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光鏡

《歷史分光鏡》是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倬雲。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作者: 許倬雲著 陳寧 邵東方 編
發布日期:2015-09-12
中圖分類法:K209:普及讀物
版次:1-1
開本:32開
裝幀:精裝
版式:簡體橫排
千字數:290 千字
總頁數:383 頁
ISBN號: 9787101111309

內容簡介

《歷史分光鏡》的書名是借用光學上稜鏡分析光譜系列之意,表示歷史學的功能是將歷史解析為各種因緣線索及演變過程。全書匯集許倬雲先生多部著作中精華內容,既有對歷史學功能的闡釋,也有中西文明的比較研究,還包括個人治學歷程與人生經驗的回顧,體現了作者精深的歷史學思考與宏闊的世界性眼光。

目錄

新序 1
原序 5
一 為何要有歷史學 1
二 “歷史”一詞的定義:變數之總和 4
三 複合變數 6
四 獨立變數 8
五 時間變數 10
六 文化變數 12
七 個人變數 14
八 歷史的因果關係 15
九 關於英雄造時勢 18
一○ 關於時勢造英雄 21
一一 史學與其他學科的配合 25
一二 如何判斷歷史事件的重要性 31
一三 如何套用史料 34
一四 韋伯關於“官僚制度”的定義 36
一五 以韋伯“官僚制”的定義考察戰國官制 37
一六 戰國政治制度的背景 39
一七 戰國時國君地位的鞏固 42
一八 戰國時宰相制的特點 45
一九 戰國時君臣的僱傭關係 49
二○ 戰國時將與相的分離 52
二一 戰國時官職的專業化 56
二二 春秋魯鄭晉三國官制的比較 60
二三 中國文官制度的目的性與制衡性 62
二四 以班固《古今人表》考察東周社會變動 64
二五 東周時公子階層的社會變化 66
二六 東周時士階層的社會變動 68
二七 東周時大夫階層的社會變化 71
二八 知識分子在歷史各時期起的作用 74
二九 中國士大夫的雙重角色 77
三○ 中國知識分子不重科學的原因 79
三一 士大夫對政權的依附與獨立 81
三二 知識的用途在於解釋 83
三三 漢代察舉制度起連線上下的作用 84
三四 漢代知識分子的學術活動 89
三五 漢代知識分子的六種類型 93
三六 漢以後大族形態的變化 97
三七 理想成為正統後常會發生僵化 98
三八 實現理想的兩類途徑 101
三九 比較諸葛亮與曾國藩的用人能力 102
四○ 比較李廣與程不識的用兵風格 104
四一 人口多是漢代精耕農業的一項原因 105
四二 精耕農業產生農舍手工業 107
四三 精耕農業發展出經濟網路 108
四四 精耕農業與農舍工業的結合 111
四五 精耕農業排斥奴隸制而適合租佃制 112
四六 精耕農業阻礙資本主義的產生 117
四七 從資源上看三國的鼎立 118
四八 宋以來對外貿易的意義 123
四九 研究道路系統的重要性 124
五○ 形成點與線的城市與道路 126
五一 體系網路與中國的分合 127
五二 市場網路是中國分久必合的原因之一 132
五三 以網路理論分析中國歷史 133
五四 漢代政治統一而經濟尚未統一 138
五五 四川在漢代網路中的地位 139
五六 漢代四川的核心區與邊陲 142
五七 漢代四川人才的分布與道路的關係 143
五八 漢代網路中的核心、邊陲與隙地 146
五九 兩漢民變多發生在隙地 148
六○ 中國經濟交換網是金字塔式的 149
六一 經濟網路問答 151
六二 周人早期遷徙路線之推測 156
六三 先周遷徙的路線及其原因 158
六四 周文化的包容性 160
六五 周代神祇的道德性質 162
六六 西周分封制的約定關係 164
六七 西周的分封是實現三結合 165
六八 西周的分封是人口的再編組 166
