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

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

《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系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目錄研究室主任盧正言編著。《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選取了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經典67篇,及毛澤東讀過這些中國古代散文後的評點與運用。

基本介紹

  • 書名: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12月1日)
  • 頁數:232頁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盧正言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ISBN:7532640442
  • 開本:32
基本內容,編輯推薦,後記,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基本內容

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

編輯推薦

《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系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目錄研究室主任盧正言編著。《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選取了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經典67篇,及毛澤東讀過這些中國古代散文後的評點與運用。《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是上海辭書出版社在值此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年周年之際推出的一部力作。總結毛澤東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跟隨偉人品讀書智慧。

後記

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些優秀散文,不但使毛澤東因此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能夠寫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更重要的是這還使他從這些文章中認識了古代社會,認識了古代的許多人物,通過學習批判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吸取營養,增長智慧。毛澤東學以致用,聯繫實際,常常用以為現實生活服務。讀讀毛澤東為這些古文寫的評論、批註,以及在書信、談話、報告中引用和提到的有關內容,我們可以充分了解怎樣才是正確評價文化遺產中的這些珍品的正確態度;了解毛澤東是怎樣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將普通常識和高度智慧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動員民眾宣傳民眾;了解毛澤東具有的個人性格魅力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為了提供讀者參考,我們從毛澤東的專著、專題彙編、回憶錄中,綴錄了有關論述,評點則反映了編著者對毛澤東所論的一點學習心得和感想,讀者通過對原文和毛澤東論述的學習與思考,自然會有更多的啟示和收穫。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曾參考了一些圖書,如《論語》、《孟子》、《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舊唐書》、《新唐書》、《宋史》、《資治通鑑》、《昭明文選》、《古文觀止》,以及《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早期文稿》、《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還參考了《毛澤東眼中的歷史人物》、《毛澤東談古論今》、《毛澤東與中國文學》、《毛澤東的心路歷程》、《毛澤東品國學》、《毛澤東讀史》等書。
衷心感謝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領導,以及樂惟清、陳翔燕、張良一等先生,有了他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這本書才能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供大家學習參考。
盧正言於上海師大新村
2011年11月11日

目錄

毛澤東與中國古代散文(代序)
一、先秦部分
1.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曹劌論戰
4.子魚論戰
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季氏將伐顓臾
7.孔子“每事問”
8.三十而立
9.不食嗟來之食
10.一張一弛
11.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12.富貴不能淫
13.天將降大任於是人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民貴君輕
16.莊子鼓盆而歌
17.惠施多方
18.風賦
19.登徒子好色賦
20.兵不厭詐
21.愚公移山
22.綱舉目張
2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24.諫逐客書
25.觸龍說趙太后
二、漢、魏、六朝部分
26.鵬鳥賦(並序)
27.治安策
28.七發
29.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
30.共工怒觸不周山
31.報任少卿書
32.高陽酒徒
33.垓下之圍
34.商鞅徙木立信
35.葉公好龍
36.趙充國屯田興邊
37.與彭寵書
38.梁鴻不因人熱
39.致黃瓊書
40.登樓賦
41.梁上君子
42.呂蒙篤志好學
43.張魯傳
44.郭嘉傳
45.月賦
46.別賦
47.恨賦
48.與陳伯之書
49.三峽
50.枯樹賦
三、唐、宋、明、清部分
51.膽大心小,智圓行方
52.奏疏二則
53.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
54.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55.陳慶之傳
56.師說
57.送窮文
58.伯夷頌
59.封建論
60.黔之驢
61.岳陽樓記
62.姚崇的“十事”
63.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64.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65.孫臏破敵之術
66.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67.致弟國荃書
後記

