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溪鎮

梨溪鎮

梨溪鎮地處宜黃縣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1公里,東與臨川區龍溪、榮山、連源交界,南與本縣南源鄉毗鄰,西與鳳岡鎮相連,北與桃陂鄉接壤。總面積14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9444畝,山林面積17萬畝.全鎮轄1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80個村民小組。鎮黨委下轄2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472人。全鎮總人口20149人,其中農業人口19208人。財政供養人口為23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梨溪鎮
  • 外文名稱:Lixi Town
  • 別名:七都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794
  • 郵政區碼:344400
  • 地理位置宜黃縣縣境東北部
  • 面積:146.6平方公里
  • 人口:18103(2019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九峰仙山
  • 火車站:撫州站
  • 車牌代碼:贛F
  • 特產:黃金芽、紅薯餃子、竹筍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農業,工業,社會環境,城鎮建設,鎮域規劃,所獲榮譽,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唐武德期間(公元618-626年)始有人住,稱蘆茅洲,後因河溪兩岸種植梨樹甚多,改稱梨溪,明清時代屬貸七都。民國期間第六區梨鄉。建國後屬六區梨溪鄉、梨溪人民公社。1984年,鎮上有973戶4378人。1996年撤鄉換鎮。在明清時代,梨溪集鎮曾一度貿易興旺。
梨溪鎮梨溪鎮

行政區劃

全鎮轄三陂、官坪、梨溪、中和、九車、桐源、外陰、里陰、尚源、上獅溪、下獅溪等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80個村小組,78個自然村

自然資源

有山林面積17萬畝,其中毛竹近10萬畝,約占全縣毛竹總面積四分之一,是全市有名的“毛竹之鄉”;有紅豆杉、古樟等珍稀樹種,有水煮筍、黑筍乾、閩筍、野生葛粉、石雞、食用菌、茶葉、茶油、香菇、木耳等特色產品,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在上獅溪村多次被發現。現興建水電站七座,裝機5500千瓦,年發電量3854萬度以上。鐵、金、銀、鉛鋅、鎢礦等礦產遍布全鎮,鐵礦、鉛鋅礦已經開採,金、銀、鎢礦經堪測儲量較大,質地較好,具有較高開採價值。
梨溪鎮梨溪鎮
旅遊資源逐年增加,不僅有占地600餘畝用於花卉苗木培育和供人休閒避暑的旅遊勝地綠野山莊,還有頗富傳奇的千年古剎——九峰山寺和白兔寺兩大寺廟。人傑地靈的梨溪歷史人物層出不窮,其中最有代表的是民國時期謝賢慶“組織農民自衛軍,領導鄉親鬧革命,殲滅土匪打劣紳,為民除害獻了身”的故事在鄉間廣為傳誦。

經濟發展

梨溪鄉屬山區,物產有陳氏黃金芽茶、香芋木材毛竹筍稻穀菸草等。梨溪集鎮位於梨水河畔,物品大多數都集中於此,然後銷往毗鄰的臨川縣,有的還遠銷浙江廣東湖南湖北等地。每年有兩次廟會,第一次是農曆五月十九至二十一日的划船會;第二次是八月十九至二十日的“黃牛會”。
2010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8011萬元,農業總產值7951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8100萬元,財政收入達106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93元。
山地自然資源、旅遊資源7年,梨溪菸葉種植面積達1330畝,超額完成了縣裡下達的菸葉任務。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產業規模得以強力壯大。因此,2007年,梨溪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強農業產業化鄉鎮”榮譽稱號。
梨溪鎮黨委政府把“培財源、抓稅收”作為突破口,不斷創新思路,積極推進財源建設,加大稅收征管力度,使梨溪鎮財力大幅增長。2007年,梨溪鎮財稅收入達532.3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36.84%,比上年增長193.4%,增幅居宜黃縣首位,並因此得到了縣委、縣政府財政上台階獎。在培植財源上,梨溪鎮在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現有財源的基礎上,繼續挖掘新的財政增長點。抓住與臨川區龍溪、榮山、連源交界的地理優勢,加大集市邊貿建設,以此作為梨溪鎮經濟新增長點予以培植。
梨溪鎮梨溪鎮

