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祠

武訓祠

武訓祠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柳林鎮。主要建築有武訓祠和武訓墓;始建於1899年,為紀念清末聞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義學正”“千古奇丐”武訓而建。肇建者為武訓的賬房先生武茂林,僅三間。1937年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現規模,1989年再次重修,祠堂為歇山式磚木結構,闊五間,進深三間,飛檐高挑,肅穆莊嚴。院內松柏森森,牆外楊柳依依,一道清清小河環繞院外,稱為“武河”。整個祠堂環境清新,十分可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訓祠
  • 地理位置:山東聊城冠縣
  • 修建時間:1937年
  • 主持修建何思源
歷史,武訓祠人物,人物貢獻,相關建築,武訓陵墓,百米碑廊,高歌台,武訓魂亭,武訓軼事,郭沫若,陶行知,何思源,孫之雋,孫瑜,趙丹,李士釗,武訓紀念館,後世評價,

歷史

武訓的精神廣為後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築有武訓祠和武訓墓。
這是1997年後重修的武訓祠堂這是1997年後重修的武訓祠堂
武訓祠堂始建於1903年,僅三間。1937年,為紀念清末聞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義學正”武訓,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撥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為歇山式磚木結構,闊五間,進深三間,飛檐高挑,肅穆莊嚴。1896年12月5日武訓在臨清他所創辦的御史巷義學去世,歿後葬於當時的崇賢義塾東壁外,即今武訓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訓墓被“紅衛兵”砸毀掘開,武訓先生被抬屍遊街,焚屍街頭。後殘骨被武莊武氏後人歸葬武訓祖塋。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塊;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嚶鳴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訓魂亭”,亭額由著名學者季羨林題寫。

武訓祠人物

武訓先生(1838——1896年),行七,字蒙正,自號義學症,諡號義學正。山東省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中國近代民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 武訓先生於1838年12月5日(清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九日)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武宗禹,母親崔氏,大哥武謙,五哥武讓。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其父武宗禹病逝,年僅8歲的武訓,只好依靠母親崔氏、長兄武謙、次兄武讓給人做工或乞討生活。及長,見別家兒童入塾,,心慕之,母親因家貧而未允,常以不能上學讀書為恨。
武訓先生石雕武訓先生石雕
武訓先生年14歲,離家為人做傭工,得錢必市甘旨以孝敬母親,人皆稱孝。他先後曾傭工於本庄族叔、館陶某庠生等家,都因不堪虐待、欺侮而辭歸。後傭於館陶薛店張老辮家。張因其不識字以假帳相欺,武訓先生與之爭辯,反被誣為“詐賴”,慘遭毒打,氣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語,達三日之久。武訓先生從自己的不幸遭遇中,深切感受到窮人不識字、沒文化的痛苦,遂立志“修個義學為貧寒”。
1858年(清鹹豐8年),21歲的武訓先生開始了行乞興學的艱辛歷程。武訓先生為給窮孩子辦義學而甘做牛馬,捨身拋家,忍辱負重,含辛茹苦三十多年。他著鶉衣,食殘糲,宿破剎,白天奔波募化,夜裡紡線績麻,“不肯亡費一文以奉己,稍私一文以養家”,直至終身不娶,以殉“誓必教天下人人盡讀書”之志。“苦心人,天不負”,武訓先生竭一己汗血,罄畢生積蓄,先後創辦了堂邑、館陶、臨清三縣義學。積勞成疾,不幸於1896年6月4日(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今臨清市武訓實驗國小),享年59歲。

