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蠡湖校區

江南大學蠡湖校區

江南大學蠡湖校區落成於2005年,占地面積3200畝、水域面積400畝、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以“曲水流觴,生態校園”為設計理念,獲教育部校園規劃一等獎;入選教育部、住建部首批“建築節能改造示範高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大學蠡湖校區
  • 外文名:Jiangnan University Lihu Campus
  • 地址:無錫市濱湖區蠡湖大道1800號
  • 所在地:江蘇無錫
  • 主管部門:教育部 
  • 占地面積:3200畝 
  • 水域面積:400畝 
  • 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 
  • 設計理念:曲水流觴,生態校園 
校區介紹,規劃理念,規劃設計,校區交通,校區環境,赤馬嘴遺址,建設大事記,

校區介紹

學校位於太湖之濱、雪浪山麓——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蠡湖校區(唯一校區)落成於2005年,占地面積3200畝、水域面積400畝、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以“曲水流觴,生態校園”為設計理念,獲教育部校園規劃一等獎;入選教育部、住建部首批“建築節能改造示範高校”。
江南大學鳥瞰圖江南大學鳥瞰圖

規劃理念

江南大學位於江南名城無錫,地處太湖風景區,能否處理好校園與周邊自然風景區的關係以及能否在校園中延續江南地域文脈,將成為規劃是否成功的關鍵。
江南大學北校區商業街江南大學北校區商業街
(1)指狀布局
利用沿中央曲水流觴行帶進行“指狀”的布局,在形成校園清晰的功能分區與便捷的流線外,還使校園空間與太湖風景區、長廣溪綠化帶相互咬合、滲透、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2)水鄉街道
“指狀”的布局,使各大功能組團呈線形跌盪錯落的展開,結合原有水系,形成極具江南水鄉的街道的韻味的校園空間,既延續了江南地域的文脈,也創造了校園特色。

規劃設計

大學校園作為教書育人的和科學研究的場所,是知識產生色美。新校區的規劃立意要新,起點要高,要具有超前意識,留有發展餘地,通過科學的、具有前瞻性的規劃設計,體現現代化、網路化、園林化、生態化的特點,使用功能合理明確,各項公用和服務設施力求齊全,以適應人們在教學、科研和文化、生活質量等方面不斷提高的需要,使校園規劃更具有科學和文化氛圍,以高起點建設二十一世紀現代化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大學校園。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
(1)現代化校園
把握高等教育發展趨勢,順應教育內涵變化。高等教育的內涵,由傳統的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以人的發展和素質培養為中心的開放式教育轉化。規劃營造多層次交流空間,通過課堂內外交流環境的潛移默化,促使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2)信息化校園
資訊時代特徵為指導:總體布局採用有利於學科交叉、資源共享的細胞模式系統化布局。改善各專業封閉獨立的傳統布局,以整體集中,個體獨立的方式既滿足學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滿足各局部功能相對獨立的要求。
(3)生態化校園
生態環保意識為指導,人與自然共存。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水庫、小溪、營造高雅、有文化氛圍、有活力的校園環境,並在單層布局中,儘可能滿足節能通風和環保的要求。
(4)地域化校園
綜合無錫當地的地域文化特點,在校園建設上體現江南南建築所獨具的風貌,在沿續無錫當地傳統建築與園林文脈的同時,以新材料和新技術來表達新與舊的有機溶合。此外,還以江南本地特有的青瓦白牆作為校園建築的主要色彩,以材表達地域的精神。
(5)園林化校園
以規劃、景觀、建築三位一體的整體化校園設計為目標,在外部空間的設計中,從整個校園生態環境到單體建築內部,營造多層次的園林空間,立足於提高修養,陶冶情操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
(6)可持續發展的校園
校園的可持續發展除了生態環境方面的考慮,還體現在不用盡現有資源,為將來發展留有餘地,使未來發展的建築不破壞現有格局。

校區交通

江南大學蠡湖校區
(一)捷運
無錫火車站乘坐捷運1號線至江南大學站(東門)。
高鐵無錫東站乘坐捷運2號線轉捷運1號線至江南大學站(東門)。
(二)公交
無錫火車站(南廣場)乘坐77路至江南大學站(北門);
無錫火車站(北廣場)、無錫中央車站乘坐77路至江南大學站(北門)或133路至江南大學站(南門);
高鐵無錫東站乘坐116路至疾控中心(人民醫院*兒童醫院)站轉乘77路至江南大學站(北門)。
(三)計程車
乘坐計程車從無錫中央車站、無錫火車站出發到江南大學,預計費用為45元左右,從高鐵無錫東站出發預計費用為75元左右。
(四)自駕
滬寧高速無錫北出口下接轉快速內環西至學校;
滬寧高速轉環太湖高速南泉出口下至學校。