六九 周代城邑的層級化 167
七○ 西周的封建由授民轉為授土 169
七一 西周墓葬制的系統化及其意義 171
七二 周代禮儀的社會功能 173
七三 西周中期的發展 177
七四 西周中期後內朝逐漸權重 178
七五 西周末年的社會變動 179
七六 西周的歷史地位 181
七七 人群整合的過程 184
七八 親緣—中國人群組織的模式 188
七九 群體的融合與神祇的組合方式 190
八○ 中國人群組合的方式與普世帝國 191
八一 古代歐亞大陸族群的移動給我們的啟示 193
八二 氣候的變化對民族移動的關係 196
八三 族群流動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198
八四 從區間交流擴大歷史視野 199
八五 西周的包容—上層的堅凝 201
八六 秦代的缺失—中層與下層的疏離 204
八七 漢代政治權力的基礎—中層的堅凝 206
八八 東漢的缺失—上層與中層的斷裂 211
八九 唐代的用人—中層的變化 213
九○ 宋代的養士—中層的擴大 215
九一 明清的缺失—中層與下層的斷裂 218
九二 抗戰的意義在於爭得國格 222
九三 不能忘記“七七” 223
九四 中國史的分期:中國之中國 225
九五 中國史的分期:亞洲之中國 229
九六 中國史的分期:世界之中國 231
九七 文化體系盛衰的軌跡 232
九八 文化多元易產生地區優越感 233
九九 儒家文明是“天下主義” 235
一○○ 文化優越論可以不排他 236
一○一 邊緣文化挑戰中原文化 238
一○二 中國人的國家認同與親族認同 241
一○三 孔子論“仁”及其延伸的觀念 243
一○四 文化的突破、轉換、僵化 247
一○五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統一性 252
一○六 中國文化統一的因素 254
一○七 雅斯貝爾斯的樞軸時代論 256
一○八 “崩壞論”不宜說明樞軸時代的發生 258
一○九 樞軸時代在中國的發生 260
一一○ 秦漢的普世體系 263
一一一 政治分裂下的文化繁榮 265
一一二 分裂有助於科技而統一有助於工藝 269
一一三 關於文化興衰的理論 270
一一四 良渚文化衰亡原因之推測 275
一一五 中國文明的起源不必在大河 279
一一六 談中國考古的得與失 281
一一七 周代的烹飪 283
一一八 中古時期的麵食 285
一一九 中國烹飪中的“炒” 289
一二○ 中古時期的烹飪方法 291
一二一 異同、交會、動能 294
一二二 印度難以統一的一個原因 298
一二三 埃及文化經不起擴張 300
一二四 兩河流域人群結合的方式與普世帝國 301
一二五 以色列與猶太文化 304
一二六 西方世界中國家與社會的關係 307
一二七 世界幾大文明對生命意義的解釋 309
一二八 美國文化中的容異與存疑精神 313
一二九 麥克阿瑟與艾森豪 317
一三○ 關於韋伯命題的三個內容 318
一三一 李約瑟提的命題不合適 321
一三二 李約瑟的“地理環境論”有問題 323
一三三 李約瑟對文官系統討論不及韋伯深刻 324
一三四 李約瑟的“法論”最精彩 326
一三五 中國史研究應納入世界史研究的範圍內 329
一三六 從世界史角度重新認識中國史 331
一三七 劃分階段比較中國史與世界史 334
一三八 西周與兩河流域文化的異同 339
一三九 周人的天神與兩河、埃及神祇的比較 344
一四○ 比較東漢與西羅馬帝國崩解之內外原因 346
一四一 從結構上看東漢與西羅馬帝國的崩解 350
一四二 西周與埃及文化的異同 354
一四三 春秋霸主制與希臘聯盟制的異同 359
一四四 中國曆法與伊斯蘭教曆法之不同 362
一四五 文化交流的結果 363
編後記 陳寧 3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