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才女

民國四大才女

民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基本介紹

背景,呂碧城,簡介,生平,個人記錄,個人著作,蕭紅,簡介,生平,主要作品,石評梅,簡介,生平,評價,主要作品,張愛玲,簡介,作品,語錄,年曆,相關圖書,

背景

1912年,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滅,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緊隨其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使民主和科學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漸漸開化。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大批女性文學作家及作品。她們以其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及審美傾向而獨樹一幟,令當時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尤其是她們將自身大膽的人生情愛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滲透融合於文學作品之中,達到了更鮮活更新奇的效果,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呂碧城

簡介

呂碧城生於1883年,父親呂鳳岐是光緒三年丁丑科進士及第,曾任國史館協修、山西學政等,家有藏書三萬卷。12歲那年,父親去世,因呂家無男子,族人便以其無後繼承財產為名,霸占呂家財產,與呂碧城9歲時便議定婚約的汪氏,見呂家變故,也連忙退婚。
呂碧城呂碧城
1904年,呂碧城結識了天津《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並以絕妙文采,得到英斂之的賞識,成為該報第一位女編輯。從此,呂碧城聲譽鵲起,一發不可收。此後,她興辦女學、提倡女權、出國遊學,後因不屑袁世凱稱帝,毅然辭去了大總統秘書的職位。
動盪的時代,新舊擅遞,社會劇烈的變革,個人不同尋常的境遇,使碧城的詞別開生面,多姿多彩,倍受世人矚目。呂碧城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新女性,也是近代傑出的女詞人,她的詩詞創作,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才華,作為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龍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錄六十六位名家詞作四百九十八首,呂碧城五首殿後,有“一代詞媛”之稱。文學家潘伯鷹形容她的詞“足與易安俯仰千秋,相視而笑”近人錢仲聯先生作《南社吟壇點將錄》將呂碧城目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認為“(碧城)近代女詞人第一,不徒皖中之秀。”