校區環境

建設基地位於無錫市五里湖東南部地區。無錫市是江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歷史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人輩出,其中私家園林、古鎮街區更是多不勝數,冠絕江南。
江南大學圖書館江南大學圖書館
江南大學新校區位於蠡湖大道以西、高浪路以南、震澤路以北、長廣溪以東地塊,離青山灣校區約12公里,城市快速通道蠡湖大道可以市區和滬寧高速公路入口,交通十分便利,東近無錫新城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區,西臨我國著名的科研機構兒702所和56所,南望煙波浩渺的太湖,北枕風景秀麗的蠡湖和無錫老城區,新橋港和小河在校區內穿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環境特徵。
江南大學北區清名橋江南大學北區清名橋
江南大學東門江南大學東門

赤馬嘴遺址

赤馬嘴遺址位於蠡湖校區南部,文科樓以西,化學樓以東,小蠡湖以南,毗鄰長廣溪,原名歇馬墩,這裡曾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期器物,近幾年還發現過舊石器及兩漢、三國時期的錢幣、陶瓷器。據考證,6000年前已有先民聚居,是太湖平原最早的原始氏族聚居地之一。這條溪在三國前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三國時赤烏八年(即公元245年),孫權派典農校尉陳勛,帶領3萬屯兵疏浚拓寬長廣溪,她北起東蠡湖,經南方泉向西南出吳塘門入太湖,形成了“一溪挽兩湖”的重要河道,赤馬嘴成為長廣溪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國時東吳大將周倉曾領兵在這裡打過仗,駐紮過軍隊。赤馬嘴80%的人姓朱,據《古吳朱氏無錫開化敦倫堂族譜》記載:朱氏宗人於東漢年間從沛國遷至吳郡,630年前的明洪武初年遷來無錫白石里長廣溪濱。
江南大學赤馬咀遺址江南大學赤馬咀遺址

