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維華

武維華

武維華,男,漢族,1956年9月生,山西孝義人,九三學社成員,1974年12月參加工作,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植物科學系植物科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維華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西省孝義市
  • 出生日期:1956年9月
  • 職業植物細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學家
  • 畢業院校:山西大學、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新澤西州立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
    首批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 代表作品:《植物生理學》
人物履歷,社會任職,學術研究,學術經歷,人才培養,主要論著,研究方向,人物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履歷

1974-1978年 山西省孝義市兌鎮國小、國中教師
1978-1982年 山西大學生物系植物生理專業學習
1982-1984年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4-1989年 北京農業大學生物學院講師(其間:1987-1989年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植物科學系訪問學者)
1989-1991年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植物科學系植物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1-1993年 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實驗室博士後
1993-1994年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系博士後
1994-1996年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副教授
1996-1999年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植物科學系主任
1999-2002年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院長
2002-2004年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生物學院院長
2004-2012年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2008.11)(其間: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1-2012年掛職任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2012-2015年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
2015-2017年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主任(2016.11免)
2017-2018年 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8.01免)
2018-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生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
武維華現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任等。
曾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委員、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美國植物生理學會會員,《科學通報》執行副主編、《植物學報》和《遺傳學報》副主編等學術團體職務。

學術研究

學術經歷

1974年,武維華高中畢業後在本村務農,他先後擔任兌鎮國小和國中的代課和民辦教師、兌鎮“五七農校”教師。恢復高考的第一年,武維華考入山西大學。
1977年,進入山西大學學習,1982年本科畢業於山西大學,
1982年,武維華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考入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師從我國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婁成後先生,從事植物細胞間通訊的研究工作。
1984年12月獲得碩士學位後,武維華隨導師婁成後先生回到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1987年12月,武維華由國家基金委資助赴美進行訪問研究,並於1989年9月開始在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植物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他在導師指導下承擔了兩個研究項目的實驗,對跨葉綠體被膜的K+/H+離子交換調控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先後以第一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雜誌發表4篇論文,同時完成了48個學分的課程學習。兩年零兩個月完成博士學位。1991年11月,他博士畢業後來到哈佛大學生物學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並開始了對植物細胞離子通道分子調控機制的系統研究。其間對植物葉片氣孔保衛細胞鉀離子通道的調控機制的研究結果先後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和Plant Physiology等雜誌。
我國鉀、磷資源匱乏,農作物生產中鉀、磷肥施用比例嚴重偏低,大量進口鉀肥又提高了生產成本。針對這種情況,武維華認為改良植物(作物)的磷鉀效率性狀是我國農作物生產的重大需求,而研究植物磷鉀效率的分子遺傳及細胞生理機制又有一系列重要的科學問題。
1991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植物科學系,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生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1年至1994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實驗室 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4年9月,武維華舉家回國,任教中國農大。回國後,科研沒有啟動經費,沒有實驗室和設備。老校長石元春院士詢問他有什麼困難,他回答“領導的困難肯定比我多,我自己努力想辦法解決!”武維華向其他老師借了3萬元科研經費,與其他老師擠在一間辦公室里開始了工作。在科研方向的選擇上,是繼續國外博士後期間的研究,還是根據學科發展前沿結合國家需求從頭做起?使命感驅使武維華選擇了後者這條更為艱辛的道路。
1994年9月至今,在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任副教授、教授。
1995—1998年,武維華結合主講的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生植物生理學課程,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逐步更新、同時嘗試教學方法改革,針對國內當時《植物生理學》教材內容局限、陳舊等問題,採用當時國際上通行的先進教材作為教學參考書,不僅充實和更新了教學內容,而且還鍛鍊提高了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根據生物科學作為實驗科學的特點,武維華注重介紹新科學研究內容和實驗方法,通過對一些經典、巧妙的實驗構思和方法的介紹自然地引出重要理論知識,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重實驗證據”的科學素養、激發了參與實驗教學和實驗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
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
1996年開始,武維華開始了植物磷鉀高效及耐鹽突變體的篩選工作。針對每一性狀,數十萬株幼苗的培養、實驗工作異常艱辛。困難不僅來自實驗勞作,還不斷來自學生和一些同事的疑惑,“是否能篩選到我們希望得到的突變體?”武維華堅信,既然先前的許多研究已經證明不同基因型植物的鉀、磷營養效率顯著不同,說明植物鉀營養性狀是遺傳控制的,那就完全可能通過遺傳誘變改變親本材料的鉀、磷營養性狀。
1997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現任北京市農委副主任(掛職至2012年12月)。
1999年3月被教育部聘為國家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從2000年開始,武維華歷時3年組織編寫了新的《植物生理學》教材。他依據植物生理學的自身學科性質,在力求較全面地闡述基本概念和介紹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參考國際通行的植物生理學教材的章節框架和內容,儘可能在內容上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使教材內容達到在基礎性、通用性、先進性、參考性等方面的統一。該教材出版後已被大陸及港、台多所大學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採用,並被列入“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和“國家理科基地教材”。2006年,又組織一批植物生理生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青年骨幹對教材進行了改編,於2008年出版了新版(第二版)《植物生理學》教材。
2001年,武維華實施了針對本科生科研訓練的“URP計畫”(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鼓勵本科生自願參加老師主持的科學研究工作。這個計畫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實踐創造了條件,鍛鍊了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培養和提高了創新意識。
2015年,武維華組織專家,先後對東北、華北、黃淮海等糧食主產區以及西南、華南等15個省的主要農作物種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研後發現,中國主要農作物育種工作面臨著資源效率低下、病蟲危害加重等突出問題。

