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毛木耳)

毛木耳(毛木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毛木耳學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稱黃背木耳,其營養成分與黑木耳相似,具有清肺益氣、止痛活血的功效。毛木耳粗纖維含量較高,這些纖維素對人體內許多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並且在耳背的絨毛中含有豐富的多糖類抗癌物質。毛木耳脆嫩可口,似海蜇皮,可以涼拌、清炒、爆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木耳
  • 拉丁學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
  • 別稱:粗木耳、黃背木耳、白背木耳
  • :真菌界
  • :真菌門
  • 亞門:擔子菌亞門
  • :層菌綱
  • :木耳目
  • :木耳科
  • :木耳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價值,食用價值,和黑木耳區別,栽培技術,栽培方式,栽培季節,栽培配方,拌料裝料,滅菌,接種,發菌,出耳管理,採收轉潮,

形態特徵

毛木耳屬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木耳屬。學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Sacc.,又名構耳、粗木耳,又稱黃背木耳、白背木耳,我國南方地區稱黃背耳、白背耳。生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溫暖、潮濕季節叢,生於枯枝、枯乾上。與黑木耳相比,耳片大、厚、質地粗韌,硬脆耐嚼,且抗逆性強,易栽培。
毛木耳
毛木耳子實體膠質,淺圓盤形、耳形成不規則形,寬2-15μm。有明顯基部,無柄,基部稍皺,新鮮時軟,乾後收縮。子實層生裡面,平滑或稍有皺紋,紫灰色,後變黑色。外面有較長絨毛,無色,僅基部褐色,400-1100×4.5-6.5μm。常成束生長。
毛木耳質地比木耳稍硬,適於涼拌,風味如海蜇皮,有“樹上蟄皮”之美稱。