建設大事記

2001年12月18日,《江南大學教育事業“十五”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完成,並上報教育部。江南大學到2005年在校生規模為:各類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1.8萬人,留學生650人,按部、省、市“共建”協定,需擴征建設用地1000畝,需擴建教學用房、學生生活用房約38萬平方米。學校開始醞釀校園拓展規劃。2002年1月,無錫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市政府將重點支持江南大學“211工程”建設,積極啟動無錫大學城的建設,決定在無錫特大城市建設中重點發展蠡湖新城,並在蠡湖新城西側,蠡湖南部地區規劃了10平方公里的大學城,江南大學新校區納入此規劃區域內。
2001年2月,無錫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學《關於建設江南大學新校區的請示》上報江蘇省人民政府,並專題向江蘇省人民政府王珉副省長作了匯報,王珉副省長表示省政府將盡力支持江南大學新校區的建設。
2001年2月5日,無錫市人民政府成立無錫大學城建設領導小組,無錫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榮任領導小組組長。
2001年2月8日,無錫市計畫委員會批准《江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建議書》。
2001年6月25日,無錫市規劃局和江南大學聯合舉行專家評審會,南京工業大學吳驥良先生設計的概念性規劃方案被評為第一名。
2001年7月6日,經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無錫市規劃局同意,學校邀請東南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無錫輕大建築設計研究院、澳大利亞GSA集團六家單位參與江南大學新校區總體規劃方案(含首批啟動項目六個單體方案)的設計。
2001年7月18日,無錫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學《關於江南大學置換老校區、建設新區的請示》分別上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
2001年9月23至25日,學校組織邀請了以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校園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高等教育基本建設學會理事長、高級建築師王文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設計大師、天津大學教授彭一剛等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對六個總體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評審。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設計的“生態校園、曲水流觴”方案全票通過,獲第一名,東南大學設計的方案獲得第二名。
2001年10月2至5日,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直屬辦主任高文兵、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韓進同志等到無錫,專題聽取了江南大學新校區建設方案的匯報,對新校區現場進行了踏勘,並與無錫市市長王榮、副市長麻建國、市政府秘書長丁卜人等一起對新校區建設方案進行了論證。一致認為:江南大學新校區建設方案是可行的,風險不大,教育部和無錫市政府將給予重點支持。
2001年10月22日,無錫市計畫委員會對《江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覆,同意江南大學新校區征地3000畝。“十五”期間,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估算總投資18.49億元。
2001年10月31日,無錫市規劃局批准《江南大學新校區規劃定點圖》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並報無錫市國土局。
2001年11月,江南大學新校區建設領導小組和新校區建設指揮部成立,校黨委書記簡大鈞和校長陶文沂擔任新校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副校長姜忠平、王武、馮 為副組長,姜忠平擔任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長。
2001年11月13日,《教育部關於江南大學建設新校區有關問題的批覆》下達。
2001年11月26日,經無錫市建設局批准,領取了《房屋拆遷許可證》。2003年1月27日,江蘇省國土廳批准北校區一期、二期教育用地共112.1068公頃,合1681.6畝。
2002年2月,無錫市規劃局批准江南大學新校區總體規劃設計方案。
2002年4月,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建設項目列入2003年無錫市重大建設工程項目。
2002年6月30日,江南大學與濱湖區太湖鎮建設用地交接儀式舉行,標誌著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建設工程啟動。
2002年8月12日,無錫市委書記王榮同志視察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建設現場。
2002年9月8日,蠡湖校區建設指揮部揭牌並進駐工地。
2002年12月13日,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建設工程奠基儀式在新校區建設工地隆重舉行。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保慶,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潘蓓蕾,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無錫市領導王榮、毛小平、張錦賢、麻建國、周敏煒等出席奠基儀式。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蔣定之發來賀信。並在在湖濱飯店會議中心召開了“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建設匯報會”。
2002年12月,江蘇省國土廳批准蠡湖校區南區教育用地,南校區位於新橋港以南,浪溪路以北,占地1202餘畝。
2004年1月8日,舉行蠡湖校區建設首棟建築封頂儀式。
2004年2月6日,江南大學與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就蠡湖校區“一卡通”系統簽訂了建設工程合作協定。
2004年2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及省教育廳副廳長周稽裘在校領導及市教育局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蠡湖校區建設現場。
2004年2月19日,江南大學與江蘇省電信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就蠡湖校區通信工程投資、設計、施工、管理和維護服務等,簽訂了建設工程合作協定。
2004年4月15日,舉行“江南大學南校區征地協定簽約儀式”,儀式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黃新主持,麻建國副市長、周敏煒副市長、校黨委簡大鈞書記、陶文沂校長、姜忠平副校長以及濱湖區、太湖鎮、征地行政村領導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2004年6月13日,教育部部長周濟視察了我校蠡湖校區建設工地,聽取了校領導關於校區建設情況的匯報。