人物貢獻

武訓,他自幼貧寒,因不識字受盡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個義學為貧寒”。自20歲起,他打短工,拾破爛,沿街乞討,且走且歌。經過30年艱苦絕倫的努力,終於買地200餘畝,積錢2000餘吊,在柳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這一絕世奇行轟動朝野,受到清廷褒獎並“宣付國史館立傳”,被譽為“千古奇丐”。受到清廷褒獎並“宣付國史館立傳”武訓功成名就,但其志不改,繼續行乞興學,有生之年又修館陶縣楊二莊、臨清徹史巷義學二處。 武訓精神對後世影響巨大而深遠,學習仿效者輩出,社會名流紛紛題辭頌揚,武訓成為世人心中的義士。
武訓先生是一個蒙塵的明珠,興義學褒貶不一,曾一波三折,最終對他的興學精神是肯定的、景仰的、效法的、弘揚的,他那種“為眾謀”的精神是紮根於人民心中的,正如五屆冠縣政協主席李增珠所說,武訓應定位於“奇特偉人百世師”。
武訓義學第一處——柳林崇賢義塾
1888—1889年春,武訓先生用其歷年所積資金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創辦“崇賢義塾”。該義塾占地3.87畝,有瓦房20間,“一”字排開,分別為書房、飯堂、學生齋舍和塾師住室。另有大門、二門各一座。四周築垣牆,院內植白楊、國槐、垂柳。招收經、蒙兩班,蒙班30餘人,經班20餘人,學生均免費入讀。武訓先生過世後,因來塾人增多,1897年,武訓先生的賬房先生武茂林於崇賢義塾重門外增建東西瓦房6間,碑樓三座。1899年,武茂林又於武訓先生墓旁建武訓祠堂6間。至此,義塾更顯整肅、壯觀,成為學童讀書謀求上進的大好場所。“崇賢義塾”的組織領導機構為校董會。1905年,清廷頒布“廢科舉興學堂”諭令後,“崇賢義塾”奉飭改為私立武訓第一初等國小堂。“崇賢義塾”在武訓精神的感召下,義學學風甚佳,塾師勤於執教,生童發憤攻讀,嚴守義塾學規,因此,“崇賢義塾”一方面為貧寒普及了文化,一方面也培養了不少熱衷於仕途功名的士子。民國初年,該塾改為私立武訓國小校,開辦初、高兩等班級,抗日戰爭初期,該校曾一度變為日偽進行奴化教育的場所。1942年柳林解放後,抗日政府以其校址改為抗日高小,兼辦過國中班,但因災荒嚴重而停辦。不久學校又恢復為武訓國小。1945年10月,我冀南行署在其舊址創辦武訓師範學校,武訓國小隨改為師範附小。1951年武訓遭批判後,師範和附小分別改名為平原省堂邑師範和堂邑師範附小。1956年堂邑縣撤銷,柳林劃歸冠縣,學校隨改稱冠縣師範和冠縣師範附小。1962年,師範被裁撤,附小改為柳林完小。1977年後隨著武訓名譽的逐步恢復,1984年“武訓國小”的校牌又在“崇賢義塾”的舊址懸掛了起來。
武訓義學第二處——館陶楊二莊育英堂義塾
1889年(光緒十五年),館陶縣莊科村(現屬臨清潘莊鎮)千佛寺主持了證,因受武訓的感化,捐出積蓄和部分廟產,典買土地,籌建義學。武訓聞訊往謁,並將所蓄300千文捐出,共興義學。嗣後武訓又捐贈土地40餘畝作為該塾學田。這是武訓創辦的第二所義學,義學命名為“育英堂”。該義塾設於館陶縣(今屬臨清市八岔路鎮)楊二莊北街西頭路南,占地4畝有餘。靠街有大門一座,院內有東、西、南瓦房各3間,為學生教室,另有北屋二間,是師生的廚房。迎門牆左右各植蒼勁挺拔之翠柏兩株。院落不大,卻清秀整潔。該義塾純為蒙學,為三鄉五里的貧寒子弟打開了讀書求知大門,聲譽遐邇,深得民眾讚揚。1910年(宣統二年),楊二莊義塾改為武訓初等國小堂,民初改為武訓國小校。1926年,該校遷往距楊二莊三華里的艾寨張氏祠堂,並改為武訓完全國小。
武訓義學第三處——臨清御史巷義塾
1891年,武訓來到臨清繼續化緣募捐。當時臨清被滿清官兵騷擾得窮困不堪,無力讀書的貧家子弟比別縣更多,此情再次觸動了武訓“修個義學為貧寒”的念頭。臨清鈔關街紳士施善政平素欽慕武訓的為人,聞知武訓到來親自到破廟把他請到家裡,敘談了好幾天。武訓懇託施善政同當地紳士們商議,在臨清籌設義學。在施善政、劉輝堂等人的贊助下,武訓當年就募集了許多學款。1893年,武訓捐出行乞之資先在御史巷買了一處房宅,後修理添造、擴充發展,至1895年學舍落成。它是武訓親自創辦的第三所,也是最後一所義塾。因地址在御史巷內,故命名為“臨清御史巷義塾”。義塾建成之初,有校舍3座,19間,其中3間作為教室,其餘分別為師生和工役的住室、飯堂。另有大門、二門、三門各1座。武訓乞請士紳組成校董會,經理義塾的一切事務。聘請施善政為學董,貢生王丕顯為塾師。王丕顯為人篤實好義,苦心孤詣,經理義學,使該校在數年之間發展很快。該義塾在清廷詔令“停科舉,興學堂”之後曾改稱武訓蒙學堂、武訓初級國小堂。民國時期曾改稱私立武訓國小。1945年臨清解放,改為公辦武訓國小。1951年因武訓遭批判,校名中的“武訓”二字被強行裁沒,改稱臨清鎮第一國小。該義塾校址雖曾遷移而後復始,規模卻不斷擴大,至1945年,其規模已達到1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600餘名,先後畢業學生千餘人,現該校已成為臨清市重點國小,並命名為臨清市武訓實驗國小。

