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際尚

池際尚

池際尚(1917年6月25日—1994年1月1日),湖北安陸人,岩石學家、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1936年池際尚考取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前往昆明上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改學地質;1941年本科畢業並獲得第一屆“馬以思女士紀念獎金”,並留在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系任教;1946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布倫茂大學研究生獎學金,赴美深造,先後獲得布倫茂大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1949年博士畢業後被推薦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質系,進行博士後研究;1950年從美國歸來,受聘於清華大學地學系;1952年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授,並擔任地質礦產專修科主任;1954年擔任可燃性礦產地質及勘探系副主任;1957年擔任地質測量及找礦系副主任;1978年擔任武漢地質學院副院長;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1月1日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池際尚從事地質學、岩石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創建了岩石學國家重點學科點,成為中國岩石學主要奠基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際尚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省安陸縣
  • 出生日期:1917年6月25日
  • 逝世日期:1994年1月1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美國布倫茂大學
  • 主要成就: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17年6月25日,池際尚出生於湖北省安陸縣,4歲時隨父母到了北平。因家庭生活困難,到入學年齡還未能上學,她跟著哥哥姐姐念英語、做算術。她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父母,終於在7歲時讓她上了國立北平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小校。
1930年,池際尚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二年級時她在全班每次考數學都得100分。她很喜歡英語,愛好體育,是學校排球隊主力隊員。
1936年,池際尚高中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她隨清華大學師生流亡到湖南上長沙臨時大學時,回響進步的學生會號召,報名參加了做抗日救亡工作的戰地服務團,和熊向暉等被派到國民黨第一軍胡宗南部隊工作。
1938年,池際尚經郭見恩(清華大學女同學)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經常到八路軍辦事處聯繫工作,有幸會見過董必武等黨中央領導。她參加過救護傷員,在街頭演過宣傳抗日救亡的活報劇,深入國民黨將領胡宗南的部隊鼓動士兵積極抗日殺敵。之後池際尚到昆明上西南聯合大學,改學地質。
1941年,池際尚完成的畢業論文,獲得了中國地質學會設立的第一屆“馬以思女士紀念獎金”。之後在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系畢業留校任教。
1946年,經袁復禮教授推薦,池際尚獲得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布倫茂大學研究生獎學金,隻身遠涉重洋赴美深造,先後獲得布倫茂大學碩士學位(1947年)、博士學位(1949年)。
1949年,池際尚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她的博士論文討論了當時國際地質界熱烈爭論的“花崗岩化”問題。她不僅闡明了它的成因機理,改正了構造岩石學權威所提出的成因觀點,還提出了一個變形—組構的統一模型。論文發表後,被推薦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質系當了特涅爾的科研助理,進行博士後研究。
