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脫

氣脫指正氣的耗損脫失。常由於過汗、過下、失精、亡血等原因,以致氣失依附涵載而外脫。《靈樞·決氣》:“氣脫者,目不明。”臨床見證除了目失所養而視物模糊不清外,尚可有氣息低微、面色蒼白、脈微弱,甚則冷汗淋漓,昏不知人等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脫
  • 出  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指正氣的耗損脫失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氣脫,即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氣脫多由於正不敵邪,或慢性疾病,正氣長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氣隨血脫或氣隨津泄而致氣脫,從而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氣脫可見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全身癱軟、手撒、二便失禁、脈微欲絕或虛大無根等症狀。
氣脫與亡陽、亡陰在病機和臨床表現方面多有相同之處,病機都屬氣的大量脫失,臨床上都可見因氣脫失而致虛衰不固及機能嚴重衰竭的表現,但亡陽是陽氣突然大量脫失,當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陰是陰氣突然大量脫失,當出現大汗而皮膚尚溫、煩躁、脈數疾等熱性徵象。若無明顯寒象或熱象,但見氣虛不固及機能衰竭的上述表現,則稱為氣脫。因此,氣脫若偏向陽氣的暴脫,則為亡陽;若偏向陰氣的大脫,則為亡陰。

中醫套用

氣脫(證)論治
主證:呼吸微弱而不規則,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肢厥身涼,面色蒼白,口開目合,手撒身軟,二便失禁。
舌脈:脈微欲絕,舌質淡白,苔白潤。
治法:益氣回陽,扶正固脫
代表方劑:參附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