作者簡介

盧正言,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目錄學研究室主任,研究館員。

序言

毛澤東與中國古代散文
毛澤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之所以能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我們認為其中至少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毛澤東對中國社會的深刻了解,二是他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學識廣博。這是毛澤東長期從事革命實踐和社會實踐的結果,也是他堅持讀書學習,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結果。
毛澤東從幼年起,就勤奮好學,酷愛讀書。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烈。他曾經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人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好比在暗溝中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的。”又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為了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幾十年來,毛澤東總是廢寢忘食地閱讀古今各種圖書,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戰爭時期,因為行軍轉移的需要,他的許多日常用品都給扔掉了,唯獨《辭海》和其他一些書籍隨身不離。人們常常見到他在閒暇時,有時在馬背上,從碩大的衣袋裡掏出一本書來認真地閱讀。解放後,毛澤東更是習慣於在工作之餘,以書為伴,幾乎把所有休息時間都用來讀書學習。他到外地視察,走到哪裡,書就帶到哪裡。當年人們走進中南海紫雲軒,就會看到毛澤東睡的木床上,從頭到腳都放著一疊疊書,整整占了半個床,這其中便有他經常翻閱的《史記》和《昭明文選》等。這些書陪伴了毛澤東許多個日日夜夜。如今人去書在,在毛澤東當年讀過的這些圖書中,我們還能看到他在書上留下的許多符號和批註的許多精彩意見,從中了解這位偉人認真的讀書態度、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一些人生感悟。此外,我們在毛澤東當年的一些著作、談話、書信、報告中,哪怕有時僅是一些片言隻字,也能看到他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理解是多么深刻,他對一些古代散文的評價是多么新穎,多么富有智慧,具有鮮明的個性,又發人深省。
散文分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散文指不講求聲韻格律的文藝性散文;廣義的散文則指韻文以外的一切文章,包括文藝性散文和政論文、套用文之類的非文藝性散文。“散文”一詞雖然出現較晚,最早始於宋代,但散體文早在殷商時代即有萌芽。相傳由孔子編選的《尚書》,便是現存最早有關上古時期的散文彙編。幾千年來,人們運用散文這一工具,記載歷史事實,溝通情報信息,傳遞彼此觀點,表達思想感情,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認識歷史,往往從學習古代的散文開始。
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如今還保存著少年毛澤東讀過的《論語》。當時他還讀過《孟子》、《禮記》、《左傳》,這些書裡面都有一些很好的散文作品。這是毛澤東最早接觸中國的古代散文。1912年,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學讀書時寫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是他讀了《史記》所載商鞅變法前徙木立信一事的讀後感,也是迄今發現的毛澤東最早的一篇文章。不久以後,毛澤東進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他開始讀《資治通鑑》、《昭明文選》等書。《昭明文選》中謝莊的《月賦》,江淹的《別賦》、《恨賦》,庾信的《枯樹賦》,枚乘的《七發》等,都是毛澤東十分喜歡的古代散文,其中許多篇章他都有評論,有的早已爛熟在心,遲暮之年還能背誦。《枯樹賦》等千古名篇,曾經伴隨毛澤東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光。
毛澤東關注的古代散文,包括《左傳》、《戰國策》、《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史傳文,以及歷代議論文、抒情文、序跋文、賦體文、小品文、政論文,內容涉及哲學、政治、軍事、文學、歷史、宗教等方面。他在許多場合或全面評述,或在文章和談話中引用,或向他人推薦介紹,或反覆吟誦體會,表現了毛澤東對這些散文的濃厚興趣和喜愛。這一切,又和毛澤東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經濟活動,和他領導中國人民從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對待古代散文,毛澤東的第一個特點,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評價和認識。古代散文中描述或涉及的人物,只要是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進步作用,具有一定革新或革命思想,例如主張國家統一,主張個性解放,主張平等、自由、民主,毛澤東就會給予一定的積極評價。東漢末王粲的《登樓賦》,抒發了願為山河統一出力的思想,因而得到毛澤東的讚揚。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稱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文是“奸雄欺人之語”,指責曹操“志驕氣盛,言大而夸”,毛澤東認為盧弼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因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使遭到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並發展的歷史功績不容否定,他主張要為曹操翻案。