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闕

樊敏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位於四川省蘆山縣沫東鎮黎明村(俗稱石馬壩)飛寶公路東側。闕及石刻均為東漢巴郡太守樊敏墓的地面建築石刻遺存,現存左闕、碑、石獸三具,獸胚一具,石龜一具及右闕部分殘件。建於東漢建安十年(205年)。據樊敏碑陰丘常《跋》,樊敏闕在北宋時即已倒塌,以此不見於金石著錄。原闕為有扶壁式雙闕,現存左闕為1957年四川省文化廳撥款組織修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樊敏闕
  • 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地址:四川省蘆山縣沫東鎮黎明村
  • 建於:東漢建安十年
概述,簡介,景點,樊敏墓前神獸,原近側石獅,石獸與獨角獸,東漢城門石獸,搖錢樹座,石刻樓房,東漢無名氏石棺,亭父與求盜造像,漢代銅人像,漢磚,最新訊息,

概述

樊敏闕,漢代建築遺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川雅安蘆山縣城南石馬壩。東漢建安十年(205年)建造。後傾圮。1957年被發現。為紅砂石堆砌而成的仿木結構建築,高4.95米。主闕檐下有"龍生十子圖"浮雕,斗拱層轉角處刻雙手托拱力士像。闕頂為五脊式。闕前有天祿、辟邪二石獸。闕旁為樊敏碑,高2.5米,寬1.7米;上為圓頂;碑身刻"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下刻碑文,凡18行、557字;末行鐫刻"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石工劉囗囗書"。一般認為闕當為樊敏墓闕。
樊敏闕

簡介

樊敏闕高5.1米,寬2.25米,長方形,採用九層巨石疊砌,由闕坐、闕身、闕蓋、闕檐和闕頂組成.檐下正面浮雕取材於雲南古哀牢夷族“龍生十子”的傳說,有童男女坐大樹上,喜怒哀樂,造型逼真,生活氣息濃郁,為漢闕石刻之精品。建於東漢建安10年。樊敏碑 高2.53米,為國內現存較完整的漢碑之一.其上雕雙龍,拱衛著“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12個隸書;其下為558字的碑文,記錄對樊敏一生事跡,涵義廣博,書法精湛,具有甚高的學術、藝術價值,北宋以來,趙明誠、楊升庵、孫星衍、康有為、郭沫若、任乃強等名人學者備加讚頌。

景點

樊敏墓前神獸

樊敏墓前神獸, 二具(鐫刻於公元205年),均高1.45米,長2米,寬0.63米。一具為雄性,前爪撫蟾蜍;一具為雌性,前爪撫蟹。二具神獸首似,有雙翼,做挺胸昂首邁步向前的雄姿,風格渾厚質樸,具有嬌健威猛之氣勢。二具神獸造型取材於《山海經》。其前爪所撫之蟾蜍、蟹源出“嫦娥化蟾蜍”、“女丑有大蟹”。

原近側石獅

樊敏碑原近側石獅, 通高1.08米,長1.77米,寬0.6米,造型與後述之楊君墓前石獅略同。體型較小,腿有捲毛,形態生動,但腿腳尚未鏤刻完畢,即已廢棄,可能為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製作時與樊敏職官不相稱而廢棄。樊敏碑原近側石獸胚,軀體輪廓已打制出雛形,可能為製作與上述廢棄之石獅配對之石胚料。底座線已刻出,腹部已開鑿,首背輪廓分明,為研究漢代石刻工藝流程之重要實物。石胚高1.28米,長2.05米,寬0.47米。石刻館其他展品 楊君(即楊統,蜀郡屬國都尉府都尉)墓前石獅一對,均高1.7米,長2.3米,寬0.66米。造型方中有圓,四肢粗壯凝重,體態雄健渾厚,作昂首張口、挺胸翹尾狀,氣宇軒昂,靜中有動,柔中帶剛,飽含著充沛的生命力(均為1986年由原發現地運至石刻館)。
樊敏碑原近側石獅樊敏碑原近側石獅