生平

呂碧城出身於官宦家庭,其父呂鳳岐曾做過山西學政,但在她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且無子嗣,其家族拒絕分配遺產,其母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呂家四姐妹投奔在塘沽任鹽課司大使(八品官)的舅父嚴鳳笙。
8年後,在清末女權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呂碧城有意去天津“探訪女學”而遭到舅父嚴詞罵阻,並訓之以女子當“恪守婦道”。憤然之下,年方二十的碧城小姐逃出家門,獨闖天津。
1923年,也就是呂碧城離家出走的20餘年後,魯迅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演講“娜拉出走之後”,談到娜拉出走之後會面臨的兩個結果: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為當時女性很難在經濟上做到獨立,“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他還告誡年輕人“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而當年,當離家出走時的激憤、興奮漸漸地消退,呂碧城第一個意識到的就是這個現實問題:她兩手空空,身無分文,連買車票的錢都沒有。就在她苦想無計的時候,通過和車上乘客的談話,她意外地結識了一位貴人——天津佛照樓旅館的老闆娘。這位好心的女人非常同情呂碧城的遭遇,不僅為她補上車票,抵達天津之後,還將暫時無處可去的呂碧城帶到自己家中安頓下來。知道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呂碧城經過打聽,得知方太太就住在天津《大公報》報館中,於是提筆給她寫了封長信。無巧不成書,這封信恰被《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看到,一讀之下,不禁對呂碧城的文采倍加稱許,又兼得知呂碧城就是自己早先認識的才女呂美蓀之妹,便欣然前往佛照樓探望。兩人相見後,言談甚歡,英斂之對呂碧城的才華膽識甚是讚賞,當即約定聘請她擔任《大公報》見習編輯。這對呂碧城來說,是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那意味著她擁有了當時離家出走女性面臨的“墮落”和“回來”之外的第三條道路——獨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不久,呂碧城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系列格律嚴謹、文采斐然的詩詞作品,因其迥異於一般女性的開闊視野和胸襟,贏得了一片讚譽之聲,當時名流紛紛唱和,並登門造訪。
而且,呂碧城的文章還為她引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朋友。
1904年6月10日,借住在英斂之家中的呂碧城正在看書,門房舉著一張名片進來稟報說:“來了一位梳頭的爺們兒。”呂碧城接過名片一看,上書“秋閨瑾”三字。等到門房將此人引進來之後,呂碧城但見來客身著長袍馬褂,一副男人的裝扮,頭上卻梳著女人的髮髻,長身玉立,目光炯炯,英氣勃發,氣度非凡,一看就不是尋常之輩。此人就是後來號“鑑湖女俠”的秋瑾,當時正準備留學日本。秋瑾亦曾以“碧城”為號,因此許多人經常將呂碧城的詩詞誤為秋瑾之作,而秋瑾讀呂碧城的作品,亦嘗有引為同調之感,所以此次留日之前,特來登門拜訪。
呂碧城和秋瑾交談之下,不禁都有相見恨晚之感。當晚,呂碧城即將秋瑾留宿在自己的住所內,徹夜長談,同榻而眠。對於國家的積弱凋敝、政府的腐敗無能、民族的危機憂患,兩人在觀點上可謂一拍即合,但在具體做法上,卻各有選擇。秋瑾試圖勸說呂碧城跟她一起東渡扶桑,籌劃革命。可是呂碧城自稱是個世界主義者,雖然同情革命派,但並沒有政治上的企圖,相反,她更願意從教育入手,啟迪民智,轉移社會風氣,以為將來濟世救民作準備。
呂碧城和秋瑾的此番相會不足四天,卻一見如故。二人約定,秋瑾去日本從事革命事業,呂碧城則在國內倡導輿論,遙相呼應。秋瑾還慨然取消其“碧城”之號,讓與呂碧城專用,成就了兩位卓異女性間的一段因緣佳話。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紹興遇難。呂碧城用英文寫就《革命女俠秋瑾傳》,發表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報紙上,引起頗大反響,一度也使自己陷於險境。
呂碧城不但才華出眾,特立獨行,便是在穿衣打扮上,亦是敢於領時代之先,處處風標高致。她喜穿洋裝,而且最愛繡有大幅孔雀的衣衫。女作家蘇雪林在《女詞人呂碧城與我》一文中記述說,雖然因緣交錯,使得自己和呂碧城從未謀面,但一直對其心懷仰慕,曾“從某雜誌剪下她一幅玉照,著黑色薄紗的舞衫,胸前及腰以下繡孔雀翎,頭上插翠羽數支,美艷有如仙子”。
英斂之與呂碧城相識後,因為欣賞其才華膽識,一度生出傾慕之心。英斂之的妻子淑仲以女性的直覺感到丈夫的熱心有些過了頭,暗自傷心悲痛,幾欲離家避走。最後,英斂之“發乎情,止乎禮”,以君子之風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只在事業上給予呂碧城以指引支持,不但對她力加拔擢,還將她引薦給當時的眾多社會名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英斂之和呂碧城之間的關係卻慢慢地出現了不和諧的音調。
在個人層面上,呂碧城個性很強,遇事極有主見,隨著交往日多,在各種事情上,難免與英斂之言語失和,甚至發生矛盾爭執。由於英斂之對呂碧城恩情太深,所以這時呂碧城即使沒有忘恩之心,在別人看來,也難免有負義之嫌。英斂之對她的態度也由最初的欣賞漸漸地變為不耐和反感,在日記中甚至斥之為“不通”、“虛驕刻薄,態極可鄙”。隨後發生的另一件事,終於將兩人本已不睦的關係推向了破裂。
呂碧城性喜奢華,打扮新潮,這些都為英斂之所不喜,並曾因此批評過她,呂碧城對此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1908年,《大公報》上刊載了一篇題為《師表有虧》的短文,批評幾位教習打扮妖艷,不東不西,不中不外,招搖過市,有損於師德。當時的女教習並不多,打扮妖艷者更屈指可數,又兼英斂之之前曾經對自己的裝扮有過微詞,呂碧城讀後覺得這是在刻意譏刺自己,於是在《津報》上發表文章,針鋒相對地進行反擊。英斂之在日記中記道:“碧城因《大公報》白話,登有勸女教習不當妖艷招搖一段,疑為譏彼。旋於《津報》登有駁文,強詞奪理,極為可笑。數日後,彼來信,洋洋千言分辯,予乃答書,亦千餘言。此後遂永不來館。”
在上海,呂碧城投身商界,從事外貿生意,憑藉自身獨特的女性魅力、過人的才幹膽識,再加上在政壇和上流社會所累積的豐富人脈,迅速在號稱“冒險家樂園”的十里洋場嶄露頭角,僅兩三年間,就積聚起可觀的財富。
馳騁於商場、旋轉於舞場的同時,呂碧城也繼續著自己詩詞唱和的生涯。1914年,她在上海加入由柳亞子等人創辦的著名詩歌社團——南社。當時,呂碧城與南社同仁,如汪精衛、張默君、鐵禪、餘十眉等,都有往來。柳亞子稱其為“南社女詩人中的佼佼者”,林庚白贊其曰:“碧城故士紳階級中閨秀也,驚才絕艷,工詩詞,擅書翰……讀之使人迴腸盪氣,有不能自已者。”這一時期,呂碧城還自學了法、德等語言。
對於婚姻,呂碧城因“年光荏苒所遇迄無愜意者,獨立之志遂以堅決焉”。母親病逝後,呂碧城了無牽掛,又兼經濟上已經具有足夠的能力,1920年,一直嚮往西方的她以上海《時報》特約記者的身份,隻身赴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旁聽,主攻美術,兼學歷史和文學,同時將她看到的美國之種種情形發回中國,讓國人與她一起看世界。
旅居西方的她,長年住在當地的豪華賓館裡,因為其氣質高貴、出手豪綽,許多西方人甚至以為她是東方的公主。到處是繽紛的色彩,悠揚的音樂,然而身處錦繡叢中、繁華世界,她的心中卻有不為人知的落寞,自覺如一粟漂於滄海,感慨不知生存的目的何在。
1943年1月4日,呂碧城夢中得一詩,抄寄友人:“護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績忍重埋。匆匆說法談經後,我到人間只此回。”這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作,堪稱絕命詩。
20天后,61歲的呂碧城在香港九龍辭世。 

