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成本

比較成本

比較成本亦稱比較生產費用、比較效益。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按照生產成本的相對差別實現國際分工的一種自由貿易理論。從生產成本的相對差別出發,李嘉圖認為在兩國各自生產比較成本相對有利的產品,通過國際貿易進行交換,對兩國都會有利,雙方都節約了勞動。他以下列來說明“比較成本”的現實性:假設葡萄牙生產一定數量的葡萄酒,要80人的一年勞動,生產一定數量的呢絨,要90人的一年勞動;而英國生產同等數量的葡萄酒卻需120人的一年勞動,生產同等數量的呢絨,要100人的一年勞動。由此看來,英國生產葡萄酒和呢絨,比葡萄牙不利,但比較起來,英國生產葡萄酒更為不利。在此情況下,英國應該專門生產呢絨以交換葡萄牙生產的酒,葡萄牙應專門生產酒以交換英國生產的呢絨,這樣兩國都有利。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是對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的修正與發展。絕對成本論以國家之間的資本、勞動自由轉移為前提條件。在勞動、資本不可能自由轉移的情況下,比較成本的差別足以構成國際貿易的充分和必要條件。因此被西方經濟學家一度作為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較成本
  • 外文名:comparative costs
  • 分類:國際貿易學
  • 適用:商業管理
理論的意義,賦論,主要代表人物,發展制約,從中國的形式看,

理論的意義

比較成本理論比絕對成本理論更加具有指導意義。比較成本理論是在絕對成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李嘉圖進一步發展了斯密的觀點,他認為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該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貿易,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會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貿易各國有利。

賦論

絕對成本說、比較成本說到要素稟賦
(1)亞當·斯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國富論》中,他提出了國際分工與自由貿易的理論。在對其理論的論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來,適用於一國內部的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有利,這就是“絕對利益論”。絕對成本學說這一學說從勞動分工原理出發,在人類認識史上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義者認為國際貿易只是對單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這種貿易分工互利的雙贏思想,到現代也沒有過時,將來也不會過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雙贏理念仍然是當代各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貿易的指導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

(2)比較成本說是對絕對成本說的繼承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古典學派的國際貿易理論。它由英國古典經濟學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衛·李嘉圖創立。比較成本學說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並不限於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進而獲得比較利益。總之,比較利益學說,進一步分析,揭示了國際貿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國際分工的必要性。它證明各國通過出口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進口相對成本較高的產品就可能實現貿易的互利。李嘉圖比較成本學說的核心是比較優勢原則比較成本說揭示了人類分工協作的大道理。自其創立的一百多年來,它一直被西方國際經濟學界奉為經典,並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理論發展的主線。即使在當代,它也是研究國際貿易理論的邏輯起點。比較成本說的啟示:“各國應該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以保證參加國際分工和貿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這個理論只提出國際分工的一個依據,未能揭示出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和價值規律的國際內容。
(3)赫克歇爾—俄林繼承和發展了李嘉圖比較成本理論,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俄林認為,商品價格的絕對差異是由於成本的絕對差異,而成本的絕對差異是由於:第一生產要素的供給不同,即兩國的要素稟賦不同;第二,不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生產要素稟賦理論自創立以來,雖然受到里昂惕夫等學者的質疑,但仍被奉為當代國際經濟理論中的圭臬,西方經濟學界認為該理論構成了對古典學派李嘉圖比較成本說的重大挑戰,奠定了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俄林理論有助於我們分析,判斷和預測世界各國的貿易模式,並制定相應對策,在充滿風險的國際競爭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動權,此外,我們應認識到一國的生產要素實際是變數,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發展,生產要素的數量、質量和結構相應發生變化。當代技術革命已改變了要素的內涵,促進了人力資本,技術創新信息資本等無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相融合,賦於生產要素以全新的內涵。因此我們不能片面靜止地對待要素稟賦上的比較優勢,這是我們借鑑俄林理論應持有的科學態度。

發展制約

任何一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會受到其國內資源稟賦和比較成本的制約,開發中國家在國際經濟中的不利地位,表面上是它們的發展水平,進而產業結構,競爭力等等,實行上是它們的要素稟賦地位,即要素稟賦結構的弱勢地位。相對於已經走上信息化經濟的世界來說,開發中國家擁有的仍然是是代表成熟的夕陽產業生產要素,缺乏代表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因而仍然處於要素的弱勢地位。中國是一個開發中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處於“初級階段”。從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按照傳統比較優勢進行生產和貿易還不能過早地放棄,繼續發揮傳統的以要素稟賦和比較成本為核心的比較優勢可以為新興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積累資金、技術,培養企業家才能,從而為技術創新、突破生產要素的投入瓶頸和促使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升級打下基礎。

從中國的形式看

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中國現有的建立在資源稟賦與比較成本基礎上的比較優勢將逐步減弱。一方面,中國人均占有資源數量本來不豐裕,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國內資源消耗顯著上升,導致國內不少資源性產品(包括農產品)的價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過國際市場。因此,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選擇必須著眼於享有貿易促進技術進步的動態利益。為此,中國今後在發展經濟中應注意應該重視國內的區際貿易,擴大開放,積極與國際上的跨國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並且重視用現代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入世”也將使我國參與國際分工提高到全方位水平:分工不但只是生產製造業的分工,而且要廣泛地延伸到廣義的第三產業。所以我們應當廣泛地注重新崛起的服務業的發展和這一層面上國際分工的參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