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活型

植物生活型

植物對其生態環境長期適應而具有的相似的的形態外貌、結構和習性。為生態學中的分類單位。與分類學的單位無關,不同種、甚至不同屬科的植物在相同的環境中可能形成同一生活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生活型
  • 外文名:plant life form
  • 代表:仙人掌科和大戟科
  • 作者:丹麥植物學家瑙基耶爾
  • 時間:1903
  • 定義:具有相似形態結構特徵的植物群
釋義,特徵,相關信息,

釋義

植物生活型(plant life form)指具有相似形態結構特徵的植物群,如喬木生活型、草本生活型等,是不同分類學單位間對各種環境的趨同適應現象。生活型很少與分類學上的種或屬相符合。不同分類學單位組成的植物可屬於同一生活型。植物學家根據需要建立了多種生活型分類系統,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麥植物生態學家饒基耶爾於1907年按越冬休眠芽位置與適應特性,將高等植物分成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等五大生活型類群。

特徵

如仙人掌科(Cact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一些種,在乾旱的荒漠環境中形成肉質多刺的特徵;石竹科(Caryo- phyllaceae)、菊科(Compositae)和報春花科(Primulace)的一些種在寒冷多風的高山上形成墊狀或蓮座狀生活型等。反之,同種植物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也可能成為不同的生活型,如栽培的蓖麻(Ricinus communis),在熱帶為灌木或小喬木,在溫帶則為草本。“生活型”由丹麥植物學家瑙基耶爾(C.Raun- kiaer)於1903年提出,其分類系統得到普遍套用;根據植物在不利的生長季節中,其復甦芽離地面的高度及受到保護的程度和方式,他將高等植物分為5類生活型,各類又分若干亞型:①高位芽植物(Ph)。其芽離地面高,完全受氣候的影響。在溫暖和潮濕地區很多,不需要保護。
5個亞型是: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體超過30米以上的大喬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喬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喬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沒有高度限制,在溫暖潮濕地區占優勢);
地上芽植物(Ch)。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緊貼地面,冬季被雪覆蓋保護,包括北極地區和高山寒冷氣候下的植物,溫帶也有分布;
地面芽植物(HK)。芽的一半埋在土層頂部或腐殖質層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溫帶多年生草本大多屬此類;
隱芽植物(K)。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適應寒冷或乾旱的氣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如球莖、塊莖、根莖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T)。

相關信息

冬季植株全部死亡,留下種子越冬。此後,還有人提出不同的生活型分類系統,如喬木、灌木、草本,又分為常綠、落葉、針葉、闊葉、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等。這種分類用來作為植被分類高級單位的依據。某一地區植物區系中各類生活型的百分率組成稱生活型譜,可反映植物環境的氣候特徵。瑙基耶爾對世界植物區系生活型的標準譜及世界5個氣候帶的生活型譜進行了比較。生活型譜也是群落結構分析的主要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