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廟

比干廟

坐落於河南衛輝比干廟是重要的廟墓合一建築群之一,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廟,稱為“天下第一廟”。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比干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比干墓為中國第一座有記載的墳丘式墓葬,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比干廟
  • 外文名稱:Bigan Temple
  • 地理位置: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79.1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夏季8:00—19:00  冬季 8:30—17:3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風景區
  • 門票價格:40元
  • 著名景點:乾隆御碑亭 比干墓 明代“落葉歸根”照壁 開心柏
  • 特色:天下第一廟,天下林氏根
  • 所屬城市:河南省新鄉市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相關傳說,版本一,版本二,景區分布,綜述,廟區,文化展示區,生態園林區,林氏紀念區,商業服務區,旅遊信息,建築分布綜述,林氏姓源碑,比干墓,開心柏,特色,廟宇,墓地,天下第一碑,書法藝術,

簡介

比干廟位於河南省新鄉市下屬的縣級市衛輝市。
比干廟比干廟
比干為中國歷史中以死諫君的忠臣,稱為“天下第一仁”。周武王封比干為國神。北魏孝文帝因感念其忠心而建廟。
比干廟歷代都由衛輝古城內官府維護。
現存留的建築群為明代弘治7年重建。比干廟是重要的廟墓合一的建築群,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廟,稱為“天下第一廟”。廟宇宏敞,古樸壯觀。
整個廟宇的主體建築由神道、照壁、山門、二門、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組成,總建築面積達4.7萬平方米。
廟內保存著很多有著重要價值的文物古蹟,其書法、雕刻、建築風格都有很高的品位和歷史價值。
比干廟是1996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構成集墓葬、廟宇、珍貴歷史文物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比干墓為中國第一座有記載的墳丘式墓葬,墓葬以其歷史悠久、布局完整、規模宏大、文化積澱豐富等特點,占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稱為“天下第一墓”。
比干廟內碑碣林立,從春秋時期的孔子劍刻碑到清朝乾隆親書御碑,共64通,幾乎含蓋了我國歷史上所有朝代。
孔子劍刻“殷比干墓”碑,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的孔子真跡,被譽為“天下第一碑”,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墓文》相傳為南北朝著名書法家崔浩書,為魏碑精品之上。
清乾隆御書的《過殷太師墓有感》為端正的楷書,筆韻嚴整雍容,華麗端莊,有帝王之風。碑廊左側第四通石碑,為清朝劉希龍所寫的行書“三代孤忠”四個大字,氣勢磅礴,端莊得體。
碑中精品還有唐太宗的《封殷太師比干詔》、《祭殷太師比干文》,元朝劉敏中的《赦修比干墓碑》等。這些都是舉世名碑,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豐富寶庫。廟內的特色植物開心柏、板柏、沒心菜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觀。
比干為世界林氏之太祖。衛輝比干廟,天下林氏根。衛輝市委、市政府從1993年開始,每年舉辦比干誕辰紀念會,國內外林姓子女紛紛前來衛輝朝拜謁祖,比干廟已成為海內外比干後裔祭謁的聖地。

相關傳說

版本一

通菜”是比干廟最有名的傳說。據說比干慘遭紂王剖心以後,忠魂觸動天庭,玉皇大帝差遣姜子牙前來搭救,讓比干緘口不語,騎馬南行,到達心地(即新鄉),就可長出新的心臟。他掩袍不語,面似土色,策馬南行,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變成的老婦攔路叫賣通菜。
比干問:“菜沒心能活,人沒心如何?”老婦答曰:“菜沒心能活,人沒心該死。”比干聽後,口吐鮮血,墜馬身亡。 忠魂化作千年碧,赤竅似留一片雲。
至今,比干墓冢上和廟周圍的田野里仍然生長著一叢叢通菜。通菜,三片葉,沒有心,人們認為是比干的七竅丹心化成。歷史的飛逝,抹去了人們對古代史實的記憶,漸漸演變成這神秘莫測的傳說,以此來寄託對比干的崇敬與哀思。

