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

2023年2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現將規劃予以公開發布。

為深入貫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精神,加快交通強省建設,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編制本規劃。規劃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
  • 頒布時間:2023年2月
  • 發布單位: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
發布信息,全文,

發布信息

2023年2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現將規劃予以公開發布。
為深入貫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精神,加快交通強省建設,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編制本規劃。規劃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

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根本目的,全面提升綜合交通整體能力和效率,最佳化交通資源要素配置,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強化各方式有效銜接,促進綜合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流設施、技術、管理、服務,構建布局完善、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智慧型、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提供堅強保障。
(二)規劃目標
到2035年,基本建成布局完善、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智慧型、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形成“江西123出行交通圈”(南昌都市圈、贛州都市區及其他城鎮群1小時通勤,南昌至省內其他設區市、設區市至轄區內縣城1小時通達;南昌至周邊省會城市、省內各設區市之間2小時通達;南昌至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融入“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有力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建設。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交通強省,交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交通運輸供需有效平衡、服務優質均等、安全有力保障。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實現深度融合,實現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綜合交通運輸效益充分發揮,運行組織更加經濟高效,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總體發展水平保持全國前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貢獻交通力量。
二、最佳化綜合立體交通發展格局
(一)建設能力充分的跨區域綜合運輸大通道
對接國家“六軸七廊八通道”綜合立體交通骨幹網布局,加快構建以京港澳、滬昆“大十字”為主軸的“六縱六橫”對外綜合運輸通道,形成江西對外交通聯繫的主走廊、中長距離客貨運輸的主骨架、融入國際國內經濟循環的主要紐帶。
加強江西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4極之間的聯繫,加快建成京九高鐵江西段,全面實施高速公路擴容工程,全力推進浙贛粵運河通道建設,形成綜合性、多通道、大容量、快速化的京港澳、滬昆“大十字”交通主軸。
加強江西與沿江、沿海、沿大陸橋等重要城市群的連線,提升銀福通道、合福通道、蒙吉泉通道和沿江通道、韶贛廈通道,推進多方式、便捷化通道建設,有力助推全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加強江西與長江中游城市群、海西經濟區、北部灣和周邊省市之間聯繫,加強省內城鎮空間、資源產業集聚地的連線覆蓋,加快構建阜鷹汕、鹹井韶和岳九衢、衡吉溫、渝長廈綜合運輸通道,促進內外連通、通邊達海,強化贛西北、贛東南地區對外交通聯繫。
(二)構築高效互聯的省域交通主骨架
立足“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格局,推動南昌都市圈與各設區市的互聯互通,推進九江、贛東北、贛西和贛中南城鎮群相向發展,著力構建省域“六射四聯”(六條輻射通道,四條聯絡通道)交通主骨架,提升南昌首位度,形成連通省域內城鎮群間的主動脈、客貨運輸的骨幹網路。
依託“大十字”主軸和銀福通道,進一步加強通道內城際交通功能,強化南昌至九江、鷹潭、上饒等設區市交通聯繫,著力完善南昌至景德鎮鐵路、公路、航道布局,實現南昌與省內主要設區市多方式、快速化、大容量交通連線,增強南昌都市圈輻射能力,促進全省南北互動、東西交融。
依託阜鷹汕、岳九衢、鹹井韶、渝長廈等區域運輸通道,進一步加強主要設區市間銜接通道建設,構建九江—贛東北、九江—贛西、贛東北—贛中南、贛西—贛中南等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交通走廊,強化九江、贛東北、贛西和贛中南城鎮群之間的相互聯繫。
(三)完善面向全球的國際運輸通道
全面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東向南向出海為主導方向,以北向西向跨境為開拓方向,以空中連線東南亞、東北亞、各大洲為重要補充,形成功能完備、立體互聯、水陸空統籌的國際運輸通道。
水路。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全面向東對接長三角地區國際航運中心。加快浙贛粵運河建設,打造向東向南出省出海新通道。發揮京港澳、滬昆、渝長廈等綜合運輸通道水陸聯運作用,積極對接沿海國際樞紐港,構建形成高效連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多向水運通道。
陸路。依託京港澳、福銀等綜合運輸大通道,積極融入國家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巴等陸路國際運輸通道;依託滬昆、渝長廈等綜合運輸大通道,融入中國—中南半島、中尼印、孟中印緬等陸路國際運輸通道。發展以中歐班列為重點的國際貨運班列,促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
航路。強化國際航空樞紐功能,依託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打造面向東南亞、東北亞的航空客運市場高地和面向歐洲的航空貨運市場高地,構建四通八達、連線全球的空中客貨航線網路。開拓贛州黃金機場航空口岸,積極增開國際直達航線,構建省域次中心航空樞紐。