石獸與獨角獸

村石獸與獨角獸,各一具 通高1.58米,長1.96米,寬0.57米,左前腿已殘,首略偏左,下頜有束胡,膊有雙翅,腿有捲毛,昂首挺胸,造型較特異,一般名“獬”,相傳能辨邪惡。卷角羊首神獸一具 通高1.7米,長2米,寬0.52米,首頸前肢至胸已被截為三段,幸尚全存。頭部為雙卷角,獸爪,膊有翅,健羽三出及腹,首後仰,挺胸揚爪,造型特異,一般稱為“天祿”。“天祿”之名可能是借《尚書.大禹謨》“天祿永終”之意而來,以求福祿名藉。 石箱村石獅一具 石獅已殘。原為兩具,一具清末時因河岸坍塌,即已墜入青衣江中,其造型與楊君墓前石獅近似。殘高1.1米,殘長1.5米。

東漢城門石獸

東漢城門石獸,全國僅此一具,在蘆山東漢晚期古城牆遺址右側發現,發掘現場顯示城門為大火燒毀。石獸無頭,有尾彎曲於後腿,背生雙翅,右腹部盤一小獸,造型粗獷,渾厚雄健,背有一方孔,為置放立柱支撐建築物。漢代城門史書有載,但該城門獸為唯一實物。

搖錢樹座

搖錢樹座,用黃砂岩雕就,為搖錢樹插座,高42厘米,座為橢圓,雕刻以《山海經》神話傳說為題材,整體表現西王母所居之崑崙神山,中心石屋雕一西王母像,一武士側臥,石室周邊山巒起伏,人物眾多,神情各異,頂有獨角虬龍守護。該文物曾送美國展出。

石刻樓房

石刻樓房,房為紅砂石,長58厘米,高44厘米,厚20厘米,一樓一底,樓上正廳共3個開間,大門兩扇開啟一扇,一女子撫右門作開門狀;樓下三柱間的左面斜放一樓梯,一人右手執掃帚,左手執巾擦拭樓梯,右邊一人左手執巾,右手將一棒狀物交與邊上一人手中袋囊,表現奴僕灑掃以迎主人歸來。該文物收入《中國美術全集》並送美國參展。

東漢無名氏石棺

東漢無名氏石棺,紅砂石鑿就,長2.4米?寬0.9米,刻有四組浮雕,造型粗獷,線條簡潔顯示主人身份為當時官員。其中反映漢代生活的一幅極為珍貴,有男女二人相對席地而坐,相擁親吻,因為漢代圖像,人稱“天下第一吻”。拓片送美國展出。

亭父與求盜造像

亭父與求盜造像,亭父與求盜為兩具東漢石傭,亭父高1.1米,右手執鍤,左手執箕;求盜高1.28米,右手執斧,左手執繩。漢時亭有兩卒,一為亭父,負責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管緝捕盜賊。兩具石傭均入選《中國美術全集》。

漢代銅人像

漢代銅人像,銅人坐於捲雲漢錐形台上,由四獸環托,雙手托膝,頭有髮髻,張耳、凸額,隆鼻、侈口露齒、乳頭凸出,肚臍凹陷。銅人頭像與廣漢三星堆銅像相似甚多。

漢磚

漢磚,數量有3000餘匹,紀年磚中年號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等;畫像磚有放牧圖、狩獵圖等,刀法細膩,寫實、寫意俱佳;吉語磚刻有“千萬歲”、“安定”等篆體、隸書。

