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民

楊裕民

楊裕民(1889--1939),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第1路政治部主任。 抗日民族英雄,留美博士,大學教授,我國著名造紙專家。名彥倫,因在堂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楊十三,字燦如,河北省(直隸省)遷安市(縣)楊團堡村人。

2014年9月,楊裕民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裕民
  • 別名:彥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遷安市楊團堡村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39年7月21日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抗日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04年來津入天津直隸高等工業專門學堂附屬工廠學徒。
楊裕民
1906年入天津工藝學堂,後又轉入南開中學讀書。
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
1920年,楊十三赴美國學習,獲博士學位。
1923年回國,任直隸工業試驗所化工課課長。
1929年任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教授、齋務課主任。此後曾回家鄉解囊辦學,創辦了冀東第一所“立三私立平民女子學校”,不畏強暴,冒死赴北平張作霖大帥府,遞交“御狀”,為民請命。
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楊十三組織學生遊行示威,以教授身份,走在隊伍最前列,支持聲援北平學生。
1937年天津淪陷後,與洪麟閣、連以農、工業學院校友及其子女近二十人,組成“工字團”、參加天津各界民眾抗日救國會、華北人民自衛委員會,開展抗日活動,並以自家的住宅為地下活動聯絡據點。
1938年,他積極參與組織了20多萬人參加的震驚中外的冀東武裝抗日大暴動,率隊配合挺進冀東的八路軍四縱隊先後攻克豐潤玉田數座重鎮,活捉日軍顧問,經大小戰鬥50多次,名揚冀東。後被朱德總司令電召八路軍總部,擬擔負軍工工作。
1939年7月21日,終因長期勞頓,重病積疴,在與日寇九路圍攻太行山作戰轉移時犧牲於擔架上,享年50歲。

主要事跡

造紙
1916年,首創蘆葦製漿造紙,並為上海大中華和江南造紙廠首先採用,到30年代被普遍推廣,工藝和產品不斷有所創新,為中國開拓造紙工業新原料、新工藝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1923年,楊十三在天津積極幫助遷安人李顯庭購買造紙機械設備,在三里河建立了一個半機械造紙廠,名“顯記紙廠”(今華豐紙廠),是為遷安機械造紙之始,投產以後,質美價廉,暢銷國外。
冀東起義
1938年7月9日,楊十三洪麟閣一起,率領所屬抗聯部隊1000餘人,積極配合挺進冀東的八路軍宋(時輪)、鄧(華)四縱隊對敵作戰,7月12日一舉攻克玉田縣城,活捉了日軍顧問石本,偽縣長宣布投降。首戰告捷,萬眾歡騰,楊十三主持召開各界人士大會,號召他們團結抗日,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槍出槍,第三路軍很快發展到近5000人,編成四個總隊。隨後,聯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很快收復了豐潤、玉田等縣的沙流河、鴉鴻橋、亮甲店等重鎮,一度攻克了豐潤等縣城。

人物評價

在1939年9月18日舉行的“晉東南各界人士紀念九一八、追悼楊裕民先生大會”
楊十三病逝後,重慶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予1939年9月18日在沙坪壩南渝中學禮堂為楊十三召開了“晉東南各界人士紀念九一八、追悼楊裕民先生大會”。追悼會的發起人有韓舉賢、高韶亭、張伯苓、劉清揚、張中庸、於樹德、魏明初、王仙槎、董必武、葉劍英等。上,毛主席親書橫額:"浩氣長存”,朱德總司令主祭,彭德懷副總司令致悼詞,各界人士5000人參加了追悼大會。同時,毛主席、朱總司令均為他題送了輓聯。
楊裕民
中共中央其他領導同志陳紹禹、秦邦憲、林祖涵、吳玉章、董必武也都送了輓聯。董必武同志在所致的悼詞中,稱楊十三先生“是我黨、十八集團軍的忠誠而親切的朋友”,在抗戰中“擔負過長期艱苦的工作”,“盡過最大的努力”。這是八路軍總部召開的抗戰以來最高規格的追悼大會。
“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我輩特增擔荷;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於先生猶見典型。”
  • 朱總司令題送的輓詞:
《彪炳日月》
“渤海毓雄,民族之傑;
靄靄風儀,異質挺特;冀東義起,倭奴氣懾;瞻彼真容,彪炳日月。”
  • 董必武、葉劍英等共同署名的祭文中,讚揚楊十三:
“入狐鼠之窟穴,導義民而張卷,
掃魂虞如落葉,揚國威於幽燕。”
“死有重於泰山”。
  • 中國化學會敬送的輓聯:
“是真抗日英豪雖死猶生慚愧群空論學,
祈願雄風厚被振聾發聵豈徒本會沾殊榮。”
1950年10月,在新落成的河北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舉行了安葬左權將軍暨楊裕民等烈士公祭大會,楊十三教授被安葬在左權將軍墓旁。
河北唐山--“冀東烈士陵園”為楊十三教授塑造了烈士銅像。
2014年9月,楊裕民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