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提高生活水平,重點關心弱勢群體,採取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舉措。一句話,民生工程就是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現代版“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生工程
  • 主要:堅持以人為本
  • 特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 目的: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
案例一,案例二,具體落實,專項調查,

案例一

1、安徽省重點民生工程解讀:
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學有所助……
日前,我省公布了18項民生工程的具體政策,並首次公布了聯繫人的電話。
今年一季度,我省已經有3.3萬餘戶城市低保家庭得到了廉租住房保障。昨天下午,省建設廳房改辦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年底前,對全省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0平方米的城市低保住房困難家庭實行保障,保障人數將達到5萬戶。
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保障成為新增的6項民生工程之一。省建設廳房改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正在積極爭取國家廉租住房建設投資補助,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廉租住房房源。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現行的保障方式主要以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為主,由住房困難家庭自行承租住房,但廉租住房保障最理想的方式是實行實物配租,即提供廉租住房,所以當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增加實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房源。
根據計畫,到2010年末,全省廉租住房保障範圍將由住房困難的城市低保家庭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各市、縣實物配租戶數占廉租住房保障戶數的比例不低於30%。
據了解,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準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家庭平均住房水平、市場平均租金以及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以戶為單位確定。
2城鄉醫療救助擴大受益面
作為全省12項民生工程之一的城鄉醫療救助政策去年已經被納入民生工程。記者昨天從省民政廳獲悉,今年在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基礎上,我省擴大了城鄉醫療救助的受益對象和救助病種,在補助標準上也有調整,讓更多困難群體享受到大病救助。
根據規定,城鄉醫療救助的受益對象包括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收入民眾和因病致貧的民眾。據了解,城鄉低收入民眾和因病致貧的民眾是首次納入醫療救助範圍。救助病種包括惡性腫瘤或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腦中風、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嚴重心臟病、重型肝炎及併發症、愛滋病、晚期血吸蟲病、重症精神病等大病以及經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病種,在救助病種中還首次增加了重症慢性病。
3、獎助學金惠及17萬學子
今年我省民生工程中有3項是關於教育民生的,比去年增加了一項即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據悉,該項民生工程將會惠及我省17萬左右的大學生,他們將獲得少則2000元,多則8000元的資助和獎勵。
據介紹,建立貧困生資助體系主要是為了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求學問題,面向大學生的共有三種獎勵和資助。“國家獎學金”獎勵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每年為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高校里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面為3%,每年5000元;“國家助學金”則資助本專科高校里家庭困難學生,有20%的在校學生都可獲得每年2000元的獎金。除了大學生外,中職學生今年也被納入到資助範圍內,國家助學金將每年提供1500元給農村、縣鎮以及城市貧困家庭的學生。
除了保障大學生和中職生的入學外,今年我省繼續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即國中和國小的學雜費,同時向農村國中和國小免費提供教科書。目前,我省還有部分農村中國小校舍是危房,從去年開始,我省計畫用兩年的時間改造全省304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校舍,確保農村中國小校舍安全。
4、9000公里新路鋪進農村
在今年的民生工程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重點,涉及3個項目,其中農村公路實現“村村通”更是受到關注。據悉,到2010年我省將有2.7萬公里的農村公路完成改建,所有建制村都能通上水泥(瀝青)公路,此舉將大大改善農村出行難的現狀。
據了解,今年投入建設的農村公路共9000公里,總投資22.6億元。每條公路路面寬度不低於3.5米,路面面層厚度不低於18厘米,達到四級公路的標準。資訊時代我省還有部分自然村里接收不到電視廣播的信號,為了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今年實施“村村通”工程,未來三年讓3萬餘個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今年將有近萬個村落有望通電視廣播。此外,今年我省還將解決3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的問題。
(稿件來源:中安線上-新安晚報 記者:張曉嶸 夏麗霞 編輯:周曉留 2008年04月24日06時07分)