2004年6月,北大門工程完工。
2004年6月26日,文浩館舉行開工典禮,台北能源航運公司董事長程正平專程參加典禮。
2004年7月8日,無錫市委書記王榮等領導視察蠡湖校區。
2004年8月至9月,萬名師生進駐蠡湖新校區。8月18日,田家炳樓建成,師範學院和法政學院先後搬入。嗣後,信息樓、機電樓建成,信息學院、信控學院、機械學院等9個院系陸續搬入新樓,機關部門在機械學院設立臨時辦公點;8月30日,北區生活區全面落成,8月31日,第一教學樓竣工,9月1日約7500名本科生、研究生順利搬遷入駐;9月6日,第一教學樓迎接首批學生上課。9月11日,2500名新生在新校區報到。
2005年5月,北校區補徵用地239.6畝。
2005年6月17日,校黨委常委會專題討論蠡湖校區建設問題,決定加快建設。
2005年6月24日,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在《關於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建設工程拆遷最後階段工作協調會議紀要》上作出批示。批示肯定了濱湖區政府在江南大學蠡湖校區拆遷工作中所起的促進作用。強調為確保江南大學新校區基本建成和通過教育部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驗收,必須千方百計全面完成拆遷任務。
2005年7月9日,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一行在省教育廳副廳長丁曉昌陪同下,視察蠡湖校區。張保慶副部長充分肯定了蠡湖校區的建設工作,提出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前提下,加快蠡湖校區的建設。
2005年7月份,校行政大樓竣工,機關部門遷往新校區。
2005年8月———9月,第二批院系入駐新校區。
2005年9月27日,無錫市質量監督站在第二教學大樓工地召開質量安全現場會,全市有幾十家施工單位約400多人參加了會議。
2005年10月,公益圖書館、化工樓動工建設。圖書館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共17層,為蠡湖校區標誌性建築;化工樓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為生化類專業基礎課綜合大樓。
2005年11月,包括設計學院、藝術學院和學生活動中心等在內的設計藝術群樓動工建設。
2005年11月,東大門工程完工。
2005年12月1日,陳堅校長、姜忠平副校長等一行專程前往教育部,向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等領導匯報江南大學總體情況和“十一五”發展規劃及蠡湖校區建設工作。
2005年12月8日上午,由市委書記楊衛澤帶領,參加無錫市委理論務虛會的市四套班子成員,市各部、委、辦、局以及各區(市)領導200多人,參觀了建設中的江南大學蠡湖校區。2006年1月,第二教學樓全面竣工。
2006年1月19日,萊姆頓學院全部搬入蠡湖校區。
2006年2月18日,第二教學樓首次迎接學生上課。
2006年4月15日,板橋村與江南大學簽署了捐贈“赤馬嘴軒”協定。
2006年5月20日,舉行體育館開館典禮。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為體育館題寫館名。
2006年5月24日,江蘇省副省長何權參觀蠡湖新校區。
2006年5月25日,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設驗收領導和專家參觀了蠡湖新校區。
2006年8月23日,市區有關部門對北區“釘子戶”進行了行政拆遷和司法拆遷。北區所有拆遷工作基本結束。
2006年8月25日,毛小平、張大良等市領導以及部委辦局負責人視察江南大學蠡湖校區,毛市長會同有關部委辦局的領導進行現場辦公。
2006年9月22日,迎接新生開學典禮首次在體育館舉行。
2006年10月26日,無錫市政府下發關於市校共建加快江南大學發展“錫政會紀(2006)157號”專題會議紀要。會議要求市有關部門和濱湖區政府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進一步支持江南大學新校區建設。
2006年10月27日,大學生運動會首次在萬人體育場召開。
2006年11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陳士能會長、湯天曙副會長等一行視察了蠡湖校區。
2006年11月25日,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投入使用。
2006年12月,食品大樓、第三食堂投入使用。留學生公寓、教師周轉房蘭園公寓建設工程啟動。2007年1月,生工大樓、學生公寓35、45組團投入使用。
2007年3月11日,無錫市濱湖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及農林局、太湖新城科教園等機關幹部260多人來到江南大學蠡湖校區開展植樹活動,共建“濱湖林”,活動中共種植360多棵樹。
2007年5月6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在何權副省長、毛小平市長、張大良副市長的陪同下來我校考察。校長陳堅匯報了蠡湖校區建設與學校發展。陳至立委員對曲水流觴的美麗校園表示讚賞。
2007年6月,程正平先生捐贈380萬元到賬(截止共捐贈500萬元)。
2007年6月28日,醫藥大樓竣工驗收,投入使用。
2007年10月,作為標誌性建築———圖書館全面竣工。
2007年10月27日,舉行榮德生創辦江南大學六十周年慶祝大會暨公益圖書館落成慶典,《榮毅仁與江南大學》紀念館同時落成,榮智健先生攜家人出席慶典活動,並表達捐建意願。
2007年11月12日,留學生公寓、研究生公寓工程完工。
2007年12月底,榮毅仁教育基金1000萬元到賬。2008年1月4日,無錫市全體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代表視察江南大學新校區。
2008年1月21日,學校召開蠡湖新校區建設總結表彰會。蠡湖校區建設指揮部撤銷,基建處與後勤管理處合署。
2008年4月,學校南大門落成,校黨委書記張大良和太湖科教園區領導參加落成儀式。
2008年5月,榮毅仁教育基金2000萬元到賬。
2008年6月,教工周轉房蘭園、竹園水、電、氣全面開通,教職工陸續入住。
2008年9月,江南大學作為地方申報全國節水型城市節水樣榜示範點,接受國家建設部考評。
2008年10月,行政樓、文浩館、圖書館等亮化工程完成。
2008年11月,全國高校建設節約型校園交流現場會在江南大學召開。數位化能源監管系統建成運行以來,成果推廣到政府部門、兄弟院校。
2008年11月,長廣溪賓館竣工,交付使用。
2008年11月11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老領導到校,為校史館、錢紹武藝術館、漢民族民間服飾傳習館、設計館等四個文化展館揭幕剪彩。
2008年11月13日,赤馬嘴遺址景觀完工。
2008年12月,日本捷太格特集團捐贈櫻花林。
2008年12月,榮毅仁教育基金1000萬元到賬。2009年4月,完成科技創新大樓總體和單體建築方案設計。
2008年6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教育部,並通過教育部委託的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評估。
2008年10月,榮毅仁教育基金2000萬元到賬(截止共捐贈6000萬元)。
2008年10月31日,江南大學舉行新校區啟用五周年慶典。
2008年10月31日,舉行科技創新大樓開工奠基儀式;廣東校友會捐建的“愛曉亭”在小蠡湖的湖心島落成;思源碑在南校區落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