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橋(福建建甌水西橋)

水西橋(福建建甌水西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甌水西橋位於建甌縣通濟門上游,臨江門附近,橫跨建溪。為石台墩鋼板梁木面橋,是福古甌路與浦延路的交通樞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西橋
  • 古稱:平政橋
  • 初建時間:宋乾道初
  • 重建時間:1368年
建築構造,發展歷史,

建築構造

建甌水西橋 古稱平政橋。位於建甌市通濟門上游,臨江門附近,橫跨建溪。最早建有浮橋。宋乾道初,郡守陳俊卿建造石墩、木樑的屋橋,定名平政橋。其後屢修屢毀,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計石墩11個,上蓋橋亭360楹(即柱),改名通都橋。

發展歷史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五月,被大水沖毀,乃設浮橋,用舟70艘。清康熙五年(1666年),又在舊址重建,康熙九年(1670年)落成。翌年五月又遭洪水,全橋再次沖塌無存,乃改為水西渡口。
民國25年8月,福古甌公路動工,即由省公路總工程處組織建甌水西橋橋工處負責修建橋樑,於12月底河水低涸時開工,先在老橋墩基礎上(個別是岩基)澆築一層厚40厘米的混凝土,再建造條石墩台和鋼筋混凝土墩台帽,共10孔,每孔跨逕自22.08~25.76米不等,上部結構採用鋼板梁木面,行車道淨寬4.20米,兩側人行道各0.75米,全長238.83米,民國27年底完成。
民國28年6月,閩北山洪暴發,水勢兇猛,靠東岸的橋墩被沖毀一座,橋面兩孔被漂流。沖毀的橋墩及一孔橋面當即按原式修復,另一孔橋面則採用木結構,於民國29年1月恢復通車。但木結構一孔於民國31年6月又被洪水沖毀,當時由省交通局利用漳嵩鐵路拆存的舊鋼料,設計成鋼架木面橋。鋼架由福電鐵工廠承包拼裝,因當時交通極為不便,30噸鋼材需人力、汽車、船運等接力運輸,進展極為緩慢,一再展延工期,自民國33年2月開工,12月底才修復完成。
新中國成立後,一度將鋼板梁予以加固,1971年又將墩台予以加固加高,改建為鋼筋混凝土T型梁橋面。(資料:南平地區志)
建於公元425年前後,清張琦《建寧府志》有《重建通都橋記》,文中記載此橋宋時"累石為址,架木為梁,而覆以屋",名為平政橋,明重建時改稱通都橋。
據《建甌縣誌》記載,水西橋位於縣城通濟門上游,臨江門附近,橫跨建溪。古代就建有浮橋。宋乾道初,郡守陳俊卿建造石墩木樑的屋橋,定名平政橋。其後屢毀屢修,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計石墩11座,橋屋360楹,改名通都橋。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五月被大水沖毀,仍設浮橋,用船70艘。清康熙五年(1666),又在舊址重建,康熙九年建成。次年五月又遭洪水,全橋再次被沖毀,改設水西渡維持交通。(建甌縣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