版本二

比干作為商代帝乙的弟弟,被封為相臣。帝乙病亡,紂王繼位,比干以相位輔佐,勵精圖治,勤政恤民,殷商王朝日益富強。但紂王隨及沉迷於酒色之中,重用奸臣,疏於忠相,殷商王朝又迅速走上頹敗之路。
吊比干文吊比干文
結果,“微子去之,萁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傳說比干死時,被紂王挖出心肝,血染摘星台。為了紀念比干的忠心,殷都朝歌的摘星台後改為摘心台,上面建造一座石坊,上書“忠烈坊”三個古樸蒼勁有力,中間石柱上刻悲壯的楹聯:“剛之忠之仁之勇之,慘也酷也悲也傷也!”是對比干最好的讚詞。
據說比干被剖心後,經神人指點,南行70里,到新地之鄉即可換心,但途中不能與人說話。
比干走到半路,見一老婦人在澆菜園,那菜個個無心,便問:“這無心菜能活嗎?”老婦人狠狠地說:“人無心當死,卻還要活,何況這菜?”比干氣的七竅流血,當即倒地而亡,瞬時,天怒地怨,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覆蓋了比干的屍體,形成了一個沙丘,就是天葬的比干墓周武王滅商後,率領大臣專門到此封土祭典,鎰比干為忠臣,並親筆題了墓志銘,表達敬仰。
武王滅紂後,在太行山的森林裡找到了比干夫人以及兒子,因她們避難時靠森林裡的果子當糧食才得以生存。所以,武王就賜於林姓,封他為林穆公。也就有了天下林姓自比干一說。比干廟裡還有世界各地的林氏會的捐助。現在,每年的春天,林氏的後裔,都會有代表來這裡祭祖。

景區分布

綜述

根據景區內的資源情況和開發基礎,本旅遊區發展布局表述如下:“一心、二環、五大功能區”。 以比干廟為核心,向外擴展,總體分為二個環:文化展示環、生態園林環。在此基礎上,衛輝市比干林園旅遊區共分為五個功能區,分別為廟區、文化展示區、林氏紀念區、生態園林區和商業服務區五部分,總面積約79.1萬平方米,其中,擴大的旅遊區面積約為74.4萬平方米。
墓碑墓碑
2011年被列為國家AAAA級景區。

廟區

是國神比干林園旅遊區的核心景區,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區,主要景觀有照壁、碑廊、空心門獅、大殿、開心柏、北魏孝文帝碑、清乾隆御書碑、孔子劍刻碑、墓地等,建成區面積約為4.7萬平方米(另外,重點保護區,分別向四個方向各外擴100米,該區域用作生態園林建設。)

文化展示區

包括廟區的重點保護區向南擴展200米,東西寬為353米的區域,以及比干廣場(半徑為63米,面積為1.2463萬平方米)、殷商風趣園(面積2.57萬平方米)、戲樓(面積400平方米)、名人碑林等,總面積約10.9萬平方米。本景區的主要景觀規劃有:三仁祠、比干事跡館、殷商歷史文化館、忠諫堂、文財神殿、比干廣場、殷商風趣園、戲樓等。
比干廟

生態園林區

在廟區以外,分別向東擴展200米、南擴展300米;向北擴展200米;向西到京廣鐵路的控制線,從而形成的區域為生態園林區。本景區的主要景觀規劃有:日湖月湖、國神橋、國神山竹園梅園松林、銀杏長廊、果園、生態花卉苗圃、丹心亭等等,面積約為52.5萬平方米(含廟區重點保護區),是比干林園旅遊區的又一個核心景區。

林氏紀念區

位於廟區以外、生態園林區內的東北部,隱於密林之中,面積5萬平方米。其主要功能是紀念與林氏有關的人物、事跡。本景區的主要景觀有:林氏名人堂、林氏族譜牆、“六蘭堂”、林氏名人塑像區、林氏宗親堂(美國林氏館、泰國林氏館、印尼林氏館、新加坡館、廣東林氏館、海南林氏館、福建林氏館、台灣林氏館等)、功德碑林,景區整體建築風格為明清建築風格。

商業服務區

在生態園林區的南部,比干大道東側,面積有6萬平方米。其主要功能是向遊客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商業服務。主要景觀有生態停車場、農家樂服務點(即新建的“國神廟村”)、茶樓、比干大道以及周圍的高效生態農業園區。

旅遊信息

1.景區開放時間 夏季8:00—19:00 冬季 8:30—17:30
2.取票地點:景區售票處
3.特殊人群預定標準:
A.免費政策:1.2米以下兒童免票;現役軍人持軍官證免票,70歲以上免票,林姓客人持身份證免票
B.優惠政策:學生持學生證購優惠票,老人60歲以上持老年證購優惠票