農業

梨溪鎮黨委、政府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的,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積極扶持區域特色經濟,著力建設特色農業,這是強鎮富民的重大舉措。梨溪鎮立足農業產業“基地化、規模化、市場化”,不斷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強勢規模產業,重點扶持三陂、官坪、上下獅溪村高效產業毛竹示範基地,著力抓好里陰、外陰、九車、桐源、梨溪等制種基地建設,使制種面積達1600畝。繼續穩定梨溪、外陰、里陰1200畝的白蓮種植面積。部分農民的茶葉栽種面積達500餘畝,主要是以黃金芽白茶為主,其純天然無污染的樸厚濃香深受浙江、廣東商客鐘愛,梨溪、中和、里陰的食用菌栽種基地,培植形成了以江西漢達綠野農業發展公司為龍頭的以種植扶養殖、促生態的綠色產業鏈。 梨溪鎮將烤菸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主攻方向,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把菸葉生產作為“富民、興村、強鎮”工程來抓,以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目標。為調動農民種煙積極性,梨溪鎮出台了一系列獎勵扶持政策,並對缺資金沒技術的菸農及時給予資金幫扶和技術指導。嚴格實行烤菸生產目標責任制,將各村的菸葉種植任務落實到每位鄉幹部頭上,納入鄉幹部的年終考核中,直接與鄉幹部的經濟掛鈎。在梨溪鎮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200送主要軸線。
梨溪鎮梨溪鎮

工業

梨溪鎮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招商引資方式,以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八方客商來梨溪投資辦廠,以此來培植後續財源。2007年引進了一家由北京客商投資5000萬元興建的下獅溪鉛鋅礦,企業的投產運行,為梨溪提供了強大的後續財力。在財稅征管上,加大稅收征管力度,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稅收征管組。堅持“依法徵收、依率徵收、應收盡收”的原則,嚴格了小水電、礦產、道路建設、房地產開發等行業的稅收征管,防止稅收流失。此外,對零散稅源不漏征,多次組織財稅人員上戶徵收車船使用稅、農產品加工販運、竹筍加工等零散稅收,真正做到了大稅不放過,小稅不漏收。
鎮域產業發展依託三大特色明顯的產業功能區,即包括桐源、九車在內的西北部農業旅遊結合型片區;東部以下獅溪、官坪、三陂為核心的農業林業結合型片區;南部以外陰、里陰、尚源為核心的生態農業型片區。
四點即規劃的四個中心村(外陰、九車、桐源、官坪)。規劃的四個中心村因規劃的梨溪經桐源、九車至撫州和梨溪至宜黃的公路而使其區位交通條件變得優越。規劃將四個中心村周圍的一些自然村和散居村民適當聚集到中心村,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並對周邊一定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輻射作用規劃期內對這四個中心村率先進行新農村建設規劃。

社會環境

梨溪鎮與臨川區三鄉鎮交界,人口流動大、社情較複雜。為此,梨溪鎮黨委政府把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綜治維穩工作以“服務經濟第一要務”為中心,以“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主線,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著力打造和諧平安梨溪。梨溪鎮堅持每月領導班子成員研究分析社會治安例會制度,明確每一階段的綜治任務,有效地做好各階段工作;堅持重大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制度,對排查出的問題落實到人,限時調處,努力做到矛盾不出村,糾紛不出鎮。堅持民眾信訪接待制度,專門設有書記、鎮長信訪接待日,盡力做到民眾來訪有答覆、有回音,對鎮裡一時難以解決的信訪難題,鎮綜治委做到重點地方專人盯,重點人員專人跟,儘量使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此外,堅持實行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對企業生產進行經常性檢查,不留下任何安全隱患。由於工作得力、措施到位,梨溪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呈現出“三無”(無刑事案件、無重大安全事故、無群體越級上訪)的和諧穩定大好形勢,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梨溪鎮梨溪鎮

