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抗戰與民族復興

武漢抗戰與民族復興

《武漢抗戰與民族復興》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文學、鄧正兵。該書由49篇論文組成,分別對武漢抗戰的歷史、意義、經過以及武漢抗戰的勝利對當時整個抗日戰局的影響做了論述,認為國共合作是武漢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並探討了這次成功合作對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借鑑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武漢抗戰與民族復興
  • 作者:塗文學,鄧正兵
  • ISBN:9787516101339
  • 頁數:526
  • 定價:75.0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武漢抗戰是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6月至10月間,在上海、南京淪陷後,中日雙方圍繞保衛和爭奪武漢進行的大會戰。在這次會戰中,日軍出動30多萬精銳、數百架戰機、數百艘軍艦,沿長江兩岸向武漢攻擊,國民黨以兩個戰區100多萬軍隊在武漢外圍進行阻擊。這期間蔣介石暫停了反共,國共實現了第二次合作,新四軍和八路軍游擊隊也在外圍襲擊日軍配合武漢會戰。中日軍隊圍繞武漢激戰4個半月,使日軍付出近20萬人的傷亡代價。這次會戰雖然最後是國民黨軍隊主動棄守武漢,但它成功地粉碎了目軍“3個月亡華”的野心,使中日戰爭進八了戰略相持階段。《武漢抗戰與民族復興》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塗文學,男,1958年2月生,湖北天門人。1982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歷史系(現湖北大學);200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江漢大學副校長,城市研究所所長,教授。從事城市歷史與城市文化研究,在《求是》、《光明耳報》、《歷史研究》等報刊上發表文章8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28部,其中,《中國古代文化史百題》(上、下冊)獲全國優秀圖書獎(1989年),《武漢市志·科學志》獲中國新編地方志三等獎,《武漢通史》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武漢史話叢書》(13卷本)獲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主持撰稿的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武漢百年》(13集)獲中國電視新聞獎二等獎(政府獎)。
1966年7月生,湖北麻城人。

目錄


歷史記憶與城市升華——紀念武漢保衛戰70周年
武漢抗戰:歷史的轉折點——來自外國學者的視角
從《朝日新聞》的報導看到的“武漢攻略”
論武漢會戰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歷史地位
武漢抗戰;1938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心
武漢保衛戰特點論析
武漢抗戰實現的三大轉變
武漢會戰概要
武漢會戰之戰略運用研究
從《戰爭論》解析武漢抗戰
武漢抗戰與近代民族主義精神
武漢會戰與愛國主義精神
中山艦與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前的武漢防空建設述論
武漢城防戰備與保衛大武漢
武漢會戰期間日軍實施毒氣戰的幾則新史實
論武漢會戰中的大別山北麓戰場
試論第五戰區對武漢會戰的重要貢獻
武漢會戰前後的國民黨湖北敵後抗日游擊戰爭
地方實力派與武漢抗戰
武漢抗戰時期蔣介石治軍對策及思想
周恩來與武漢抗戰
武漢抗戰時期的宋美齡
湖北“三怪”在武漢抗戰前後
馮玉祥與武漢抗戰文化——兼論馮玉祥抗戰時期的詩歌
胡秋原與武漢抗戰
葉挺與漢口新四軍軍部
武漢抗戰時期的綠川英子
抗戰初期武漢人民的巨大損失和重大貢獻
武漢抗戰與湖北紡織工業
武漢抗戰時期的武漢幫會
武漢抗戰時期募捐的主要特點
武漢工廠內遷:中國抗戰進程中的悲壯一幕
淪陷時期武漢偽政權的統治及其特徵
日偽統治與武漢城市的衰敗
武漢抗戰及淪陷與武漢市政的衰敗
蛇山表烈祠的新考證
武漢抗戰時期的朝鮮民族戰線聯盟
中國共產黨與武漢會戰
武漢抗戰時期中共的統一戰線政策
武漢抗戰前後國共兩黨的競爭與合作
“文協”與武漢抗戰
武漢抗戰文化芻議——以城市文化為視角
《梁紅玉》與武漢抗戰時期戲曲的現代化轉變研究
略論武漢抗戰電影與“電影抗戰”
英國來漢作家的創作及文化活動述評
社群生態與精神遺產——“文協”的文學史價值再認識
是“戰時教育”,還是“平時教育”?——抗戰初期關於高等教育方針的爭論
抗戰電影的文化價值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