相關建築

武訓陵墓

武訓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學後,遵遺囑薄棺簡葬於柳林祟賢義塾東側。1937年,時任山東省教育廳長的何思源先生主持重修為水泥墓;1989年再次重修成現狀。墓高2米,周長10米,墓前有徐運北先生所題 “武訓先生之墓”碑。
由武氏族人保存遷葬的武訓遺骨歸葬於此由武氏族人保存遷葬的武訓遺骨歸葬於此

百米碑廊

碑廊建於1995年,長140米,兩旁立石碑26塊,上刻近現代知名人士馮玉祥、郭沫若等為武訓先生的題辭及一些著名學府如北師大、華東師大等題辭。碑廊起自武訓祠大門牌坊,止於堂祠平台前。石碑均冬青環護,翠柏映襯,十分壯觀。遊客至此,既可緬懷武義士的高風亮節,又可欣賞風格各異的書法。 亭台雙景 漫步於百米碑廊,便可見左右兩邊,一亭一台傲然凌空,成為亭台雙景。

高歌台

高歌台,又名“嚶鳴台”,位於碑廊以西。台為梅花形,青石雕砌。高18.38米。“嚶鳴台”之名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題,語出《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意寓為弘揚武訓精神而大聲呼籲,尋求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此亭為紀念在弘揚武訓精神的活動中卓有貢獻的陶行知、馮玉祥、何思源、郭沫若、孫之雋、李土釗、孫瑜、趙丹等仁人志士。其中,孫之雋、李土釗為《武訓畫傳》的作者,孫瑜為電影《武訓傳》的編劇,趙丹為著名演員,電影《武訓傳》中武訓的扮演者。

武訓魂亭

武訓魂亭位於碑廊以東,1995年由港人王海亭先生捐資修建。亭中高聳著八角形石碑,鐫刻著武訓興學宗旨,以及由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所書《武訓興學歌》。碑座為石雕蓮花,象徵著武訓“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武訓魂”亭額系我國著名學術大師季羨林先生題。 武訓故居 位於柳林鎮西2.5公里武莊村。有吳作人先生所題“武訓先生故居”碑。此處為武訓先生祖宅,,現由武訓長兄武謙的後人居住、管理。

武訓軼事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樂山人,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劇作家、詩人。歷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政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等職。他大力提倡武訓精神,曾為《武訓畫傳》題寫書名並作序,認為“在吮吸別人的血以養肥自己的舊社會裡面,武訓的出現是一個奇蹟。他以貧苦的出身,知道教育的重要,靠著乞討斂金興學,捨己為人是很難得的。”在武訓誕辰一百零七周年時特題詞“武訓是中國的裴斯托洛奇,中國人民應該到處為他樹銅像。”他還參與創辦上海武訓學校、並親任教員,為弘揚武訓精神做出了重要貢獻。

陶行知

(1897-1946)安徽歙縣人,著名教育家。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長,東南大學教育系主任,民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他一生積極宣傳發揚光大武訓精神,共撰寫了《談武訓精神》等近30篇文章,科學地把武訓精神概括為“三無”、“四有”。即一無錢,二無靠山,三無學校教育。但他所以能辦三個學校,是因為他的四個有:一有合乎大眾需要的宏願;二有合乎自己能力的辦法;三有公私分明的廉潔;四有盡其在我堅持到底的決心。陶行知身體力行,先後創辦育才學校、上海武訓學校、曉莊師範,數次組織舉辦武訓紀念會,一再推動《武訓畫傳》連續修訂再版,並促成了電影《武訓傳》的拍攝。  馮玉祥(1882-1948)安徽巢縣人,著名愛國將領。曾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1933年在察哈爾組織抗日同盟軍,受到國民黨政府的破壞。後到泰山,目睹山區勞動人民生活困苦教育落後,便決定在泰山辦紀念武訓國小十五處,實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進行愛國抗日教育。1936年在他的故鄉圓山又辦了兩所紀念武訓國小。為紀念武訓誕辰97周年題詞為“特立獨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1936年撰述《千古奇丐武訓先生的生平》一文,盛讚“武訓先生終身行乞辦學,是我國教育史上一位奇特的偉大人物。”

