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頭鷗

棕頭鷗

棕頭鷗(學名:Larus brunnicephalus)是中型水鳥,體長41-46厘米。嘴、腳深紅色。夏羽頭淡褐色,在靠頸部具黑色羽緣,形成黑色領圈。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體白色。外側兩枚初級飛羽黑色,末端具顯著的白色翼鏡斑。其餘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具黑色端斑,飛翔時極明顯。冬羽頭、頸白色,眼後具一暗色斑,其餘和夏羽相似。

5月中旬產卵,每巢3-4枚,卵重46克左右,表面有黑褐色斑點或條狀斑紋,孵化期25天,幼鳥飛羽齊後,才隨親鳥離去。10月後,除極個別外,絕大部分鷗集群南飛越冬。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西海岸。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報導,科學研究,

形態特徵

棕頭鷗夏羽頭淡褐色,在與白色頸的接合處顏色較深,具黑色羽尖,形成一黑色領圈,尤以後頸和喉部明顯。眼後緣具窄的白邊。背、肩、內側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珠灰色,外側翅上覆羽白色。初級飛羽基部白色,末端黑色,外側兩枚初級飛羽黑色,具顯著的卵圓形白色亞端斑。內側飛羽白色,尖端黑色。腰、尾和下體白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頭白色,頭頂綴淡灰色,耳覆羽具暗色斑點。幼鳥和冬羽相似,但外側初級飛羽末端無白色翼鏡斑,尾末端具黑色亞端斑和窄的白色尖端。虹膜暗褐色或黃褐色,幼鳥幾乎白色。嘴、腳深紅色,幼鳥黃色或橙色,嘴尖端暗色。
大小量度:體重♂550-714g,♀450-700g;體長♂419-466mm,♀421-462mm;嘴峰♂37-41mm,♀35-37mm;翅♂344-379mm,♀323-341mm;尾♂133-143mm,♀121-138mm;跗蹠♂50-55mm,♀49-50mm(註:♂雄性;♀雌性)
(註:棕頭鷗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棲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和高原湖泊、水塘、河流和沼澤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港灣、河口及山腳平原湖泊、水庫和大的河流中。

生活習性

遷徙:夏候鳥,部分冬候鳥。春季於4-5月遷到繁殖地,秋季於9-10月離開繁殖地。
食性: 主要以魚、蝦、軟體動物、甲殼類和水生昆蟲為食。
習性: 常成群活動。

分布範圍

棕頭鷗分布於亞洲中部、南部、東南部;中國青藏高原有繁殖,雲南有越冬。
棕頭鷗分布圖棕頭鷗分布圖
繁殖於亞洲中部;冬季至印度、中國、孟加拉灣及東南亞越冬。一般罕見,但地方性常見於繁殖地點(如青海湖)。繁殖在西藏中部及青海,也繁殖於內蒙古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遷徙時見於中國北部及西南部。有些鳥在雲南西部並偶爾在香港越冬。
中國分布: 繁殖於新疆、青海和西藏;越冬於雲南、香港等地,偶爾也見於浙江;遷徙期間經過甘肅、河北、山西等省。
世界分布: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
旅鳥:阿富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吉爾吉斯斯坦、馬爾地夫、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繁殖於印度西北部帕米爾高原;越冬於印度和中南半島。