建築分布綜述

國神廟屬於廟墓合一的建築群,現存的基本格局為明代弘治年間重建後的樣子。廟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碑坊、神道比干公塑像、影壁、山門、二門、木坊、碑廊、拜殿、大殿、配殿、石坊和墓碑等基本保存完整,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登上比干廟山門石階,仰觀山門對面,巍然聳立著一座高6米、寬10米的照壁,是明代弘治年間的建築物。其圖案既不是雕畫鳳,也不是日月雲水,前後正中央是由24塊高浮雕綠色琉璃磚燒制的牡丹花卉圖案,花根長在一個花瓶里,寓意林氏家族子嗣昌盛,支派同源。
比干廟書畫展品比干廟書畫展品
壁前後正中央是由24塊高浮雕綠色琉璃磚拼砌的一叢叢“沒心菜”。
照壁北為山門,山門古樸典雅,額上書“殷太師廟”四字。步入山門,甬道兩側有兩株千古柏,一曰:忠柏;一曰:孝柏。孝柏長青,象徵著比干忠貞而死,後裔忠孝昌盛。二門門楣上題有:“諫臣極則”四字,左右有石聯:“主德諫難回,當此親離眾叛,欲盡如微子去,箕子奴,無以激億萬人忠貞之氣;臣心剖不死,即此血濺魂飛,且將以周日興,殷日衰,抗訴主君六七陟降之靈。”引人注目。步入二門,甬道兩旁碑廊里碑石林立,現在珍存的86方碑碣,大都出於歷代明君賢相、地方官吏和文人墨客的手筆。歷代帝王及文人騷客紛紛慕名到比干廟拜謁並立碑紀念,已成了一座彌足珍貴的文化寶庫。穿行其間,令人頓發思古之幽情。據史料和林姓家譜所記,比干廟、墓受到歷代帝王的重視和保護,主要有武王封國神、魏孝文帝建廟、唐太宗下詔封謚、元仁宗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複比乾廟正殿等等,他們把比干稱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氣忠良臣”,每當春秋兩季,用“太牢”、“少牢”之禮祭祀,希望臣民像比干一樣精忠報國。其中,魏孝文帝《吊殷比干文》格調古峭,風骨獨特,是南北朝著名十大書法家之一崔浩所書,為魏碑體珍品,素與洛陽龍門二十品齊名,書法價值極高,被公認為藝術史上的傑作;唐太宗《祭殷太師比干文》高達丈二,魄力雄健,氣宇軒昂;乾隆帝《御製詩文碑》清新雋雅;明代曾用升草書《題壁詩石刻》瀟灑疏潤,勢若龍蛇;清代劉希龍行書《三代孤忠》字徑尺半,蒼勁雄渾,遒逸非凡。還有李白、王維孟郊陶潛邵雍等留下讚美比干浩然之氣的千古絕句。不難看出,書雕者是懷著何等心情揮毫弄刀的,不愧為藝術價值極高的稀世珍品。
比干廟

林氏姓源碑

比干廟內,懸有一林氏姓源碑,為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河南衛輝府裴騫所撰,碑文近千字,清晰可辨,是國內僅有的一方追溯林姓起源的石刻文物。碑文云:“夫比干以王子宗親,少師重位,嘆沉酗之亂法,傷市祚之倫表。是故不得不言,不當不死者也……”碑文所述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感人肺腑,確為傳世之作。 沿廟中心的甬道前進,便是比干廟大殿院落。主體建築有正殿、拜殿和東西兩個配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九脊歇山頂,掩映在濃蔭叢中。大殿前有巍峨的拜殿,上額書“殷太師廟正殿”。大殿系純木結構,不用一枚鐵釘,無論梁架、斗拱,全是鑿木相吻,相互制約,顯得綺麗壯觀,氣宇軒昂,古樸典雅。正殿里供有比干塑像,神態端莊,栩栩如生。其中,東配殿有三尊塑像。他們是比干的後代,中間是林堅公,他是比干的兒子。林氏根據地理位置而分為南北兩大支系,右邊的林放公,是比干的第二十四世孫,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河南光州林姓始祖,也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左邊的林祿公,晉朝人,今天的東南亞林姓都尊崇這位林祿公為自己的祖先。西配殿敬奉的是媽祖神像,是林祿公的第二十二世孫女。據說她出生時滿屋紫光,且香氣溢人,彌月不聞哭聲,故取名“林默”,尊稱“默娘”。她是一位美麗、善良、勤勞勇敢且博學多才的漁家女子,她自幼好學,9歲開始研究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十幾歲時就能預測海洋天氣與風浪搏鬥,經常在海上為遠航的漁民引路,解救漁民們於危難之中,辦下了許多好事。她鼓舞人們征服自然,抨擊邪惡,在漁民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宋太宗壅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她因捨己救人而遇難,年僅28歲。她遇難之後,人們為她建立祀廟,並尊其為海神,親切地稱她為“姑婆”、“媽祖婆”,歷代皇帝都有封號,總計冊封40次,最後一次是乾隆封她為“天后聖母”。全球有媽祖廟1500多座,信奉者達1億多人,中國台灣省70%的人信奉媽祖,不少台胞每年還要對媽祖舉行“遙拜”,虔誠地面向林默故鄉三叩九拜。1992年10月,中國郵電部發行《媽祖》特種郵票一套一枚,使這位英姿颯爽的中華女傑登上了“國家名片”。
林氏姓源碑林氏姓源碑

