成功250KW/8KHZ簡單並聯逆變中頻電源。1991年後又研製成功模組控制的中頻電源。領導開發了400HZ~8KHZ、100KW~1500KW中頻電源系列,並親臨推廣套用於熔煉、熱加工、熱處理等行業。
中國第一位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曾作為主要參加者之一,在國際上首創了電機雙水內冷技術,並且負責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100千瓦/1000赫茲晶閘管中頻感應加熱電源。他在中頻電源的研究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廣泛套用於機電、冶金、航空、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科技成果獎、全國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人才培養

在研究的同時,汪槱生還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力電子技術專業以及碩士點、博士點,建立了國內唯一的國家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和國內高校唯一的國家電力電子套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為國家培養了400多名技術骨幹。

科技興國

“付與東風終不悔,青春寫得江山綠。”汪槱生如此評價自己以及幾十年來跟隨他從事研究工作的技術人員。
年近八旬的汪槱生始終強調一點——所有成績的取得不能只依靠個人的才智或勤奮,國家和人民的需要才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動力。事實上,幾十年來他始終在用這句話激勵自己。
汪槱生是個喜歡新事物、堅持自己想法的人。從浙大電機系畢業留校任教起,他便投身於電工技術的研究。1958年,汪槱生作為主要成員參加了雙水內冷電機研究,在國際上首創電機雙水內冷技術。與空氣冷卻相比,這一技術可以大大節省發電機的材料,並提高冷卻的效果。這一成果至今仍在國內套用。發電機。中頻發電機可以熔化鋼鐵等材料,因而能被廣泛套用於多個領域。當時,國內的工廠掌握這項技術的極少,浙大和省內工廠均不能生產這種發電機。汪槱生提出研究開發當時國際上剛生產的用電子手段生產的可控矽中頻電源來代替發電機。

課題研究

1969年底,浙大從電子、控制、機械、電器等多個專業抽調了七八個人,並專門成立了課題組。由於這項技術需要晶閘管,汪槱生通過朋友、同學、學生等多種渠道,想方設法從上海弄到了8個晶閘管,然後著手開展試驗。真正的困難在於大家都不知道這種技術的關鍵問題的解決辦法,試驗常常進行到一半就不能再有進展。在汪槱生的帶領下,課題組全體成員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埋頭於實驗室,對一些難題開展了全力攻關。最終,他們從電容器在充電後撞接接通剎那間的震盪入手,從中獲取信息,經過補充增強,最終產生了中頻電流。
歷史性的一刻終於到來——1969年底的一天,第一爐100多公斤鋼在簡陋的實驗室熔化成功!1970年,中國第一台100千瓦/1000赫茲中頻感應加熱電源正式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產。

主要貢獻

為了讓這一成果走向生產一線,促進生產力的提高,汪槱生不但無償轉讓了成果,而且還積極開辦培訓班,親自和課題組成員一起跑工廠,進企業,毫無保留地傳授這一技術。這一技術成果很快被套用到全國,國內大大小小的工廠建起來了,帶動了精工鑄造業的飛快發展。切感受到他對科技進步、國家強大、人民富裕的殷切希望。
此後幾十年里,汪槱生帶領全組一鼓作氣,先後研製成功改良型中頻電源、1500千瓦的大容量中頻電源、簡單並聯逆變中頻電源、模組控制的中頻電源等,為中國感應加熱電源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些技術已被廣泛套用於機電、冶金、礦山、航空、交通、能源、軍工等各個行業的熔煉、彎管、透熱、焊接、熱處理和熱加工過程中。迄今為止,在大功率電力電子產品中,感應加熱電源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也是中國國產化程度最高的產品,已帶來超百億元的經濟效益。

人物評價

汪槱生勤奮工作在科研一線,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勇於開拓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為中國工程技術界樹立了榜樣,是人們學習的楷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