何思源

(1896-1982)字仙槎,山東菏澤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建國前曾任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山東省教育廳長,省政府主席,北平市長;建國後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何思源先生為振興山東教育盡心竭力,特別為弘揚武訓精神躬身效法,曾邀全國軍政和各界賢達為武訓題詞,主持召開武訓先生九七誕辰紀念大會,題詞《武訓先生贊》,為《武訓先生九七誕辰紀念冊》題寫書名。提議改革堂邑縣為武訓縣,為武訓建祠修墓。對武訓精神的弘揚,提高教育的地位,推動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孫之雋

(1907-1966)河北藁城人,著名畫家。孫之雋先生受武訓行乞興學的奇特義舉影響極深,一生曾三次作畫武訓傳。1933年撰文並作畫《武訓的故事》在《大公報》上連載。1936年又和段承澤合作《武訓畫傳》,在天津《大公報》連載,1938年出版《武訓先生畫傳》單傳體,後由陶行知先生作跋,連續印行6版,又被陶行知先生譯成英文出版,先後在蘇聯、加拿大、印度、英國、美國等國家流傳。孫之亻雋 先生受陶行知先生生前委託,1950年再度與李士釗合作新的《武訓傳》,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1951年《武訓畫傳》與電影《武訓傳》一起受到批判時,孫之雋 受到不公正對待,“文革”中含冤離世,粉碎“四人幫”後平反昭雪,1996年7月紀念武訓逝世100周年,上海三聯出版社出版了《武訓畫傳》圓了孫先生的弘武夢。

孫瑜

(1900-1990)出生於四川重慶,著名電影編導藝術家。執導過《瀟湘淚》、《故都春夢》、《大路》、《魯班的傳說》等優秀影片,受陶行知先生委託從1944年開始編導電影《武訓傳》。為畫好武訓這一藝術形象,孫瑜親自執筆編寫劇本,歷時6年,幾易其稿幾經周折,終於在1950年將《武訓傳》拍攝完畢。電影成功塑造了武訓這一平民教育家的鮮明形象,再現了武訓當年行乞興學的精神風貌,電影公映後,在海內外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在1951年批判《武訓傳》的過程中,孫瑜經受了極大的壓力,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作為一個人民藝術家的責任心。

趙丹

(1915-1980)山東肥城人,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1937年經扮演《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而知名。趙丹仰慕武訓的為人,致力宣揚武訓精神,1950年他主演了電影《武訓傳》。第一次把武訓搬上了銀幕,成功地塑造了武訓的藝術形象。他為演好武訓,盡心竭力,到武訓家鄉柳林鎮一帶體驗生活近1年之久,拜各式各樣人的為師,學做武訓當年行乞興學的一切活動,全力投入到塑造武訓興學形象中去,終於使千古奇丐武訓栩栩如生地走上了銀幕,受到了公眾輿論的一致讚揚。

李士釗

(1916-1991)山東聊城人,1936年參加革命,歷任武訓學校校長,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山東省政協委員等職。從幼年起就敬仰武訓,熱心蒐集武訓資料,主要編著《武訓先生的傳記》、《武訓畫傳》及武訓研究論文多篇。多次參與組織舉辦全國性武訓紀念活動。他認為“武訓先生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遠在歐洲教育史上的裴斯托洛奇以上”,儘管一再因武訓問題遭受挫折,但為弘揚武訓精神,矢志不移直到逝世。

武訓紀念館

武訓紀念館座落於冠縣柳林鎮,為紀念“千古奇丐”武訓而建。
武訓紀念館建設初具規模,由南向北,依次大門牌坊、百米碑廊、武訓石雕半身像和武訓祠堂,碑廊東側有“武訓魂”亭,西側有“嚶鳴台”、亭台傲然相對,並與整個院落建築融為一體。漫步於武訓紀念館映入眼帘的是天青石碑上鐫刻的名人、名校題詞,這些題詞無論從書法藝術還是蘊含的褒揚之詞都會讓你感動。首先從武訓興義學的壯舉到興學精神的弘揚,再到現階段“希望工程”的蓬勃發展,看後你一定會 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武訓精神研討會代表到武訓故里參觀武訓精神研討會代表到武訓故里參觀

