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

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

《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是2020年9月29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提供了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複流程,給出了自然與人文環境、建築物、歷史環境要素、傳統文化、基礎與公共服務設施等的保護與修復建議。《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適用於指導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修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
  • 外文名: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 標準號:GB/T 39049-2020
  • 發布日期:2020-09-29
  • 實施日期:2020-09-29
  • 標準類別:基礎
  • 中國標準分類號:A00
  • 國際標準分類號:01
  • 歸口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 執行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性質:推薦性國家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編制進程

2016年11月22日,國家標準計畫《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20161940-T-424)下達,項目周期24個月,由424-cnis(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並歸口上報及執行 ,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0年9月29日,國家標準《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2020年9月29日,國家標準《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實施。

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山東建築大學(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江蘇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標準化協會、重慶市渝北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主要起草人:安潔、雲振宇、高宜生、張傑、黃春華、許東明、馬金劍、呂楚岫、馬曉蕾、侯月麗、應珊婷、張衛國、韓愛華、趙中濤、張燕琴、鄭恆祥、周琮。

標準目次

前言
1範圍
1
2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術語和定義
1
4基本原則
2
5保護與修複流程
2
6保護與修復需考慮的技術因素
4
參考文獻
9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提供了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複流程,給出了自然與人文環境、建築物、歷史環境要素、傳統文化、基礎與公共服務設施等的保護與修復建議。《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適用於指導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修復。

引用檔案

GB/T 32000 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GB/T 50445 村莊整治技術標準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技術指南》(GB/T 39049-2020)規定了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與修復的指導要求,規範了具體操作內容,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政策具體落地實施提供了操作性的手段,對加強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管理,繼承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