最新訊息

樊敏闕位於四川盆地西緣的蘆山縣是一座擁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 古城。在其縣域之內保存有三處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0處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在“4.20蘆山 大地震”發生後,全縣文物受損嚴重。據蘆山縣博物館副館長吳偉介紹,在蘆山縣全國重點 文物中,東漢時期的樊敏闕及石刻碑身第二層以上斷裂。始建於北宋重建於元代的平襄樓, 牆體開裂斗拱移位。 元代青龍寺大殿部分牆體出現脫落現象。包括王暉石棺、佛圖寺、姜 維墓等在內的10個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均有不同程度受損。
記者在王暉石棺見到外牆出現蜿蜒的裂縫,碎瓦片掉落一地,門口兩邊郭沫若的題詞已 經有些斑駁。石棺造型精緻,棺門蓋上刻著饕餮含環的圖像,兩側配以精緻的龍形紋身,石 棺後壁一對蛇龜相吻造型的石刻頗具匠心,然而靠近石棺,記者發現上面已經已有石塊掉落 ,多了幾處“新傷”。據吳偉介紹,石棺為東漢上計史王暉墓棺,距離現在已有1800多年的 歷史。在製作工藝、墓志銘等方面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較早有墓志銘的石棺。”
四川雅安蘆山縣被譽為"中國漢文化之鄉",在國內外學術界擁有極高地位,其中以樊敏石闕、蘆山石獸為代表的東漢文物,樊敏石闕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幾座保存相對完好的漢闕之一,是研究漢代石刻工藝的重要實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是我國漢闕、漢代石刻的典範,具有極高的史料和美學、建築學、書法、雕塑等研究價值。 樊敏闕及石刻位於蘆山縣城區3公里的石馬壩。樊敏字升達,東漢蜀郡所轄青衣縣(今蘆山縣)人,生於東漢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卒於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樊敏早年在青衣羌國任國丞10年,曾任巴蜀太守,後官至司徒。
樊敏闕為扶壁式雙闕,石質為紅砂石,宋代前已倒塌。1957年左闕修復,右闕尚存闕檐、闕頂等殘件。左闕高4.99米,寬2.25米,厚0.92米;闕由座、壁、斗拱、頂等組成,頂為重檐五脊式,斗拱層四角刻有力士舉雙臂托負,顯示出力能擎天的氣概;正脊中部雕有一口含綬帶的雄鷹;主闕檐下正面有淺浮雕"龍生十子"神話故事圖像。"龍生十子"為雲南古哀牢夷族神話,因樊敏曾任永昌郡(古哀牢夷故地,今雲南保山地區)長史,故取該地傳說故事為圖。兩面分別刻有"西王母"、"玉兔"等神話題材圖像,雕刻嚴謹,技法簡練。全闕氣勢磅礴,造型雄渾,構圖協調,圖中人物造型生動,形態各異,展現出漢代高超的石刻技巧。
蘆山漢代石獸為國內現存不多的石刻珍品,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學術價值。漢代石獸至今尚存者甚少,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僅存20具,而蘆山就足足占據了11具。這裡的石獸造型均為跨步前行姿態、昂首、挺胸、曲腰、垂尾;頭上或雙角或獨角或無角,肩上或無翼或雙翼;有的頭似獅、似虎、似羊、形態各異,作張口吐舌姿態,威猛凜然,似有舉踵欲奔、靜中欲動的氣質和威嚴兇猛的神秘色彩,蘆山漢代石刻在中國漢代文化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96年,國家文物局專家組來川作文物鑑定,蘆山九具漢代石獸,除一具石獸胚,其它8具都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位於四川省蘆山縣沫東鎮黎明村(俗稱石馬壩)飛寶公路東側。闕及石刻均為東漢巴郡太守樊敏墓的地面建築石刻遺存,現存左闕、碑、石獸三具,獸胚一具,石龜一具及右闕部分殘件。建於東漢建安十年(205年)。據樊敏碑陰丘常《跋》,樊敏闕在北宋時即已倒塌,以此不見於金石著錄。原闕為有扶壁式雙闕,闕體呈西南向,由結構基本相同的主(母)副(子)兩部分組成。自下至上為座、壁、樓(斗拱層)、檐、頂五部分。自座以上,主闕由十三層石料、副闕由七層石料仿木結構鐫刻疊砌而成。主闕全高5.32米,子闕全高3.31米。主闕為四阿式層頂,脊部作扁圓筒狀,脊頂為一半圓雕之含綬雄鷹。檐蓋上下刻圓條狀之壠椽,椽頭刻瓦當。蓋下面刻日月星辰。樓部轉角處刻圓雕角神。由於部分原件未得,樓部素麵無畫像者為修復時配置。但西南正面保存畫像石原件一幅,內容據著名學者鄧少琴判識,定名為《哀牢夷九隆氏龍生十子圖》。圖像內容反映了漢代雲南永昌郡古哀族的族源神話(《後漢書.哀牢夷傳》有載),反映了樊敏曾任永昌長史的從政經歷,在漢畫像中是獨特的題材。此外,主闕樓下正中浮雕饕饕含蛇圖像,子闕正背面樓下分刻西王母和玉兔圖像,均為珍貴的漢畫像作品。