後世評價

武訓碑廊共豎有22通碑,碑陽鐫刻著近、現代名人、名校對武訓興學的讚美之詞。
清末東昌府教諭王錫祺撰聯,山東省文史館原館長李駿書丹的“線頭纏出千秋業 豆沫長留萬古香”的佳句,該句主要歌頌了武訓以微薄之力,鍥而不捨,創下興辦義學的千秋偉業;其精神、美名將萬古傳誦。線頭纏出千秋業:指武訓靠積聚乞討的點點滴滴乾出事關千秋萬代的偉大事業。豆沫長留萬古香:指武訓將永久地留下萬年不變的美名。此句歌頌武訓興辦義學的千秋偉業,化抽象為具體,用人們所熟知的具體事物,代指武訓辦學的基礎、條件和處境;以點代面、以小見大地概括出武訓辦學的艱難經歷和他那種鍥而不捨、堅定不移地無畏精神;並用“線頭”與“千秋業”、“豆沫”與“萬古香”進行對比,突出了他的成就、貢獻和後人對他的景仰與懷念,更突出了成就的來之不易,因此也更值得稱頌與讚揚。  張學良的碑文為“行兼孔墨”。張學良是國民黨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他的題詞是指武訓的行動兼有孔子和墨子的精髓。孔子一生是教化,讓人恪守“仁義禮智信”。武訓的行動是對愚昧無知的孩子進行教化,讓他們擺脫無知,讓孩子聰慧起來,以此明了事理。墨子主張“仁愛”,以“興天下之力,除天下之害”,武訓的行動也蘊含了這樣的道理。張學良的題詞簡短,但概括準確,寓意深刻。
于右任的題詞為“匹夫而為百世師”。這個碑文的內容源自唐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韓愈被貶謫到潮州任職一事。當時的潮州生產力落後、土地荒蕪、思想不開化,韓愈去了之後,實施新政、發展生產、傳播文化,可謂是政通人和,一時傳為佳話。到了宋朝蘇軾巡訪潮洲,有感於韓愈當時的巨大貢獻,欣然題寫了“匹夫而為百世師”名句。于右任借該句對武訓的奇行給予了高度評價。
馮玉祥的題詞為“特立獨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該句主要讚頌武訓人品的高潔和意義的深遠。特立獨行,是指有獨立見地和操守而不隨波逐流,語出唐韓愈《易黎集》卷十二《伯夷頌》:“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百世流芳,是指千年百代流傳美好的名聲。語出《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撫漢室,乃忠臣也,青史流名,流芳百世。”先生之風,指武訓的風度。先生,年長有學問的人,語出《孟子?先子下》:“先生將何之?”常用來對年長者的尊稱,這裡特指武訓。山高水長,指像山一樣高、像水一樣長,比喻人品節操高潔,影響深遠。後兩句出自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七《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雲山蒼蒼,江水濁濁,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藉以表現武訓的人品和影響。此題詞連綴前人的語句而不露絲毫痕跡,水乳交融地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而又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武訓的高潔品格,表達作者對武訓的敬佩之情,自是題詞中的佳作。
老舍夫人、著名畫家胡絜青女士撰聯並書丹了“贊赤貧興學傳萬代,頌殘羹育才奠千秋”的名句。該題詞讚頌了武訓行乞辦學的偉大精神和傑出貢獻。上句稱讚一貧如洗的武訓興辦義學英名傳頌千年萬載。下句頌揚武訓靠乞討培育人才奠定了千年不朽的偉業。該句把“贊”與“頌”置於首位,表明了對武訓讚頌之情;然後把反差極大、似乎是匪夷之思的“赤貧”、“殘羹”與“興學”、“育才”相對照,再與“萬代”、“千秋”相對應,從而突出了武訓行乞辦學的偉大精神和對我國教育事業的傑出貢獻。全句抓住武訓興辦義學的特點,用形象具體又含義豐富的詞句加以表達,語言通俗直白又富含意蘊,且態度明朗,易於理解把握,表達了胡絜青老人對武訓義舉及精神的高度評價及褒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