個人記錄

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女權運動及女子教育的先驅者。

個人著作

呂碧城著作頗豐,詩詞、散文俱佳。代表著作有《信芳集》、《呂碧城集》、《歐美漫遊錄》等。
代表詩詞
《瓊樓》
瓊樓秋思入高寒,看盡蒼冥意已闌;棋罷忘言誰勝負,夢余無跡認悲歡。
金輪轉劫知難盡,碧海量愁未覺寬;欲擬騷詞賦天問,萬靈淒側繞吟壇。
《祝英台近》
縋銀瓶,牽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淥搴芳,夢墮楚天遠。
最憐娥月含顰,一般消瘦,又別後、依依重見。
倦凝眄,可奈病葉驚霜,紅蘭泣騷畹?滯粉黏香,繡屧悄尋遍。
小欄人影淒迷,和煙和霧,更化作、一庭幽怨。

蕭紅

簡介

蕭紅,1911年6月2日生於黑龍江省呼蘭府(1905年1月至1913年為呼蘭府,2004年後劃為哈爾濱市呼蘭區)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蕭紅蕭紅
1930年,蕭紅因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後被棄,困於旅館,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報社的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蕭紅一生受盡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絕給定、拒絕平庸,這不僅體現在她對傳統社會的抗爭和對愛情自由的追求,更體現在她的文學創作中。不管是從題材選取還是手法運用,蕭紅都拒絕已有成法,另闢蹊徑,堅持自己別致而獨特的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蕭紅將北方鄉村特有的荒涼曠野下人們的生存狀態、風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帶入文壇,使文壇既陌生又無限新奇。

