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骨錚錚:贛粵邊紅色經典傳奇故事

梅骨錚錚:贛粵邊紅色經典傳奇故事

張聲奇、王菲主編的《梅骨錚錚——贛粵邊紅色經典傳奇故事》真實記錄了革命年代共產黨人在大余的艱難歷程,再現了英勇卓絕的鬥爭情形,書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譜寫了一篇篇精彩絕倫的紅色經典,生動體現了黨和人民患難相依、生死與共的魚水情深,反映了大餘人民“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基本介紹

  • 書名:梅骨錚錚:贛粵邊紅色經典傳奇故事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282頁
  • ISBN:9787210053026
  • 作者:張聲奇 王菲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開本:16
  • 品牌:江西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張聲奇、王菲主編的《梅骨錚錚——贛粵邊紅色經典傳奇故事》精選50餘篇新創作的反映紅軍北上抗日發生在贛粵邊的感人故事,以及在梅嶺三年游擊戰爭時期軍民相擁、艱苦卓絕的傳奇故事,精彩生動,富有教育意義。重溫紅色歷史,教育和鼓舞、激勵今人牢記歷史,珍惜今天,建設美好家園。

圖書目錄

序/譚學忠
題字/曹愛珍
紅色,永遠的財富/曹麗英
聲援五卅運動
師生南雄受洗禮
為北伐軍當嚮導
平民夜校
宋慶齡度梅嶺
為生存而鬥爭
為李壽縣長請願
京州療傷
奪槍
洪水寨暴動
紅色漩渦
喋血章水河
大余整編
大余激戰
一份“抱約”的故事
豬籠抬財主
偵探與反偵探
智擒山貨賊
木材販子架浮橋
嚴懲粵軍稽查官
五塊大洋
英烈團長
冒險葬英烈
五項協定
水牛犒軍
參謀長三易宿營地
紅軍白軍黃軍
嚮導黃成佩
紅色記憶
悠悠南瓜情
東坑宰牛
赤色長嶺
長嶺錚言
遺腹子
告密者的悲哀
冤冤相報
機智送煙人
靈丹妙藥
活捉“剿共”團總
要錢還是要命
八面玲瓏黃老拐
巧奪厘金卡
不屈的英魂
回歸隊伍
危情北山
梅山事件
奇襲礦警隊
青龍抓壯丁
打得贏南雄過年
梅嶺伏擊戰
管你擔沒擔。都要三擔三
山牛來了
不是土八路
智取槍枝
迎接“老大哥”
紅旗插上大余城頭
後記