繁殖方式

有固定巢區,每年在青海湖鳥島上產卵孵化育幼。每年3月中、下旬遷來青海湖。剛來時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活動在環湖各河口一帶或近湖居民點附近,4月中旬陸續集中到鳥島營巢。它們往往偷取斑頭雁的築巢材料,並在親雁外出時偷食雁卵。平均每平方米3.2個鷗巢,最密處每平方米6個以上。5月中旬產卵,每巢3-4枚,卵重46克左右,表面有黑褐色斑點或條狀斑紋,孵化期25天,幼鳥飛羽齊後,才隨親鳥離去。 棕頭鷗繁殖於亞洲中部,西藏中部及青海。每年9-10月是南遷的時間,越冬在印度、孟加拉灣東南亞及中國雲南西部、廣東、香港等地,最遠達南海西沙群島。巢甚簡陋,主要為地上凹坑,內墊有少許苔蘚或枯草。每窩產卵通常3枚,赭色或淡綠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57-67mm×39-47mm。
棕頭鷗的群體防禦能力很強,尤其是在產卵孵化、育雛期,有人,畜或其他天敵進入巢區時,棕頭鷗會群在低空盤旋,俯衝、嘶叫或排糞,直到入侵者遠離巢區為止。棕頭鷗主食魚及水生軟體動物。它們捕食能力遠不有及鸕鶿和魚鷗,所以經常迫隨鸕鶿、魚鷗之後尋找剩餘物。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能毫不費力地迎風飄舉或順風滑翔。4月初5月中旬為棕頭鷗求偶期。孵化時,雄、雌鳥交替孵卵覓食,孵化期為24-26天,6月初雛鷗出殼。雛鷗長著褐色絨毛,雜有黑色斑紋,雛鷗出殼就會取食,10多天便可隨親鳥活動。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報導

青海湖棕頭鷗早於紅嘴鷗數天飛抵滇池,飛越崇山峻岭,飛越千山萬水,昆明人的老朋友海鷗又悄悄來到滇池。不過,這兩天飛來的不是紅嘴鷗,而是住在青海湖和新疆一帶的棕頭鷗。2009年10月21日昆明市鳥協理事長王紫江表示,通常情況下,棕頭鷗會早於紅嘴鷗三四天,一個星期或者十來天左右的時間到達昆明
據鳥類協會的志願者介紹,他們在2009年10月18日首次觀測到飛抵滇池的海鷗一共有32隻,19日增加到了53隻,而21日已經有了100多隻。據王紫江介紹,棕頭鷗與紅嘴鷗是同一個屬種,體型比紅嘴鷗略大,普通人不容易分辨清楚。“棕頭鷗翅膀部位有個特別醒目的白斑,這是棕頭鷗和紅嘴鷗最大的區別。”
據介紹,棕頭鷗的繁殖地在青海湖和新疆一帶,通常情況下,棕頭鷗總是比住在西伯利亞的紅嘴鷗先一步到達昆明。“在來昆過冬的海鷗中,棕頭鷗所占的比例並不大,但每年冬天,它們都是最先到達的。”鳥協觀察員也發現,現昆明確實存在著一小部分紅嘴鷗。“但那可能是往年留在昆明沒走的紅嘴鷗家族。”

科學研究

2006年4-9月,採用無線電遙測技術對青海湖重要繁殖水鳥棕頭鷗在不同繁殖階段的活動性,以及與人和鳥的關係進行了研究。
對6隻棕頭鷗個體的遙測結果表明,繁殖初期棕頭鷗的活動區較大,進入繁殖中期,活動區明顯變小;隨後繁殖後期的活動區面積有所增加,到了遷徙前期,活動區面積已接近繁殖初期。不同階段活動區核心面積(50%Fixed Kernel)與活動區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繁殖初期、中期、後期和遷徙前期活動區面積分別為(15.48 k㎡±4.54 k㎡)、(1.61 k㎡±0.41 k㎡)、(3.53 k㎡±2.63 k㎡)和(11.61 k㎡±9.36 k㎡).棕頭鷗在不同繁殖階段的日活動區大小有顯著差異。繁殖初期,棕頭鷗經常活動於鸕鶿島、蛋島和布哈河口,它們都是棕頭鷗較好的取食地,鸕鶿島和蛋島由於有許多遊客投餵食物;在繁殖中期,棕頭鷗進入孵化階段,活動區較繁殖前期明顯縮小。由於湟魚返回布哈河口一帶產卵繁殖,棕頭鷗經常聚集在此地取食;在繁殖後期,棕頭鷗需要尋找大量的食物進行育雛,因此活動範圍再度擴大;進入遷徙前期,幼鳥已經長大並學會飛翔,其活動區進一步擴大,與繁殖初期較為接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