城鎮建設

梨溪鎮舉全力開發了茶苑新區,並按城市標準擴建了30米寬、500多米長的水泥街道。占地10餘畝的大型農貿市場———梨溪商貿中心已經在茶苑新區籌建完畢,各種功能配套設施也已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同時,加大新區美化、亮化、綠化力度,在街道兩旁種植綠化帶,安裝環鎮路燈,充分打造美麗的新梨溪,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藍本。梨溪鎮按照“政府主導,民眾參與,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循序漸進,務求實效”的原則,緊緊圍繞“五新一好”的目標,重點抓好中和村五坑一組、二組、上下獅溪村汪家地組、下堡一組、下堡二組5個試點自然村建設。堅持以村鎮規劃和“三清六改”為突破口,充分尊重民眾意願,高質量地如期完成示範點建設,並按“試點示範、推廣”的原則,全面推進梨溪鎮新農村建設。在5個試點自然村建設中,梨溪鎮共投入建設資金150餘萬元,拆除危房19間,粉飾舊房外牆3600平方米;拆除舊豬牛欄26間;拆除廁所110平方米,新建三格式廁所73戶;清理垃圾污泥65噸,路障32處;完成水泥硬化入組3.5米寬的公路6750米,入戶路2200米;梨溪鎮5個點207戶都用上了乾淨的自來水;5個新農村建設點90%以上農戶普及電視,16戶安裝了太陽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
梨溪鎮近年來的城鎮建設主要見證於茶苑新區和五坑新區的建設。幾年來在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爭取水利、教育、交通、財政、農林、國土等部門資金總計3280萬元,鎮政府通過運作土地“增減掛”項目等方式籌集資金280多萬元,農民自身建設投入8000多萬元。通過幾年的建設,進行了河流治理,新建了中國小幼稚園一體的教育園區,興建了農貿市場,中心衛生院等基礎設施,集鎮面積由1.5平方公里增加到2.1平方公里,增加了40%,集鎮人口由5700人增加到7000人,增加了22.8%。梨溪鎮鎮村聯動建設以農村和集鎮同步建設為抓手,以改善基礎民生為出發點,以幹部和村民聯動為工作機制,以資金和項目互補為財力支撐,預計三年後可建成面積達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萬人的以農貿市場為中心的商貿圈、以政府大樓為中心的行政服務圈、以教育園為中心的文化圈“三圈聚集”的初顯規模的小城鎮。