生平

蕭紅的童年並不美好,生母早亡,父親張廷舉續弦後,繼母梁亞蘭與蕭紅姐弟感情並不親密。據黑龍江大學蕭紅研究中心副主任葉君介紹,父親張廷舉在當時,擔任過呼蘭國小校長,通俗出版社社長,省教育廳秘書等職,表面上的做派比較新,但骨子裡的觀念比較舊。蕭紅母親死後,家境變壞,張廷舉工作和理家不能兼顧,心情不佳,對孩子也沒有好態度。這些都給幼時蕭紅留下了影響。
家中最疼愛蕭紅的就是祖父張維禎,葉君說:“她常跟祖父一起在後花園裡做遊戲,栽花、種菜、拔草,捉蝴蝶等。這後花園,就是後來出現在《呼蘭河傳》裡面的大花園。祖母死後,蕭紅搬到祖父屋裡住,祖父也教她讀詩。祖父給了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成就了她日後的文學想像。”
國小時代,蕭紅的作文經常被老師表揚,葉君透露:“同學回憶說她的一篇作文《大雨記》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家庭環境複雜導致蕭紅的性格很叛逆,懂得反抗。張廷舉曾為蕭紅訂下一門親事,在蕭紅國小畢業後勸她放棄學業,令其成婚。蕭紅想上中學讀書,逼迫父親做出讓步。葉君還原了當時的一些細節,“蕭紅在家消極抗爭一年沒什麼結果。就放風說如果家裡不答應上學,就仿效國小同學到呼蘭天主堂當洋姑子。”
1928年,蕭紅在哈爾濱讀中學時,就已展現出文學天分,並在校刊上發表文章。葉君稱:“蕭紅在東特女一中時代,發表在校刊上的作品是一首詩,名叫 《吉林之游》,原文不存。大意是記述全班同學到吉林春遊的感受和熱鬧場面。這個時期,她最愛讀的魯迅茅盾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美國作家辛克萊的《屠場》也對她產生了深刻影響。”
當記者提到蕭紅讀中學時代深受五四運動及新文化影響,參加過五卅運動和1928年反對日本修鐵路的學生遊行時,葉君說:“五卅運動中蕭紅參加過為聲援五卅運動而舉行的募捐、義演活動。當時,還在義演的話劇《傲霜枝》里出演了一個小姑娘。1928年是在遊行隊伍里散發傳單。”
蕭紅國中讀完並沒有放棄自己學業的想法。當時她認識了一個表哥叫陸哲舜。是當時哈爾濱法政大學學生,與蕭紅相識後,鼓勵蕭紅去北平讀書,二人在北平讀書的經歷中,由於陸家切斷經濟來源,蕭紅與陸哲舜不得不回哈爾濱。有些書中描繪二人互有好感的經歷在葉君看來是不實的,“蕭紅當時與汪恩甲訂有婚約,蕭紅到北平原意是求學。到北平後,陸提出同居要求,被蕭紅嚴詞拒絕。”
1931年1月,蕭紅寒假返回呼蘭,被軟禁在家中,遂與家庭斷絕關係。2月底,蕭紅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到3月中旬,蕭紅與未婚夫一起離開北平回哈爾濱。
兩人同居,蕭紅懷孕後,汪恩甲卻失蹤。汪恩甲這個人物形象很負面,葉君介紹:“汪恩甲是哈爾濱三育國小的一名老師。跟蕭紅戀愛時,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夜校進修。與汪的婚約,蕭紅一開始並無惡感。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汪恩甲身上有些紈絝習氣,後來,蕭紅還偶然發現他有抽大煙的惡習,心裡有些惡感。蕭紅的文字里的汪沒有隻言片語的負面評價。應該是一個本性不壞的男人。最後,他在東興順旅館棄蕭紅而去,至今沒有材料說明是怎么回事,因而是一個謎案。”
蕭紅當時挺著大肚子,只能困守東興順旅館,旅館老闆曾逼迫蕭紅還債,“因為欠下400塊大洋”,葉君解釋,“老闆見還錢無望,聲稱將其賣到道外圈樓(低級妓院)抵債。”
蕭紅與蕭軍的相愛與分手,故事曾被人說過無數遍,很多人認為是蕭軍救了蕭紅,在葉君看來卻並非如此,“蕭軍確實在蕭紅面前有‘拯救者’的優越感。其實,1932年從東興順旅館逃出,也不是源自蕭軍的拯救,而是哈爾濱的大水,蕭紅最終被紅十字會的難民船救出。但是,離開東興順旅館之後,蕭軍確實接納了懷有身孕的蕭紅。並開始了兩人的共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蕭軍有拯救之功。”
蕭紅與蕭軍曾出版過合集《跋涉》,二人對魯迅十分敬仰,經常與魯迅有書信往來。魯迅在看過他們作品後,將二人邀請至上海。到上海後,在魯迅指導下,蕭紅髮表了小說《生死場》,蕭軍發表了《八月的鄉村》。二人的作品都被魯迅收集到《奴隸叢書》。在葉君看來,《生死場》寫出了東北鄉村的荒野圖景。是蕭紅極為天才的想像和創造。《生死場》是以蕭紅被軟禁在阿城張家地主莊園的那幾個月的見聞為素材。“某種意義上,跟抗戰的關係的不是很大。小說寫出了東北鄉村底層人們黑暗的生存狀態。”
民國四大才女
作為“魯門弟子”,葉君稱:“蕭紅身上延續了魯迅的自由主義立場。如她認為作家是屬於全人類的。作家的寫作永遠對著人類的愚昧。蕭紅生命後期創作的《馬伯樂》明顯繼承了魯迅國民性批判的路子。有學者指出,魯迅的《阿Q正傳》是‘精神勝利法’,而《馬伯樂》里的馬伯樂是‘精神失敗法’,可以看出內里的傳承。”
蕭紅和蕭軍在上海時感情已經產生了裂痕,二人就相約分開一年,蕭軍回青島,蕭紅去東京。
1937年抗戰爆發,蕭紅認識了她生命中第三個男人,東北作家端木蕻良。據葉君回憶,蕭紅跟端木是在上海的《七月》籌備會上認識的。“蕭軍跟端木一開始關係比較友好。但是,隨著三人在一起有了‘瓜田李下’的嫌疑之後,兩人關係惡化。端木確實十分欣賞蕭紅的文學才華。至於最終走到一起,比較複雜。這裡邊跟蕭軍和蕭紅的關係破裂有必然的關係。”
蕭紅與蕭軍分手後,與端木蕻良相愛,在當時的文藝圈中受到非議。葉君說:“當時左翼文學圈子裡的人對端木普遍沒有好感。蕭紅和端木結婚後,立即遭到‘友情封鎖’。此前,跟她和蕭軍來往的一些作家朋友,大多不來往了。”
1938年2月蕭紅與蕭軍在西安正式分手,1938年5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當時,蕭紅已經懷上了蕭軍的孩子。前文提到蕭紅曾懷上汪恩甲的孩子,這個孩子被蕭紅過繼給一戶人家,而蕭紅和蕭軍的孩子生下後,不久就夭折了。葉君說這個孩子的死亡原因仍是一個謎,“1938年秋天,是在重慶江津白沙鎮生下與蕭軍的孩子。產後三天蕭紅對前來看望的白朗平靜地說孩子頭晚抽風死亡。而前一天,她曾向白朗索要過去痛片。說是自己牙痛。白朗給了她藥片。孩子的真正死因至今不明。”
蕭紅在重慶期間患上了肺結核。同期也寫下了很多關於回憶魯迅的文章後,又於1940年初與端木蕻良來到香港,這也是蕭紅生命中的最後一站。
蕭紅在香港期間靜養身體,但當時戰火蔓延到香港,蕭紅的病情也變得嚴重。對於蕭紅的死因,葉君做出解釋是死於誤診:“養和醫院的醫生,認為患有肺結核的蕭紅咳嗽是由喉管結瘤引起,需要開刀。端木向他說明,結核病人不能手術,但對方一意孤行。手術雖然成功,但並沒有發現結瘤。戰時缺醫少藥,蕭紅的病情迅速惡化。如果不是手術,蕭紅應該不至於死在香港。”
在很多撰寫蕭紅的故事中,駱賓基是最後陪伴在蕭紅身邊的人,甚至二人之間有愛情。但葉君給出解釋是:“駱賓基最後陪伴了蕭紅44天,但我並不認為他們之間有愛情發生,因為沒有任何材料可以說明,僅憑駱賓基的說法不可靠。端木
蕻良要為醫藥費而奔走,蕭紅躺在病床上因擔心端木會拋棄自己,而端木確實有八天左右不在蕭紅身邊。讓蕭紅對他心生不滿和失望。蕭紅死時陪在身邊的是端木蕻良。駱賓基那天回宿舍了。”
蕭紅在死時留下遺言:“我將於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對於“白眼”和“半部紅樓”,葉君認為,白眼不是一個具體所指。是泛指蕭紅所遭受到的苦難。“半部紅樓”歷來有多種解釋。一說,是馮雪峰想寫一部表現紅軍長征的長篇小說。但沒完成,蕭紅跟友人想合作續完。我覺得此說比較牽強。“在我看來,‘半部紅樓’是泛指蕭紅未能完成的寫作計畫。臨終時她也說過,我所有的不幸就因為我是個女人,從東京回來之後,蕭紅身上的女性意識極大喚醒。”