1950年9月,池際尚乘坐從美國開向中國的威爾遜號輪船回國,受聘於清華大學地學系任副教授。
1952年,由於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池際尚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授,並擔任地質礦產專修科主任。
1954年12月,池際尚擔任可燃性礦產地質及勘探系副主任,協助系主任王鴻禎教授領導培養了大批石油及煤田地質勘探人才。
1956年和1957年,池際尚參加中蘇聯合組成的祁連山綜合地質考察隊,先後兩次橫跨祁連山,進行了地質構造及礦產調查。
1957年9月,池際尚擔任地質測量及找礦系副主任,協助系主任楊遵儀教授主持教學科研工作。
1958年,北京地質學院二百多名師生參加了山東中、西部1∶20萬區域地質測量和普查找礦工作,池際尚任大隊長兼總技術負責。
1965年,地質部組織地質科學院、北京地質學院、山東809隊組成山東613科研隊,由池際尚任技術負責人。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完成了中國第一批山東含礦金伯利岩的研究成果,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集體獎。
1975年,武漢地質學院成立,池際尚先後擔任地質系副主任、主任。
1978年,池際尚擔任武漢地質學院副院長。
1980年,池際尚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同年應聘為國家學位委員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學部評議組成員、地礦部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被評為地質礦產部勞動模範。
1994年1月1日,池際尚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搶救無效逝世,終年77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50年代初,池際尚發表的岩組學論文具有當時國際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負責山東等地區域地質調查及北京南口花崗岩科研工作,特別是山東金剛石原生礦的科研工作,發表了大量論文,提出了中國金伯利岩的分類、命名原則和方案,總結了各類金伯利岩的岩石學特徵,對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有重要指導意義。80年代完成了獲地質礦產部1989年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的成果“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
20世紀60年代初,池際尚領導專題科研組,開展對京郊西山八達嶺一帶燕山花崗岩的研究,1962年發表了論文《燕山西段南口花崗岩(主要涉及岩漿分異作用、同化作用和成礦專屬性)》,在中國首次深入詳細地研究和劃分了一個大型岩漿雜岩體的不同期次;探討了南口花崗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和成礦專屬性,並首次深入地探討了該區花崗岩類的分異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成因。這篇論文無論在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論方面,都為當時國內岩石學界樹立了一個範例,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
60年代末,她在河北寬城地區首次發現了中國華北的偏鹼性超鎂鐵岩中的岩漿岩型磷灰石礦床。這一發現,為在北方尋找同類型礦床,為扭轉中國南磷北調的局面開闢了新的前景。
文化大革命中她身陷逆境,仍參加教改小分隊在河北、江西和湖北等省的地質隊舉辦培訓班,幫助建立實驗室,還到過湖北、遼寧、河南等省對金伯利岩及其相似岩石進行現場考察,在極困難的條件下繼續為找尋金剛石資源作出了貢獻。
