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新課標小學生版四庫

《水滸傳(彩圖本)/新課標小學生版四庫》由施耐庵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威的章回體小說,屬於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作為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水滸傳》描寫了北宋徽宗時,以宋江為首的108名好漢在梁山聚義,打家劫舍,殺富濟貧的壯舉,鮮明地表現了“官遇民反”的主題。 《水滸傳(彩圖本)/新課標小學生版四庫》適合少兒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水滸傳/新課標小學生版四庫
  • 譯者:任丹萍
  •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施耐庵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頁數:204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水滸傳(彩圖本)/新課標小學生版四庫》最大的特色在於不僅僅是讓小學生讀《水滸傳》,更是讓他們快樂的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語文學習。本書選取了施耐庵的《水滸傳》中最經典的原文片段。為了方便小學生地閱讀。我們給原文的生僻字加注了拼音;為了幫助小學生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我們在注釋版塊中對難懂的宇詞、典故、地名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釋;為了讓小學生對故事內容有更直觀的了解,我們配了大量精美版畫和彩色插畫;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在“寫作素材分析”里對文中運用的各種優秀寫作手法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為了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我們在原文後添加了與原文內容有關的“知識拓展”版塊。本書由任丹萍編譯。

作者簡介

作者:(明)施耐庵 譯者:任丹萍

圖書目錄

高俅當太尉
拳打鎮關西
倒拔垂楊柳
風雪山神廟
楊志賣寶刀
智取生辰綱
梁山大火併
武松打猛虎
醉打蔣鬥神
大鬧清風寨
潯陽江遭難
宋江題反詩
江州劫法場
真假黑旋風
李逵殺四虎
一打祝家莊
二打祝家莊
三打祝家莊
小旋風受難
斧劈羅真人
時遷巧盜甲
大破連環馬
晁天王中箭
智賺盧俊義
活捉史文恭
梁山排座次
好漢鬧東京
全伙受招安
及時雨之死

文摘

【提示】高俅是《水滸傳》當中的一個重要反面人物,他迫害林沖,-擾亂朝政,結黨營私,對大宋天下的不斷衰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後來朝廷發兵進攻梁山,以及最後梁山好漢被陰謀害死的事件中,高俅都是一個關鍵人物。所以《水滸傳》在開篇不久就提到這樣一個人實在是有其深遠的意義。
這樣一個卑鄙小人,不過是能夠踢得一腳好球,討得皇帝的歡心,就從此青雲直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尉,手握重兵,這充分暴露出當時社會的腐朽與沒落。梁山好漢雖然能夠為了忠心報國而歸降朝廷,但是為這樣的皇帝賣命,又有這樣的奸臣陷害,最終下場極其悽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高俅發跡這一段雖然不很起眼,卻對全書有著很大的引導作用。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球。後來發跡,便將氣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裡城外幫閒。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合,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里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東京城裡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閒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閒人,招納四方乾隔澇漢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後來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風調雨順,放寬恩大赦天下。那高俅在臨淮州,因得了赦宥,思量要回東京。這柳世權卻和東京城裡金梁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士是親戚,寫了一封書札,收拾些人事盤纏,齎發高俅回東京,投奔董將士家過活。
當時高俅辭了柳大郎,背上包裹,離了臨淮州,迤邐回到東京,徑來金梁橋下董生藥家,下了這封信。董將士一見高俅,看了柳世權來書,自肚裡尋思道:“這高俅我家如何安著得他?若是個志誠老實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兒們學些好。他卻是個幫閒的破落戶,沒信行的人。亦且當初有過犯來,被斷配的人,舊性必不肯改。若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麵皮。”當時只得權且歡天喜地,相留在家宿歇,每日酒食管待。住了十數日,董將士思量出一個路數,將出一套衣服,寫了一封書簡,對高俅說道:“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後誤了足下。我轉薦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久後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高俅大喜,謝了董將士。董將士使個人將著書簡,引領高俅,逕到學士府內,門吏轉報小蘇學士,出來見了高俅,看了來書,知道高俅原是幫閒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裡如何安著得他?不如做個人情,薦他去駙馬王晉卿府里,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喜歡這樣的人。”當時回了董將士書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寫了一封書呈,使個乾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處。
端王來王都尉府中赴宴,都尉設席,請端王居中坐定,都尉對席相陪。酒進數杯,食供兩套,那端王起身淨手,偶來書院裡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卻不在手頭,明日取來,一併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意,想那筆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來,送至宮中便見。”端王又謝了。兩個依舊入席,飲宴至暮,盡醉方散。端王相別回宮去了。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龍筆架,和兩個鎮紙玉獅子,著一個小金盒子盛了,用黃羅包袱包了,寫了一封書呈,卻使高俅送去。高俅領了王都尉鈞旨,將著兩般玉玩器,懷中揣著書呈,徑投端王宮中來。把門官吏轉報與院公。沒多時,院公出來問:“你是那個府里來的人?”高俅施禮罷,答道:“小人是王駙馬府中,特送玉玩器來進大王。”院公道:“殿下在庭心裡和小黃門踢氣球,你自過去。”高俅道:“相煩引進。”院公引到庭前,高俅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腰系文武雙穗絛。把繡龍袍前襟拽紮起,揣在絛兒邊。足穿一雙嵌金線飛鳳靴,三五個小黃門相伴著蹴氣球。高俅不敢過去衝撞,立在從人背後伺候。也是高俅合當發跡,時運到來,那個氣球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著,向人叢里直滾到高俅身邊。那高俅見氣球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端王見了大喜,便問道:“你是甚人?”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親隨,受東人使令,齎送兩般玉玩器來,進獻大王,有書呈在此拜上。”端王聽罷,笑道:“姐夫直如此掛心。”高俅取出書呈進上。端王開盒子看了玩器,都遞與堂候官收了去。
P7-10