主要作品

小說
散文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
蕭紅散文選

石評梅

簡介

石評梅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而自取筆名石評梅。石評梅出生於山西一個清末舉人家庭,自幼受“四書”、“五經”薰陶,有深厚的文字功底。
石評梅石評梅
1919年,“五四運動”後,石評梅報考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系。在女高師讀書期間,期間,她結識了一大批摯友,也因此闖入了文學的門檻。石評梅開始在《語絲》、《晨報副刊》、《文學旬刊》、《文學》,以及她與陸晶清參與編輯的《婦女周刊》、《薔薇周刊》等等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遊記、小說,其中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
石評梅的作品不僅有纏繞不清的哲學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層面上也表現得脆弱和哀苦,通篇充滿了“冷月、孤墳、落花、哀鳴、殘葉”等冷艷的辭彙,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淚珠匯成,可謂滿紙辛酸淚。然而她的善感與抑鬱的氣質並不妨礙她對女性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反而使她能夠從悲觀主義的角度循著情感的悲哀邏輯進行思辨與覺悟,表現一種極熱烈又悲哀至極的吶喊。廬隱曾評價她說,石評梅注定了她是悲劇中的主角。她經歷了從幻想到現實痛苦,從虛幻、失望、渴望到仇恨、反抗、破壞的連續悲劇起落的過程。她的散文就她自身的情感苦旅和這中間巨大的思考時空的真實記錄。
石評梅的作品無論是對光明的渴望、愛情的追求,還是對婦女和社會的解放的渴望,都充滿著柔弱女性奮力掙扎和不斷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她的作品呈現了其思想發展過程中從充滿時代悲哀的嘆息到對理想追求執著精神的轉變過程;她充滿了對既崇敬又心愛的人的緬懷,也表現了對真摯愛情的執著追求;同時,她深深地理解中國勞動婦女以及全民族的悲慘命運和對黑暗的抗爭,從而使爭取自由和解放的執著精神也赫然紙上。