生長環境

生長在柳樹,洋槐、桑樹等多種樹幹上或腐木上,叢生。
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型耳類,在春夏至夏秋栽培。毛木耳生活力強,適應性廣,具有較強的抗霉能力。放心毛木耳的生產主要應抓好出耳期的通風降溫工作,防止高溫高濕引起雜菌污染和流耳。此外,毛木耳耐鹼性較強,通過適當調高培養料的PH,可以抑制雜菌生長。
(1)溫度 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型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範圍地-37℃,適宜溫度25~30℃,超過40℃菌絲停止生長。子實體發生溫度18~34℃,以22~ 28℃最適宜,在此溫度下子實體大量發生,產量高、質量好。其擔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2一25℃。
(2)濕度 菌絲體生長要求培養料含水量6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低於70%。若培養料含水量過高,料底積水,菌絲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子實體發育階段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出菇房空氣相對濕度應為85%一95%,在此濕度下,子實體發育快,耳叢大、耳片厚。但空氣濕度過高,則易遭受雜菌侵染,引起流耳。
(3)空氣 毛木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培養室(棚)空氣新鮮,氧氣充足,菌絲生長勝盛,子實體容易形成、伸長和開片。若通風不良,二氧化碳積累過多,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受到抑制,還會導致雜菌污染。
(4)光照菌絲體生長階段一般不需要光照,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階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強弱對耳片的色質有直接影響,在弱光條件下,耳片色淡,茸毛短、細;光照強,耳片顏色深,茸毛長、粗。
( 5)酸鹼度菌絲生長最適PH為6 0~7 5,PH在4.5以下或8.5以上時,菌絲生長勢弱,生長速度慢。子實體生長期間適宜PH為5.2~8.0,最適PH為6.5一7 .0。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廣西、廣東、香港、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海南等地區。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名】:毛木耳
【來源】:為木耳科植物毛木的全草。
【功效】:補益氣血,潤肺止咳,止血。
【主治】:用於氣血兩虧,肺虛咳嗽,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及痔瘡出血等。
【性味歸經】:甘,平。肺、腎、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別名】:五木耳(《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南北各地。
【拉丁名】:毛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ut) Sacc.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抗輻射及抗炎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木耳多糖100mg/kg
1.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1)抗凝血作用 300%木耳煎劑1ml/100g灌胃,連續20d,實驗結果表明,木耳能延長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12.06s,提高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具有明顯的抗凝血作用。毛木耳多糖50mg/kg給小鼠靜注、腹腔注射、灌胃,均有明顯的抗凝血作用;在體外實驗中,毛木耳多糖亦有很強的抗凝血活性。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毛木耳的磷酸緩衝鹽水提取物在試管內明顯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並阻斷低於16μmol/L的ADP激活血小板釋放5-羥色胺,毛木耳抗血小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人口服70g毛木耳後3h內即開始出現血小板功能降低,並持續24h。木耳菌絲體酸提取物體內(大鼠靜注10g/kg或灌胃10g/kg連續15d),體外(25mg/ml,50mg/ml及100mg(菌絲體)/ml)能明顯抑制ADP誘導大鼠血小板聚集。醇提取物5g/kg,7g/kg灌胃,共15d,能明顯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毛木耳酸性雜多糖小鼠腹腔注射試驗結果表明,該多糖具有促進白細胞增加,抗凝血和降低血小板的作用,其活性隨著多糖分子量和糖醛酸含量降低而增大,即生物活性依賴於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
(3)抗血栓形成兔口服木耳多糖18.5mg/kg,可明顯延長特異性血栓及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時間,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濕重和乾重,減少血小板數,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並可明顯縮短豚鼠優球蛋白溶解時間,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纖溶酶活性,結果表明,木耳多糖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
(4)升白細胞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毛木耳多糖2mg/只,連續7d,有較好地對抗環磷醯胺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的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毛木耳多糖能增加小鼠脾指數、半數溶血值(HC50)和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化等。木耳菌絲體250mg/kg,連續7d小鼠腹腔注射能明顯提高外周血T淋巴細胞百分率;400mg/kg、 800mg/kg皮下注射,共7d,使環磷醯胺引起的半數溶血值HC50減少恢復正常。
3.對核酸和蛋白生物合成的影響毛木耳多糖100μg對人淋巴細胞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合成有顯著促進作用。毛木耳多糖給小鼠腹腔注射100mg/kg連續4d,對3H亮氨酸摻入小鼠血清蛋白有較弱的促進作用。
4.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木耳煎劑30g/kg,連續灌服20d,木耳多糖28mg/kg,連服8d,均可明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三醯甘油(甘油三酯)和血清總膽固醇(TC)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總膽固醇比值,且有降膽固醇作用。木耳多糖180mg/kg灌服可防止高膽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膽固醇血症的形成。每日在餵膽固醇同時,加餵毛木耳2.5g/只,共90d,有降低兔血漿膽固醇、過氧化脂質(LPO)、血栓素A2(TXA2)的含量,提高前列環素/血栓素A2(PGI2/TXA2)比值,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5.延緩衰老作用每日給家兔毛木耳2.5g/只,共90d,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家兔氧自由基,肝、心、腦組織脂褐質,血漿過氧化脂質,血漿膽固醇含量及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提示毛木耳可能通過降血漿膽固醇,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脂褐質的形成,以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顯示有延緩衰老作用。運用化學發光分析法,研究了2.5%毛木耳水提取物50μl,800μl,1000μl對H2O2或由酶體系及非酶體系產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O-2)有清除作用,清除能力與用量之間呈量效關係,提示毛木耳水提取物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毛木耳多糖100mg/kg,腹腔注射,連續7d,可使小鼠在水中平均游泳時間延長50.40%,有增強小鼠抗疲勞的能力;還能明顯降低小鼠心肌組織脂褐質含量;能明顯增加小鼠腦和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對小鼠離體腦中單胺氧化酶B(MAO-B)活性有明顯抑制作用,抑制強度隨濃度增加而加強,並能增加果蠅飛翔能力。毛木耳多糖能明顯延長果蠅平均壽命,為對照組的1.26倍,口服毛木耳多糖40d後,果蠅脂褐質含量有所降低。
6.抗輻射及抗炎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木耳多糖100mg/kg,連續7d對60Coγ射線照射有拮抗作用,使小鼠存活率提高1.56倍,腹腔注射60mg/只,對大鼠由雞蛋清引起的足跖腫脹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
7.抗潰瘍作用毛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胃,連續2d,能明顯抑制大鼠應激型潰瘍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連續12d,能促進醋酸型胃潰瘍的癒合,對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無明顯影響。
8.降血糖作用木耳多糖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口服多糖後4~7h降血糖作用最顯著;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9.抗生育作用毛木耳多糖8.25mg/kg給小鼠腹腔注射,抗著床和抗早孕效果最明顯,終止中期妊娠作用略差些,但對孕卵運輸則無效。
10.抗癌、抗突變作用木耳熱水提取物對瑞士小鼠肉瘤S180抑制率為42.5%~70%,對艾氏腹水癌抑制率為80%。毛木耳多糖200mg/(kg·d),連續10d有對抗環磷醯胺所致小鼠骨髓微核率增加的作用。
11.抗菌作用木耳中分離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
12.毒性毛木耳多糖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789.60±92.19mg/kg。