人才培養

1996年-2006年,武維華指導了近30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實驗工作,畢業論文答辯全部獲得優秀。自1995年起,他先後指導15名碩士研究生、40餘名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迄今已有13名獲碩士學位、20餘名獲博士學位。已培養7名博士後(出站)。桃李滿園。武維華不僅傳授科研方法,也注重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
在日常工作中,武維華要指導研究生寫論文,要為本科生、研究生授課,要申請科研項目,要進行實驗室、學科的建設管理,還要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但是,他卻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主要論著

1.Weihua Wu,J.Peters,Gerald Berkowitz,Surface Charge-mediated Effects of Mg2+ on K+ flux Across the Chloroplast Envelope are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of Stromal pH and Photosynthesis,Plant Physiol.,1991,97: 580~587.
武維華武維華
2.Weihua Wu,Gerald Berkowitz,Lidocaine and ATPase Inhibitor Interaction with the Chloroplast Envelope,Plant Physiol.,1991,97: 1551~1557.
3.Weihua Wu,Gerald Berkowitz,Stromal pH and Photosynthesis are Affected by Electroneutral K+ and H+ Exchange through Chloroplast Envelope Ion Channels,Plant Physiol.,1992,98:666~672.
4.Weihua Wu,Gerald Berkowitz,K+ Stimulation of ATPase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the Chloroplast Inner Envelope,Plant Physiol.,1992,99: 553~560.
5.Weihua Wu,Sarah Assmann,Photosynthesis by Guard Cell Chloroplasts of Vicia faba L.: Effect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tomatal Movement,Plant Cell Physiol.,1993,34: 1015~1022.
6.Weihua Wu,Assmann,A Membrane-Delimited Pathway of G-protein Regulation of the Guard-cell Inward K+ Channel,Proc.Natl.Acad.Sci.USA.,1994,91: 6310~6314.
7.Ammon Schwartz,Weihua Wu,Edward Tucker,Sarah Assmann,Inhibition of Ineard K+ Channels and Stomatal Response by Abscisic Acid: An Intracellular Locus of Phytohormone Action,Proc.Natl.Acad.Sci.USA.,1994,91: 4019~4023.
8.Weihua Wu and Sarah Assmann,Is ATP Required for K+ Channel Activation in Vicia Guard Cells? Plant Physiol.,1995,107: 101~109.
9.Weihua Wu,A Novel Cation Channel in Vicia Faba Guard Cell Plasma Membrane,Acta Phytophysiologica Sinica,1995,21: 347~354.
10.Xiqing Wang,Weihua Wu,Sarah Assmann,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Abaxial and Adaxial Guard Cells of Broad Bean to Abscisic Acid and Calcium,Plant Physiol. ,1998,118: 1421~1429.
11.Liumin Fan,Weihua Wu,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ward K+ Channel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Brassica Pollen Protoplasts,Plant & Cell Physiol.,1999,40: 859~865.
12.Xiaochun Jin,Weihua Wu,Involvement of Cyclic AMP in ABA- and Ca2+-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of Stomatal Regulation in Vicia faba,Plant & Cell Physiology,1999,40: 1127~1133.
13.Chuanjiang Yu,Weihua Wu,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ward K+- Channels in Plamsma Membrane of Arabidopsis Root Cortex Cells,Science in China,1999,42: 307~315.
14.Ximing Zhou,Weihua Wu,Regulation of the Inward K+ Channels in Stomatal Guard Cells by Cytoskeletal Microtubule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9,44: 919~922.
15.L.M.Fan,Y.F.Wang,W.H.Wu,Outward K+ Channels in Brassica Chinensis Pollen Protoplasts are Regulated by External and Internal pH,Protoplasma,2003,220: 143~152.
16.Yongfei Wang,Liumin Fan,Weihua Wu,Ca2+-Permeable Channels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Arabidopsis Pollen Are Regulated by Actin Microfilaments,Plant Physiology,2004,136: 3892~3904.
17.Jing Jiang,Lingwen FAN,Weihua Wu,Evidences for Involvement of Endofenous cAMP in Arabidopsis Defense Responses to Verticillium Toxins,Cell Research,2005,15: 585~592.
18.Wei Zhang,Liumin Fan,Weihua Wu,Osmo-Sensitive and Stretch-Activated Calcium-Permeable Channels in Vicia faba Guard Cells Are Regulated by Actin Dynamics,Plant Physiology,2007,143: 1140~1151.
19.Shuying Ma,Weihua Wu,AtCPK23 Functions in Arabidopsis Responses to Drought and Salt Stresses,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07,(Onlined,DOI 10.1007/s11103- 007-9187-2).
20.Yifang Chen,Yi Wang,Weihua Wu,Membrane Transporters for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sium Uptake in Plant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8,50 (7): 835~848.
21.Yi Wang,Weihua Wu,Plant Sensing and Signaling in Response to K+-Deficiency .Molecular Plant,2010,3: 280~287.
22.武維華主編,植物生理學,科學出版社,2003(第一版),2008(第二版)。