生平

石評梅(1902 ——1928),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縣城關人。父親石銘,字鼎丞,清末舉人,其家庭為平定城內一個書香門第。
石評梅自幼聰穎好學,很受父母喜愛,從三、四歲開始,父親就教她認字,每晚堅持不斷,有時她沒有認熟,雖是深夜,也不許去睡,直到念熟為止。後來進了國小,白天和孩子們一起上課,晚上放學以後,她父親仍然教讀《四書》、《詩經》等。所以評梅童年時代在父親嚴正的教育下,就打下了國文根底,為以後從事文學活動打下了基礎。
辛亥革命後不久,評梅父親石銘到省城太原山西省立圖書館任職,於是評梅隨父來到太原,進入太原師範附屬國小就讀,附小畢業後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由於石評梅天資聰穎,再加上受了良好的親職教育,在學校里學業突出,被譽為才女。在女師讀書期間已經顯露了石評梅的反抗思想和組織才能。一次女師鬧風潮,她為組織者之一。風潮過後,校方要開除她,後因惜其才學,又恢復了學籍。
1919年暑假,石評梅從太原女師畢業,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邁出這一步,是對石評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驗。因為在當時社會裡,一般人思想認為:“一個女孩子,中學畢業就可以了,何必費勁的深造呢!”然而她卻不斷求學、奮鬥著。她在父親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學。到北京後,她本來要報考女高師的國文科,但是當年女高師國文科不招生,使改考體育系。
從閉塞的娘子關內來到全國思想活躍的中心——北京,這在石評梅是一生中的重要轉折。其時正值“五四”愛國運動以後不久,新文化、新思潮方興未艾。就文學革命而論,魯迅等已發表了一系列新文學作品,白話文已開始取代文言文。封建舊道德、舊禮教受到強烈衝擊,民主與科學已成為思想進步青年心目中的新的旗幟。在新思潮的影響下,石評梅一方面在女高師勤奮學習課業,一方面即開始寫詩和散文向各報刊投稿。1921年12月20日,石評梅的詩歌《夜行》就在山西大學“新共和學會”辦的刊物《新共和》第一卷第一號上正式刊出。
1920年,在山西同鄉會上,石評梅結識了北京大學學生、五四運動健將、山西籍最早的共產黨高君宇。這是石評梅一生中又一重大轉折點。在同鄉會交談中,得知他們父輩即有交誼。他鄉遇故友,格外親切,於是二人便建立了友誼,二人經常通信,談思想,談抱負。
1921年4月15日,石評梅曾致信高君宇,傾吐了她思想的悲哀。高君宇次日去信,幫助她分析青年之所以普遍感到煩悶,就在於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所以我就決心來擔負我應負改造世界的責任了。這誠然是很大而煩難的工作,然而不這樣,悲哀是何時終了的呢?我決心走我的路了”;“我很信換一個制度,青年們在現在社會享受的悲哀是會免去的——雖然不能完全,所以我要我的意念和努力完全貫注在我要做的‘改造上’去了。”信中鼓勵石評梅“積極起來,粉碎這些桎梏”,“被悲哀而激起,來擔當破滅悲哀原因的事業,就成了奮鬥的人”由於思想深交,高君宇認為石評梅是一個才情十分可取的女子,便由友情轉成了愛情。石評梅也視高君宇為知己。
1924年,高君宇因張國燾被捕叛變遭到北洋軍閥政府通緝。他從在京住所臘庫胡同十六號化裝脫險,在狂風暴雨的夜晚到石評梅住處告別。石評梅後來寫文章回憶說:“杏壇已捕去了數人,他的住處觀尚有游擊隊在等候著他。今夜是他冒了大險特別化裝來告別我。”他勸石評梅“不要怕”,“沒要緊”,“就是被捕去坐牢獄他也是不怕的,假如他怕就不做這項事業。”這件事對石評梅教育和印象頗深。
1923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石評梅與體育系12人、博物系14人組成“女高師第二組國內旅行團”南下旅遊,她們沿京漢鐵路,經保定、武漢、南京、上海,從青島、濟南返回北京。返校後,石評梅寫了一篇五萬餘字的長篇遊記《模糊的余影》,連載於《晨報副刊》1923年9月4日到10月7日。
同年,石評梅完成學業,走出女高師“紅樓”。她接受師大附中聘請擔任女子部學級主任和體育教員、國文教員,後來還在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師大等校兼任教員和講師。北京師大附中從1921年開始男女同校。在封建傳統思想依然頑固的當時,敢於衝破舊禮教,實在是一件大事。至於如何管理、如何施教這都是新的問題。
1923年,石評梅擔任女子部主任後,在管理上她採取理智指導、真情感化的方法,使學生心悅誠服接受規則約束。她的教育管理浸透一個“愛”字。她曾說過;“我從前常常是不快活的,後來我發現了她們,我這些親愛的小妹妹,我才曉得我太自私了。我最近讀著一本小說,叫做《愛的教育》,讀完之後,我哭了。我立誓一生要從事於教育;我愛她們。我明白了我從前的錯誤。”所以在教學上她是無時無刻不在想盡方法,使學生有所受益。她平時擔任的教學課時很多,但是她無論怎樣忙碌,從來沒有對學生的課程敷衍過,常常在深夜裡為學生批改作業,第二天一早又到學校上課去,由此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同人的尊敬。
1925年3月,高君宇因病逝世。高的突然病逝對石評梅精神上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此後她把全部感情都放在已故的高君宇身上。3月29日,北京大學、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和山西省立一中校友會召開高君宇追悼大會,石評梅送了輓聯,上寫:“碧海青天無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又在白布上親筆題寫一首輓詞,懸掛在追悼會上。5月8日,根據高君宇的遺願由石評梅和高全德出面將高君宇安葬在北京陶然亭,石評梅在高墓周圍親手植松柏十餘株,並在墓上題了如下碑記: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
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
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這是高君宇生前自題像片的幾句話,死後我替他刻在碑上。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評價

