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鷹雉雞圖

楓鷹雉雞圖

《楓鷹雉雞圖》是南宋畫家李迪創作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繪坡石竹叢中,一棵古楓拔地而起,枯枝上一隻大的蒼鷹正向下怒視著一隻慌忙逃竄的雉雞。畫面上的山石樹幹用筆粗重,輔以水墨,其陰陽向背,十分清楚。樹上的枝葉疏密有致,層次鮮明。楓葉、竹、皆以雙鉤繪出,略加點染。鷹、雉的羽毛描繪精細;鷹之蓄勢待發與雉之倉皇膽寒,刻畫得十分準確生動。整幅畫面給人以嚴謹結實、氣魄宏偉之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楓鷹雉雞圖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者:李迪
  • 材質:絹本
  • 規格:縱189cm,橫209.5cm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作品別名:鷹雉圖、鷹窺雉圖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形象,色彩,技巧,構圖,名家點評,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楓鷹雉雞圖》《楓鷹雉雞圖》
圖繪崖石邊一株老樹,楓葉繁茂,老乾斜置。樹下是平緩堤坡,其上棘荊叢生。枯枝上的蒼鷹雙爪緊抓樹枝,俯身欲撲樹下驚慌逃竄的錦雉;錦雉被嚇得毛羽倒豎,伴著陣陣哀鳴,撒開腿拚命逃向草叢。
本幅有“怡親王寶”等藏印兩方。

創作背景

中國傳統繪畫題材主要分三大類,即:人物、花鳥、山水。花鳥畫的創作源於何時雖很難考稽,但七千年前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片、牙雕、骨雕上,已可見到造型稚拙、形象生動的花鳥圖案。至今它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仍具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在花鳥畫題材的表現上,人們多集中於表現奇花異草、珍禽瑞鳥、汀花野竹之類,反映的是鳥語花香、平和安怡的景象。而南宋李迪的《楓鷹雉雞圖》,卻表現了動物間弱肉強食的獨特選材視角。
據該畫左上方署款“慶元丙辰歲李迪畫”,知作於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作者融會了李成、郭熙、李唐的山水畫派和北宋院體“黃家富貴”的花鳥作風畫法,在《楓鷹雉雞圖》的技法、形象方面有所套用。

藝術鑑賞

形象

畫面中雄鷹繪於畫面最左上角的枯樹枝上,身體向右上方,誇張而又勁挺,鷹首俯看右下角張皇逃竄的雉雞,怒睜圓眼,上下喙緊閉,日露凶光,咄咄逼人之氣盡顯無疑。繪者著重刻向鷹的眼、嘴、和爪等關鍵部位,鷹爪幾乎見不到墨線勾勒的痕跡,突出強調了鷹爪健勁的肌肉感,瀝粉析甲法畫鷹爪上的骨節,乾透後罩染一層淡墨,深淺相互襯托,逼真且有立體感。鷹眼睛更是平鋪大面積白粉,重墨勾眼的外輪廓線,色圈分明,外深內淺,栩栩如生。鷹身上的翎毛,以稍重的墨分染出羽毛的層次和結構後,罩染儲墨,最後用極硬的重墨線條,復勾羽軸,使得鷹的羽毛看起來氣勢凌雲,堅挺的羽毛和全身緊繃的鷹的神態相呼應。
雉的形象亦栩栩如生,它目光驚懼,毛羽乍開,用重墨點掇出頭頸部的黑色的毛,雙耳上的毛乍翹,眼睛滿是驚恐。用盡全身的力氣蹬出後退,前腿緊縮胸前,給予本能逃脫又自知無奈而流露出恐懼、可憐的神情被刻畫的逼真生動,足以見畫者深厚的繪畫功力。
整個畫面充滿緊張的氣氛和雄沉的悲劇色彩。作者不僅通過體態,更是通過眼神表現出鷹與雉的神情。老鷹目光勁利,錦雉則目露驚恐和絕望之色。它們生死存亡的不同命運,通過各自不同的眼神,而惟妙惟肖地展示出來。