研究方向

武維華主要從事植物細胞信號轉導分子機制、植物細胞跨膜離子運輸調控機制、植物高效利用養分及抗逆的生理及遺傳調控機制等方面研究,先後在跨葉綠體被膜的鉀氫交換調控及其對光合作用的調節、植物細胞G蛋白的生理調節作用機制、質膜鉀離子通道的調控機制、植物細胞第二信使的分子作用機制、植物耐低鉀/耐低磷/抗鹽/抗旱等性狀的分子遺傳及生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先後有30餘篇研究論文先後在“Proc. Natl. Acad. Sci.”、“Plant Physiology”、“Plant & Cell Physiology”、“Planta”、“J. Exp. Bot.”等國際學術刊物及“中國科學”、“科學通報”、“自然科學進展”、“植物學報”等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
從事的主要研究工作有:植物細胞信號轉導分子機制(主要是研究植物細胞第二信使系統介導的信號轉導機制和離子通道調控機制);與植物(作物)抗鹽、耐低鉀、耐低磷性狀表達相關的基因克隆及基因功能研究等。主持包括由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課題、國家轉基因作物專項、“ 863”生物技術項目、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專項研究基金等資助的10餘項科研項目。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指導博士研究生13名、碩士研究生7名、博士後2人。
共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基金委優秀創新群體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攀登計畫專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課題、科技部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專項、“863”生物技術項目、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項目、教育部骨幹教師團隊計畫項目、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專項研究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是:(1)植物耐鹽、耐旱和磷/鉀高效等重要性狀的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2)植物回響乾旱、高鹽、磷鉀營養虧缺的信號轉導和基因表達調控網路機制。

人物榮譽

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優秀年輕教師基金;
1997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1998年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1999年3月被聘為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2003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首都“五一”勞動獎章;
2004年獲國家基金委優秀創新群體科學基金;
2007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2007年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評價

2006年6月30日出版的Cell雜誌發表了調控植物鉀營養性狀的重要機制和植物磷高效研究方面獲得重要研究結果,同時還發表了國際同行對此項工作的高度評價。(《中國食品報網》
武維華武維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