食用價值

可食用,質地脆,味道特別。別有風味,目前我國已廣泛栽培。可藥用,其功效與木耳近似。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9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其絨毛中含豐富多糖,有防癌抗癌作用。毛木耳往往出現在香菇段木上,影響產量,被認為是香菇栽培中的一種有害“雜菌”。
毛木耳具有較高的藥物價值,它具有滋陰強壯,清肺益氣,補血活血,止血止痛等功用,是紡織和礦山工人很好的保健食品,又據日本的資料報導,毛木耳背面的絨毛中含有豐富的多糖,是抗腫瘤活性最強的六種藥用菌之一(其他為靈芝、雲芝、樺褶孔菌、樹舌、紅栓菌)。不少學者認為纖維素是保持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素,毛木耳的質地比黑木耳稍粗,粗纖維的含量也較高,但與其它食用菌相比,其含量也並不高,而且這種纖維素對人體內許多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還起了很好的作用。

和黑木耳區別

一、外形區別
毛木耳的外形與黑木耳差不多,但是背後呢,卻長滿了黃色的絨毛,葉片也比黑木耳要厚一些,如果不仔細看,還真是很難分得清楚。
二、口感區別
同樣的做法,黑木耳吃起來嫩嫩的滑滑的,還有一點粘粘的感覺;毛木耳葉片很厚,比較脆,比較爽口。
市場上一些地方還沒有嚴格區分這兩個品種,所以啊,您在買木耳的時候一定得認準了,看看葉片、顏色還有背面的絨毛,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挑選木耳!

栽培技術

栽培方式

毛木耳栽培方式大部分選用熟料袋栽方式,塑膠大棚牆式出耳模式。省時、省工、操作方便,單位面積利用率高。
毛木耳(毛木耳)

栽培季節

毛木耳屬中溫偏高型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為10-36℃,最適20-31℃;子實體生長溫度為18-33℃,最適溫度為20-25℃,低於18℃,子實體不易形成或生長受到抑制;高於35℃,子實體停止生長。根據其生物學特性,結合塑膠大棚特點,春栽2月上旬制袋發菌,3月底擺袋出耳;秋栽避開高溫季節,8月中旬制袋發菌,9月底擺袋出耳,即“冬養菌,春出耳;夏養菌,秋出耳”。塑膠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後15d左右,且不受雨季影響。

栽培配方

①鋸末60%、棉籽殼15%、玉米芯15%、麥麩10%,另加石灰1%、石膏1%、過磷酸鈣1%。
②玉米芯47%、鋸末40%、麩皮10%、過磷酸鈣1%、石灰1%、石膏1%。

拌料裝料

原料要乾燥、乾淨、無霉變、無硬雜物等,玉米芯粉碎成0.5cm大小的顆粒,鋸末過篩,剔除堅硬的雜物。霉爛變質培養料影響出耳及產量,不予採用。玉米芯及鋸末吸水性差,應提前1d預濕,各種培養料配置齊全後充分攪拌,濕潤浸透,培養料含水量60-65%,水分過少,影響菌絲營養物質的水解和吸收,活力降低;水分過多,菌絲生長受到抑制,嚴重時窒息死亡,PH值5.0-6.5為宜。拌料後悶1d,中間翻料堆一次,使培養料吸水均勻,切勿混雜有乾料,否則消毒不徹底而易染雜菌。裝袋前把料再翻一遍,使料內水分更均勻。栽培袋一般用17×42cm 的聚丙烯袋,採用裝袋機,每袋裝濕料約1kg。裝料要求緊實適中、上下鬆緊一致。。

