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鄉(鎮江市丹徒區江心鄉)

江心鄉(鎮江市丹徒區江心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心鄉位於長江中心,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地處長江下游鎮江段河道中,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江心鄉國土總面積8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8平方公里,2007年3月資料顯示該鄉總人口2.4萬餘人,轄10個村,87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心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鎮江市丹徒區
  • 電話區號:0511
  • 面積:89平方公里
  • 人口:2.4萬餘人
  • 方言: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 火車站:鎮江站
  • 車牌代碼:蘇L
地理位置,經濟概況,社會事業,

地理位置

江心鄉,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境內。清末為御隆鄉,民國23年(1934)分為御隆、連益兩鄉,後並為連益鄉。1951年復分兩鄉,1956年又並為御連鄉,1958年建江心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江心鄉。位於縣境東北,四面環江,隔江東為高橋鄉,南鄰諫壁、丹徒,江北為新民洲。總面積13.46千方公里,耕地4800畝(不含堤外田),轄4個村民委員會,56個村民小組,2917戶,10130人。多數居戶為解放前由90個市縣遷來。

經濟概況

江心鄉境內土地肥沃,宜植糧棉。但舊時九洲十八套,支離破碎,互不相連,江無高堤,河無水閘,即使夏潮較小,也得撐盆撈麥。建國後,大力治水,首先築9米寬、3.5米高、24公里長的一條環洲主堤,後築第二道護堤,堵塞3條長江支流;築3條大壩,近20條小壩,造涵閘617座。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台,小型拖拉機76台,排灌動力機械48台,有效灌溉面積5395畝。60年代末,糧食平均畝產由解放初的150公斤增長到500公斤左右。1964年全鄉平塘成田,僅此年多收糧食14萬公斤。1965年冬在洲東堤外圍灘,新築江堤總長5600米,挑土82.5萬立方米,造田3900畝,但自1972年起因連年坍江,耕地面積銳減。1983年開始調整種植結構,鼓勵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大力發展蔬菜、瓜果、藥材等經濟作物,門類幾十項,品種近百個,新發展的早熟西瓜989畝,畝均產值千元左右;30多種蔬菜及十幾種果品共3560畝,畝均產值800元以上,最高的達1500元;成魚27萬公斤,產值97萬元。
鄉辦工業,1985年有文教用品、船舶修造、農具、編織、鞋服等17個廠,總產值521.47萬元;村辦廠9家,總產值89.45萬元;個體工業總產值59.35萬元,傳統產品柳條編織、排筆、筆料毛,行銷海外。
1985年社會總產值1435.6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46.32萬元,農業總產值506.8萬元,收益分配人均526.7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變化很大。解放前,住瓦房的僅有兩家,1980年後,70%以上的住戶新建磚瓦結構的房屋計5590間,29%的住戶砌土牆瓦屋計2319間。1981年建自來水廠1座,可供1739戶的居民飲用。1985年從高橋至江心鋪設江底電纜,架高壓電線17公里,全鄉通上電。

社會事業

1985年有國中1所,教師25人,學生433人;國小4所,教師47人,學生1250人;鄉醫院1所,醫護人員19人,病床10張;鄉辦敬老院頗具盛名。
江心鄉從1958年建人民公社起,實行公社一級所有制,作為“一大二公”的探索試點,對社員實行包口糧、包醫療等“七包”。經過實踐,這種超越現實條件的制度,助長了平均主義,影響了社員生產積極性,而且公社集體經濟逐步削弱,負擔不起“七包”的龐大開支,後逐步減少以致取消包的項目,直至1978年,始改變為三級所有,取消對社員基本口糧的供給。
鄉政府駐地六套,解放初為一灘地,1954年洪水成災,原集鎮大壩、小壩坍沒,居民及周圍受災的農戶遷至六套,開墾荒灘,以後供銷社、郵電局、婦產院、糧食加工廠亦相繼遷來。1957年鄉政府遷至六套,清除夾江淤泥,填高兩岸,各建4米寬的大道,北岸即今東西向0.5公里長的街道。1979年將土路改建為10米寬的石子路。後又築大道4條,連線各村,有船可通往高橋、諫壁、丹徒、鎮江等地。鄉級機關、商店、工廠、醫院、學校都拆了茅屋砌瓦房,其中包括三層樓房2幢,二層樓房5幢。1985年集鎮有縣屬銀行、稅務所、郵電局、糧管所等單位7家,鄉村辦廠13家,國營商店1家,集體商店11家,個體商販、攤點34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