毛澤東高度評價秦始皇建立統一帝國和鞏固封建政權所作的歷史貢獻,認為“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毛澤東認為柳宗元在《封建論》里強調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立場是正確的,高度評價他的歷史觀和政治觀,要求今天的廣大幹部“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毛澤東對待古代散文的第二個特點,是將古代散文中的人與事,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學以致用,古為今用,為現實服務。《愚公移山》是中國古代的一則具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閉幕詞中稱頌並號召發揚愚公精神,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形象地比喻為寓言中的兩座大山。他號召全國的人民大眾和中國共產黨人一起堅持下去,不斷地工作,把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這兩座大山搬掉。毛澤東這一極富想像力的比喻,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從事的革命鬥爭和建設事業。又如毛澤東通過介紹《三國志》中呂蒙勤學苦讀的故事,號召部隊里行伍出身的軍官努力學文化;通過介紹《黔之驢》中貴州驢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教育從魯藝畢業出去工作的幹部,要和本地幹部加強團結,和民眾打成一片;通過介紹《趙充國傳》中趙充國堅持在西北邊疆屯田的故事,說明真理要被人接受,有時需要一定的過程;通過介紹《史記》中劉邦接見高陽酒徒的故事,告誡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不能一個人說了算。毛澤東為《八路軍軍政雜誌》撰寫的發刊詞,說:“從前人說,讀諸葛亮《出師表》而不流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而不流淚者,其人必不孝。今天我們應該說:凡看見或聽見中國軍隊不記舊怨,而互相援助,親密團結而不感動者,其人必不愛國。”將《出師表》《陳情表》二文信手拈來,聯繫當時的抗戰形勢,把傳統的道德觀念和現實的愛國主義精神聯繫起來,十分貼切,很有說服力。韓愈的《送窮文》假借窮鬼來發牢騷,嘲罵世道不公,表明自己的高尚氣節。這裡的“窮”,原指智、學、文、命、交這五個方面,毛澤東卻賦予新的含義,說:“我們也要寫《送窮文》,中國要幾十年才能把窮鬼送走。”這裡的“窮”,指的是貧窮。在談到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文王拘,仲尼厄”等情況時,毛澤東說:“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總是有這樣錯誤處理的事實。在階級社會,這樣的事實多得很。在社會主義社會,也在所難免。”對於這些受到錯誤處理的人來說,“讓他們下降,或者調動工作,對他們的革命意志總是一種鍛鍊,而且可以從人民民眾中吸取許多新知識。”當然,對於領導來說,一經發現有錯誤處理的情況,就要採取措施,予以甄別、平反,向他們賠禮道歉,“使他們心情舒暢,重新抬起頭來”。毛澤東建議廣大幹部讀一讀宋玉的《風賦》,說“《風賦》有階級鬥爭的意義,值得一看”。他還運用《孫子兵法》、《左傳》、《宋史》、《資治通鑑》等書所載一些以弱勝強、以少擊眾的古代戰例,分析和論證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中運用的戰略戰術,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此外,毛澤東在文章、講話、談話中,常常靈活運用古代散文中的俗語、成語、典故、事例來說明某個政治原則、哲學原理、工作方法等,生動形象,風趣幽默,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例如“實事求是”,“多謀善斷”,“任人唯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等,通過毛澤東的引用和介紹,這些言簡意賅的語句,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民民眾所熟悉和掌握,有的已經成為國家政治生活和人們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
毋須諱言,毛澤東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也曾在評論《七發》、《與陳伯之書》、《登徒子好色賦》等文時,傷害過一些同志,這是不可取並應引以為戒的。
毛澤東對於中國古代散文的評價,多從文章的思想傾向和現實意義著眼,但也有不少地方論其藝術價值,且頗有見地。如說鄒容的文章“秉筆直書,熱情洋溢,而且用的是淺近通俗的文言文,《革命軍》就很好讀”。毛澤東對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所表達的意境和詞句的對仗十分欣賞,還為子女揮毫寫了這一千古名句。賈誼的《鵬鳥賦》,毛澤東讀過十幾遍,他說還想讀,認為“文章不長,可意境不俗”。他說江淹的《別賦》“文筆很好”、“妙筆生花”。毛澤東十分喜愛庾信的《枯樹賦》,他曾對蘆荻說:“庾信的《枯樹賦》,把宮廷、山野、水邊、山上的樹,名貴的、普通的樹都寫到了,又把和樹有關的典故、以樹命名的地方,也都寫了進去,眼界寬廣,思路開闊。他用形象、誇張的語言,描寫出各種樹木原有的勃勃生機、繁茂雄奇的姿態,以及樹木受到種種摧殘和因之而衰敗搖落的慘狀,是很成功的寫法。這樣寫,對比鮮明,讀來自然讓人對樹木受到的摧殘產生不平,感到惋惜。”毛澤東對全賦以殷仲文“顧庭槐而嘆日:此樹婆娑,生意盡矣”起興,以桓溫的“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浩嘆作結的結構,激賞不已。他說,這兩段話不僅是全賦的“綱”,是畫龍點睛之筆,而且起結呼應,使全賦有一氣呵成之勢,突出了立意,又餘韻不盡。
中國古代散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代偉人毛澤東對中國古代散文的評論對研究中國古代散文、繼承古代優秀文化遺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也是研究毛澤東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他的文化性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方面,是他留給後人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有鑒於此,現將毛澤東著作、講話、書信、回憶錄中提及的毛澤東欣賞或評論過的主要中國古代散文匯成一編,酌加評點,供讀者閱讀參考。毛澤東曾經讀過的中國古代散文面廣量多,限於篇幅,有的只能忍痛割愛。由於編著者見聞和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尚希廣大讀者指正。
盧正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