三、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
加快構建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幹,普速鐵路、普通公路為基礎,水運、航空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到2035年,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達到24萬公里以上。其中,鐵路8000公里以上,公路23萬公里左右,航道5740公里左右。內河港口11個,民用運輸機場9個,通用機場48個,郵政快遞樞紐11個。
(一)構建多層次一體化的軌道交通網
擴大高速鐵路網覆蓋。以南昌為核心樞紐,以合福、銀福、京九、武深4條縱向通道和沿江、杭渝、滬昆、渝長廈4條橫向通道為骨架,逐步形成“一核四縱四橫”的高速鐵路網,總規模達到3600公里以上,構建四通八達、高效快捷、布局合理的高速鐵路網,覆蓋所有設區市。
完善普速鐵路網布局。以合福、阜鷹汕、銀福、京九、浩吉泉5條縱向幹線通道和沿江、滬昆、衡吉溫、韶贛廈4條橫向幹線通道為骨架,構建覆蓋廣泛、內聯外通、能力充分的“五縱四橫”的普速鐵路網,總規模達到4000公里以上,覆蓋大部分縣級行政區。堅持新建與改造並舉,加強已有鐵路改造,提高電氣化水平和複線率。
發展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積極推進南昌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建設,完善南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路,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重點建設南昌都市圈6條市域(郊)鐵路和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共同構建“A字互聯+大字放射”的軌道網路。適時研究建設贛州等主要城鎮群的城際鐵路。
(二)完善廣覆深達的公路網
完善高速公路網。加強主要通道國家高速公路擴容,完善市縣輻射、省際銜接,最佳化局部路網布局,形成“十縱十橫十繞”的多中心放射狀高速公路網布局,總里程達到1萬公里以上。其中,國家高速公路5739公里,省級高速公路4540公里,打通45個省際高速通道出口,基本實現市市有繞城、縣縣雙高速,鄉鎮30分鐘上高速。
最佳化國省幹線網。以既有路線升級改造為主,著力擴大覆蓋範圍,合理確定建設標準,提升技術等級和服務能力,建成網路完善、能力充分的“十縱十一橫”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體系,普通國道約8400公里、普通省道約12000公里,基本覆蓋全省省級及以上開發區、鄉鎮和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
提升農村公路網。按照鄉村振興和“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加快農村公路提質升級和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建設,基本實現縣道三級及以上、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全覆蓋,總里程達20萬公里以上。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設和危橋改造,打造美麗生態文明農村路,提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服務品質。
(三)建設通江達海的內河水運網
布局跨區域水運大通道。加快贛粵運河建設,打通江西省第二條水路出海通道,推動形成我國內河水運南北溝通新格局。做好浙贛運河重大問題研究和規劃控制,適時啟動建設,形成溝通信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的水運大通道,開闢東向出海新通道。
擴大高等級航道覆蓋。加快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建設,進一步向支流拓展延伸,形成以長江幹線(江西段)、浙贛通道、贛粵通道及其他重要支流為骨架的“兩橫一縱十支”的全省內河高等級航道網,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達2000公里左右。
完善港口體系布局。以九江港、南昌港等2個主要港口為核心,以贛州港、吉安港、宜春港、鷹潭港、上饒港等5個地區重要港口為支撐,以新余港、景德鎮港、撫州港、萍鄉港等4個一般港口為補充,構建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2+5+4”港口群,全面支撐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長三角港口群實現江海聯動。
(四)打造布局完善的民用機場網
突出民航對全省產業升級、全球資源要素聚集的重要作用,強化機場對經濟社會服務和旅遊資源的覆蓋,形成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為主樞紐,贛州黃金機場為次樞紐,7個支線機場為補充的“一主一次七支”的運輸機場格局。完善9個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功能,推進11個設區市規劃建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基地型通用機場,有序實施37個具備基本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的非基地型通用機場建設,形成“9+48”通用機場格局,實現在公共服務和生產服務領域對運輸機場的補充。
(五)構建覆蓋城鄉的郵政快遞服務網
依託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打造南昌全國性郵件快件處理中心,建設贛州、九江、上饒等10個省級郵件快件處理中心。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快遞物流網路節點建設,形成縣級快遞物流中心全覆蓋、鄉鎮“快遞超市”全覆蓋、建制村郵政快遞網點全覆蓋的郵政快遞服務網路。
(六)強化綜合交通網路有效銜接
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網路銜接,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著力提升網路效益。最佳化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銜接,提升進出城瓶頸路段,加強設區市繞城高速建設,推進普通國省道縣城城區過境路段改造。完善綜合客運樞紐集疏運道路設施,加強樞紐機場、大型高鐵車站與軌道交通高效銜接、便捷換乘。加快綜合貨運樞紐集疏運體系和多式聯運換裝設施建設,推動鐵路進港口重點港區和大型工礦企業、物流園區,暢通多式聯運樞紐站場與城市主幹道的連線,提高幹支銜接能力和轉運分撥效率。
四、構建多層級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系統