案例二

1、安徽三十三項民生工程:
安徽省2011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一、新增3項民生工程(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在全省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促進村級公益事業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新農村建設,2011年各級財政投入資金15.4億元。(二)農村公路危橋加固改造工程。從2011年開始用5年時間,投入40億元,完成6000餘座農村公路危橋改造任務,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通行能力,保障民眾出行安全,2011年投入資金8億元。(三)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全省開展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進一步擴大城鄉消費,提高居民生活質量,2011年投入資金14億元。 二、調整完善6項民生工程(一)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從2010年起,國家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在2009年國小325元、國中525元基礎上提高100元,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由國小500元、國中750元提高到國小750元、國中1000元。2011年繼續按照提標後的政策實施。(二)調整高校和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項目政策。從2010年秋季開始,國家進一步提高高校國家助學金資助水平,由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將中等職業學校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免學費政策範圍;實施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平均每生每年補助1500元。2011年繼續按照提標擴面後的政策實施,並將原高校和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項目調整為“高校、中職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三)提高農村五保供養補助標準。2011年,將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由1200元提高到1400元,新增部分由省與縣(市、區)按8∶2分擔。 (四)充實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項目內容。將特困精神病患者藥費補貼作為已有的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項目的擴充內容。2011年,向5.7萬名持有低保證的特困精神病患者每人補助500元藥費。同時,統一城鄉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標準,將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標準由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五)調整農村清潔工程項目政策。2011年,將原農村清潔工程項目調整為“農村危房改造及清潔工程”,在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項目的同時,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5萬戶危房改造任務。(六)充實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項目內容。將血吸蟲病傳染源控制和血防機構能力建設作為已有的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項目的擴充內容。2011年,進一步推進全省血吸蟲病傳染源控制工作,實施淘汰耕牛、封洲禁牧、建設無害化廁所、加強血防機構能力建設。三、繼續實施24項民生工程 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已按期完成目標任務,自2011年起退出民生工程;隨著各地將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逐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保障受益人數將不斷減少,自2011年起轉入部門正常工作。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光榮院建設、社會(兒童)福利中心建設、新型農民培訓工程、農民工技能培訓工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校舍安全工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鄉醫療救助、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農村沼氣建設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家書屋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等24項民生工程,繼續按《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10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0〕1號)規定執行。

