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靈山

永靈山

三穗縣永靈山是當地八景之一“靈岩疊翠”的主體,為八景之冠。其上古剎甘霖寺,香火旺盛,傳承近500多年,歷史悠久,堪稱黔東佛教聖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靈山
  • 原名:北岩
  • 海拔:778.9米
  • 相對高度:123.9米
地理位置,山名由來,甘霖寺,

地理位置

三穗縣永靈山位於貴州省三穗縣縣城東北1公里處。

山名由來

永靈山海拔778.9米,相對高度123.9米。因其翠幛重疊、松竹夾道、巉崖壁立、石徑盤曲,故景名為“靈岩疊翠”,為城關八景之冠,三穗縣的前名“靈山縣”即以此山命名。其景致有清代拔貢周伯庸詩作為證:“疊翠靈岩萬仞樓,蒼茫煙樹雨初收。是誰描出天然畫,賽過丹青第一流”。
永靈山永靈山
該山原名北岩。山頂大霧無痕,白雲繞頂,風嚯嚯如梵聲而得此名。傳說有一年大旱,田壩龜裂,秧苗枯萎。於是,鄉親們殺豬、宰羊登山求雨。當日天降大雨,人們都覺得十分靈驗,便改名為“雨靈山”。又因雨與永諧音,故名“永靈山”。

甘霖寺

祖輩們於清康熙元年間沿山勢鑿岩為徑至山巔盤旋,於1662年創建了佛殿甘霖寺,供有釋伽牟尼、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燃燈古佛等多尊沸佛象,建有山門、僧房、享亭角等建築物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古人有詩曰:“翠嶂重疊石嶙峋,僧竂禪院誦佛經。香風飄逸梵鈴響,渾如靈山拜世尊”。近代詩人周伯庸游永靈山也有詩云:疊翠靈岩萬仞樓,蒼茫煙樹雨初收。是誰描出天然畫,賽過丹青第一流。站立永靈山山頂可以觀看三穗縣城全景風貌,觀看南來北往的車輛穿梭不停,百里群峰盡收眼底。可見當時的規模和影響。此山此寺,從古至今多少年來成為三穗縣城的“八景之一”。但此寺歷朝有毀有興。國民初年,一場大火把該寺化為灰燼,1935年由鄉人捐資重新恢復原貌。1958年,在“破除迷信”的口號下,甘霖寺被拆除,山人林木被毀。1982年,百廢俱興,縣人民政府將永靈山甘霖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省政府批准恢復甘霖寺,縣政府在民眾集資修寺的基礎上,又投資300萬元予以擴建修復。由於永靈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佛教信徒到黔靈山、青龍洞、梵淨山一條龍朝拜佛聖的必經之處,凡是路經的信徒都要在此停留1—3天燒香拜佛,已成為一個朝聖的中轉站。又由於永靈山雄踞在鬧市街頭,便於市民隨時登山覽勝,所以黔靈山弘福寺將其列為自己的佛教支系。從2000年起,弘福寺專門派有僧人常駐永靈山當住持,主持佛教活動,晨鐘暮鼓,響徹長空。
永靈山甘霖寺永靈山甘霖寺
幾百多年來,永靈山甘霖寺香火不斷,人氣極旺,特別是晚上,它給三穗縣城增添了一道別樣的夜景。登上山頂,放目四眺,你可把美麗的三穗縣城盡收眼底。從下往上看,甘霖寺就像一尊活菩薩,俯瞰蒼生,庇佑著這一方土地一方人民。據傳永靈山甘霖寺日可見縣城全景,夜可觀萬家燈火。至今甘霖寺已正式開放,每月逢初一、十五都有香客上山誦經拜佛,而且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遠近的香客紛紛來此朝拜,多達上萬人。香火旺盛,傳承近500多年,歷史悠久,堪稱黔東佛教聖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