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清金簡撰,進呈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書籍記載了木活字印刷設備的製作、殿本書籍印刷流程及管理,是據有典型則例價值的書籍。書中反映出當時的文化背景、思想觀念、管理制度、人事系統、設計價值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 又名: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 作者:金簡
  • 出版時間:乾隆四十一年(1776)
  • 裝幀:線裝
  • 卷數:一卷
作者信息,成書背景,書籍內容,版本信息,

作者信息

金簡,滿洲朝鮮籍人。先祖原為朝鮮義州人,於天聰元年(1627)率族人歸誠滿洲,按律令予以褒獎,授世管佐領。滿族建國期間,金氏一族多有功勳,受到皇家重視。金簡妹妹被選中“秀女”,成為乾隆帝貴妃,金氏一族愈發顯赫。嘉慶帝命其族改入滿洲,即將正黃旗包衣金氏抬入“上三旗”,賜姓金佳氏。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命《玉碟》內改書賜姓,以示對金家的恩寵。
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清刻本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清刻本
金簡官運亨通,乾隆中,初授內務府筆帖式,累遷奉宸院卿。之後,歷任總管內務府大臣、監武英殿刻書、《四庫全書》副總裁、戶部侍郎、鑲黃旗漢軍副部統、署工部尚書、工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吏部尚書等職。《清史稿·卷三二一·列傳第一〇八》有傳:
“金簡,賜姓金佳氏,滿洲正黃旗人,初隸內務府漢軍。父三保,武備院卿。金簡,乾隆中授內務府筆帖式,累遷奉宸院卿。三十七年,授總管內務府大臣。監武英殿刻書,充四庫全書副總裁,專司考核督催。三十九年,授戶部侍郎,管錢法堂,鑲黃旗漢軍副都統,賜孔雀翎。四十年,奏:“京局鼓鑄,每年七十五卯,錢九十二萬七千三百五十千。歲餘二萬餘千,加以節年餘存,遇閏盡可抵放。請裁去閏月四卯。”從之。四十三年,命纂四庫薈要,署工部尚書。命赴盛京察平允庫項虧短,關防拉薩禮等治罪如律。奏定盛京銀庫章程,下部議行。四十六年,命總理工部。四十八年,擢工部尚書、鑲黃旗漢軍都統。四十九年,請疏浚盧溝橋中泓五孔水道,並請定三、四年疏浚一次。五十年,與千叟宴。四庫全書成,議敘。命修葺明陵,請加築思陵月台,並拓享殿、宮門。五十六年,故安南國王黎維祁聽所屬黃益曉、黎光霽等稟請歸國,命金簡察治,益曉、光霽等並發遣。五十七年,調吏部尚書。五十九年,卒,令皇孫綿懃奠醊,賜祭葬,謚勤恪。金簡女弟為高宗貴妃。嘉慶初,仁宗命其族改入滿洲,賜姓。”

成書背景

清乾隆三十八(1773)年,在西華門外北長街,設立聚珍館,專事刊行善本珍籍。這年五月,命儒臣校輯《永樂大典》中的零篇散簡及各省進呈遺書,並令在這上萬餘種書籍之中,選擇“人所罕見,有裨世道人心及足資考鏡者”發交武英殿“剞劂流傳”,以“嘉惠來學”。當時,總理武英殿刻書事務的,即為金簡,時為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他接受御選圖書的刊印事務之後,考慮到上百種書籍的雕刻,費工費時,非常不易,就計畫仿照元代王禎的木活字,刻印這批圖書。他在奏摺中詳述自己的意見,提出刻棗木活字套版一份,刷印各種書籍的辦法,認為這“比較刊版,工料省簡懸殊”。他還以《御定佩文詩韻》為例,說“除生僻者不常見於經傳者不均集外,計應刊刻者約六千數百餘字。”這些字中,虛字、常用熟字,在書中會數十、數百次地出現,照舊法雕版,累計刊字十萬以上,若刻成活字,就可省去大量工料。且“遇有發刻一切書籍,只須將槽板照底本一擺,即可刷印成卷”。乾隆閱後,當即批“甚好,照此辦理”。於是就組織臣工著手雕造木活字。乾隆三十九年(1774),25萬木活字最後雕刻完畢。刻成後,乾隆認為“活字”稱謂不雅馴,因以聚珍名之。因此,乾隆年間用這套活字排印的書籍就叫《武英殿聚珍版從書》。

書籍內容

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此書進呈於乾隆四十一(1776)年。
全書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其一為奏議部分。這部分主要是金簡等人關於木活字印刷有關事項向皇帝請示的奏摺及乾隆的批示。
其二是活字製作的技術和排版印刷的工藝流程問題。這部分著重講述木活字印刷的具體操作,分為十五道程式:成造木子、刻字、字櫃、槽板、夾條、頂木、中心木、類盤、套格、擺書、墊版、校對、印刷、歸類逐日輪轉法。每道程式後均有插圖,並作出工具尺寸標準上的簡要說明。
書前附有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御製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有序)》。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八二《史部·政書類·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乾隆四十一年,戶部侍郎金簡恭撰進呈。初,乾隆三十八年詔纂修《四庫全書》,復命擇其善本,校正剞劂,以嘉惠藝林。金簡實司其事,因棗梨繁重,乃奏請以活字排印,力省功多。得旨俞允,並錫以嘉名,紀以睿藻。行之三載,印本衣被於天下。金簡因述其程式,以為此書。考沈括《夢溪筆談》,稱‘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始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版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版,持就火煬之。藥稍鎔,以一平版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本,則極為神速’云云。活字之法,斯其權輿。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楨農書》所載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貯字之盤,則設以轉輪,較為徑捷,而亦未詳備。至陸深《金台紀聞》所云鉛字之法,則質柔易損,更為費日損工矣。是編參酌舊制,而變通以新意。首載諸臣奏議,次載取材雕字之次第,以及庋置排類之法。凡為圖十有六,為說十有九。皆一一得諸試驗,故一一可見諸施行。乃知前明無錫人以活字印《太平御覽》,自隆慶元年至五年僅得十之一二者(案:事見黃正色太平御覽序》),由於不得其法。此亦足見聖朝制器利用,事事皆超前代也。”

版本信息

初版進呈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聚珍本。
入民國後,有上海商務印書館據聚珍本排印《叢書集成初編》本。建國後中華書局重新影印商務印書館本。此兩本前有《四庫全書總目》中關於此書的提要。
現行較易購買閱讀有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版和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