1981—1984年,她領導三十多位師生,瞄準國際上的前沿學科,承擔了地礦部重點課題“中國東部新生代火山作用、深源包體及其成礦作用和礦源的關係”的研究。經過幾年艱苦工作,主持完成了《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的科研工作,並出版了專著。該書系統論述了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岩的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等特徵,深入探討了中國東部新生代大陸裂谷岩漿作用和深部過程的有關問題,對中國金伯利岩的特徵及找礦方向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在岩石學研究方法方面是一個範例,具有突出的開拓性,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獲1989年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她還領導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華北部分地區(河北、山西、內蒙古交界地區)富磷偏鹼性、基性超基性雜岩體、碳酸岩體岩石學及磷灰石礦床(包括遠景區)的構造岩漿控礦研究”和“華北地台金剛石原生礦床的預測理論及方法研究”。
她指導完成了國家教委科技基金項目“山東日照—莒南一帶榴輝岩體及超基性岩體岩石學及尋找金伯利岩和金剛石原生礦床可能性的研究”。她在地礦部多次召開的“金伯利岩和金剛石找礦”專題討論會上作學術報告,系統介紹了課題組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當時國際上金伯利岩研究的水平及發展趨勢,為中國金伯利岩及找礦研究作出了新貢獻。幾十年來,池際尚從事的研究課題包含岩石學的各個領域和地質學的許多學科,她的野外工作足跡踏遍了包括西藏在內的二十多個省(自治區)。
學術成就
池際尚歸國後,長期擔任繁重的社會工作,但始終站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她的研究選題,一直處於當時的學科前沿,與地質科學的整體發展步伐完全相吻合,與礦產資源緊密結合,因此,學術上能取得突出成就。
在構造岩石學、變質岩石學與流變學方面的成就及貢獻 池際尚在這一領域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她在美國發表的4篇論文和1977年發表的《構造岩岩組分析入門》一文中。構造岩石學(StructuralPetrology)是構造地質學(StructuralGeology)與岩石學(Petrology)之間的一門交叉邊緣學科,岩組分析(PetrofabricAnalysis)可看作構造岩石學的同義語,30.40年代,這一領域的學術代表在西方主要是B.Sander和E.Cloos,在前蘇聯有A.A.Полканов和Е.А.Елисеев。池際尚發表的《Wissahickon片岩與花崗岩化作用的構造岩石學》一文的最主要貢獻有:改正了E.Cloos等人對S2定義為流劈理或軸面劈理的傳統觀點,論證了S2是沿著拖曳褶曲的皺紋細褶(crenulation)的一翼滑動和重結晶的結果;提供了一個範例,通過岩組分析,把變質作用、花崗岩化作用與區域構造形成演化史有機地結合起來;基於質量平衡原理對片岩的花崗岩化作用建立了兩個精細的化學反應式;詳細地劃分了變形結構面S1.S2.S3.S4及其形成演化史,繪製了一張表現組構要素的構造圖(structuremap)。這一論文是池際尚博士論文的核心部分,它不僅是那個時代的開創性研究成果,而且從現代構造地質學來看,亦是具有很高水平的論文。構造岩石學的研究雖然在50年代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但遺憾的是,它僅限於岩石學家來研究,構造地質學家還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主要精力還用於研究巨觀的變形構造。直至70年代構造地質學家才重視變形結構面S1.S2.S3.S4……的識別及其形成演化史的研究,稱為構造序列分析,它已成為現代構造分析方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像池際尚這樣的表現組構要素的構造圖在現代構造地質學研究成果中亦是不多見的,至今這種構造填圖仍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另外3篇關於大理岩變形實驗的論文,是她的博士後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由於池際尚在祖國解放後立即由美國返回北京,許多成果已沒有可能整理成論文發表。岩石變形實驗完全是一項開拓性的前沿研究。現代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之一是岩石圈研究,它已從主要針對地表的研究走向深部的研究,岩石的流變學(Rheology)已成為研究岩石圈的一個重要方向,岩石變形實驗已成為當前研究岩石圈流變學的最重要支柱之一。池際尚應邀於1977年發表的《構造岩岩組分析入門》論文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寫成的,同時池際尚還專門培養這一方向的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專門編寫了詳細的講義,並親自給研究生和教師、研究人員講課,為中國構造岩石學與流變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岩石熱力學研究是現代岩石學的重要支柱之一,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化學反應式,池際尚在博士論文中建立的化學反應式及其方法至今仍有重要意義。