比干墓

穿過正殿便是比干之墓,墓前有座日月丹心坊,是明嘉慶年間修建的。上寫6個大字“殷太師比干墓”,頂脊上有醒目的“飛雲日月捧心”的石雕,寓意“忠心昭日月,浩氣萬古存”。石坊上的楹聯雖已風化剝蝕,仍可辨讀:“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猶存。”意思是,比干對紂王的忠心和柏樹一樣萬古長青。上面東邊是太陽,西邊是月亮,代表著比干的精神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在,中間的心代表比干的忠心。穿過丹心坊,是一座飛檐凌翹的墓碑亭。亭內豎立一塊心形殘碑,上刻“殷比干莫”,落款“宣聖真筆”,為乾隆皇帝所書。 這是孔子劍刻碑。相傳孔子周遊列國時,來到比干廟,他非常崇敬比干,拔出佩劍以大地為土,有意省略“墓”字下的“土”字,寓意比干是大地的兒子。後來,一位不學無術的縣令,以為孔聖人一時疏忽,竟有這筆下之誤,遂命手下人在“莫”字下添刻一個土墩兒。不料這畫蛇添足之舉,竟引來晴天霹靂,一聲炸雷轟掉了“土”字,至今碑上仍留有雷痕。這只是人們出於對比干和孔子的崇敬編的神話而已,其實墓、莫二字在春秋時期是通用的。有人對此碑的真實性存在懷疑,因為在孔子的時代,文字多為籀文(即大篆),而這四個字卻筆畫粗硬,氣勢凝整。不過,文字的演變不應絕對劃分順序,況且是揮劍為書,只能削繁為簡,所以,“殷比干莫”劍刻書應是孔子遺墨中的精品。根據專家鑑定,這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惟一一處孔子真跡,故稱“天下第一碑”。
孔子劍刻孔子劍刻

開心柏

跨出墓碑亭,面前豁然開朗。在空曠的天宇下,便是比干丞相高大的墓冢了,它靜臥於鬱郁青松之中,沐浴著日月之光輝。冢的四周砌著青石,墓頂隆起,高20米,占地20畝,冢的四周鋪有小徑。墓周古柏森森,虬枝老莖,一盡千年古柏的風姿和心中之豪情。令人驚奇的是,那株株柏樹竟沒有頂尖,有的還枝幹開裂。相傳,這些古柏棵棵樹冠不經修剪自然形成平頂,據傳說這些樹在比干去世後,痛惜比干的離世,樹的頂部全部枯死,好像在為比干脫帽致敬,表示對聖人的尊重,後被世人稱為“平冠柏”。 說起主殿前的“開心柏”,它從根至每一枝樹梢全都是裂開的,中間呈現一“心臟”的形狀,據傳說是柏樹有感於比干的為人,為了要救比干將心掏出,使比干重返人間,繼續伸張正義。但可惜樹木有情天無情,比干是無法復活了,但開心柏卻留在世上,成為比干廟的奇景之一。比干的精神感天動地,連草木也為之動情。這些柏樹受日月之精華,得天地之正氣,實為中華大地之罕物,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呢?
開心柏開心柏

特色

廟宇

廟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大殿為歇山九脊頂,拜殿位於大殿前邊緊靠大殿。整體建築保存相對完整,廟宇宏大,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
比干廟墓碑比干廟墓碑

墓地

是中國第一座有記載的墳丘式墓葬,墓地呈圓形,像心形,寓意丹心呈現宇宙之意,墓前有一石牌坊,上邊的左右分別有石刻的日月,中間有一心形石刻。其寓意為比干公忠心報國,“日月照丹心”。

天下第一碑

在墓地與日月石牌坊之間,有一亭子,亭內豎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殷比干莫”四個大字,相傳為孔子揮劍所刻,被世人尊為“天下第一碑”。

書法藝術

除了“天下第一碑”外,比干廟保存了大量的碑碣石刻,其書法價值無法比擬;如北魏孝文帝的《吊殷比干墓文》碑、唐太宗的《贈太師比干詔》碑、清乾隆御書的《過殷太師墓有作》碑等等,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豐富寶庫。同時,也為開展文化旅遊提供了良好條件。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