蘆山為中國古南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必經之地,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僅古墓數量就難以計算。大量出土的蘆山漢代石刻,證明蘆山地區文化積澱特別深厚。這裡,歷史上不乏有識之士,如樊敏等傑出的代表人物。石刻本應為身份顯赫人士所享,加上東漢末年提倡厚葬,這都為蘆山多石刻創造了必要條件。
四川雅安蘆山縣被譽為"中國漢文化之鄉",在國內外學術界擁有極高地位,其中以樊敏石闕、蘆山石獸為代表的東漢文物,樊敏石闕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幾座保存相對完好的漢闕之一,是研究漢代石刻工藝的重要實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是我國漢闕、漢代石刻的典範,具有極高的史料和美學、建築學、書法、雕塑等研究價值。 樊敏闕及石刻位於蘆山縣城區3公里的石馬壩。樊敏字升達,東漢蜀郡所轄青衣縣(今蘆山縣)人,生於東漢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卒於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樊敏早年在青衣羌國任國丞10年,曾任巴蜀太守,後官至司徒。
樊敏闕為扶壁式雙闕,石質為紅砂石,宋代前已倒塌。1957年左闕修復,右闕尚存闕檐、闕頂等殘件。左闕高4.99米,寬2.25米,厚0.92米;闕由座、壁、斗拱、頂等組成,頂為重檐五脊式,斗拱層四角刻有力士舉雙臂托負,顯示出力能擎天的氣概;正脊中部雕有一口含綬帶的雄鷹;主闕檐下正面有淺浮雕"龍生十子"神話故事圖像。"龍生十子"為雲南古哀牢夷族神話,因樊敏曾任永昌郡(古哀牢夷故地,今雲南保山地區)長史,故取該地傳說故事為圖。兩面分別刻有"西王母"、"玉兔"等神話題材圖像,雕刻嚴謹,技法簡練。全闕氣勢磅礴,造型雄渾,構圖協調,圖中人物造型生動,形態各異,展現出漢代高超的石刻技巧。
蘆山漢代石獸為國內現存不多的石刻珍品,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學術價值。漢代石獸至今尚存者甚少,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僅存20具,而蘆山就足足占據了11具。這裡的石獸造型均為跨步前行姿態、昂首、挺胸、曲腰、垂尾;頭上或雙角或獨角或無角,肩上或無翼或雙翼;有的頭似獅、似虎、似羊、形態各異,作張口吐舌姿態,威猛凜然,似有舉踵欲奔、靜中欲動的氣質和威嚴兇猛的神秘色彩,蘆山漢代石刻在中國漢代文化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96年,國家文物局專家組來川作文物鑑定,蘆山九具漢代石獸,除一具石獸胚,其它8具都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位於四川省蘆山縣沫東鎮黎明村(俗稱石馬壩)飛寶公路東側。闕及石刻均為東漢巴郡太守樊敏墓的地面建築石刻遺存,現存左闕、碑、石獸三具,獸胚一具,石龜一具及右闕部分殘件。建於東漢建安十年(205年)。據樊敏碑陰丘常《跋》,樊敏闕在北宋時即已倒塌,以此不見於金石著錄。原闕為有扶壁式雙闕,闕體呈西南向,由結構基本相同的主(母)副(子)兩部分組成。自下至上為座、壁、樓(斗拱層)、檐、頂五部分。自座以上,主闕由十三層石料、副闕由七層石料仿木結構鐫刻疊砌而成。主闕全高5.32米,子闕全高3.31米。主闕為四阿式層頂,脊部作扁圓筒狀,脊頂為一半圓雕之含綬雄鷹。檐蓋上下刻圓條狀之壠椽,椽頭刻瓦當。蓋下面刻日月星辰。樓部轉角處刻圓雕角神。由於部分原件未得,樓部素麵無畫像者為修復時配置。但西南正面保存畫像石原件一幅,內容據著名學者鄧少琴判識,定名為《哀牢夷九隆氏龍生十子圖》。圖像內容反映了漢代雲南永昌郡古哀族的族源神話(《後漢書.哀牢夷傳》有載),反映了樊敏曾任永昌長史的從政經歷,在漢畫像中是獨特的題材。此外,主闕樓下正中浮雕饕饕含蛇圖像,子闕正背面樓下分刻西王母和玉兔圖像,均為珍貴的漢畫像作品。
蘆山為中國古南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必經之地,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僅古墓數量就難以計算。大量出土的蘆山漢代石刻,證明蘆山地區文化積澱特別深厚。這裡,歷史上不乏有識之士,如樊敏等傑出的代表人物。石刻本應為身份顯赫人士所享,加上東漢末年提倡厚葬,這都為蘆山多石刻創造了必要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