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

毛猴

毛猴是老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猴子作為自然界的小精靈,它的機敏、活潑,透著一種天然情趣。這裡講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品,毛猴藝術將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藝術家的創作完美結合,造就了一種絕妙的藝術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猴
  • 所屬類型:藝術品
  • 流傳地點北京市
  • 流傳時間道光年間
  • 分類:手工藝
毛猴起源,歷史背景,毛猴材料,當代人物,曹儀簡,陳富貴,郭氏毛猴,張鳳霞,

毛猴起源

傳說清朝京城一家中藥鋪里,小夥計挨了賬房先生的罵,正委屈著,突然心中一動,就用蟬蛻等藥材粘了個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師兄們看了都說像極了,小夥計覺得出了一口氣。再後來,中藥鋪老闆從中看出“生意”來,把蟬蛻、辛夷、白芨和木通等幾味中藥單獨包裝出售,稱“猴料”。家長買“猴料”給小孩粘猴玩,漸漸成了逢年過節的一個傳統。

歷史背景

相傳道光年間,在北京宣武門騾馬市大街有一家名為"南慶仁堂"的藥鋪。某日,店中一配藥的小夥計因沒伺候好賬房先生而挨了一頓臭罵,小夥計怕丟飯碗只好忍氣吞聲。到了晚上,他在煩悶中無聊地擺弄著藥材時,偶然發現蟬蛻具有某些形象特點,不由心中一動,便決定用中藥材塑造一個"賬房先生"。他選取了辛夷做軀幹,又分別截取蟬蛻的鼻子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後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個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現了。拿給師兄們一看,也都說極象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小夥計覺得很開心,算是出了一口氣。就這樣,在無意間世上第一個毛猴誕生了。流傳到社會後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漸形成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手工藝品。
毛猴的製作過程毛猴的製作過程

毛猴材料

做毛猴主要用到四味中藥:蟬蛻(知了殼)做頭和四肢,辛夷(玉蘭花骨朵)做身子,白芨做粘合劑,木通做道具。這些東西雖小,卻不容易找,一般都要到中藥店去專門預定。每到暑伏,張鳳霞和老伴兒還要到蕭太后河邊去親自找蟬蛻。

當代人物

曹儀簡

時至民國初年,在東安市場有一個擺攤的毛猴藝人,因他姓汪,人們稱他"猴兒汪"。他的攤前經常圍著一群人,有個姓曹的小男孩簡直入了迷,一看就是大半天,邊看邊記邊打聽,偷偷將毛猴的技藝學到了手,這個小男孩成了毛猴工藝品的繼承人,他就是毛猴藝術家曹儀簡
個人履歷
曹儀簡,1925年生於北京,滿族人,是曹雪芹家族的第十九代世孫。他不僅繼承了傳統的毛猴藝術,而且又發展、開拓了新的藝術境界,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內容。他不僅表現了民風、民俗,刻畫歷史人物,而且創造了不少鞭撻醜惡、針砭時弊的諷刺小品,簡直是一副副立體漫畫,真是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作品介紹
他的大型作品《無虎山》,你看那峰巒疊嶂,青山綠水。山腳下,一群毛猴兵分兩路,持大刀,扛長矛,筆桿條直,好不威風。山顛峰頂,峰迴路轉之處,更有毛猴把守,個個怒目圓睜,荷槍實彈,嚴陣以待,那種過分莊嚴的氣氛,烘托出"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獨特主題。他的另一作品《北京的老牆根胡同》,將過去的單件民俗作品在這裡組合,匯成了一個熱鬧的場面:耍手藝的、做小買賣的……內容豐富多彩,溢透出濃郁的老北京民間文化氣息。這件作品榮獲了"建國40周年民間藝術作品獎",並被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收藏。
1990年他應邀在大觀園舉辦了個人毛猴作品展,設"民俗篇、亞運篇、警世篇",這是他投身毛猴藝術創作的成果展示。有傳統題材的作品,活生生再現老北京民俗的:拉洋車、賣豆腐、迎親。有活靈活現的表現人們今天生活的:吃涮鍋子、打桌球、打排球。有嘲諷社會不良現象的:糊塗官、專治瞽症、吹牛等等。
曹儀簡製作的工藝品上萬件,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受到了世界各國友好人士的喜愛,為國際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相關趣事
說到毛猴的名稱,還有一段趣事。曾有一位英國路透社的記者見到曹先生的作品後,很有興趣,便問:"這叫什麼?"曹先生說:"這叫毛猴。"這位記者說: "英文還沒有毛猴這個單詞。這種藝術品很好,我就為它創造一個英文名稱吧。英文稱猴子為'蒙克',稱多毛的為'海瑞',英文毛猴就叫'海瑞蒙克' (hairy monkey)吧。"取完名字後他很得意,說:"這是我發明的單詞,將來一定能夠進入英國大詞典的。"
老舍夫人胡潔青特為其題詩:"半寸猢猻獻京都,惟妙惟肖繪習俗,白描細微創新意,二味飲片勝璣珠。"
現狀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歲月悄悄地染白了他的雙鬢。現如今,每日清晨,外出鍛鍊,日間讀書、寫字、搞創作,有時還要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他身兼著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北京市西城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委員等職。又被捲入"紅學界"關於曹雪芹家世研討之爭。
曹先生說:"老來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毛猴藝術繼承發揚,並要給後人留下些有用的資料。第二件事是要寫本有關紅學研究的書。"他為自己的書房自題堂號為"藝武文堂",自撰對聯:"藝武文皆入室,松竹梅未出扉",表示生活內容是多樣的,精神情趣是豐富的。