文摘

【引讀:1926年11月下旬,大余縣總工會籌備處發動工人,為爭取自己的民主權利和合法利益起來鬥爭。木業工會發起的工人運動,激起了大余工人運動的浪潮,風起雲湧的工人運動在大余縣城不斷地上演,進一步擴大了全城各業工會會員的隊伍。】
1926年10月,中共黨員陳澤浚被委派為中共大余支部書記,到大余開展建黨工作。陳澤浚在大余先後籌建工會和農會,還創辦了“平民夜校”,專門接收工人、市民和縣城四周的貧苦農民參加學習。
1926年,隨著大余縣城被北伐軍占領以及“平民夜校”的開辦,越來越多的城鎮工人加入工會。課堂上教師們講授的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民革命的對象和任務等等,進一步讓工人們了解到自己的民主權利和組織工會的好處。廣大工人爭得了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罷工等自由。
晚霞逐漸被天邊的黑幕一點一點地侵蝕,無邊的暮色深沉地籠罩在縣城的上空。初冬的夜晚,星星點著些許暈人的迷醉,晃晃悠悠地在天幕里閃爍。點點星火映射在章水河的河面上,悠悠水波跌宕起伏,偶有幾波細浪蕩漾在暈黃的光幕上,似幻似真。
坐落於南安鎮河堤岸邊的省立第十四中學,燈火通明,走近細聽,嘈嘈切切一派激昂。這裡開辦了大余縣城的“平民夜校”。學校的教室是按照學員的工作性質劃分的,有農民班、工人班,還有普通的市民班,教室里擠滿了前來聽課的工農民眾,大家認真地聽著台上教師們深人淺出的講授,遇上貼近實際的問題,教師還組織學員們積極開展討論。
“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即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是其核心。三民主義主張同時進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反對帝國主義,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平均地權,節制資本。這必須經由‘國民革命’的途徑來實現。‘國民革命’自辛亥革命開始,隨著革命對象和任務的發展,北伐戰爭開闢了中國革命的新時期……北伐戰爭為以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它主要是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為消滅北洋軍閥而鬥爭……而今,為了進一步支援北伐戰爭,我們全體人民包括工人、農民、市民,應該積極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為中國的崛起而奮鬥,為人民翻身做主而努力。”在工人班裡,一位年輕的教師在講台上激昂地宣講著,講到激動之時還振臂高呼,台下的聽眾們一道回響。整個教室呈現出無比的狂熱。
當教師說到工人的民主權利和組織工會的好處時,台下一名學員從位子上站起身來,抄著一口地道的大余話問道:“老師,你說的工人民主權利和建立工會真的對我們工人有這么大的好處嗎?”說話的是一位從事木業工作的工人,看起來好像人到中年的樣子,其實他才20來歲,常年的高強度勞作早已把他年輕的身子拖垮,他的面容被打磨得與他年齡不相符的蒼老。
“通過建立工會的手段而採取聯合的有組織的行動,不僅可以改善工人們的經濟條件,還能提升工人的社會地位。就拿九江工人運動的成功例子來說,九江市碼頭工人在共產黨員的領導下,多次舉行罷工,不給敵人搬運物資,破壞敵人的軍需供應。中共九江地委書記曾延生等還帶領工人剪斷敵人電線,破壞敵人的通訊聯絡,不僅做好迎接北伐軍的準備工作,還加快了工人的解放,讓工人獲得民主權利。所以我們應該有組織、有計畫地建立工會,為自己的權利而鬥爭。”教師聽了工人的問話後,微笑著向在座的學員們講述他的想法和建議。
“老師,我們建立的工會可以讓我們工人得到怎樣的實惠啊?”台下另一名工人站起來問道。
“我們所建立的工會是為了工人們能夠爭取民主權利和合法利益而開展活動的組織,具體來說,就是從提高工人工資、減少工作時間這幾個方面維護保障合法權利和利益。”教師站在講台上朗聲答道。
台下的學員們大多數是在縣城工作的工人,常年遭受工廠老闆的壓迫和剝削,怨憤和不滿早就積鬱於心,現在聽了老師的話後,深受啟發,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建立工會,求得自身解放。
在大余縣總工會籌備處的組織動員下,各業工人紛紛成立工會,其中木業工會的會員最多,他們絕大部分是來自縣城木業老闆吳本發開辦的木業工廠的工人,所受的壓迫和剝削非常之深。
吳本發是大余縣城一家頗具規模的木業工廠的老闆,其品性殘忍,無情地壓榨和剝削廠里的工人,肆意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限。不僅如此,工廠的衛生環境極其惡劣,嚴重損害了工人的身體健康。為了爭取自己的民主權利和合法利益,木業工會的工人們首先發起工人運動。
木業工會首先向縣總工會諮詢有關工人合法權益的事項,在充分了解之後,委託總工會的相關人士編纂了一篇名為“木業工會合法權利倡議書”,這篇倡議書開啟了大余工人運動的先河。
P32-34

後記

《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後簡稱《若干意見》)已實施一周年。《若干意見》猶如春雨般滋潤著贛南大地,紅色贛南煥發出無限生機,各項建設從中得益,贛南正朝著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迅猛發展、鏗鏘前行。980萬贛南兒女從內心深處發出了“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的誓言。作為一名贛南兒女、紅色後代,在《若干意見》頒發之時,就有一種衝動,一種亢奮,一種感恩圖報的祈盼。冷靜之下,覺得應該為贛南的建設發展做點什麼。很多人都在議論、暢談、構想,展望著蘇區振興發展的美好藍圖。一次偶然閒談之中,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當年贛南18個縣、市,大余是鄰近蘇區的白區(國民黨統治區)模範。乍一聽,心中不免一驚,但是一時又拿不出反駁的論據。在我心中,在大餘人民心中,大余就是一塊紅色熱土。一番思考後,覺得有必要挖掘大余火紅年代革命傳奇故事,告之後人,由此萌發了撰寫一本有關贛粵邊(大余)紅色經典傳奇故事的想法。
有想法雖好,但要做起來十分不易。因為一本書從收集資料到撰寫成文,再到出版發行,需要時間,需要人力、物力、財力,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想到這是一件勢在必行的好事,於是就下定決心……
2013年初,大余縣委下文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每位幹部一年之中在基層的調研時間要達到90天以上。這猶如一針強心劑,更加堅定了我編撰此書的決心。於是馬不停蹄走村串戶廣徵博採,夜以繼日地幹了起來。
要做好一件事,僅靠一兩個人是很難完成的,需要一個團隊的協同努力,但我所在的縣科協要引人人才很難。使盡了“招數”不曾想竟然欣得一位頗能幹的女大學生王菲。
由於王菲剛參加工作,開始我並不抱太大希望,只是讓她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在交代她寫第一篇文章時,我把故事情節先設定好,跟她說怎么怎么寫,生怕她寫不出來,反覆鼓勵她,只要寫成文就算成功了。不料,第二天早上上班,一篇近3000字的文稿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迫不及待地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哇!寫得還真不賴,這讓我喜出望外。心想找對人了,找到了一位“內秀”的才女!接下來的工作,按照總策劃者的寫作意圖,我們配合默契,走訪採風。蒐集素材、查閱史料、確定主題、設定情節、撰寫稿件、校對修改,到完成一篇篇文章,工作起來十分順手,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完成了近40萬字的初稿。大余紅色文化積澱深厚,本書所寫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較為經典的故事。
本書只是將其中的小部分較為經典的故事撰寫完成,有近百篇。本書的編撰工作得到了大余縣企業家協會會長曹麗英的悉心指導,並擔任了總策劃工作;江西省農村致富函授大學校長廖紅英、贛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曾繁榮對本書的撰寫出版工作十分關心,多次鼓勵,提出要創工作特色,盡己所長,展示科協工作者在科普、文化傳播上的獨特作用。中共大余縣委副書記嚴曉暉、縣委宣傳部部長楊運武也給予了大力支持,縣委書記譚學忠為本書寫序,大余縣人民政府縣長曹愛珍為本書題詞。
朱常、張聲文、張芳芳、郭毓燊、黃玉婷、葉友平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張聲文負責全書的文字校對,朱常負責史料的審核,縣委宣傳部審核了全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朱常、溫觀生、鄭慶壽、肖國濱、劉貽平、張福雲、鐘浩、劉清平、鄭文、胡潤選、曹潔、朱丹萍、張聲武、張繼東、張淑媛、張燕、王小銀、鐘定海、鐘浩、劉訓宇、張芳芳、張聲文、郭毓粲、黃玉婷、葉友平、饒日榮、肖濱、肖力群、張欽元、曾令生、張壽令、吳小平、萬馬及許多民間人士的指導、幫助,提供了故事線索,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由於編撰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3年8月8日