建設由樞紐城市、樞紐港站構成的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強化樞紐城市各種運輸方式統籌,提升綜合效益和輻射能級。圍繞“一核三極多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提升樞紐服務功能。
(一)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級
提升“一核”門戶功能。打造南昌—九江國際性門戶樞紐,加快建設國家區域樞紐機場、主要內河港口、鐵路物流基地。著力提升國際互聯互通水平,完善空港、水港、陸港功能,擴大連線國外重要城市的運輸網路,提升航空、航運、鐵路運輸國際服務功能。
強化“三極”支撐能力。加快建設贛州、上饒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著力提升贛西組團(宜春—新余—萍鄉)全國性綜合樞紐服務功能。強化鐵路中轉分撥功能和集疏運網路建設,增強區域輻射能力,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長三角地區之間的溝通交流。
加強“多中心”基礎建設。加強吉安、撫州、鷹潭、景德鎮、鄱陽、修水、瑞金等一批樞紐城市建設,統籌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站場建設,結合區位特點、產業優勢,打造特色功能,充分發揮區域性支撐帶動作用。
(二)強化鐵路樞紐綜合客貨運功能
提高鐵路客運樞紐綜合服務水平。以設區市高鐵客運站為重點,以其他鐵路客運站為補充,打造一批鐵路主導型綜合客運樞紐,提供面向省際中長途出行和省內城際間出行需求。強化鐵路客運樞紐、機場、城市交通的便捷聯接,按照“零距離”換乘理念,加強大型樞紐客站內便捷換乘中心建設,強化管理協同。
拓展鐵路貨運樞紐物流服務功能。以南昌國際陸港、贛州國際陸港為核心,以其他二級以上鐵路物流基地為支撐,打造一批鐵路綜合貨運樞紐,服務國際、省際大批次貨物轉運及分撥等物流活動。按照“無縫化”銜接要求,完善鐵路貨運樞紐多式聯運、郵快件運輸、集疏運等“一站式”服務設施,提升樞紐集散能力和服務效率。推進傳統貨運場站向綜合性物流中心轉型發展。
(三)建設功能完善的民用機場樞紐
提升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地位,打造集民航、高鐵、捷運、地面交通等於一體的現代綜合客運樞紐和智慧空港物流中心,成為面向全球、輻射全國的全省主樞紐、國家區域樞紐機場。提升贛州黃金機場輻射能力,加快建設航空口岸,構建面向東南亞及東北亞,輻射贛南及粵、閩、湘等周邊地區的全省次樞紐、省際區域樞紐機場。完善吉安井岡山、景德鎮羅家、上饒三清山、宜春明月山等支線機場功能,加快推進撫州機場前期工作,建設成為服務於贛中、贛北、贛東、贛西為主,各具特色的省級區域性樞紐機場。推動九江廬山機場、瑞金機場形成與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和贛州黃金機場功能互補、一體聯動發展,主要服務於所屬區域的節點機場。
(四)構建開放協同的現代港口群
加強九江港與南昌港功能協同,提升貨櫃和大宗散貨江海、乾支、鐵水聯運功能,增強區域輻射力競爭力,大力發展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業,打造通江達海的長江區域航運中心。加強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建設,完善與九江、南昌港之間的乾支聯運網路,提高協同效益。重點建設集約化、規模化港區,優先發展專業化和公用碼頭,有序推進老舊碼頭改造提升,加強港口物流設施、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港口與城市、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協同發展。
五、促進綜合交通統籌融合發展
(一)提升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水平
統籌綜合交通通道規劃建設。以“通道集約、線位最佳化、線路共享、立體發展”為主要手段,充分發揮通道綜合效能。強化通道線位、岸線、土地、空域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統籌主要通道內各種運輸方式規劃建設協同,合理保護和預留通道內發展線位資源,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效率。用好用足既有交通通道,推動鐵路、公路等線性基礎設施共用過江通道、統籌線位布置和整合斷面空間。加強綜合交通通道與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統籌,提高通道資源利用效率。
推進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發展。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及郵政快遞樞紐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協同管理。新建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各種運輸方式集中布局,推動既有綜合客運樞紐整合交通設施、共享服務功能空間。統籌轉運、口岸、保稅、郵政快遞等功能,提升多式聯運效率與物流綜合服務水平。
推動城市內外交通協同發展。推動高速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融合建設,建立運營管理和服務“一張網”,推動設施聯運、信息開放共享、聯網售票、安檢互認等。加強城際幹線運輸與城市末端配送有機銜接。加強鐵路、公路客運樞紐及機場與城市公交網路系統有機整合,引導城市沿大容量公共運輸廊道合理、有序發展。
(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多元融合發展
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融合發展。推進基礎設施、裝備、標準、信息與管理有機銜接,提高交通運輸網動態運行管理服務智慧型化水平,打造以全鏈條快速化為導向的便捷運輸服務網,構建空中、水上、地面融合協同的多式聯運網路,完善供應鏈服務體系。
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信息網融合發展。加強交通基礎設施與信息基礎設施統籌布局、協同建設。推動車聯網部署和套用,強化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傳統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升級,加強載運工具、通信、智慧型交通、交通管理相關標準跨行業協同。
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能源網融合發展。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與能源設施網統籌布局規劃建設,充分考慮煤炭、油氣、電力等各種能源輸送特點,強化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提高設施利用效率,減少能源資源消耗。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慧型電網融合發展。
(三)促進區域交通協調發展
