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坤

毛坤(1890~1960),字良坤,號體六,又號鐵爐。生於宜賓縣漆樹鄉江灣,後居漆樹鄉鍋巴塘(今屬孔灘鄉地)。少時家貧,一面農耕,一面入私塾附讀。其父曾在漆樹場上開設飯館,逐漸富裕,毛始進省立成都師範學校學習,畢業時以成績特優留校任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坤
  • 出生地:宜賓縣漆樹鄉江灣
  • 出生日期:1890
  • 逝世日期:1960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民國11年,毛考入北京大學文科預科,民國13年入北大哲學系。三年級時轉入武昌文華大學圖書專科學習,畢業後留校作助教。後得校長沈祖榮允許,帶薪復學於北大哲學系。民國20年秋畢業,仍回文華圖專,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務長兼教授。抗日戰爭期中該校遷重慶,毛隨之返川。毛此時在文華圖專主持開設了我國最早的檔案管理專科。民國33年,休假回鄉,與同窗在白花鎮籌辦了宜東初級中學並擔任教職。次年假滿,返原校執教。民國36年,文華圖專遷回武昌,毛因病未能隨往,受聘於四川大學,作教授兼圖書館館長,至1960年病逝。
毛在文華圖專及四川大學主講《中國目錄學》、《中文圖書編目》,也曾講授《文史哲概論》。他對我國圖書和檔案管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為各級各類圖書館及檔案管理培養了眾多人才,他們中有的成為專家、學者。在川大圖書館任館長時,對館藏圖書進行全面編目。他對目錄學的研究範圍廣涉中西,被稱為自成一家的中國近代目錄學家。
毛坤對檔案管理研究頗深,有不少精闢的見解。他在《檔案處理中之重要問題》一文中所提出的“管理檔案處的行政組織的構想”,即建立國家、省、縣三級管理機構的構想,建國後已在全國實施。1957年國家檔案館公布的《中國國家檔案館規程草案》即是由他受命起草。

個人作品

毛坤一生著述甚豐,已出版的有《中國目錄學》、《中外目錄學與目錄學家》、《圖書館趨勢》、《建國教育中之圖書館事業》、《中國人名之研究》、《大學圖書館問題》、《著錄西洋古印本書應注意的幾點》、《圖書館與博物館》、《西洋圖書館史略》(美國薩費基著、毛坤譯)、《圖書館的中國化問題》、《西文史部目錄學》、《書目答問補正批註》、《版本溯源》等數十冊,備受學術界推崇。

個人生活

毛暇時以詩詞自娛,新體、舊體皆樂而為之,尤愛律詩。在重慶江北期間所作,曾收為《廖園集》,晚年又集有《鐵爐詩稿》皆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