教學與研究的貢獻
1961年青島會議之後,她親自抓構造地質、岩礦和古生物地層等3個理科教學計畫的修訂,成為地質系本科教育的藍本。
池際尚領導大家創建岩石學教學與研究系統,她總是首先走在第一線,完成一件工作後留給年輕人去繼續,她又繼續去創建另一項工作。例如,她對晶體光學與岩漿岩岩石學均進行示範教學,至今中國這方面的教材仍沿用池際尚當時授課的框架;她是周口店地質教學實習第一任隊長,至今周口店一直是中國地質大學(原北京地質學院)的一個重要的實習基地,侵入岩體的工作方法、岩漿分異與同化作用的野外識別、接觸變質分帶研究等都是她在這裡教授給年輕教員的。費德洛夫旋轉台在當時是一項十分先進的測試儀器,它對於提高礦物鑑定的精確度,了解固溶體礦物系列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和光性特徵之間的關係,有極大的實用意義和理論意義,可是當時許多教員都不會進行測試。池際尚親自寫講義,親自授課並帶實習課,教研室僅有12台儀器,想學的教員多,只好分兩班分別上課。這一新技術在後來的科學研究中,直至現今岩組分析工作中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
《岩漿岩岩石學》(1959年版)是中國第一本岩漿岩岩石學的教材,由池際尚主編並撰寫的前言與第一章緒論對了解建國初期岩石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有關岩石學發展史部分特別值得反覆研讀,池際尚所談的3個問題:歷史上,偏光顯微鏡的出現是岩石學發展史中一個大轉折點,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幾十年內,相當多的岩石學家過於偏愛顯微鏡,以致出現了脫離地質的純顯微鏡描述的傾向,把岩石學引向了歧路,其中以羅森布施為代表,後來得到了“碎片”岩石學家的諷刺稱號,池際尚特別寫出這一點,在當時是要告誡年輕的地質工作者,不要只有岩石概念,而忽視岩體的概念,不去從地質體觀點出發研究岩漿岩體和構成岩體的岩石,這一告誡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相當一部分年輕地質工作者已出現了類似“碎片岩石學”的只注重室內工作、忽視野外工作的偏向,這正是許多老年地質工作者所擔憂的;強調岩石學工作要結合中國實際,為尋找礦產資源作出貢獻,這對今天的岩石學工作者仍是十分重要的;池際尚指出了今後岩漿岩岩石學發展的幾個方向,即地質研究方向、化學研究方向、礦物研究方向、物理化學和實驗方向,以及工藝岩石學方向,並指出前3個方向仍處在積累資料階段,尚需向區域岩石學方向發展,以進行更高階段的理論綜合。中國物理化學和實驗方向的工作尚待開展,這一工作必須提到日程上來。池際尚的一生正是按照她所主張的“重視地質體”、“重視礦產資源”、“重視前沿研究”,言傳身教地領導著大家從事岩石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由此創建了岩石學國家重點學科點。
花崗岩研究的貢獻
60年代初池際尚領導專題科研隊,開展對北京西山八達嶺一帶燕山期花崗岩的研究。這是一個大面積花崗岩的連續出露區,如何進行填圖與研究,是當時國內外的一個難題。按傳統慣例,把它作為一個均一的地質體處理(地質上稱為“岩基”),在地質圖上是一片紅色。加之,當時在國內從事地質工作的主體是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青年,他們更不知道在這樣的地區應如何進行填圖與研究工作。池際尚帶領大家在野外從如何識別和圈出單個侵入體開始,進行岩漿侵入期次的劃分。明確提出“旋迴、階、期、次、岩體”五級劃分的方案,進而建立了侵入岩標準序列。證明了“岩基”不是一個均一的地質體,而是一個由按一定規律依次侵入形成的“雜岩體”。在地質圖上應從一片紅色改變為多種顏色的小區鑲嵌在一起具有時代、構造含義的構圖。1962年在中國地質學會第32屆年會上,池際尚宣讀了《燕山西段南口花崗岩(主要涉及岩漿分異作用、風化作用和成礦專屬性)》論文,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同源岩漿系列與深部和就地岩漿分異同化作用,從理論高度解釋了本區侵入岩多樣性的原因,並討論了花崗岩的成礦專屬性,論文得到高度評價,並被地質學會推薦代表中國參加前蘇聯全蘇岩石學會議,受到前蘇聯地質界的高度評價。