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發展。構建便捷高效的城際交通網,加快南昌都市圈與武漢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間軌道交通網路化,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路,協同推進長江過江通道建設。加強城市群內部重要港口、站場、機場的路網連通性,促進港口、機場信息共享、資源統籌利用。
推進南昌都市圈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以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路網等為支撐,打造南昌都市圈3個“1小時出行交通圈”〔南昌市中心城區和贛江新區核心區城市交通1小時通勤,核心區至毗鄰市縣城鄉交通1小時通達,核心區至邊遠縣(市)和邊遠縣(市)之間城際交通1小時通達〕。推動城市道路網結構最佳化,形成級配合理、接入順暢的路網系統。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構建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提高城市綠色出行比例。
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鄉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護,提升高速公路對鄉鎮的輻射帶動能力,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高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四)推動交通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
推進交通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交通促進全域旅遊的基礎性作用,加強交通幹線與重要旅遊景區(點)銜接。健全重點旅遊景區交通集散體系,完善機場、火車站、公路沿線、客運樞紐、遊輪遊艇碼頭等旅遊服務設施功能,支持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自駕游等相關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通用航空與旅遊融合發展。鼓勵發展定製化旅遊運輸服務,形成交通帶動旅遊、旅遊促進交通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
推進交通與郵政快遞融合銜接。推動在鐵路、機場、城市軌道等交通場站建設郵政快遞專用處理場所、運輸通道、裝卸設施,提高中轉效率。推動不同運輸方式之間郵件快件在裝卸標準、運單數據等方面有效銜接、信息共享。發展航空快遞、高鐵快遞,推動郵件快件多式聯運。推進鄉村郵政快遞網點、鄉鎮綜合服務站、汽車站、城鄉公交站點等設施資源整合共享。
推進交通與現代物流深度融合。最佳化省內物流大通道和樞紐布局,加強贛州國際陸港、南昌國際陸港等全國性物流樞紐建設,暢通物流大通道與城市配送網路交通線網連線,提高幹支銜接能力和轉運分撥效率。加快發展貨櫃多式聯運,發展壯大贛歐班列,加快發展商品汽車滾裝運輸。發展高鐵快運,規劃建設高鐵快運設施,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加快航空物流發展,加強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支持國內外品牌物流企業在江西布局全國或區域性總部,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現代物流龍頭企業。
推進交通與裝備製造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加強交通運輸與現代農業、生產製造、商貿金融等跨行業合作。強化交通運輸與現代裝備製造業的相互支撐,重點壯大航空製造產業,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船舶和軌道裝備製造產業。
六、推進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
(一)推進安全發展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城市間、重點地區、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徑建設,提升交通網路系統韌性和安全性。加強交通運輸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健全交通安全監管體系、水上搜尋救助系統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體系,提升交通應急救援能力和信息系統安全防護水平。提升交通運輸裝備安全水平。健全安全宣傳教育體系,強化全民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
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水平。建立完善現代化工程建設和運行質量全壽命周期安全管理體系,強化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安全管理,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強化預防性養護維護、安全評估,加大病害治理力度,強化重點路段安全治理,全面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水平。
完善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完善科學協調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保障預案體系,構建綜合交通應急運輸網路,建設多層級的綜合運輸應急裝備物資和運力儲備體系。科學規劃布局交通應急救援基地,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提高設施快速修復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建立健全行業系統安全風險和重點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強化危險貨物運輸全過程、全網路監測預警。
(二)推進智慧發展
發展智慧型化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加快提升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位化、網聯化。加快贛江、信江智慧航道建設,構建航行保障信息感知、船閘聯合調度體系。鼓勵港口、機場、綜合客運樞紐、物流園區廣泛套用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推廣套用智慧安檢、自動化立體倉庫。
加快既有設施智慧型化。利用新技術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加強既有交通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提高設施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推動公路路網管理和出行信息服務智慧型化,完善道路交通監控設備及配套網路。加強內河高等級航道運行狀態線上監測,推動船岸協同、自動化碼頭和堆場發展。
