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之力

汪之力

汪之力(1913~2010)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建築學家。曾用名汪湘陽、汪之的。1913年12月出生於遼寧省法庫縣一個農民家庭。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北平開展抗日救亡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之力
  • 出生地:遼寧省法庫縣
  • 出生日期:1913年12月
  • 逝世日期:2010
人物生平,逝世報導,

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擔任國民抗日軍軍委會秘書長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政治部主任,晉察冀第二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職。
抗日戰爭勝利後,先後任遼寧及瀋陽中蘇友好協會秘書長、副委員長,中共瀋陽市委委員,中共本溪縣委書記兼軍管會主任,本溪市委書記、軍管會主任、遼東省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5月,他參與創立東北工學院。1956年組織成立建築工程部建築科學研究院並任院長兼黨委書記。1977年,他調任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兼黨委副書記,1979年任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黨委第一書記。他是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顧問、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
汪之力(1913~2010)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建築學家。曾用名汪湘陽、汪之的。汪之力,1913年生,遼寧法庫人,1929年考入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今中國農業大學)預科,畢業後(1931年)考入國立南京中央政治大學邊省補習班,1932年考入國立南京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33年轉入普通行政系。,1936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北平領導“東北旅平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的活動並主編《東北知識》。“七七事變”後,在平郊組織抗日游擊隊——國民抗日軍,年底編為八路軍晉察冀五支隊,任政治部主任。整個抗戰時期一直擔任晉察冀軍區二分區政治部主任。
抗戰勝利後,1945年,回瀋陽主持遼寧及瀋陽中蘇友好協會,並參加瀋陽市委工作。同年冬到本溪,前後3年多時間從事發動民眾反奸清算鬥爭、開闢根據地,堅持敵後游擊戰爭,主持土地改革和民眾參軍運動,收復及軍管城市,先後任縣委和市委書記。解放戰爭勝利後,1950年在瀋陽創立東北工學院,任黨組書記兼第一副院長。1956年赴北京任建築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兼黨委書記,建立了完整的建築科學體系,親自參加建築理論與歷史、傳統民居和風景學的研究,並領導桂林、濟南等風景區的資源勘察及規劃設計。
“文革”後,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計算研究所所長、力學研究所黨委第一書記。1980年卸去黨政職務,專心致力於全國風景資源的調查研究。1980-1996年間,共考察了全國除台灣、西藏外的880個市縣地區(包括在此前後考察的少數地區),行程10萬多公里。參加和主持大理、景德鎮、太子河、長山列島等風景區的規劃;領導保護及整修圓明園遺址的社會和學術活動;發表《風景學簡繹》《論綜合科學與綜合藝術的建築學》《中國傳統民居的脈絡》《圓明園整修初探》等論文30餘篇;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傳統民居》。1990-1996年,將過去的考察資料編成8卷本的《中華山河心影錄》,並於2003年正式出版。1991年獲得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
離休後,先後擔任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顧問、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逝世報導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原黨委書記汪之力同志,因病於2010年1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汪之力同志病重期間及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