這一開創性的研究不僅為當時國內花崗岩地區的填圖與研究工作樹立了範例,而且其學術思想在當時亦具國際領先水平。由於種種原因,池際尚沒有時間把侵入岩標準序列的新概念及其他有關岩石成因的論述整理成文正式發表。她在未公開發表的內部報告中提出了關於侵入岩標準序列的新概念。這在白志民(1991年)等的《八達嶺花崗雜岩》專著第7頁中有一個極為簡單的介紹。這種研究花崗岩的新思路,與當前國內、外盛行的由著名的英國地質學家W.S.Pitcher教授提出的劃分花崗岩體的單元和超單元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可見,池際尚關於侵入岩標準序列新概念的提出比W.S.Pitcher教授要早十多年。
在金伯利岩、鉀鎂煌斑岩與金剛石研究方面的成就及貢獻 中國於1962年開始尋找原生金剛石礦,1965年中國地質工作者繼貴州之後又在山東蒙陰找到了原生金剛石礦。為了指導全國金剛石找礦工作,地質部宋應副部長親自委任池際尚去山東蒙陰組織並主持613科研隊,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總結找礦標誌與規律,同時舉辦培訓班指導二十幾個省市尋找金剛石。池際尚提出了“對比思想”,專門成立研究組進行國內外金伯利岩與金剛石對比工作;總結了金剛石伴生礦物的組合和特徵,作為最重要的找礦標誌;總結了控制金伯利岩與金剛石分布的地質構造特徵;提出了中國金伯利岩的分類命名、填圖單位及岩石特徵,該分類命名方案一直延用至今,同時還提出了識別金伯利岩含金剛石性的T·A公式(T·A=TiO2+Al2O3+K2O+Na2O+P2O5,當T·A=4~6?5時為富礦;T·A=6?5~9?5時為較富的貧礦;T·A》9?5時基本無礦)。指出含礦金伯利岩的產狀,除岩筒外,呈脈狀產出的也可能含有高品位的金剛石,拓寬了找金剛石的遠景範圍。當年跟隨池際尚在山東工作的年輕地質工作者,後來逐漸成為中國尋找金剛石的骨幹隊伍。隨後在遼寧復縣等地又發現了金伯利岩與金剛石。由於“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該項研究中斷,池際尚亦沒有可能把這項研究的豐富成果整理成文,項目進行過程中雖曾寫過的許多簡報等,由於散失,難以尋找亦無法收集發表。
70年代中期,國家開展第二輪金剛石找礦工作時,基於高溫高壓實驗新成果與岩石物理化學的基本原理,池際尚又從金伯利岩岩漿不同的溫壓上升機制對保存金剛石與金剛石石墨化的制約,提出研究深部岩石圈的新思路以指導找礦。這是當今地球科學的前沿之一,亦是金剛石及其母岩成因的關鍵科學問題。池際尚學術思想的先進性以及對前沿研究的敏感性又一次放射出光芒。她提出的地幔及其與尋找金剛石的關係,在當時中國廣大地質工作者中還是鮮為人知的。她在全國許多省區進行金伯利岩與金剛石找礦工作的現場進行考察指導,並利用多種會議講述和宣傳她的思想,為第二輪尋找金剛石的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
80年代中期,在澳大利亞發現了第二類含金剛石的母岩——鉀鎂煌斑岩。儘管此時她已近70高齡,她仍努力探索,在全國有關生產、科研、教學單位講解這種新的金剛石母岩,結合中國實際指導尋找鉀鎂煌斑岩的工作。80年代後期先後在中國發現了鉀鎂煌斑岩,為尋找金剛石開闢了新遠景。她直接領導下的科研集體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些成果對新一輪全國尋找金剛石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其中,關於華北和全國金剛石的專著已於1996年正式出版並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關於岩漿岩型磷礦
池際尚心中一直惦念著中國北方缺乏磷礦資源的問題,1958年在她領導山東1∶20萬區域地質測量工作時,為了查明山東磷礦的分布情況,她專門請來專家教會師生如何配製和使用鉬酸銨化學試劑以確定岩石中磷的含量,並要求每條路線地質測量時必須進行岩石含磷量的測定,從而查明了區域含磷分布特徵。“文化大革命”後期處在逆境中的她隨教改小分隊去河北寬城勞動時,發現輝石岩中含有可達工業品位、且容易分選的磷灰石。由於磷灰石結晶粗大,地質隊曾誤認為是斜長石。她發現這一情況後,非常喜悅。隨後她向地質部建議開展北方岩漿岩型磷礦的找礦工作,以解北方缺磷之急。池際尚的這個建議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地質部領導聽取了池際尚的建議,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已在北方岩漿岩型磷礦找礦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已有一批中小型磷礦投入開採,對緩解北方缺磷起了良好作用。80年代池際尚曾領導一個關於北方岩漿岩型磷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帶領一批博士生、碩士生進行工作,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臨終前她已開始組織班子編寫專著,系統總結北方岩漿岩型磷礦。可惜的是,她的這些博士生、碩士生先後出國,或調離學校,在她病故後中斷了該項工作。