具體落實

2006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廣泛調研、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廣大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難、看病難、上學難”問題,啟動實施了十二項“民生工程”。去年,全省十二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78.4億元,各項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實。
“民生脈動最關情”。十二項細密的惠民政策,深入到百姓生活各個方面,織就起一幅和諧社會的畫卷。
確保困難群體“老有所養”
確保困難群體“老有所養,衣食無憂”,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我省將解決困難民眾“生活難”問題擺在民生工程的第一位。
2007年,我省全面建立起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年人均收入低於683元的130.9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年人均補助達到380元,農村特困民眾救助實現了向農村低保制度的轉變。當塗縣大隴鄉村民李生魁,2004年患上B肝重症伴肝硬化腹水,三年多醫藥費花了3萬多元,家庭陷入困境。民政部門得知後,將李生魁家納入重點低保對象,提高低保補貼標準。李魁生感激地在筆記中寫道:“低保點燃了我生活的希望之燈。”
2007年,全省45.7萬“五保”對象年人均供養標準提高到1200元。此外,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也得以保障。去年各級財政投入近1.3億元,對全省6萬餘名補助對象,按當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放基本生活費,年人均補助2146元。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全省確認獎勵扶助對象6.7萬餘人,發放獎勵扶助資金4431萬元,全部打卡發放到戶。
除了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部分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也得到重視和改觀。2007年,中央和省級補助7.2億元,投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惠及318.2萬餘人。血吸蟲流行區的青陽縣河西村興建了兩座供水池,清澈山泉引入家家戶戶,村民們改廚、改灶、改廁,紛紛建起沼氣池,創建生態新家園。村民錢立發感慨地說:“過去,想到那含有血吸蟲的水,乾什麼也沒勁;現在有了乾淨衛生水,大家的擔憂也沒了,生產生活的勁頭都上來了。”
確保人民民眾“病有所醫”
確保人民民眾“病有所醫”,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二項民生工程中,涉及到醫保制度的就有五項。
在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率大幅提高。2007年,我省共有81個縣(市、區)建立了新農合制度,參合農民達3602萬人,參合率85.8%,當年籌資20.8億元,累計補償1000多萬人次。鳳台縣童圩村婦女趙有芳就是新農合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她患有嚴重的白內障,參加新農合僅交5元錢,最後報銷了5200多元醫療費,不僅醫好了病,家庭經濟也逐漸好轉。
在城鎮,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啟動。2007年,全省參保人數達421萬人。其中,合肥、蕪湖、馬鞍山被列入全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城市。
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不僅表現為覆蓋面的擴展,還在“提高醫療救助水平”、“改善衛生服務條件”的縱深度上體現出來。2007年,我省將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戶”、農村重點優撫對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範圍,省財政共撥付中央和省級資金1.2億元。全省共救助農村困難民眾152.2萬人次,支出救助資金9579萬元;救助城市困難民眾10萬人次,支付資金4533萬元。此外,全省規劃建設了300所鄉鎮衛生院,1000個村衛生室、6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3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總投入資金3.4億元。
對於重大傳染病病人,一套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制度也已初步建立。2007年,全省共為1956名愛滋病人進行抗機會性感染治療,對1680名愛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療藥品和免費CD4檢測7335次,向4.7萬名結核病人提供免費化療、X攝片和痰檢,對6130名晚期血吸蟲病人提供免費救治。
確保城鄉孩子“學有所教”
教育是民生之基。“學費貴”、“上學難”話題的熱度一直不減。
2007年春季開學時,安慶市雙蓮寺國小三年級學生馮青青高高興興,爸爸媽媽意外又驚喜:學費總共加起來只有90多元,想想孩子一年級上學時還要兩三百元呢。學生和家長的喜悅背後,是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得到較好落實。去年,我省不僅全部免除993萬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還對135萬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對29萬名貧困家庭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有效解決了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問題。
一方面,我省以免除學雜費等方式,幫助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順利“就學”,另一方面,積極改善農村學校教學條件,使其更好地接納學生“入學”。從2007年起,我省計畫用兩年時間完成全省304萬平方米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任務。省政府同時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全力支持和配合農村中國小危改和校舍建設工作,能免收的行政性收費一律免收,服務性收費減半收取。去年全年,我省累計下達9.9億元改造資金,改造D級危房193.3萬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積236.6萬平方米,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雙管齊下”的功效已顯現。2007年,我省近千萬城鄉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上學難”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今年工程擴至18項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而十二項民生工程正如鋼筋鐵骨,搭建起解決民生問題的政策框架,充盈了“和諧社會”的具體內涵,使得“和諧安徽”的發展脈絡更加清晰,也給人民民眾帶來了最直接、最現實的實惠。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2008年,省委、省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提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在繼續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的同時,我省又新增實施六項民生工程。即: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立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保障機制;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十八項民生工程當年財政投入總規模約160多億元。
和諧社會的畫卷已經展開,潤澤江淮的雨露繼續播灑。“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向著十七大提出的民生建設目標,安徽正在闊步前行。
(稿件來源:中安線上 特約記者:田婷 編輯:夏勝為 2008年04月21日07時49分 )

