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毛紡織擀制技藝是一種特殊的織造工藝,它先將羊毛、駱駝毛等用熱水浸濕,然後加以擠壓,用棍棒碾軋和揉搓等方式使毛絨粘合在一起,形成名為“氈”的無紡織型毛織品。氈在古代稱為“”或“”,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已有用棍棒碾軋制氈的工藝。周代史籍記載:氈,毛也,揉毛或氈。北魏(386—534)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稱:“凡作氈不須厚大,唯緊薄均調乃佳。”可見當時氈的製造已較為常見。進入唐代,氈的使用更加普遍,原州(今寧夏固縣)、靈州(今寧夏靈武縣)、寧州(今甘肅寧縣)、豐州(今內蒙五原縣)的鞍氈均聞名西北。據《新唐書》記載,吐蕃國(位於今青藏高原)也以紅氈、霞氈著稱,並進貢長安。
東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擀氈是東鄉族家庭必備的炕上用品。早在元代至元年間,東鄉境內已出現了擀氈工藝,它是由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從中亞傳入的。歷史上這一技藝在整個自治縣境內均有流傳,而以龍泉、董嶺等鄉最為突出。

文化特徵

擀氈是東鄉族的傳統工藝,其工序包括選毛、彈松、成形、洗氈等。毛氈的種類有春毛氈、沙氈(山羊毛製成)、秋毛氈和綿氈等,其中以秋毛氈和綿氈為佳。毛氈按大小規格通常可分為四六氈(寬4尺、長6尺)、五七氈、單人氈、禮拜氈等,按顏色則可分為白氈、花氈、紅氈、瓦青氈(黑牡羊毛混合製成)等。此外,毛氈還可以製成氈帽、氈鞋、氈鞍韉(墊馬鞍用)等。東鄉毛氈以柔軟、舒適、勻稱、潔淨、美觀大方、經久耐用而馳譽西北,深受各族人民及牧區民眾的喜愛。正因如此,它在當地成為姑娘出嫁時重要的陪嫁品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