關於火成岩構造組合與殼幔深部過程
70年代後期,板塊構造理論日趨成熟,在地學領域產生了許多新思路和新學科生長點。國際地學界在完成了上地幔研究計畫與地球動力學計畫之後,80年代又轉入探討大陸岩石圈。中國在這方面落後了約20年。面對這種嚴峻形勢,池際尚組織和領導科研集體,在結合國家經濟建設需要的同時,瞄準上述學科領域的前沿,先後開展了許多大型課題研究,如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與上地幔,西部三江與西藏特提斯造山帶火山岩、花崗岩、蛇綠岩與成礦作用,下揚子中生代火山岩深部過程與盆地形成,華北、揚子與中國金伯利岩—鉀鎂煌斑岩與金剛石,華北含磷岩體岩石學與磷灰石礦床的構造岩漿控礦研究,華北中生代火山岩、花崗岩類與成礦作用,蘇魯含柯石英榴輝岩類與石榴石橄欖岩類的超高壓變質作用等等。她要求大家的研究成果和測試數據要經得起檢查,要求必須深入學科前沿去探索,要求每一項科研成果或論文要有新的認識。她以寬闊的胸懷,鼓勵和支持她的助手和學生超越自己擅長的學科方向去開拓新領域,為他們創造脫穎而出的條件。池際尚一生堅持前沿研究與找礦事業結合,招收的研究生的專業方向一直是“岩漿岩與成礦”。《池際尚論文選集》中收入的《岩漿作用與岩漿岩概念》一文是池際尚當時對中國在岩漿岩研究方面的最新總結與展望。
60年代國中國剛剛建立第一個同位素地質年代學實驗室,1962年池際尚打算和他們進行岩石學與同位素地質學跨學科的合作研究,以檢驗對八達嶺—南口花崗岩在野外確定的侵入順序和期次劃分是否正確。南口花崗岩的五次侵入均為燕山期,進行年齡間隔如此小的同位素年代學研究在當時不僅在國內無人進行,在國外也屬先進思路。在赤日炎炎的夏日,她與科研助手完成了前4期花崗岩的取樣,這幾期的取樣點距公路較近,困難不大。難度最大的是第5期白查鈉閃石鹼性花崗岩,因花崗岩含雲母少,所需要的樣品量大,岩體離公路遠,山也較高,只有小路相通。當時建議找一位年輕人和她的助手一同去,但她不同意,她說,這是第一次進行這類的研究,取樣是關鍵,這一步做不好,可能會導致全盤失敗。實際上岩體在小路邊就有出露,但為了找到更新鮮的標本,她們穿越了整個岩體,最後選定了岩體中心最高處取樣。她們兩人分別背了滿滿的一大背包和一小背包標本,一大早離開白查村步行前往居庸關火車站。一路上她不斷地鼓勵她的助手,她說咱們的國家還很窮,不能開車取樣,只能靠咱們的肩膀和兩條腿,我知道你剛生完孩子,身體還不算太好,過幾年我攢了錢買輛機車,我會開汽車,開摩托和開汽車差不多,我帶著你,把八達嶺岩體再跑一遍,許多問題還要深入呢。在她的鼓勵下,她們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經過了單礦物分離挑選,年齡測定的結果令人十分滿意,這5期侵入的KAr同位素年齡依次排列,與野外觀察完全吻合。文章在前蘇聯全蘇岩石學會議上發表後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與興趣,也為中國侵入雜岩體的研究開闢了新思路。
她就是這樣要求在工作上不能有半點馬虎和虛假,但又真誠地關心著他人。她知道誰家有困難,便主動借錢給這些,從不要求他們償還,而自己的生活卻很儉樸,一套出國穿的西服用了十多年。對一些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的教師,她盡力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堅持讓他們留校上課,從而挽救了他們的科學生命,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她對周圍的都一律平等對待,包括在文革期間對她作出過激行為的人也不計前嫌,熱情地為他們解決困難。她對學生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80年代她和一位女研究生一同出野外,研究生去大隊收集資料,到了晚上還未返回,她不放心,怕遇到壞人,就在路上等,研究生回來時見到年逾花甲的老師在涼風習習的秋夜等著她,感動得熱淚盈眶。