滅菌

採用常壓蒸汽滅菌,溫度達到100℃時維持12h停火,然後再燜12h即可,裝鍋時裝量不宜過滿,要留有餘地,使蒸汽充滿整個空間,達到滅菌徹底。

接種

菌種嚴格檢查,確保無雜菌感染。採用開放式接種法,提前12h將挑選濃白、無雜菌污染的菌種和接種工具一起防入接種帳,點燃兩包淨美靈煙霧劑滅菌。接種前將接種帳一側離地掀起20cm高、2m長的通風口,換氣10min,使接種帳內藥味散盡。工作人員穿戴整齊進入接種帳,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以1︰4的比例安排人員,四人將料袋直立並打開袋口,一人在酒精燈下將栽培種搗碎並快速分接菌種,接入菌種後,立即收攏袋口並輕輕壓實,使菌種與培養料充分結合,系住袋口。再將料袋另一頭向上,打開袋口接種、系口。

發菌

發菌好壞與出耳勢、抗逆性和木耳產量密切相關。棚內地面要撒生石灰粉,造成鹼性環境抑制雜菌發生。接種完的料袋就地碼成牆垛,一般10個料袋高,垛與垛之間留40cm距離,便於通風和管理。發菌溫度的原則是偏低不偏高,以低溫發菌為宜,切忌高溫發菌,避免出現燒菌現象,溫度以20至25℃為宜,不得超過28℃。菌絲培養期間儘可能不見光,以免菌袋未發透袋上長出膠質化耳基斑點,易染雜菌。發菌期間要勤檢查,輕拿輕放,防止袋壁破損,發現有雜菌感染者及時清除,以免引起其它菌袋感染。棚內如發現老鼠危害,要及時撒施生石灰,使菌袋錶面覆蓋一層石灰,即可阻止其危害,或放粘鼠板。10d左右倒垛,防止燒菌和菌袋間發菌速度差別太大。一般情況40d左右即可發滿菌袋,再經10d養菌期,讓菌絲充分成熟,便開始有原基形成,及時碼成牆垛進行出耳管理。
毛木耳(毛木耳)

出耳管理

排耳袋前,先將擺耳袋的地面鋪上草苫子,兩邊比耳袋寬出10cm,用編織袋鋪地,以防止耳片沾上泥沙,質量下降。鋪完草苫子及編織袋後,用500倍多菌靈或克霉靈噴灑整個大棚消毒。塑膠大棚東西中間留1m走道,南北向擺放耳袋,呈牆垛式,高10-12個料袋,行距80cm左右,以便管理和采耳。擺耳袋的地面應比走道高,便於排水。
用消毒過的刀片在耳袋兩端均勻開“V”形出耳口6至8個,口徑1.5-2 cm,深度以不傷菌絲為度。開袋後的前10d,每天噴霧2次保濕,保持地面濕潤,空氣相對濕度80%,有7℃左右的溫差,每天通風換氣1-2次。在保濕、溫差、散射光、通風的刺激下耳芽開始形成。當耳芽出現後,以保濕為主,適當通風換氣,耳芽迅速生長呈漏斗狀或杯狀幼耳,每天噴水2~3次。隨耳片逐漸長大而增大噴水量,在耳片生長後期,要經常觀察棚內溫度,超過30℃、相對濕度高於95%、通風不良時,容易出現“流耳現象”,應加大通風量,降溫降濕。雜菌發生時,勿用農藥,可用石灰澆刷再噴用生物制菌劑,增強通風。 出耳管理的關鍵是耳片濕度控制,要求“少吃多餐”,勤噴、少噴,乾乾濕濕,乾濕交替,確保耳片濕潤無積水。一般耳片小時少噴,耳片大時多噴;陰雨天不噴或少噴,晴天干燥多噴;一般小時ld1-2次,大時1d2-3次,確保相對濕度在85%-95%。以地面或空間噴水為主,噴水最好成霧狀,忌向耳袋直接噴水。
毛木耳(毛木耳)

採收轉潮

耳片成熟時即可採收。在正常情況下,從出原基到採收一般需15-25d。初生的毛木耳子實體成杯狀,以後逐漸展開,長大成耳狀,許多耳片連在一起呈菊花狀,直徑一般為10-20cm。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開始收縮時可採收。采前應停止噴水ld,讓耳片稍乾,採摘時不易破碎,儘量選在晴天采耳,利於曬乾。采耳方法是用手捏住耳基將整叢子實體採下。如果出耳不齊,可采大留小,先採上面大的、已成熟的,保留下面小的繼續生長。採收時必須把耳根采盡,以免雜菌感染或蟲害造成爛耳,影響下批耳的生長。耳片採收後,停止噴水3d,讓菌絲恢復生長,又進行出耳管理。以後經過15d左右的水分管理又可採收一次耳,一般可連續采耳3-4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