提升數位化服務水平。推進全程服務數位化,打造順暢銜接的出行服務鏈條。推廣智慧型公交、智慧型停車、智慧安檢、移動支付等套用。推動貨運單證電子化和共享互認。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新模式、新業態,著力推進網路貨運規範健康發展,提高貨運物流組織化水平。
(三)推動綠色低碳和人文交通建設
推進節能降碳發展。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推動交通運輸低碳轉型。最佳化運輸結構,推進大宗貨物和貨櫃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提升鐵路水運貨運量比重。推廣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提升鐵路系統電氣化水平、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發展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促進交通能源動力系統清潔化、低碳化、高效化發展。
推進生態綠色發展。結合“一江一湖五河三屏”(“一江”為長江,“一湖”為鄱陽湖,“五河”為贛、撫、信、饒、修五河源頭區及重要水域,“三屏”為贛東—贛東北山地森林生態屏障、贛西—贛西北山地森林生態屏障和贛南山地森林生態屏障)生態安全格局,最佳化交通基礎設施空間布置,提高新建設施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實施交通生態修復提升工程,構建生態化交通網路。加大交通污染監測和綜合治理力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
加強交通人文建設。完善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功能配置和運輸服務標準規範體系,滿足不同群體出行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無障礙裝備設備,提高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務水平。健全老年人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滿足老齡化社會交通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運輸服務人性化、精細化水平。加強交通文明宣傳教育,弘揚紅色文化,培育交通文明,提高交通參與者守法意識和道德水平。
七、提高交通運輸現代治理能力
(一)深化關鍵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持續推進行政權力管理清單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市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戰略規劃政策體系。深化公路、水路投融資建設和養護改革。以大數據、信用信息共享為基礎,構建綜合交通運輸新型治理機制。
(二)完善法規政策與標準
堅持法治引領。推動公路、水路等重點立法項目制定修訂,促進不同運輸方式法律制度的有效銜接,完善綜合交通法規。提升交通運輸執法隊伍能力和水平,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推動綜合交通樞紐、多式聯運、智慧型交通等新領域標準制定,積極引進和採用國際先進標準。
(三)加強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
最佳化人才隊伍結構,創新人才隊伍培育機制,加強專業化人才引進,建設交通高端智庫。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快建立與交通強省建設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完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行業文化建設的治理機制。加強創新型、套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的勞動者大軍。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加快建設交通強省全過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推進江西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發展中的作用,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為實現本規劃目標任務凝聚強大工作合力。
(二)加強組織協調
加強本規劃實施組織保障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對本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作用,省直相關部門和市縣要落實工作職責,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推動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協同建設。
(三)強化要素保障
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保障本規劃項目土地等資源供給,規劃、建設過程嚴格用地控制,突出立體、集約、節約思維,提高交通用地複合程度,盤活閒置交通用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岸線、空域等資源。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與交通規劃協調機制和動態調整管理政策。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交通建設,落實省、市、縣在交通運輸領域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確保各交通專項資金支持交通發展。創新交通運輸領域投融資模式,發揮好交通強省發展基金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四)加強實施管理。
要加強本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土空間、區域發展等相關規劃銜接,與城鄉建設發展相統籌。省交通運輸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規劃評估,加強本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與評估,強化本規劃實施進展統計與監測工作,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划進行動態調整或修訂。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