鎮域規劃

在分析現狀現狀村鎮體系、人口、產業、交通和用地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形成“一心、一軸、三片、四點“的鎮域空間結構。
梨溪鎮
一心:即梨溪鎮區,這是梨溪鎮域中心地。規劃予以優先發展,增強其對鎮域各村的輻射和影響,進一步發揮它在整個鎮域中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用。
一軸:自梨溪鎮區經九車、桐源至撫州和梨溪至宜黃的縣道是梨溪鎮境內主要對外通道,亦是未來梨溪鎮“經濟發展動力軸”。這條軸線聯通了鎮域主要村莊、宜黃縣城和撫州市區,是鎮域經濟發展和物質輸豐富。有山林面積17萬畝,其中毛竹資源面積近10萬畝,約占全縣毛竹總面積四分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5%,有紅豆杉、古樟等珍稀樹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也驚現我鎮上獅溪村。水利資源豐富,有一獨立水系“梨水”穿境而過,全鎮興建水電站七座,裝機5500千瓦,年發電量3854萬度以上。鐵、金、銀、鉛鋅、鎢礦等遍布我鎮,不僅有占地600餘畝用於苗木、花卉培育和供人休閒、旅遊的綠野山莊,還有素有小廬山之譽的避暑勝地上下獅溪竹海,以及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剎——九峰山寺和白兔寺。人傑地靈的梨溪人才輩出,古有革命先烈謝賢慶,現有曾任江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江西省文化廳廳長的鄭光榮,現任福建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正廳級)的胡永新,現任東鄉縣縣委書記的吳信根。博士、碩土研究生人員更是遍布全國各地,全縣高考、中考狀元屢屢出現。
交通便利、通信快捷。距縣城只有21公里並全部修建了水泥硬質路面,村村通水泥路面達100%。電信、移動、聯通通信網路全覆蓋。
種養殖業,特色眾多。按照“穩定面積,提高品質,調整結構,注重效益”的發展方針,以產業結構調整為載體,規模化發展為目標,以發展菸葉、優質稻、制種、白蓮、果業為重點,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同時充分發揮養殖業的傳統優勢,積極實施龍頭帶動、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魚業、生豬、肉牛、胡羊、山羊、家鴨等養殖。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一是通過改造舊城。對集鎮老街路面進行了翻新鋪設,對環鎮路燈進行安裝。二是開發新區。出亮點工程,出精品工程。完成茶苑新區至五坑橋頭延伸和改造。使得“一河兩岸”的小城鎮建設框架初見雛形。三是完善功能,強化排水管道等基礎設施和綠化帶建設,不斷增強鎮區吸引力,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先後引進了泉源鐵礦有限公司、寶順來電力有限公司、旗幟電力有限公司、旺宸物流公司、華盛塑業有限公司、江西泰海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公司、江西宜海航務有限公司和浙江省蒼南縣宏泰塑紡有限公司等企業,其中入縣工業園區2個。大力招商引資為廣泛有效培育稅源打下了堅實基礎。
規劃設計按照“一河兩岸三廣場,一道兩區三中心”的總體規劃思路和“東延西擴”的戰略布局以及省、市、縣的“十化”“十有”的鎮村聯動建設要求,致力於打造獨具梨溪文化特色的現代城鎮。一河即梨溪河,兩岸即東西兩岸,三廣場即入鎮口的竹文化主體廣場,鎮中心文化體育廣場和黃家洲濕地公園廣場。一道即迎賓大道,兩區即五坑新區、茶苑新區,三中心即以茶苑新區、農貿市場為主的商貿中心,以五坑新區、政府大樓為主的行政服務中心,以黃家新村、教育園為主的文化中心。

所獲榮譽

梨溪鎮以更加開闊的眼界,更加實幹的精神,更加昂揚的鬥志,團結一致,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圖強,推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強農業產業化鄉鎮”稱號;2008年被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國家統計局授予“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農業產業化先進鄉鎮”稱號;2008、2009年被市安委會授予“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鄉鎮”稱號;2008、2009年被市統計局授予“全市統計基礎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被評為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在2010年度的全縣目標管理考評中,我鎮榮獲鄉鎮目標綜合考評第一名、招商引資工作第一名、信訪工作第一名、財政收入第二名、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工作第二名、鄉鎮財政收入上台階獎、民生工程工作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旅遊資源

森林覆蓋率達76%。宜黃五大水系之一“梨水”穿境而過。有占地600餘畝用於苗木、花卉培育和供人休閒,同時也在申報3A 級農村旅遊景點綠野山莊;有頗富神奇色彩的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剎——九峰山寺和白兔寺。九峰山寺建於隋唐,雖幾經興廢,但高僧名衲,登臨不斷。1906年,近代佛學家,時稱“江西佛學三傑”之一的歐陽竟無(本縣人),為守母喪,禪居九峰山一年。1908年,歐陽竟無與另“一傑”李證剛又上九峰山經營農業,並講學說法,慕名而來的學者、信徒絡繹不絕,為九峰山寺又一鼎盛時期。山的南面辟有一廣場,由一山頭削平而成,數百平方米,四周用石頭砌成,相傳為本縣歷史名人——明代抗倭名將、兵部尚書譚綸練兵之處。素有小廬山之譽的避暑勝地上下獅溪竹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