序言

“大江東去幾千里,庾嶺南來第一州。”大余,歷史悠久,鐘靈毓秀,是一塊沉澱千古人文的沃土;大余,經貿繁華,產業興旺,是一塊充盈豐饒富足的熱土;大余,英烈忠魂,英才輩出,是一塊演繹紅色傳奇的厚土。大余的一春一秋,都寄寓著紅色情愫;大余的一草一木,都吟唱著紅色經典;大余的一山一水,都浸潤著紅色底蘊!今天的大余,正以百倍的信心,昂揚的姿態,張揚著偉大的蘇區精神,在推進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闊步前行,鏗鏘奮進!
觸摸歷史的脈搏,尋覓英烈的事跡,那紅色革命歷史中的真真切切不斷震撼著心靈,那烽火連天歲月中的點點滴滴不斷激盪著心田。90年前,當第一縷紅色之風飄蕩在梅國大地,從此就有了革命火種不斷,紅色精神浩然長存。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過、生活過,中共黨史著名的“長嶺會議”在這裡召開,“贛南三整”之一的“大余整編”在這裡進行,贛粵邊紅軍游擊隊整編匯人新四軍北上抗日從這裡出發。這裡是中央紅軍北上抗日的主通道,這裡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主戰場,這裡是熱血青年救國救亡的小“延安”。紅色浪潮的不斷驚拍,烽火歲月的不息連綿,留下了先烈傲骨的血淚,鐫刻了恆久不滅的英雄之魂,鑄造了曠世永存的紅色精神。定格紅色歲月的一個個革命故事,攬閱紅色時代的一篇篇傳奇故事,我們為之唏噓,我們為之感動,我們為之震撼,因為——那是絕版的丹青,那是撩人的戰鼓,那是奮進的吶喊!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深諳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撫昔追今,飲水思源,在那一段段烽火冉冉的紅色歲月里,在那一茬茬艱苦卓絕的鬥爭年代中,無數救國勇士、民族豪傑和許許多多梅國大地的普通民眾,堅持真理,無私奉獻,勇往直前,勇於捐軀,孕育了一心為公、義無反顧的革命精神,培育了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革命意志,鍛造了視如死歸、捨生取義的革命品德。“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鬥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正是偉大蘇區精神的閃亮寫照。
《梅骨錚錚——贛粵邊紅色經典傳奇故事》,真實記錄了革命年代共產黨人在大余的艱難歷程,再現了英勇卓絕的鬥爭情形,書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譜寫了一篇篇精彩絕倫的紅色經典,生動體現了黨和人民患難相依、生死與共的魚水情深,反映了大餘人民“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梅骨錚錚,精神浩浩。今日的大余正秉承“發展為先、生態為重、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的理念,城市新區在拓展中逐漸成型,宜居宜業溫馨和睦;工業產業在轉型中強勢崛起,園區建設點線分布;城鄉發展在和諧中統籌推進,基礎夯實設施完善;低碳經濟在融合中互動促進,青山綠水舒適宜人。風景這邊獨好!
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號角嘹亮吹響,30萬大餘人民正在加快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偉大征程中演繹新的精彩,譜就新的傳奇。英雄的大餘人民,將秉承先烈遺志,弘揚蘇區精神,勇擔歷史重任,爭創一等業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是為序。
譚學忠
作者系中共大余縣委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