序言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就像地下的養分,一直滋養著我們的生活之樹。前幾年我們常提的“與時共進”就是出自《周易》。近幾年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就是出自於《詩經》。而我們常說的“小康”則是出自於《禮記》。
至聖孔子對人生三件大事的思考依舊是我們人生的指南。《論語》開篇第一句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說的是人之所以能成為人,是通過不斷的學習達成的。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說一個人的社會性是他能融入社會的必要條件。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明人應該具備與人交流的處事能力。種種這些,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無法估量的助益。
現在我們提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科技的學習和經典的學習並不矛盾,因為經典帶給我們的是“軟能力”,是“磨刀不誤砍柴工”。而且經典的學習必須要從少年開始。
古人也曾有言“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慾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有所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讀熟。”可見,越早接觸經典、學習經典,越能讓孩子在心智未明之時就汲取中國最優秀文化的精髓。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數學才能,而楊振寧的父親卻讓他用幾年的時間去學習中國的古典文學。楊振寧常談到那幾年閱讀生涯對他人生和科學研究工作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同樣,溫家寶總理的古典文學素養也令人稱道,你會發現他的每一次演講,都會信手拈來一些詩句作為開篇,為他清晰、嚴謹的講話增添深情而動人的色彩——文化修養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本身,它還是完善的思維方式。
由此可見,學習經典是更加有利於小學生“學文”與“做人”。
我們編輯本套“小學生版四庫”,就是希望小學生們能夠把學習經典當成日常的一種習慣。繼承優秀文化,讓經典啟智開蒙。我們以收錄古籍最為豐富的《四庫全書》總目為參考,從中選取最適合於小學生中高年級閱讀的題材,並且去其晦澀難懂的部分。讓小學生們所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都能對今後的人生路途有所裨益。
我們國人一輩輩,已經捧著這些經典走到了今天。同樣,希望這些經典也可以為下一代傳遞精神的力量,讓孩子們繼續捧著中國人的經典走向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