陳富貴

在唐家口街道紅星路社區,74歲的老人陳富貴用中藥“蟬蛻”和玉蘭花骨朵“辛夷”製作成“毛猴”,創作出“紅紅火火過大年”等系列作品,演繹老天津衛過年習俗,再現傳統手工藝品的精巧、靈性,讓社區居民耳目一新。
陳富貴的作品題材涉獵廣泛,他製作出的“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剃頭挑子一頭熱”等作品妙趣橫生。此外,他還製作了反映現代人生活的“吉他獨奏”“網遊大俠”等作品。猴年到了,陳富貴製作的毛猴系列作品吸引了社區裡的居民,老人、孩子們搶著來他家裡參觀,他就耐心地一一講解,他為能弘揚傳統文化感到特別高興。

郭氏毛猴

在北京什剎海大金絲胡同里有一家郭氏毛猴家庭藝術館,這家店鬧中取靜,雖然隱匿於胡同深處,但客人卻絡繹不絕。
郭氏毛猴家庭藝術館的主人是郭福田、崔玉蘭夫婦,他們也是郭氏毛猴的第五代傳人。
毛猴
郭福田今年(2016年)59歲,小時候跟父親逛廟會時見到毛猴,從那時候起,郭福田對毛猴產生濃厚興趣。郭氏毛猴是崔玉蘭家的祖傳手藝,她從小看著爺爺和父親做毛猴。
七十年代末,郭氏夫婦相識於工作單位。一次偶然的機會郭福田來到崔玉蘭家裡,見到她的父親正在做毛猴,本來就喜歡毛猴的郭福田慢慢開始和崔玉蘭的父親學做毛猴,並深得老爺子的喜愛。時間久了,在父親的撮合下,郭福田和崔玉蘭以毛猴結緣,最終走到了一起。
結婚三十多年,郭氏夫婦最大的愛好就是做毛猴,崔玉蘭說,兩人從來沒有因為生活上的事情拌過嘴,卻時常在毛猴創作上爭論。

張鳳霞

猴年說猴,通州區張家灣鎮就住著一位“毛猴”非遺傳人,她的名字叫張鳳霞。春節期間,張鳳霞還帶著“毛猴”們一起亮相廠甸廟會,“賽龍舟”、“老數錢”……一件件題材各異的作品,將老北京的絕活兒彰顯得淋漓盡致。
毛猴
張鳳霞早年從事商業工作,一直對手工藝品有濃厚興趣。退休後她偶然從一位老藝人那裡接觸到毛猴藝術,從此對它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四處訪師求教,最後於2011年拜在民間工藝大師姜守煜門下,立志要為民間藝術的發揚光大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