她很注意對年輕人在品德方面的要求,對於一些只考慮自己,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行為都進行嚴肅的批評,她希望科研集體團結一致,同舟共濟,為學科的發展開拓創新,勇攀高峰。在她的領導下,岩石教研室的教師們遵循這一原則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她很有遠見地看到助手們的潛在能力,提前為他們創造脫穎而出的條件。她讓年輕教師獨立主持科研課題,推薦他們到重要的學術會議上報告由她主持的集體研究成果,推薦他們的論文在知名度較高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在對外學術交往中將優秀的骨幹教師介紹給國際上有影響的學者。對思想活躍、鑽研精神強的年輕人,她具體幫助提高業務和克服困難,使他們迅速成長。她認為:“老一輩地質學家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發現和培養人才上,要使每個層次都後繼有人。”池際尚一貫重視野外地質調查,1986年她已到了古稀之年,還堅持到野外檢查研究生的工作,她對研究生說:“我們的測試數據要經得起任何人的檢查,我們的研究成果,至少要經得起20年的考驗。”
  •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62.09
《費德洛夫法簡明教程》
池際尚編著
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
1977
《構造岩組學分析入門.見:岩組分析方法文集》
池際尚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3.05
《費德洛夫法 附圖(I-XX II)》
池際尚,吳國忠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8.07
《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
池際尚主編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6.07
《中國原生金剛石成礦地質條件研究》
池際尚等著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6.08
《華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徵》
池際尚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7.06
《池際尚論文選集》
池際尚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 學術交流
池際尚曾赴華盛頓、巴黎參加國際會議,她多次接待訪華的外國學者,與美國、前蘇聯、澳大利亞的岩石學家如P. J. Wyllie教授、I. S. E. Carmichael教授、西尼村教授、D. H. Green教授、В.И.列別金斯基教授等都有往來和學術交往。

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池際尚培養人才的主要方法是:言傳身教,身教使她的學生和助手受益匪淺。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理論聯繫實際,早在20世紀40年代留美期間,她已經接觸了不少有關花崗岩化的問題和新理論,回國後即套用於教學科研中。1958年在山東領導進行區域地質測量及找礦,她沒有引導師生去討論花崗岩化的學說,而是引導大家去觀察古老岩系中的諸多現象,由他們自己得出花崗岩化的結論,模索和總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長期以來,岩石教研室教師對岩石學教學中理論脫離實際的現狀不滿意,又苦於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池際尚主張將學校自組生產隊的岩石鑑定工作組織在岩石實驗課中,改變了過去只讓學生看現成教學薄片、脫離實際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師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她還主張岩石實驗課不必面面俱到,著重培養觀察能力、鑑定方法。
池際尚的重要學術思想是科學研究要為生產建設服務。她的治學態度是求實與創新相結合,在科研與生產實踐中,她不滿足於前人的現成結論,力求有所創新、有所前進;在教學中她不囿於已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經驗,不斷進行充實和改進。但是,她一貫堅持任何新觀點、新結論都必須有可靠的證據,因此在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視收集第一手資料,在研究工作中總是不輕易做出結論,提倡多看,多積累事實。她常對大家說,研究生、科研助手只完成了導師布置的任務,那僅僅達到二流水平,要在質量和數量上超額,要有新的發現,要有所創造,那才算第一流水平。
