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織錦機邊鶯語頻

《楊柳枝·織錦機邊鶯語頻》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作品。此詞寫春日織婦的懷遠之情。前二句隱括李白詩意,暗用蘇蕙典故,點出女子相思;後二句寫邊塞春天來臨,征人卻無從察覺,更不知妻子的春思,進一步刻畫思婦的曲折心理。全詞運用對比手法,近景與遠景、實境與虛境,相互映襯,細膩地再現了閨中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楊柳枝·織錦機邊鶯語頻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溫庭筠
  • 作品出處:《花間集
  • 作品題材:閨怨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楊柳枝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楊柳枝:原為樂府曲名,後變為宮詞,又演變為詞牌名。又作“楊柳”。《碧雞漫志》入“黃鐘商”。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⑵織錦:暗用前秦蘇蕙織錦為回文璇璣圖的典故。
⑶征:一作“行”。
⑷塞門:一作“寒門”。蕭索:景物淒涼。
⑸“縱有”句:謂塞外春晚。垂楊,泛指柳。

白話譯文

織機旁黃鶯歡快地歌吟,歌唱著春光的來臨。我卻含淚停下了機梭,思念遠在邊關的愛人。塞外的三月可還是那么寒冷,春風何時才能渡過玉門?這兒雖有低垂的楊柳,我卻難享這春的溫馨。

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於唐文宗大和(827—835)、開成(836—840)年間。《楊柳枝》是樂府近代曲名,本為漢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至唐易名《楊柳枝》,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時入教坊曲。白居易劉禹錫整理、改編《漢樂府》的《楊柳枝》,依舊曲作詞,翻為新聲。當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曲或詠柳抒懷,或寫與楊柳有關的情事。溫庭筠大和、開成年間似曾從裴度游,而裴度於此期間與劉禹錫、白居易詩酒唱和,過從甚密,則溫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間結識劉、白,八首《楊柳枝》或即在此期間模仿酬和之作。
和許多新創的詞調一樣,溫庭筠的《楊柳枝》既是詞牌的名稱,也是題目。像《楊柳枝》這樣形式的歌詞,和《竹枝詞》《涼州詞》等一樣,只有在倚聲歌唱時才有區別,作為書面文字,它與七絕略無不同。所以溫庭筠的《楊柳枝》,《花間集》以詞收錄,而唐詩選集則又作為絕句收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詞寫閨思。首二句隱括李白名篇《烏夜啼》“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詩意,謂女子在機上織錦,機邊傳來黃鶯叫聲,著一“頻”字,足見鳴聲此起彼伏,春光穠麗,句中雖未提楊柳,但“鶯語頻”三字,已可以想見此地楊柳千條萬縷、藏鶯飛絮的景象。織錦雖是敘事,同時暗用了前秦蘇蕙的典故,點出女子相思。思婦織錦,本欲寄遠,由於鶯語頻傳,春光撩撥,只得停梭而流淚憶遠。
後二句和首二句跳躍很大,由思婦而轉到征人,由柳密鶯啼的內地而轉到邊塞,說塞上到了三月仍然是一片蕭索,即使有楊柳而新葉未生,征人也無從察覺到春天的降臨。這裡暗用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意,而又更翻進了一層。思婦之可憐,不僅在於極度相思而不得與征人團聚,還在於征人連春天到來都無從察覺,更不可能遙知妻子的春思。這樣比單從思婦一方著筆又多了一個側面,使意境深化了。
此詞主要運用比襯手法,在同一時間內展開空間的對比。它的畫面組合,猶如電影蒙太奇,先是柳密鶯啼、思婦停梭垂淚的特寫,一晃間想起畫外音,隨著詞的末二句,推出一幅絕塞征戍圖,征人面對著蕭索的原野,對春天的來臨茫然無知。兩個鏡頭前後銜接所造成的對比,給人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陳陶隴西行》中有“可憐永定河邊骨,尤是春閨夢裡人”的詩句,也是採用兩個方面進行對照,但刺激性很強,把問題明確地告訴讀者,作者的情緒顯得激切。溫庭筠此詞則是冷靜客觀地展開兩幅畫面,讓讀者自己慢慢地領會、思考,比較含蓄,這是溫詞風格的一種體現。
這首詞口氣和神情非常婉轉,不像一般七言詩,但如與宋代的一些詞相比,卻又顯得渾樸。這顯示了詩到詞的過渡狀態的一種特徵。

名家點評

清人黃叔燦:此詠塞門柳也。感鶯語而傷春,卻停梭而憶遠,悲塞門之蕭索,猶春到而不知,少婦閨中,能無垂淚。(《唐詩箋注》)
清人鄭文焯:宋人詩好處,便是唐詞。然飛卿《楊柳枝》八首,終為宋詩中振絕之境,蘇、黃不能到也。唐人以余力為詞,而骨氣奇高,文藻溫麗。有宋一代學人,專志於此,駸駸入古,畢竟不能脫唐、五代之窠臼,其道亦難矣!(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引鄭文焯評《花間集》)
近人李冰若:“塞門”二句,亦猶“春風不度玉門關”之意,而翻用之。亦復綺怨撩人。(《花間集評註·栩莊漫記》)
近人俞平伯:“塞門”兩句,翻用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意,更深一層。張敬忠《邊詞》:“二月垂楊未掛絲。”(《唐宋詞選釋》)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溫庭筠像溫庭筠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