高君宇去世後,石評梅寫了十多篇文章寄託哀思。這些作品收在散文集《濤語》中。但是石評梅並沒有沉淪下去,在悲痛之餘,她嚴肅認真思考社會和人生,逐漸理解高君宇所從事的事業,精神開始振作起來。1926年,她在一篇日記里寫道:“我還是希望比較的有作為一點,不僅是文藝家,並已是社會革命家呢!”同年,她向朋友說,“象我這樣人還有什麼呢?我乾教員再這樣下去,簡直不成了!我雖然不能接續天辛(高君宇)的工作去做,但我也應努力一番事業。你看,北京這樣的殺人,晶清是革命去了,北京只剩下我了,暑假後我一定往南邊去,讓他們認識認識我評梅,做革命事業至少我還可多蒐集點資料做文章呢!”有一次行裝都整理好了,只因北京教育界同人勸阻,母親不同意,未能成行。
在此之前,1924年11月,石評梅與陸晶清等編輯出刊了《京報》副刊——《婦女周刊》。她以犀利的筆觸,揭露抨擊社會的黑暗勢力,激勵人民革命鬥志。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五卅慘案”,石評梅和陸晶清等編輯的《京報》副刊《婦女周刊》於7月1日第二十九期發表本刊編輯部特別啟事,對“滬漢慘屠”表示憤慨之情。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眾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在天安門前召開國民大會,要求段祺瑞執政府拒絕日、英、美等八國提出的撤除大沽口國防設備的最後通碟,抗議日艦對大沽口的炮擊。會後2000餘人遊行情願。段祺瑞執政府出兵鎮壓,製造了“三一八”慘案。石評梅雖然沒有親自參加到執政府門前的請願行列,但好友劉和珍不幸遇難,陸晶清也負了傷。第二天,石評梅即奔醫院看望負傷的朋友。3 月25日,又參加了女師大為劉和珍和楊德群召開的隆重追悼大會,並於3月22日在《京報副刊》發表散文《血屍》,3 月25日在《京報副刊》發表《痛哭和珍》一文,悲憤地指出:“昨天的慘案,這也是放出野獸來噬人;”“你的血雖然冷了,溫暖了的是我們的熱血,你的屍雖然僵了,鑄堅了的是我們的鐵志。”“我也願將這殘餘的生命,追隨你的英魂!”
1926年上半年,石評梅又與好友陸晶清等編輯北京《世界日報》副刊《薔薇周刊》,工作之餘在京從事文學事業。最初以寫詩歌與散文為主,當時即被稱為北京著名女詩人,到後期創作不少短篇小說。五四以後,革命青年因對舊制度不滿,追求光明的前景,女子尤甚,但現實又是那樣無情,所以她們苦悶、彷徨。石評梅前幾年的大部分詩歌、散文都表現了這種情調,戀愛的挫折,離開父母的心緒都反映了出來。後期她寫小說漸多起來,1927年發表的小說《匹馬嘶風暴》,是這一時期石評梅的小說代表作之一。
石評梅思想和創作的進步,除高君宇影響外,石評梅和魯迅的交往也是應予以注意的。1924年石評梅和陸晶清合編《京報》副刊的《婦女周刊》時,深受魯迅的關懷和支持。在《兩地書》中許廣平曾有記載;“今早打算以此還《婦周》評梅所索之債,但不見來。今請先生閱之。”1925年11月26日,魯迅在日記中記載:“寄《婦女周刊》社信並稿。”這就是1925年12月24日《婦女周刊》上的《寡婦主義》。1926年8月26日,魯迅離京南下,石評梅曾至前門車站送行。魯迅在當天的日記中記載:“三時至車站,晶清、評梅來送。”魯迅支持《婦周》及評梅事業,但也確曾批評過《婦周》“議論很少”。《婦周》和石評梅的進步不能說和魯迅沒有關係,1926年創刊的《薔薇周刊》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1928年9月18日,石評梅在北京西栓馬樁八號寓所開始發病,劇烈頭痛,但她以為身體不舒服是常有的事,所以還是照常去附中教書,但病情日益加重。友人廬隱等送石評梅進舊刑部街日本山本醫院,師大教授兼附中主任林礪儒和廬隱等均在醫院守護,不久開始昏迷。23日由日本山本醫院轉到協和醫院,診斷為腦炎。30日石評梅即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
1928年10月21日,世界日報社、女師大學生會、春明女校、薔薇社及綠波社等在女師大禮堂開追悼會,廬隱報告石評梅生平事跡,焦菊隱代表綠波社致辭,女師大學生會寫祭文,陸晶清從上海專程趕回北京,悲慟萬分,寫下了《我哭你喚你都不應》的祭文。
1928年11月11日至17日,《薔薇周刊》陸續發表了《石評梅女士紀念特刊》。
12月,由薔薇社編輯,《世界日報》印行《石評梅紀念刊》,登載三十餘篇悼念文章。
根據石評梅生前遺願,被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墓旁。
石評梅逝世後,經廬隱、陸晶清等努力,編輯出版了石評梅生前所著小說散文集《偶然草》、散文集《濤語》等書。

主要作品

石評梅終年不滿二十七歲,創作生涯僅僅六年。詩歌、小說、劇本、評論等體裁,她都曾駕馭過;但其成功卻在散文和詩歌。在她去世後,其作品曾由廬隱、陸晶清等友人與1929年編輯成《濤語》(散文集)、《偶然草》(小說、散文集)兩個集子,分別由盛京書店(後又改由北新書局)和文化書局出版。
1984年,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的《石評梅作品集》。第一卷為散文,收入《濤語》、《偶然草》,以及過去未收入的作品;第二卷為詩歌、小說;第三卷為劇本、長篇遊記、書信。同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綜合性的《石評梅選集》。其研究資料書目有1928年世界日報社出版的《石評梅紀念冊》(薔薇社編)。
2012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石評梅大全集》,將石評梅最膾炙人口的散文、詩歌、小說、遊記、戲劇、書信等作品精選出來,集結成書。
著作書目
偶然草》(小說、散文集)1929,北平華嚴書店
《濤語》(散文集)1929,神州
《石評梅選集》(詩歌、散文、小說等合集)1983,山西人民
石評梅作品集》(散文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
《石評梅作品集》(詩歌、小說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
《石評梅作品集》(戲劇、遊記、書信集)1985,書目文獻出版社