池際尚對學生的工作要求十分嚴格,但對他們又非常關心。她檢查學生的野外工作時,對每個重要的觀測點都要親自核實,重要的接觸界線要重新追索,有些地方山高且陡並需多次翻越,她都從不放棄,直到證據確鑿為止。她重視科研工作中的實踐性環節及實驗室工作,她要求年輕教師和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測試檢驗。60年代岩石學研究中測試礦物固溶體成分的方法主要依靠費氏台和油浸法,費氏台測定礦物光性方位的難度大,也很麻煩,為了提高質量,她花費很多時間教會學生如何準確地擺正消光位,但對誤差三角形的要求一點也不能降低。同樣在測定礦物折光率時,也要求一定要找到真正的Ng、Nm、Np才能進行測量,堅持不許濫竽充數,為此常常需要找尋數十個顆粒才能達到要求。她說,不要嫌麻煩,也不要怕費時間,數據準確心裡才踏實,才能保證成果的科學性,即使觀點不同或有改變,但提供出可靠的實踐資料也是對學科的貢獻。70年代末實驗室條件有所改善,她要求研究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親自動手進行樣品測試(包括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X光分析等),逐步改變由實驗室分析出結果的現狀。她親自與高能物理所聯繫,讓研究生自己作稀土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在她的倡導下,岩石教研室的研究生在動手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 講授課程
建國初期為了改變中國貧油的面貌,學校急需開出與找尋石油有關的課程,池際尚教授改變了專業方向,擔任石油教研室主任,在國內首先開出了一門新型的沉積岩岩石學課,還應西北找油的需要指導助教何鏡宇開設了含鹽量分析等有實用價值的實驗課。
1950年起池際尚在清華大學講授費德洛夫法和岩石學,在岩石學課中介紹了許多成因岩石學的新資料,如岩漿物化體系與結構解釋、花崗岩化作用等。1952年在北京地質學院親自講授岩石學,並自編講義。
池際尚先後講授過《沉積岩岩石學》、《變質岩岩石學》、《晶體光學及造岩礦物》、《岩漿岩岩石學》、《構造岩組學》、《費德洛夫法》等課程。
池際尚在岩石學教學中以相律、相圖等新的岩石物理化學理論體系革新了教學內容,使青年教師和學生們既掌握了岩石學的基本知識,又了解了當時學科的動向。
  • 編著教材
池際尚把在國外研究獲得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學內容,編寫了內容豐富、新穎的費德洛夫法講義,引進了岩組學分析方法。池際尚編寫過《岩石學》、《沉積岩岩石學》等多種教材。1958年她參考國外的先進理論和方法,結合中國大量實際資料,主編了中國第一本《岩漿岩岩石學》高等學校統編教材,後於1962年又編著了《費德洛夫法簡明教程》。
  • 指導學生
池際尚是溫家寶總理的恩師,親手培養出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58年
全國三八紅旗手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79年—1982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地科聯所屬的國際地質合作計畫(IGCP)執行局中國代表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8年—
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

個人生活

池際尚的父親是清華大學法律系的畢業生。

人物評價

“我的晶體光學就是池際尚教授講的,她不是僅僅講一堂課,而是整整給我們講了半年。至今,我都清清楚楚地記得她的音容笑貌,她講的是那么清楚、那么深刻,甚至費氏台的操作她都自己進行”。(2005年9月9日溫家寶總理在接見全國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代表,提到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時,對恩師池際尚的回憶)
池際尚不僅在岩石學理論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在區域地質調查、找尋國家急需的含礦金伯利岩、磷灰石礦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後世紀念

1994年3月4日,在池際尚先生病逝三個月後,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國科協、全國婦聯和地質礦產部聯合召開了由首都各界人士一千多人參加的池際尚院士事跡報告會。3月31日,中央統戰部、中國科協、全國婦聯和地質礦產部共同發出通知,號召全國科技界、教育界、婦女界、地礦界和各行各業的知識分子開展向池際尚學習的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