色彩

鷹的白色羽毛部分,作者使用白粉在絹的背面略施一層,先局部統染,再分染白色羽毛的部分。其他部分用淡墨分染羽毛,重墨提羽軸,點尾羽上的重紋,眼睛雙面染白粉。最後用檀子色,即一種胴脂加赭石加淡墨形成的類似深紫色的顏色,罩染鷹的羽毛(除白色羽毛部分)。

技巧

作品的筆墨敷彩技巧亦十分成熟,禽鳥工整精細,設色輕淡鷹和雉雞的羽毛的畫法都用到了勾填法中的“勾染留邊”畫“羽毛”。勾填法又叫“鉤填法”,這是中國用顏色繪畫的最早出現的技法。用重墨勾勒出羽毛的外輪廓線,中鋒用筆直下,輕重得當,用筆有力有法,流利瀟灑;然後用顏色,石色按照輪廓填塗,後用比較重的顏色分染。這樣的染法,要求色彩艷麗,色調要誇張,多用於描繪孔雀、雉雞等羽色多樣的禽鳥。如《楓鷹雉雞圖》中的雉雞身上的羽毛,多用此法。而鷹的羽毛的畫法,則多用“勾染留邊畫羽毛”,即,落墨先勾勒出一片片羽毛的輪廓,並有規律的排排並列。在每一片的羽毛上面,用淡墨分染出陰陽相背來,在勾勒的外輪廓線裡邊留出空白線來。
畫中蘭草、叢竹,細筆雙勾,淡墨渲染;山石運用斧劈皴,兼作筆實墨重的擦染。非常有立體感。
這幅作品的勾線,鷹和雉雞要體現其“氣韻氣”,即,勾鷹的時候,用較硬的線條,勾勒出鷹的氣勢洶洶之態。勾雉雞的時候,畫出倉皇落跑的感覺。中國畫的線因為是造型基礎,所以要靠線條本身的粗細、乾濕、濃淡、軟硬等來表現描繪對象的質感、神態、氣韻。楓葉也是雙勾填色,先以淡墨分染出楓葉的凹凸關係,再點染老綠色,有的楓葉甚至是赭石和老綠色接染的。有些殘破楓葉的葉緣出,以重赭石點染。線條有點類似釘頭鼠尾捕法,也似撅頭丁描,先以細線條勾勒主葉脈,後以稍粗、更勁挺的線條勾楓葉的外輪廓,似斷非斷的線描,恰如其分的表達秋風瑟瑟中楓葉的動態。有些葉片的殘破處,運用了赭石和重赭墨接染的技法,更顯得顏色靈活多變。樹幹的畫法,是用了類似松樹畫法的皴法,樹幹在這幅畫作中所占面積是最大的,但是也是最虛的。

構圖

此畫是在一斗方構圖中進行。樹石自右向左斜上發展,鷹據左上,雉在右下,採用對角線構圖法,既加強了雄鷹進擊的氣勢,又把觀者的視覺收縮到雉雞身上。作者除了對蒼鷹與野雉作如此精到的刻畫外,在布局上也作了精心構思,即粗大的楓樹樹幹斜出,分割了畫面的右上角,伸出枯枝取橫勢後又折下向左下方伸展,填補了左上方的空間。

名家點評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毛建波:李迪的花鳥畫,善於將工細與粗放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格局,為南宋化鳥畫風轉變時期的典型。此圖鷹雉以工筆描畫,羽毛精細,神態生動。草葉叢竹用雙勾法,不滯不松,富有彈性。樹上枝葉疏密有致,層次鮮明。山石樹幹則用筆粗重,輔以斧劈皴和水墨渲染,乾濕互濟,陰陽向背,交待得清清楚楚。

重要展覽

2012年3月,由上海大雅堂藝術傳媒、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主辦,日本二玄社協辦的“故宮珍藏經典書畫複製作品展”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開展,《楓鷹雉雞圖》複製品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職為畫院副使,歷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躍於宮廷畫院幾十年,畫多藝精,頗負盛名。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於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所作《楓鷹雉雞圖》溫柔嬌嫩可愛,《雞雛圖》形象生動超拔,刻畫細緻入微,各具神態。山水師李唐法,亦多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