張愛玲

簡介

張愛玲(1920.9.3-1995.9.8)原名張瑛。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即回上海,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也替德國人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一類的文章。1942年應《西風》雜誌《我的生活》徵文寫散文《我的天才夢》得名譽獎。1943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爐香)被周瘦鵑發在《紫羅蘭》雜誌上。隨後接連發表《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代表作。此後三四年是她創作的豐收期,作品多發表於《天地》、《萬象》等雜誌。她23歲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後以梁京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曾發表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發現老死於美國洛杉磯自寓。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於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張愛玲張愛玲

作品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隨後,又寫有中篇小說《小艾》、長篇小說《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戀》、《怨女》和評論集《紅樓夢魘》等。張愛玲的電影緣《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里推敲答案,儘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畫,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嘆。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
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此後,張愛玲再沒創作過電影劇本。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語錄

1、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是張愛玲胡蘭成說的話。
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詩,然而它的人生態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是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出自張愛玲的散文《自己的文章》
3、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出自《張愛玲語錄》
4、一個知已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出自《張愛玲語錄》
5、替別人做點事,又有點怨,活著才有意思,否則太空虛了。——出自《張愛玲語錄》
6、教書很難——又要做戲,又要做人。——出自《張愛玲語錄
7、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出自《張愛玲語錄》
8、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殼。——出自張愛玲的小說《連環套
9、笑全世界便與你同笑,哭你便獨自哭。——出自張愛玲的小說《花凋》
10、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緣》
11、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半生緣》
12、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紅玫瑰白玫瑰
13、我們都是寂寞慣了的人。——《半生緣》
14、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
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十八春》
15、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16、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17、牽手是一個很傷感的過程,因為牽手過後是放手。
18、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一枝桃花。
19、人生恨事:海棠無香;鰣魚多刺;曹雪芹《紅樓夢》殘缺不全;高鶚妄改死有餘辜。
20、小小的憂愁和困難可以養成嚴肅的人生觀。
21、感情這東西是很難處理的,不能往冰櫃里一擱,就以為它可以保存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
22、人類總是害怕自己未知的東西。
23、記得絕望和希望,彼此廝殺。
24、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大多數事情超出我們的理解之外。
25、我是一朵不開花的花,尚未學會綻放,就已學會凋零。
26、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塊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更衣記》
27、人的一生中有大大小小的等待,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等待的是什麼。
28、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金鎖記》
29、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我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張愛玲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題寫)
30、啊,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么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31、最討厭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人。
32、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都是嚴格的考驗。
33、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的出藉口。
34、但是,酒在肚子裡,事在心裡,中間總好象隔著一層,無論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35、善良的人永遠是受苦的,那憂苦的重擔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只有忍耐。
36、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為什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37、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就亂花錢。
狂喜的人,我還能想像得出他們的心理;你們這種謙遜得過分的人,我簡直沒法了解!
38、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寶物,每過一陣也得拿出來,讓別人賞玩品評,然後自己才會重新發現它的價值。

年曆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
1922年,遷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
1930年,改名張愛玲;
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
1943年,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胡蘭成;
1944年,與胡蘭成結婚;
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
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胡適;
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1967年,賴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1995年9月,逝世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相關圖書

蕭紅自述》,蕭紅 著,大象出版社,2004年出版
民國四大才女
內容提要
這是一套與“大象人物聚焦書系”頗為不同的叢書。在這個系列中,所選擇的人物,不再是被他人聚焦掃描的對象,而是一個敘述的主角,向讀者講述自己的人生。與“聚焦書系”相比,它也許更讓讀者感到親切。因為,它既可以當作個人化的歷史讀本,也可以成為教科書之外更有價值的文化讀本。“大象人物自述文叢”所選擇的人物,將率先由文化界開始,然後漸漸向其他領域拓展,爭取能以多年的努力,與“大象人物聚焦書系”一起,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儘可能地集中展現各界人士的人生軌跡和精神世界。
《大象人物自述文叢》所選擇的人物,不再是被他人聚焦掃描的對象,而是一個敘述的主角,向讀者講述自己的人生。與“聚焦書系”相比,它也許更讓讀者感到親切。因為,它既可以當作個人化的歷史讀本,也可以成為教科書之外更有價值的文化讀本。《蕭紅自述》是一本蕭紅的散文、小說和詩歌作品集。收集了感情的碎片、過夜、初冬、後花園、老主人和小主人、廣告員的夢想、度日、當鋪、十三天、最後一個星期等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