專項調查

我省十二項民生工程實施一年多,民眾的滿意度如何?省有關部門就此進行了專項調查。請看—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十二項民生工程的總滿意度達88.6%;對“全面消除農村中國小危房”的政策實施結果的滿意度達93.4%;對“逐步建立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機制”的滿意度達91.4%;對民生工程實施中,各級政府的宣傳和組織的綜合滿意度達83.9%
2007年,我省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針對部分民眾“上學難、看病難、生活難”等現實利益問題,建立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制度框架,直接惠及全省4000多萬城鄉居民。
最近,省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在全省17個市抽選了17000戶城鄉居民樣本,開展了“十二項民生工程社會公眾評價情況”專項調查,結果顯示,十二項民生工程民眾滿意度達88.6%。以人為本的施政方針,真金白銀的“惠民”工程,贏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政策惠民:整體滿意度高
按十二項民生工程總籌資額測算,全省4000萬受益民眾,人均受益近200元。130.9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每人每年補助380元,高於360元的全國平均水平。45.7萬農村“五保戶”每年供養標準提高到1200元;81個縣(市、區)的3600萬農民加入“新農合”,看病有補助;60556名城鎮未參保企業退休人員,獲得基本生活費。
十二項民生工程,涉及解決“生活難”的有5項,解決“看病難”的有5項,解決“入學難”的有2項,74%的資金直接補助到人。實施一年來,“民生工程”結出累累碩果。民眾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實惠。
近日,省統計局採取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的方式,在全省17個市,每個市完成1000份調查問卷。調查顯示,民生工程得民心,順民意,民眾關注度高,整體滿意度高。
調查表明,其中對“全面消除農村中國小危房”的政策實施結果滿意度最高,達93.4%;對“全面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和“逐步建立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機制”的滿意度也在90%以上,分別達92.4%和91.4%;最低的項目“探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滿意度達到81.8%。
民生工程實施中,各級政府的宣傳和組織,贏得了民眾較高的滿意度,綜合滿意度達83.9%。97.6%的城市居民,至少知道一項涉及城市居民的民生工程,99.3%的農村居民至少知道一項涉及農村居民的民生工程。
受惠不同:城鄉感受有別
據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從教育和醫療保障“一高一低”的滿意度可以看出,“上學難”和“看病難”,是民眾關心的兩個重點。教育的民生工程,讓百姓得到較大實惠,而在加強城鎮醫療保障上,還有待繼續努力,實現“病有所醫”。
此外,各個不同的社會群體,由於生活條件、觀念和期望值的差別,對民生工程的評價及滿意度也有區別。
調查顯示,無論是整體的綜合評價,還是對單項民生工程的認識,農村居民滿意度普遍高於城市居民。原因不難理解,民生工程雖然帶來同樣的政策收益,但城市居民收入明顯高於農村,惠民政策的槓桿,對改善生活的效應有別,百姓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
17000名被調查居民中,年齡越大,對民生工程滿意度越高。60歲以上被調查者對民生工程的政策實施結果綜合滿意度為91.7%,高出18歲至29歲被調查者的8.7個百分點,顯示出老年人對社會保障的要求更迫切;此外,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對民生工程宣傳組織的滿意度,普遍高於收入在4000元以上較高者。多數民生工程的“陽光”,直接照耀低收入階層,在實施過程中,各級政府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使中低收入者親身感受到政府公共服務方式的轉變,產生了較高的滿意度。
總之,黨和政府的拳拳為民之心,看在民眾眼裡,暖在百姓心間。十二項民生工程,得到民眾真心的認可與支持。
“工程”擴容:多向弱勢群體傾斜
啟動和實施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執政為民”宗旨的充分體現。今年全省“兩會”上,省長王三運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民生工程由12項擴大到18項,財政投入總規模將超過160億元。
訊息一出,人們萬分高興的同時不禁追問,如何讓民生工程的陽光照耀到更廣闊的領域,讓更多民眾感受到政策的溫暖?
“民生工程政策選擇,應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群體,將政策保障機會公平和結果公平並舉,保證社會效率,促進結果公平。”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工程實施重點必須放在教育、就業領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將各地已有的“4050工程”、下崗人員培訓、大學生職業培訓、農民技術培訓等關於就業的政策納入民生工程,“授之以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弱勢群體的自身素質和職業素質的提高,使他們有能力在初次分配階段獲得更好的收入。由於年老體弱、低收入和低學歷群體對民生工程有著較高的期望值,因此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還應重點向這部分群體傾斜。
12項民生工程覆蓋面廣,受益民眾多,實施工作難度大。如何提高民生工程實施效果?“服務與監督雙劍要並舉。”有關專家認為,基層必須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儘可能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縮短民眾享受政策的辦理時間。同時,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最好建立全省聯網的民生工程信息庫。
任何一項惠民政策,只有真正落實無偏差,才能實現它惠民的初衷。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民生工程實施過程的監督,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和政策執行的公平。
調查顯示,我省有部分民眾對民生工程露出不滿意的表情,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民生工程相關政策不理解。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這部分民眾對民生工程政策的理解程度,是降低其不滿意程度的有效手段。專家還建議,各地改進宣傳工作模式,細化宣傳工作內容,消除部分民眾通過民生工程坐享其成的錯誤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